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析休闲消费休闲消费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消费生活的高级形态,是当代消费文化关注的重点。既包括对物质产品、文化产品的消费,也注重对新概念、新知识、新价值的消费。休闲消费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是人们收人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基本生活消费满足后更高层次上的消费。它是一种时尚,是一种多层次、多形式的消费,不仅限于节假日的集中消费和高消费,也是日常工作之余的消费。休闲消费以精神消费为主的多目的消费。是为了满足某些精神上的需要。休闲消费实际上是由消费需求和休闲产品供给构筑的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大众拥有闲暇时间和剩余财富的社会而产生的经济现象。马克思曾指出:“闲暇时间即为自由时间,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
2、自然存在直接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 ”由此可见,休闲消费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社会经济的高级形态 从本质上讲,休闲消费是人类改造自身获得全面发展的需求而引起的一种经济现象。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渐健全与完善,休闲消费的快速兴起已成了现代人所关注的一个热点。休闲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扩大内需是当前经济界研究的焦点。有学者曾指出,如果能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加大第三产业发展 放宽对服务业管制等方面推出一些更长久、惠及面更广的经
3、济政策,将会对促进就业和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而包括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体育业、饮食业和商业在内的休闲消费产业群,即是可以发挥积极而持久作用的经济领域。休闲消费可以提供给人们物质生活要求基本满足之后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消费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手机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宽带市场,也是第二大黄金饰品市场和汽车市场,以及第三大奢侈品市场。可见,休闲消费所具有的体验属性与文化属性已经得以体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休闲消费给人们带来新的生活态度,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消费,为休闲消费增添新的发展动力。现代社会,高效
4、率、快节奏、强竞争的现状经常导致人们心理负荷过大,心理紧张感和压抑感增强。此外,由于现代社会科技的高度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许多障碍和隔阂,极容易产生交流减少、感情淡化、沟通贫乏,进而产生心理健康疾病 因此,休闲活动就逐渐成为人们缓冲压力、调节精神状态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所具有的使人轻松、愉悦、自由、互动等特性,必然迎合现代人的心理需要,从而进入现代人的生活,成为引导现代人健康、科学、文明生活的必然选择 发达国家的经验已证明:休闲消费有利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通过休闲活动,企业将出现较少的旷工现象,员工的更换率也较低,工人的工作积极性越来越高,生产能力也随之提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
5、们的休闲自由得到基本落实,休闲活动越来越多,休闲正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 然而,环顾我国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休闲消费,病态的非理性的消费方式还存在。休闲消费被“物化” “符号化” 。 在“消费社会”中,人们消费的并不是物的有用性,而是通过消费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身份与身价,消费因而被物化,甚至赋予符号学意义,消费似乎成了人们生活的全部。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一些人刚刚跨过温饱的门槛并为休闲权的平等实现而不断努力。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人无法把握人生坐标,在休闲过程中大量消耗物质产品,并且以所谓的“珍、稀、贵、奇”而津津乐道, “炫富”
6、“显摆”心理明显,盲目消费现象突出。休闲文化被“俗化” “毒化” 。时下,人们的休闲消费也不乏文化的追求,但是,有些人的休闲消费是披着文化的外衣,却很少有文化的内涵,人们在文化追求的表象下失却的是文化本真。一些人迷恋于色情网吧、毒品夜总会、低俗表演、留连于麻将馆,痴心、斗地主、沉迷于网络游戏,打斗劈杀,过瘾时尚。凡此种种,纯粹是被毒化的休闲文化!处于此种休闲文化浸泡中的人们失却的是精神,迷失的是自我,文化的内向度急剧萎缩。休闲生活被“虚化” “边缘化” 。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一部分人盲目追求物质消费和“俗化” “毒化”文化消费相对应,还有一部分人的休闲生活处于一种边缘状态。以部分
7、农民 农民工以及失业下岗工人为代表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休闲的过程中鲜有物质消费,更难有文化消费,闲暇时间中的休闲活动往往是消极被动的,闲暇生活无目标, 三闲 (闲呆 闲聊 闲逛) 成了休闲生活的主题,这种休闲生活真有些空虚对于他们而言,闲暇是生活中多余的时间,他们没有经济实力,甚至也没有主观愿望好好经营这段难得的自由时光,休闲在此没有文化的追求而完全成为了一种精神空虚的“打发日子” 。针对目前存在的某些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背离的消费行为,我们必须以马克思的休闲消费理论作指导,采取措施,提高休闲消费的文化含金量,提高休闲消费质量。注重休闲教育,优化消费理念 当前,我国有些人休闲消费中
8、重物质轻文化的现象,既有西方“消费主义”的不利影响,也与我国休闲教育滞后不无关系。由于休闲教育的滞后,一些人面对日益增多的闲时、闲钱、无所适从。加强休闲教育,要教育人们摆正物质消费与精神文化消费的关系,合理物质消费,提升文化消费,优化休闲消费理念。通过休闲教育,在人们的休闲消费观中灌注文化内核,不断提高精神文化消费在休闲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提高人们消费能力中的欣赏、鉴别能力必须通过休闲教育,传授休闲知识,培养休闲技能和技巧,激发劳动之外的生命潜能,才能使一些人不至于“闲得无聊”甚至无聊滋事,也才能让他们从无休无止的物质追求中超脱出来,在休闲消费中不断彰显文化追求。休闲教育是实现休闲消费大众化的必
9、由之路。只有那些具有崇高休闲道德修养的人,才可能享受到休闲文化所引起的精神快乐只有优化人们的休闲消费理念,才能使人们超脱物欲的牵累和低俗文化的影响。还需要加强对休闲文化产业的管理与引导,规范文化市场。休闲文化产业是休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是以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休闲消费需要的产业形态,休闲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形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休闲文化消费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休闲文化产业承载着助推经济发展和实现文化传承两大功能,经济发展是其载体,文化传承是其内核 但是,目前有些人的休闲文化消费被俗化跟休闲文化市场管理不严明显相关。一些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以休闲文化的大众性与休闲性为
10、借口,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有意向大众提供低俗的文化产品。净化文化产品市场,实现休闲的文化本位回归,还应从法律上为休闲文化建设制定一套有关法规,各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和整治,强化文化制度的规约,清理文化市场,清洁社会文化环境,抵制低俗风气。实现休闲文化下乡村、进社区,完善文化设施。站在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考虑休闲消费,我们既要创造条件为高收入群体提升休闲文化品味,更要考虑中低收入者特别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的休闲文化需要。休闲消费文化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并在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休闲经济在经济变迁过程中,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很多积极作用。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休闲消费,更好的带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