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雪的早晨教学设计大高中心小学 许金芹 教材分析 这首诗共三节,意境悠远:寂静的早晨,雪花纷纷扬扬, “我”的思绪也随着雪花飘飞得很远很远,想起夏天树林里的小孩拿着竹竿,哼着歌儿寻找知了的天真烂漫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人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林中小孩具体、形象的描绘,抒写自己内心的喜悦和期盼儿童永远快乐、永远幸福的疼爱之心,把自己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诗。全诗采用口语入诗,节奏和谐,自然流泻,朴素清新,精练流畅,形象生动,含蓄蕴藉,寓意深刻。 这首诗学生容易理解,读通顺,生字词也容易掌握。因而,教学重点应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和意境,通过朗读想象意境,感悟意境,并进而创造自己的意
2、境。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巩固生字,会读一个多音字; 2、能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描绘的意境; 3、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经历,仿写诗歌,再创意境。 (二)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良好的生活情趣。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就是教学生读书、识字、写字、背诵、与人交际、写作文,语文教学的“宗”即“熟读,精思、博览、多作” ,于永正老师因而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目标简约,教学方法简单,教学过程简洁。 课时安排 一课时,如时间不足,可以上两课时,第二课时让学
3、生尽情想象、仿写、朗读交流自己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大家来的路上冷不冷?进入冬天已经好长时间了咱们这里下过雪吗?你们盼望下雪吗?说说为什么喜欢下雪?今天就满足大家的要求请你欣赏雪景视频。说说你的感受吧?面对纷纷扬扬的雪花你会想到什么?你能背几句关于雪的诗句吗?二、听读诗歌,想象意境 1、大诗人艾青曾写过许多想象丰富,意象独特,朴素凝练的诗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关于雪的诗歌下雪的早晨 。闭上眼晴认真听,静静得想。你仿佛看到什么呢? 2、 老师读完了,你想说点什么?可以评一评老师读得怎么样?也可以说说你的一点点感受?(抓住:宁静的早晨,雪花飘飞,作者想起夏天树林里捉知
4、了的小孩等。 )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所在,语文最本质的属性工具性。语文教学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读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也能让学生发挥想象,在头脑中构建自己的意境。 3、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4、学生分节读。师生共同点评。三、朗读品味,感悟意境 1、自由读,思考:诗人在下雪的早晨想到了什么? 2、指名读,正音,说说诗中的小孩给你留下一个怎样的印象? (抓住:赤着脚,脸像一朵鲜花,嘴里哼着歌,一手拿竹竿,一手提蚂蚱、金甲虫、蜻蜓,正在寻找知了。 ) 3、小组互读,批批、画画,讨论:这首诗该怎样朗读。 4、学生交流后汇报,引导学生领悟朗读方法。 谁来说
5、一说,第一节该怎样读,为什么?(应该用轻柔的语调,语速较慢。因为诗人写道:“整个世界多么静,多么静。 ”) 学生根据理解,再朗读第一节。 第二节写了什么内容?你打算用什么样的语调读?为什么?(第二节是作者想起另一个小孩,想到了夏天的树林,还记得这个小孩手上提的东西应该读轻快、活泼一点,因为夏天的树林是充满生机的,太阳出来了,多么灿烂,所以应该欢快一点;这个小孩有一双发亮的眼睛,他应该很活泼,所以读来应轻快一些) 学生朗读,互相评价。 哪个同学愿意上台表演朗读第三节? 谁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读?(写了“很轻很轻的歌声” ,作者正在想着这个小孩,语速要放慢;这一节写的是“下雪的早晨” ,所以也要读得
6、轻柔一点) 齐读第三节。 5、配乐齐读全诗。 6 、指导背诵; 7、同学们读得令人陶醉,能说说你从诗歌当中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吗?(内心的喜悦,对小孩的关爱,期盼儿童永远快乐、永远幸福。 ) 8、指导写字。 (“院”左右结构,左小右大;“竿”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每字练习两遍即可。 ) 诗歌意境幽微,有的甚至“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读诗,最要紧的是透过诗句唤起诗情,走进诗境,学习、积累诗的语言。重朗读而“不求甚解” ,便于让学生以自己的独特见解领悟诗的意境;熟读成诵,是促使学生语言内化的最佳途径。 四、自由创作,走进意境 1、读了诗歌,你会想到什么呢? 2、人们常在冬时想着夏天,夏天时想着
7、冬天,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学生畅言,如:下雨时想着天晴的事,住在城里想着乡村的美丽等。 ) 3、你能模仿课文把这些感受写下来吗? 4、学生练习; 如有困难,可先学老师仿写的诗: “雨下着,下着,淅淅沥沥, 雨下着,下着,迷迷茫茫。 绵绵的雨丝,洒在屋顶, 斜斜的细线,笼着村庄, 整个世界,多么轻柔,多么美妙。 看着雨丝在飘洒, 我想得很远,很远。 我想起原野绿草如茵, 一群孩子,撒腿欢奔, 老鹰、金鱼、蜈蚣、飞燕 穿梭在碧野蓝天。 这一切呀, 我仍清清楚楚记在心间。 ” 5、交流优秀作品。 积累是为了更好地创作,在充分地听、说、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试着写一写,练一练笔,体验写诗的乐趣,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