1、劳动与社会保障 1101 班 2011120025 王树顺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就业建议摘要:随着 08 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普遍很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社会现象。最新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近五成大学在校生对未来就业感到担忧,同时,应届毕业生期望薪酬大幅降低研究生已逼近本科生。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就业难 就业观念转变 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体制改革 先就业后择业研究背景及价值: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 1999
2、年开始,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逐年增加,研究生扩招幅度也非常大,加上民办高校的快速增长,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2009 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总数为 611 万人,2010 年达到 630 万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社会对高等院校毕业生的需求量增幅有限,同时由于受到金融危机以及其他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已经引起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开展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有利于对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出可行性建议。毕业生就业状况: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体状况:从 1998 年到现在,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经历了两次低谷。1997 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乐
3、观, 当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97. 1%。而 1998 年, 由于受亚洲金融风暴、国家机构改革、企业减员增效等因素影响, 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就业率降到 76. 8%。从 1999 年到 2002 年就业状况逐渐好转, 就业率逐年上升, 分别为 79. 3%、82. 0%、90. 1%、80%。2003 年迎来了 1999 年扩招的第一届毕业生, 毕业生人数陡增 67 万, 给毕业生就业市场造成巨大压力, 加上“非典”等因素影响, 当年毕业生就业率比上年下降了 10 个百分点, 使毕业生就业进入第二次转折时期。从 1999 年开始, 扩招仍在继续,2004 年和 2005 年分别比上年增
4、加 68 万和 60 万毕业生, 因而此后几年, 毕业生都将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就业工作将面临严峻挑战。原因分析:这种就业难现象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相关人士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二、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1)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 、 “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2)在就业过程中,有 44%的学生认为“经
5、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因素。三、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1)多数学生的优势为“理论基础” 、 “师范技能” 。(2)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 、 “竞争与风险意识”处于劣势状态;在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方面中, “创新能力” 、 “实践创作能力” 、 “专业知识与技能”被纳入了前三项选择。四、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学生的需求处于不平衡状态。(1)有过半数的学生反映:“不太满意”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2)学生们有 48.96%选择“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从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很有必要。 专家表示,虽然大学
6、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担忧,但对就业付出的实际行动却并不积极。今年毕业生至今依然有 56.7%的人没有职业规划。大学生在低年级时比较难以制定出系统的职业规划,但在进入大学以后,应该逐渐形成一个大致的目标。就业、考研或是出国,无论是哪一种,制定最基本的目标后,就应该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略有侧重。如果选择就业,则应该开始有计划地考虑自己未来想从事哪个行业或者哪个职业的工作,逐渐摸索自己感兴趣做的事情和能做好的事情,及时调整,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实习工作。应对策略:大学生在就业前就应该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个清晰的目标,在这个清晰的目标下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放低求职期望。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还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7、行业和职业也只是模糊的概念。在经过社会工作的磨练后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因此大学生在就业时一方面切忌盲从认定一些热门行业,另一方面也不要期望值过高。凭借大学生目前对于行业和企业的认识,很难根据自己的判断“择业” 。因此,在基本确定方向后,建议大学生先就业,在社会的摸索中学会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大学生自主创业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白手起家没有丰富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而言,创业从何谈起? 参与调查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是资金方面的支持,比例为 35.8%。其次是人脉,比例为 21.7%。核心的技术和理念排在第三位,比例仅为 18.9%。国家
8、今年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对于想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是很好的消息。很多大学生在创业前并没有雄厚的经济背景支持,核心技术和理念是吸引资金的关键。尽管创业在近几年越炒越热,但创业并不适合于所有大学生。事实上,上述几种因素,缺了任何一点,都有可能导致创业的失败,相对于有丰富社会经验的职场人士而言,大学生创业难度更大,盲目进入创业的潮流并不可取。针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大学生首先要自强自立,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及灵活性的思维方式。注重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面临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有顽强的自制力和坚定的信念。当然,良好的身体素质必不可少。除素质外,更要注重各种能力的
9、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培养自己处理信息、处理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能力。其次,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学会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再者,我们要有正确的职业定位,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情况更新观念,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情况和地理位置,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后,我们要及时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不要斤斤计较眼前的工作岗位是否理想,而是踏实地在这些起步的工作中努力积累工作经验,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结语: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下,如何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但是一个经济和社会的问题,更是一项事关稳定的政治问题,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地方高校由于品牌、地域等因素的制约,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困难是艰巨的,需要在引导、服务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深化教育改革,认真研究人才培养与当地产业发展的关系,更加主动地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以“稳中有变”的模式应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