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doc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6651773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小学语文第九册总备课指导思想: 小学语文教材着眼于 21 世纪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着力于加强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要求: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2、准确认读者来信 224 个生字,其中 148 个要求会按笔顺正确默写。3、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朗读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4、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2、知道课文的大意。6、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的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能阅读适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7、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8、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9、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10、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教学进度及各单元备课安排单元

3、周次 第一单元 1-3 周 第二单元 4-6 周 第三单元 7-8 周 第四单元 9-10 周 期中复习考试 第 11 周第五单元 12-13 周 第六单元 14-15 周 第七单元 16-17 周 期末复习考试 18-19 周 第一单元总备课一得录(反思)集体备课时间:2009 年 9 月 1 日中心发言人: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选编的课文内容丰富。 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和渴望;小苗和大树的对话是我们收获读书的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读书其乐无穷;我的长生果点名了读书中吸收和倾吐的关系。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把握

4、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2、在阅读中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的方法。3、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体会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读书的习惯。教学准备:1、收集相关作者的资料、照片等。2、教学挂图。教学课时:约 12 课时(机动 2 课时)1. 窃读记学习目标1.认识“窃、腋”等 7 个生字,会写“窃、炒”等 14 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3.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2.自学生字新

5、词.3、按三读预习法预习课文,完成学案相关内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窃读”入课,.整体感知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结合学案)2.整体感知课文.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b指名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c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品味“窃读”,感受作者对读书的渴望1.边默读课文边用“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一得录(反思)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a “我跨进店

6、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 “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 ,那样“贪婪地读着”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c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

7、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2)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 “窃读”时, “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a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c相机指导朗读.深悟“窃读” ,回归整体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

8、店“窃读” ,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 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 “窃读” 的“快乐”与“惧怕”.第二课时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2.学生自由读文.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合作探究,深入研读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2.汇报交流.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

9、阶梯” ,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4.诵读句子.回归整体,理清层次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积累内化,课外拓展1.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板书设计:窃读记“窃” () 林海音(窃读感受)快乐 惧怕(写作方法)自言自语来描写心理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学习目标1认识 3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10、。2默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学习重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学习准备:阅读学案上的材料我的童年 ;课前搜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课时安排:1 课时 学习过程一、导入1各组交流一下读书活动的开展情况。2准备好课前发的学案。阅读我的童年 ,谈一谈读后的感受。3比较一下我的童年和窃读记的异同。4读一读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季羡林的资料。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羡林先生家,采访一下这位德高望重、酷爱读书的老爷爷,听听他对读书的见解。 (板书课题)二、做采访准备说一说自己想采访的感兴趣的读书问题

11、。 (教师做好记录)讨论一下在采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礼貌问题、作记录问题)二、读课文,找到自己的答案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2在季老的话语中,找到自己问题的答案。三、感悟课文内容1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谈谈你对这几点的认识。(1)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2)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3)进行古诗文积累。2这篇文章与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这篇文章是一篇访谈录,一问一答式。我们在访问爱读书的人时,用这样的记录方式就很好。希望同学们把我们的读书活动继续进行下去,开展得丰富多彩。3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小苗和大树不仅代表着苗苗和季羡林, “小苗”还包含着

12、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能成才的内容。四、个性阅读,独特见解1在小组内就感兴趣的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还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2形成小组意见全班交流,达成一些共识,得到启发。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3谈谈你对闲书的认识。五、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特点1同位俩分角色读课文,读完后互相评价。2两名学生分角色一问一答。3全班对于他俩的读进行评价,说出理由。如:“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

13、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 ”从中可以看出季羡林老先生亲切幽默、平易近人,说得形象生动,听来如临其境。“爷爷,我和您太像了,我也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着头看水浒传 ,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从话语中可以感觉出苗苗的童稚与可爱。“三贯通,这才是 21 世纪的青年。 ”对下一代青年的殷切希望与深深关爱。六、学技巧,指导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读这篇文章,说一说进行访谈活动还应注意些什么。七、辩论对课上和写作业

14、的时候看闲书、学生偏科、背两百首诗和五十篇古文多不多;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等问题进行辩论,说出自己的见解。八、拓展调查一下本班同学阅读的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3.走遍天下书为侣学习目标认识“侣、娱”等 4 个生字,会写“侣、娱”等 9 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7 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课前准备学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谈话释题,导入新课 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 ,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

15、们学习第 3 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大家齐读课题,看一下题目中的“侣”是什么意思。.(侣:伴侣.)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3、那么谁能提一个值得大家讨论的问题。预设:为什么会选择一本书作为自己的旅行伴侣呢?一本看了很多遍的书,再带着它,还看得下去吗?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作批注.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

16、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2.齐读课文第 5 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3.提示关键句子:a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b “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c “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 “家” “一百次” “多少年” ,发表不同的见解.)4.齐读第 6 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5.有感情地朗读第 46 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第二

17、课时激趣读文,深入感悟1.朗读课文第 16 自然段.2.自由读第 7 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 ,你们感受到什么?3.联系实际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4.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 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积累运用,升华认识1.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第 7 自然段,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2.思考交流:作者读一

18、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3.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拓展活动1.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 ,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2.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布置作业1.背诵第 7 自然段.2.抄写生字词.3.完成课后“小练笔”.4.*我的“长生果”学习目标1认识 12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学习准备回忆自己在读书中使

19、自己有收获的经历。课时安排1 课时。学习过程一、回顾导入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爱读书” ,在前几篇课文中,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地对话。 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看看它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为什么把书叫做我的“长生果”?)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0、,看一看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3参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方法,再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再旁边做批注。4小组交流读书情况。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结合学案学习探究部分,班级交流(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看香烟人小画片;看连环画;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得出了一些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2)反复读一读作者例举的两篇作文,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悟

21、出的道理的?你在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写作体验来理解,来谈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由揭示课题内容引入。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理解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长生果,指营养极其丰富。将书比喻为“长生果” ,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作者就是觉得书像长生果一样,对我有好处。自己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为什么又把书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的呢?(书是可以流传下来的,我们通过看书可以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书就像“长生果”一样不老。)将书誉为长生果,作

22、者对书的钟爱可见一斑。文中真实地回顾了作者少时与书的故事,使作者酷爱读书的情景再现在我们眼前。读读课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通过重点段落和句子的分析,明白作者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的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的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的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的如醉如痴。正是不断地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 )看来书真正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啊!即使多年之后品味读书的味道,还是这样让人心醉。让我们再读读课文,体会那种读书的乐趣吧。五、品读语言,学习积累读了多遍课文,你发现作者在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1

23、生动的比喻。有感情地朗读背诵。2恰当的词语。流光溢彩、眼羡、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黯然神伤、千篇一律、大显身手、心安理得等。六、联系实际,升华感情说一说你读书中的故事,你在书中的收获。七、积累释放1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将本节课的收获补充到自己的读书卡中。3把自己在读书中的收获写成一个小片段。口语交际习作一学习目标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

24、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课前准备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经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读书一定有了新的见解和认识。组织三个小活动交流读书收获,检验学习效果。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一个角度开展。一、谈体会“我爱阅读”是我们这个单元的活动主题,通过这些活动,你对阅读有哪些新认识?有哪些读书感受?获得了哪些读书乐趣?获得了哪些有效的读书方法?大家就感兴趣的话题,谈谈自己的感受。二、讲故事通过同学们自己设计的活动,有的自己按照计划去读书,有的采访了爱读书的人,有的搜集了一些名人读书的事情。同学们肯定有不少动人的故事,那就把最有趣,最有价值的故事讲给

25、大家听。第二课时 辩论会根据学生前面两个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辩论话题。 “开卷是否有益?”根据自己的读书感受,加上典型的例子,进行辩论。1明确辩题。正方:开卷有益。反方:开卷未必益。2选择辩题,确定辩论方。可以是学生自主选择,然后划定双方;也可以在教室中间划开,然后用抛硬币的方法选择辩题;可以群体间相互辩论,也可以选出几位辩手作为代表。3进行辩论。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表明自己的观点要做到有理有据,用举例的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不进行人身攻击,就话题展开辩论。4辩论总结。教师指出本次辩论的优点,提出今后辩论的注意事项。第三、四课时 习作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

26、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阅读提示.明确要求出示习作内容:读书故事;采访记录;记一次辩论活动.试写初稿,反复修改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3.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朗读佳作,共同赏评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誊写作文,制作小报1.再次修改自己

27、的习作,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2.整理习作和收集到的资料,小组合作办一期以“读书乐”为主题的手抄报.第二单元总备课集体备课时间:2009 年 9 月 18 日中心发言人: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月是故乡明”为专题进行编排,选编的课文内容丰富。 古诗词三首生动细腻地传达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梅花魂表达出一位老华侨对祖国母亲的眷恋;桂花雨和小桥流水人家一样,都是借对家乡一草一木的回忆,表达出家乡的思念和怀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2、在阅读中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表达感情的方式方法。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热于家乡建设的感情。教学准备:1、

28、收集相关作者的资料、照片等。2、教学挂图。3、收集思乡诗和我的中国心歌词及 MP3 伴奏。教学课时:约 12 课时(机动 2 课时)5.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课前准备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游介绍,激趣导入(出示地图,标明“瓜洲 ”“京口”的大略位置.)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a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

29、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b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之地.许多诗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if-件展示诗句.) 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2.板书诗题,读题.3.过渡:为什么人们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整体感知.直奔重点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4.指名交流.(我觉得诗写得很关,写出了

30、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5.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赏析诗句.感悟诗境1.刚刚同学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诗,(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4.同桌之间互读、练说.5.指数名学生说.6.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7.那就用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

31、的绮丽风光.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9.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近处( )的小草( )的柳树,远处( )的树林( )高山.( 学生口述 )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12.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 “绿”有着层次关,远近各不相同;“绿”还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14 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15.

32、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引导阅读“资料袋” ,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16.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17.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修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18.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品评诗句.升华情感1.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 .)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儿?引导从课题“泊船瓜洲”和诗句“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3.你能在地图上找到

33、它大概的位置吗?先好好读读古诗.4.学生上台指明.(老师点击课件,显示 “钟山”的位置.)简介: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5.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6.引导学生从“一水间” “只隔数重山” “又” “何时照我还”这些词句理解.(指名答.)7.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回归整体.深化体验1.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练习背诵.3.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政治家,立志于国家改革

34、.这首诗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经瓜洲时所写.短短 28 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第二课时乐调情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2.听!来自远离家乡游子们的声声呐喊 .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的白,故乡的人总是无比的亲!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读入情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 ,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注意读准“意万重” “

35、聒”.)3.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指名答.)4.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5.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说.(指数名答.)品悟情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2.指名答.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6.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 .)7.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8.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9.

36、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10.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齐读.)11.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13.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议深情1.学生任选一首配乐背诵.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 .)3.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

37、都能感悟得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感人的诗词吧.记生字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3.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4.学生练写.6.梅花魂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 的深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我的中国心歌词学唱歌曲我的中国心 。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谈话

38、导入扣题质疑1、同学们,说起梅花,大家一定非常熟悉。那么,通过以前的学习,梅花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呢?(相机引导学生交流咏梅的古诗,名句,名画,歌曲等。) 2、教师小结:是啊,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歌颂梅花。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揭题,齐读。 3、读了课题以后,你有没有产生疑问呢?(学生紧扣 “魂“ 自由质疑)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读完课文,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谁能概括地谈一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3、检查: a 出示词语:秉性训斥撩乱蒙胧眷恋玷污凉飕飕颇负盛名 低头 折节( 指名读,齐读) b 交流感受。

39、精读感悟入境入情1、再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把有关语句划出来,多读几遍,并想想为什么?(同桌可探讨交流) 2、全班交流:(学生自由作答,教师相机出示有关句段,在尊重每个学生阅读感受的同时将情感体验,朗读指导,言语表达结合起来。) A 出示:“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a) 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板书:黯然泪下) (b) 外公为什么会黯然泪下呢? (c)指名读,评议(缓慢,低沉),齐读。 (d)而此时的我,能理解外祖父吗?男女生对比朗读下文两句人物对话。 B 出示:“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有用细绸子

40、慢慢抹净。 ”(a)出示“墨梅图” ,学生自由轻读,想一想,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板书:分外爱惜) (b)学生圈划有关重点字词交流。( “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用红色显示) (c)指导朗读:读出 “训斥”的语气。 “是玷污得的吗?”是什么句?读出强烈的反诘语气。 “轻轻,慢慢”这两个词该怎样读?为什么?( 学生赛读,穿插评价,齐读) C 出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a)自由轻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可以用文中的有关字词回答,也可以自己想。) (b)我们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呢? 举例说说。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图片

41、:方志敏,王二小,董存瑞,邱少云(c)小结过渡:是啊 !即使在今天这样的和平年代,当“非点“ 袭来时,我们的白衣战士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他们,不也是这朵朵梅花吗?作为跨世纪的年轻一代,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怎样? (d)让我们深怀崇敬之情,齐读这段话! (e)此时,你对课题 “梅花魂“中的“魂“ 又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 引导学生理解“梅花魂 “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板书:民族魂)再次满怀深情齐读课题。 (f) 屏幕红色显示:“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反复读这句感叹句,从中,你领悟到什么?(相机板书:临别送图) (g)针对这一自然段,学生质疑。学生可能

42、会提出: “这段话写的是梅花,文中为什么用她,而不用它?”此时,可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畅所欲言,升华学生对梅花魂这种民族魂,对祖国母亲的情感。 D 其余几处学生自由交流。结合理解,感情朗读。(相机板书:失声痛哭含泪递绢) E 过渡小结:载着无尽的思念,船儿越飘越远,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仿佛听到了这位华侨老人发自内心的深切呼唤:“母亲,我要回来!我要回来!我要回来”(录音播放,声音低沉,苍凉,动情)我想,此刻,不仅是我,还有你,还有他,我们四十三颗心都被一种真情深深地震撼着,同学们,震撼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呢?(板书:爱国心 ) 拓展:很多海外游子就像这位老华侨一样,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回国,但是他们

43、眷恋祖国、热爱中国的心没有改变,有一首歌就唱出了他们的心声。放我的中国心MP3,学生唱。即时拓展 加深体验同学们,当莺儿,女儿回国后,孤独的老人会做些什么来寄托思乡之情呢?请展开想象,以“我仿佛看到外祖父”为开头写一段话。附板书: 6、 梅花魂(民族魂) 黯然泪下 分外爱惜 失声痛哭临别含泪送图递绢爱国心教学目标: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教学中、难点:理解深层文意,体会文章中优美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

44、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学生自由提出疑问)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读书交流。(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

45、大事?(理解“总是”)(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3)指导感情朗读。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课堂总结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五、板书设计:11 桂花雨我喜欢的是桂花摇花 乐(言、行) 怀念、热爱家乡比不上家乡的桂花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二、朗读课文,

46、体会情感。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形式,将学文感受蕴含在朗读中,体会情感。三、拓展延伸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小组交流三、指导学习生字。1、分析字形2、描红体会间架结构3、议描红体会后,完成习字册。(二)教学目标1认识 2 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自读

47、自悟;细读悟情;品读体会。课前准备学生已学了两篇回忆性的文章,可以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让学生听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进一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1谈话: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琦君(1918)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 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 26 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

48、作品 30 余种,内有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3介绍桂花:桂花:也称木犀,木犀科。常绿小乔木,高达 15m,冠卵圆形。叶对生,硬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全缘或具疏齿。花簇生叶腋或顶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核果椭圆形,蓝紫色,翌年夏初成熟。原产我国西南、华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变种较多,有金桂、银桂、四季桂。是传统的名贵香花,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树种。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二)检查预习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桂花的名句。因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历代文人墨客经

49、常用美好的诗词歌颂它。你们读过哪些有关桂花的名句来跟同学交流一下好吗?我们却从未听说桂花会下雨。2抽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三)自读自悟细读悟情1自读自悟(出示思考题)(1)默读 26 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勾出有关的词句。(2)把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桌听。2细读悟情(讨论交流)重点理解句子:(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