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册(北师版)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数一数教学内容:课本第 23 页的“数一数” 。教学重点: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学习过程,并能用“几个几相加”的语言进行描述。教学难点:会用不同的数法来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个数,相应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几个几相加”的语言来描述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并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并理解“几个几相加”的知识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这种相同加数连加运算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为下一节课学习“乘法”学习进行铺垫。教学程序:一、小组合作学习(5 分钟)二、师生探究(18 分钟)学案内容
2、 解决策略 修改意见(一) 、看课本第 2 页第 1 题,数一数有多少个熊猫?1、横着数,每排有( )个,有( )排,是( )个( ) 。我的加法算式是:2、竖着数,每列有( )个,有( )列,是( )个( ) 。我的加法算式是: 3、我的发现: 引导学生从图中来发现加法算式,并用“几个几”的语言来描述这个加法算式。(二) 、有多少个?引导学生从图中发现不同的数法,并根据自己的数法来列出加法算式,巩固“几个几相加是几”的知识点。1、我是这样数的: 2、我的加法算式是: 3、我的发现: 三、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四、练习设计(15 分钟)(一)基础练
3、习课本第 3 页的第 3 题。(二)检测练习( )个( )加法算式是: (三)拓展练习课本第 3 页的第 4 题。第三册(北师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儿童乐园教学内容:课本第 45 页的“儿童乐园” 。教学重点:知道用乘法算法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乘法算法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理解乘法的含义。(2)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读法。2、过程与方法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并理解乘法的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乘法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教学程序:一、小组合作学习(5 分钟)二、师生探
4、究(18 分钟)学案内容 解决策略 修改意见(一) 、看课本第 4 页“儿童乐园”图1、有多少人坐小飞机?我的加法算式是: 这是( )个( ) 。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2、你还能提什么问题?并列式问题: 我的加法算式是: 这是( )个( ) 。 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3、我的发现: 引导学生从图中来发现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并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每个乘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和算式的意义。(二)看下面的算式,你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吗?2 4 = 8引导学生从课本中迁移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能写下( ) ( ) ( ) ( )你还知道乘法算式的什么知识?来。并引导学生说出乘法
5、的意义、读作等知识。三、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四、练习设计(15 分钟)(一)基础练习课本第 5 页的第 1 题。(二)检测练习课本第 5 页的第 2 题。(三)拓展练习3 4 = 8 表示( )个( )相加,和是( ) ,写成加法是 第三册(北师版)第一单元第三课时 有几块积木教学内容:课本第 67 页的“有几块积木” 。教学重点难点:1、进一步巩固乘法含义,正确读,写乘法算式。2、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通过类推和迁移,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
6、固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关系,能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图写出乘法算式。2、熟记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正确读,写乘法算式。2、过程与方法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乘法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程序:一、小组合作学习(5 分钟)二、师生探究(18 分钟)学案内容 解决策略 修改意见(一) 、说出下面乘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吗。2 3 = 6( ) ( ) ( ) ( )(二)看课本第 6 页积木主题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有多少块积木,我是这样算的:横着看,每排有( )块积木,有( )排,一共有(
7、)块积木,这就是求( )个( )相加是多少。我的乘法算式是: 2、竖着看,每列有( )块积木,有( )列,一让学生熟记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能正确读写下来。并能说出乘法的意义等知识。引导学生根据积木图列出乘法算式,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每个乘法算式中各个数字表示的意义。共有( )块积木,这就是求( )个( )相加是多少。我的乘法算式是: 三、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四、练习设计(15 分钟)(一)基础练习课本第 6 页的第 1 题,第 7 页的第 2 题。(二)检测练习课本第 7 页的第 3 题。(三)拓展练习:课本第 7 页的第 4 题。第三册(北师版)
8、第一单元第四课时 动物聚会教学内容:课本第 89 页的“动物聚会”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版式进行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教学难点:体验、比较和区分似“3 个 6”和“6 个 3”的不同含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与应用数学的意识。(2)会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乘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过程与方法结合的“动物聚会”具体情境,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使学生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乘法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教学程序
9、:一、小组合作学习(5 分钟)二、师生探究(18 分钟)学案内容 解决策略 修改意见(一) 、看课本第 8 页“动物聚会”图1、图中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还发现了些什么?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引导学生从图中来发现乘法问题。2、指名汇报,老师有选择地进行板书。3、学生同桌互说黑板上各个问题的算式再填书。4、引导学生用“求几个几的和,列式”汇报(二)连一连。1、在左图中发现了什么?右图中呢?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回答问题。2、把中间的卡片连在和它意思相对应的图中。 2、指名汇报,全班交流。3、有哪些提醒?(三)说一说(小研究设计)看课本 P9“说一说 ”的 4 幅图,从图中发现了什么信息和
10、问题,用一句话说一说:(1) 、 , ?求()个()的和是多少?列式:()()() (2) 、 (3) 、 (4)设计同上。(5) 、我的发现: 1、每人各选一幅图小组内交流。2、小组汇报。3、老师总结:23 可表示 2个 3 相加,也可表示 3 个 2相加。三、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四、练习设计(15 分钟)(一)基础练习课本第 9 页的第 1 题。(二)检测练习课本第 9 页的第 2 题。(三)拓展练习课本第 9 页的第 3 题。第三册(北师版)第二单元 乘法口诀(一)第一课时 数松果教学内容:课本 P10-P11教学重点:熟记 5 的乘法口诀
11、。教学难点:理解 5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能正确应用口诀,较熟练地口算 5 的乘法算式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 5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识与技能:会应用 5 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教学程序:一、小组合作学习(5 分钟)二、师生探究(18 分钟)学案内容 解决策略 修改意见想一想:1、观察 P10 主题图,说说小松鼠是怎么数松果的?引导学生学生看图,说出小松鼠数松果的方法。 (5 个一堆)2、你能用小松鼠的方法数一数P10 的松果图吗?让学生自己数一数,算出后面几个算式的积并填好。3、
12、读一读口诀,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自由读口诀,引导学生比较算式、口诀,得出乘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三、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四、练习设计(15 分钟)(一)基础练习1、课本第 11 页的第 1 题。2、补充口诀一五( ) 五六( ) 五七( ) 二五( ) 四五( ) 五八( )五九( ) 三五( ) 五五( )(二)检测练习课本第 11 页第 2、3 题。(三)拓展练习1、看口诀写出两个算式五六三十 三五十五 五九四十五( ) ( ) ( )( ) ( ) ( )2、课本第 11 页的第 4 题。第三册(北师版)第二单元第二课时 摘桃子教学内容:课本第
13、1213 页的“摘桃子” 。教学重点:熟记、巩固 5 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能正确应用口诀,找到规律,较熟练地口算 5 的乘法算式。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练应用 5 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发现 5 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巩固 5 的乘法计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教学程序:一、小组合作学习(5 分钟)二、师生探究(18 分钟)学案内容 解决策略 修改意见(一) 、填写 P12 的表格,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引导学生从表中找到 5 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二) 、你有什么方法更好地记住 5 的乘法口诀?1、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交流学习好的、快的记忆方法。2、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对口令游戏。三、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四、练习设计(15 分钟)(一)基础练习课本第 12 页“练一练”的第 1 题。(二)检测练习课本第 13 页的第 2、3 题。(三)拓展练习课本第 13 页的第 4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