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诗之无理而妙“无理”,不合乎常理,是指违反一般的生活情况和思维逻辑而言。妙就是美妙。古往今来,有很多学者研究诗词中的无理而妙,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香菱之口说:“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里的诗不止说唐诗,而唐诗,唐代诗人写的诗,自然和它的时代唐代有密切联系,因为唐代是一个兴旺发达的时代,在时代精神的影响下,唐朝的诗人往往更多地带着一种诗意的眼光看生活,因而即使在平常司空见惯地生活中他们也发现丰富多彩的美,所以唐诗以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意象及语言给世人带来无愧于时代的审美情趣,他们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管符合事实或逻辑,想到
2、什么写什么,怎么表达好怎么写。我把唐诗中的无理而妙分成两类,一是不符合情理,一是不符合事理。首先是不符合情理的。清代的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关于诗词的无理而妙提到唐代诗人李益的江南曲“嫁得瞿【qu 二声】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我真悔恨嫁做瞿塘商人妇,他天天把相会的佳期耽误。早知潮水的涨落这么守信,还不如嫁一个弄潮的丈夫。后两句妇人的思考看似无理荒唐,却真实的表达了一个独守空闺的少妇的怨情。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 “四海无闲田”, 更写出全国的
3、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展现出硕果累累 ,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 .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 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所以到贾谊本该被委以重用,而结局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两首都是突然转折,似乎无理。长恨歌白居易“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和杜甫兵车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重男轻女,本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这里说
4、重女生男也是没有有道理的,但仔细想来,却有情有理,第一个反映一代君王好色而带来的社会影响,(也能更好的突出杨贵妃的美貌),第二个反映人民的心灵创伤之重,把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尽致淋漓。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更加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
5、上,舞破中原始下来。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来”并非绝无人知,至少“妃子”知,“一骑”知,诗中没有点出的皇帝更是知道的。这样写,意在说明此事重大紧急,外人无由得知,这就不仅揭露了皇帝为讨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应。事理罗隐的边夜中“雁门穷朔路,牛斗故乡星。”天上的星星不属于地上任何一个地方,而诗人给了他归属。李白的长门怨二首的第二首“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长门,汉宫名。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后居于此。自汉以来古典诗歌中,常以“长门怨”为题抒发失宠宫
6、妃的哀怨之情。和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一样写的是失宠宫女的愁闷悲思。这首诗的“无理”之处:1.“不记春”,春季年年来临,而说“不记春”,似乎春天久已不到人间;2.“起秋尘”,屋中的尘土是不属于任何季节的,而说“起秋尘”,给了尘土萧瑟的季节感。3.明月高悬天上,是普照众生的,而它说“独照”。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第一句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无法看到。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还有像李白的劳劳亭里“春风知别意,不遣柳条青”春风不会知道离别之意,也不会决
7、定柳条是否发青,这是怕离别之人饱受离别之苦。还有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韩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第二句。异曲同工。这些都是以无理的描写和叙述,更深刻表现事物特征或个人感情。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白发频生催人日渐衰老,阳春来到逼得旧岁逝去,白发、春日,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现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此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长恨歌里的”峨嵋山下少人行“早发白帝城仔细想一下不就是,想象,夸张,拟人林黛玉说的要真心学诗先把王维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杜甫的七言律,再读一二百首礼拜的七言绝句,于是我去看了王维的五言律,除了课本学过的,越往后看越感觉没什莫意思,也找不到有哪些诗中有无理之处,而随便从中找出一首,上网一查,别人的赏析都是一大段,而且都很有道理,仔细想来,赏诗和品茶竟是一个道理,都需要慢慢来,才能感受其中韵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