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迷茫到顿悟 谈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山东省寿光市孙集街道第二初级中学 董爱亮 2012 年 8 月 3 日 11:14语文课程的发展(改革和建设),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
2、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今天,听了几位专家的上述分析,我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了自己新的认识。我们不妨借用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治学的三种境界来比喻之。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王国维的解释是:“西风凋碧树 ”,是一种烦躁的心情,诗人要观物,首先要摆脱现实的种种纷扰,破除一切我执,包括苦乐、毁誉、利害、得失,挣脱一切个人的私念,达到胸中洞然无物,才能达到观物之微。“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时,便入定,能去体会物之内在本质的美了。我的手机上始终存着这样一条短信:上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语文虽是一种戏
3、谑,但也从一定程度说明语文老师的清贫与辛苦。语文老师工作量最大,很多时候是“使了力气不讨好”,更不像其他学科老师那样“另有出路”,当我们的语文教学成为了“良心的工作”的时候,假如缺失了道德责任感,没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还能够在这三尺讲台坚守我们的清贫吗?我们还能够面对着社会上的“灯红酒绿”做到“竹杖芒鞋轻胜马”吗?语文教师的路究竟是越走越窄还是越走越宽,价值观和道德责任感起了决定的因素。当我们把教育当成是一种幸福的追求而非谋生手段的时候,当我们把教育当成是一种事业而非简单的一种职业的时候,当我们把学生当成是教育的对象而非“衣食父母”时候那么,我们就会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安于自己的陋室,就会在
4、重复性、事务性、单调性和平庸性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就不会削尖脑袋搞有偿家教,甚至把论文的发表、学业的进修当成晋升之阶了,我们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我相信,我们语文教师定能在迷茫中坚守那份清贫和孤独!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认为:作者有一种择一的、固执的、终身无悔的精神,在探索着事物的美。这种美必须将事物个别的、外在的、偶然的东西跨越过去,得出普遍性的、内在的、必然的一种理念,用审美的把握塑造出美的意象,诗人在此境界的心情是平静、纯净、自然的,寻求一种自然的乐趣。一方面,这种寻求是艰辛的,使人憔悴和消瘦;另一方面,这种寻求又是使作者的感情得到升华,达到完美
5、的意境,虽然“衣带渐宽 ”,终身无悔。由于语文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密切,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时刻关注现实、研究社会、体悟生活。语文教师要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语文教师还要走出学校,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感悟生活,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道德品质和能力,使自己的人格日臻完善。一个了解社会、关注现实、懂得生活、人格完善的人,才能当好语文教师。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已成全体语文教师共识。一个语文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要成为一个“学者型”“研究型”“创造型”
6、的教师必须边教学,边学习,边研究,实现“教学研”三结合。语文教师的“学术研究”范围包括很广,研究形式也很多。文本研习、教学反思、评课说课、调查实验、行动研究、文献评述、编写教材、撰写论著等等举不胜举。实践证明,一个学术研究能力强的教师,其教学能力也比较强。究其原因是教师的研究往往是以“行动研究”为主的研究。一个基层的教师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查阅文献,请教专家,调查实验,一边教学,一边研究,很快会使自己专业得到发展,成为一名学者型的教师。我深信,我们的语文教师定能做的:为成良师,衣 带渐宽, 终生不悔!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在这里说的是顿悟。经过
7、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苦苦寻求,作者能用最明快的语言,将事物玲珑剔透的表达出来,浑如天成。这时作者的心情达到了无欲、无念、无喜、无忧的境界,获得了智慧。“众里寻他千百度”,表达了“慧”的寻求的艰辛,“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达了智慧的顿悟。诗人在艰苦的寻求中,豁然开朗,灵感顿生,妙语连珠,境显现得光辉耀人,情表达得沁人心脾,这是极不容易获得的一种境界。在第三种境界,诗人也从自己创作的诗作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达到了精神上的愉悦。 “生存,对所有人而言意味着一系列的挑战。但是,人不但要生存,还要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是如此,不能躲在象牙塔里“一心只教圣贤书”。我们单凭自己以往的知识积
8、累以及满腔热情,还是无法站稳现代社会的三尺讲台的。法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保尔朗格朗说得好:“应该使教育从纵向方面贯穿人的一生,从横向方面连接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使今后的教育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刻,随时都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由此可见,终身教育不仅仅与人生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阶段有关,应该与一个人共始终。这个“人”其中也包括了教育人的人教师。作为教师,我们的师范教育只是作为我们踏上讲台的起点,要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要面对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的课程改革,要应对个性迥异、满脑“灌水”的学生我们没有一点“真功夫”,只能是疲于应付。语文老师应该成为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横懂数理化的 “全才”,当然,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既要“不耻下问”,向学生学习;也要“不耻上问”,向专家、老教师学习;还要“不耻横问”,想其他科的老师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念,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我坚信,我们的坚守,定能换来:蓦然回首,山花 烂 漫!向教授、专家、指导教师这些每天奋战到子夜的“零点部队”深深地致敬!主要参考文献:1、课程研修第六模块:课程文本2、语文教师的专业化:角色定位与发展途径(彭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