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政务外网云计算数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二一一年九月i目 录第 1 章、 总论 .11.1 概述 .11.2 建设背景 .11.3 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21.4 建设目标与任务 .2第 2 章、 需求分析 .42.1 用户需求 .42.2 数据需求 .42.3 系统及应用需求分析 .72.3.1 节点管理 .82.3.2 主题管理 .82.3.3 元数据管理 .82.3.4 公共代码管理 .92.3.5 数据采集 .92.3.6 数据整理比对 .92.3.7 数据交换 .92.3.8 数据访问 .102.3.9 数据备份与恢复 .102.3.10 标准管理 .102.3.11 应用支持 .1
2、02.3.12 运行管理 .102.4 性能需求分析 .112.4.1 业务处理量分析 .112.5 安全及保障机制需求分析 .122.5.1 系统安全可靠性需求 .122.5.2 数据安全保密性需求 .122.5.3 数据完整性需求 .132.5.4 实体的可鉴别性需求 .132.5.5 不可否认性需求 .132.5.6 对象和行为的可授权性需求 .13ii2.5.7 统一信任与授权策略需求 .132.5.8 数据中心统一安全监管性需求 .142.5.9 保障机制需求分析 .14第 3 章、 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153.1 设计原则 .153.1.1 统一建设 .153.1.2 相对独立 .
3、153.1.3 共建共享 .153.1.4 安全可靠 .153.2 数据中心平台设计 .163.2.1 平台总体架构 .163.2.2 数据资源规划 .163.2.2.1 数据资源规划的总体思路 .163.2.2.2 数据资源体系结构 .173.2.2.3 共享数据一致性的保证 .183.2.2.4 共享数据库的建立过程 .193.2.3 数据支撑平台 .203.2.3.1 数据共享交换子系统 .203.2.3.2 目录管理服务子系统 .233.2.3.3 共享数据管理子系统 .233.2.3.4 共享业务管理子系统 .243.2.3.5 系统配置管理子系统 .243.2.3.6 系统安全管理
4、子系统 .243.2.4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253.2.4.1 交换网络结构 .253.2.4.2 交换概念模型 .273.2.4.3 交换体系结构 .283.2.5 共享数据管理系统 .303.2.5.1 功能设计 .303.2.5.2 逻辑结构 .32iii3.2.6 数据接口系统 .323.2.7 服务器系统设计 .333.2.7.1 设计原则 .333.2.7.2 服务器系统选择的依据 .343.2.7.3 需求分析 .353.2.7.4 性能测算及选型建议 .353.2.8 存储系统设计 .373.2.8.1 设计原则 .373.2.8.2 主流存储技术比较及建议 .373.2.9
5、 存储容量设计 .393.2.9.1Raid 类型配置建议 .393.2.10 灾备系统设计 .403.2.10.1 设计原则 .403.2.10.2 灾备技术比较 .413.2.10.3 灾备解决方案 .423.2.10.4 备份策略 .433.2.11 网络系统设计 .443.2.11.1 设计原则 .443.2.11.2 网络系统设计 .453.2.12 安全保障体系 .453.2.12.1 物理安全 .463.2.12.2 网络安全 .463.2.12.3 系统安全 .463.2.12.4 应用程序安全 .473.2.12.5 数据安全 .473.2.12.5.1核心数据加密 .483
6、.2.12.5.2数据访问控制 .483.2.12.5.3数据传播和复制 .483.2.12.6 整体安全策略的说明 .493.2.13 数据中心典型应用 .50iv3.2.13.1 政务数据交换平台 .503.2.13.1.1运行模型 .503.2.13.1.2信息共享交换 .513.2.13.1.3共享目录检索 .513.2.13.1.4共享数据查询服务体系 .523.2.13.1.5业务数据整理 .523.2.13.1.6决策支持系统 .523.2.13.2 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 .533.2.13.3 社会保障信息共享系统 .533.2.13.4 人事档案托管系统 .54第 4 章、
7、运营及保障机制 .554.1 运营机制 .554.2 运行管理机制 .554.3 信息资源管理机制 .554.4 运行管理制度 .56第 5 章、 数据中心预算预算经费 .575.1 总投资概算 .575.2 投资概算明细 .57第 6 章、 风险分析及控制 .60第 7 章、 经济及社会效益 .627.1 经济效益 .627.2 社会效益 .62第 1 页第 1 章、 总论1.1 概述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同时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监督,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
8、,当前的电子政务外网已经成为各部委的电子政务外部业务的承载平台,不再是单一部门的业务承载网,电子政务外网正逐步在演变为一个跨系统、跨部门的电子政务外部平台,2011 年政府的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也会转向电子政务外部平台建设。电子政务外网云计算数据中心(以下简称“数据中心” )的建设是为了解决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实现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促进 XX 市电子政务的发展。1.2 建设背景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电子政务建设对于加快政府职能转
9、变,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电子政务系统必将成为我国重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成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保障政令畅通、落实政府监管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期间,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平台,发挥支持作用;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数据资源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初步形成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法规和标准逐步完善。第 2 页1.3 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过去的数年中全国各地区都在构建电子政务外网,为此国
10、家信息中心下发了有关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技术指导,电子政务外网发展至今,其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当前的电子政务外网已经成为各部委的电子政务外部业务的承载平台,不是单一部门的业务承载网,电子政务外网正逐步在演变为一个跨系统、跨部门的电子政务外部平台,当前电子政务外部平台的建设,网络的互通已经不再是政府建设的目标,政府更加关注电子政务外网的业务应当如何承载,数据应该如何整合,如何能够构建统一、全面的安全管理业务数据?数据整合、灾难备份作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已经得到电子政务信息部门的高度重视,统一建设数据中心的模式无论从投资、管理、应急方面论证都是电子政务数据集中、数据整合的理想模式。目前
11、的情况,每一个政府机构已经开发了自己的信息系统而不是处于孤立的状态。每一个产品和服务需要独立的信息系统来提供。每个信息系统通常是单独打包。没有通用的架构能够让前台和后台、后台和组织外部的系统的应用连接起来进行通讯,识别和授权的功能能够在每个信息系统中找得到,但不会一个组织内部重新使用,更谈不上在组织之间重新使用。数据中心主要是 G2G、G2C、G2B 等业务的集中处理中心,建设的重心与政府机构的业务紧密结合,是后电子政务时代数据大集中的体现,实现对集中数据的统一管理与备份。1.4 建设目标与任务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为了解决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实现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促进 XX 市电子
12、政务的发展。具体目标如下:建立数据中心的系统平台。完成相应的应用软件和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数据的交换、保存、更新、共享、备份、分发和存证等功能,并扩展容灾、备份、挖掘、分析等功能。(一)建立数据中心的系统平台。完成相应的应用软件和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实现社会保障数据的交换、保存、更新、共享、备份、分发和存证等功能,并第 3 页扩展容灾、备份、挖掘、分析等功能。(二)建立全市自然人、法人、公共信息库等共享数据库,为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对基础数据进行集中管理,保证基础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各业务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三)建立数据交换共享和更新维护机制。实现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
13、享,以及基础数据的标准化、一致化,保证相关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安全管理,方便业务部门开展工作;(四)建立数据共享和交换技术标准和相关管理规范,实现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的规范建设和业务协同;(五)为公共服务中心提供数据服务支持,实现面向社会公众的一站式服务;(六)根据统计数据标准汇集各业务部门的原始个案或统计数据,根据决策支持的需要,整理相关数据,并提供统计分析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七)为监督部门提供必要的数据通道,方便实现对业务部门以及业务对象的监管,逐步实现有效的业务监管支持;(八)为业务数据库的备份提供存储和备份手段支持,提高业务应用系统的可靠性。第 4 页第 2 章、 需求分析2.1
14、 用户需求从与数据中心交互的组织机构、人员方面进行说明。与数据中心交互的单位机构各业务部门 通过接口系统向数据中心提供数据或使用数据中心提供的数据;业务部门之间可直接交换数据。各业务系统单位 遵循标准规范进行业务系统建设和改造,实现业务系统与数据中心的对接。与数据中心交互的人员数据中心系统管理员负责数据中心系统管理、监控、系统维护数据中心数据管理员负责数据的整理、比对、数据一致性的保证,并且与区县级数据中心、省数据中心数据管理员协同工作,执行数据标准。业务部门数据管理员一般与同级数据中心数据管理员协同工作2.2 数据需求XX 市电子政务外网数据中心必须满足电子政务平台进行数据交换的需要,同时还
15、必须满足在平台上建立的各业务系统进行综合业务处理的要求。为门户系统提供各种静态和动态的数据、信息。所谓静态信息是指对电子政务的运行中不经常变化,供各个业务系统查询、处理的数据或信息:政策、法规、元数据、资料库、各种多媒体数据等,它们会随着时间而逐步增大。所谓动态数据是指随着运行而增加、修改的数据:并联审批中文件流转状态数据,反映企业、个人所处状态的数据,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数据等。动态数据同各个局委办的第 5 页信息密切相关,但又是面向主题的,如 XX 市社会保险这个主题,实际上同保险、工资、税务和银行密切相关;个人信用使用主题,它的数据与银行、税务、个人消费、个人收入密切相关。而数据仓库显然也
16、有面向主题的定义,但这些主题是较长时间的,具有战略定义的主题。因此,数据中心的建设,首先要解决数据库异构信息类型的分类存储和检索体系以及针对不同类型数据模型的设计这一基本问题。另一方面,数据中心管理着大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所谓非结构化信息,是相对于那些有清晰的结构和类型定义以及有数据相关性的明确描述的信息类型而言的。比如,在财税分析系统中,财政收支情况的月度数据,可以理解为一种有清晰结构的信息;而一份综合性包含了文字、报表、分析图形的财政收支分析报告则是一种非结构化的信息。网站上发布的信息,如新闻动态、政务公开等等,一般也是非结构化的信息。此外,非结构化信息中还包括了一类对象数据信息。所
17、谓对象数据信息,是指一个包含了内敛结构的专门数据块,这个数据块单独无法建立与别的数据项的关联关系,并且需要工作在特定的工作模块下。比如:GIS 空间定义信息数据、多媒体的声像数据等,均为对象类型的数据。在政府决策应用中,非结构化信息将占到相当的比例。所有的政府文件均属于非结构化信息,政策法规属于非结构化信息,一些决策分析的综合性资料也是非结构化信息。与结构化信息相比,非结构化信息的管理利用存在一些难点,就是:(1)定义管理的难度“非结构”化表明了没有一种象关系数据库规范那样的定义模型来对非结构化信息进行定义管理。虽然你可以强制对一个非结构化的信息块进行解构,将其分成类似头、中、尾这样的半结构。但是这种解构只有在制定了具有普遍含义的结构描述定义后才有真正的意义。对非结构化信息进行定义管理的另一个难点在于数据元类型无法穷举。不象关系型数据系统中,对数据元类型有完整清晰的定义。在非结构化信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