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论文化创意创意被称为创造,也叫创新,但又不同于创造和创新。创意通俗地讲就是点子,指的是观念、理念、观点、意见、想法等。创意是整个计划、整个行动中最原始、最基本、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性的想法和主意,是整个创造活动的出发点。相对于创意的这种原初性和出发点特征,创造只是在这个原创性基础上和出发点之后的行动,是过程。而创新则是整个创造的结果达到了别人所没有的新水平和新境界。例如,北京奥运场馆的“鸟巢” “水立方”形状和结构就是创意,这个创意只是一个理念或一个概念,但它决定了整个建筑的创造和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实质上就是把文化创意按照经济规律,转化成财富
2、的一种智慧型、知识型的新型产业。但文化的创意不仅仅是文化产业方面的创意,而且还有文化事业方面的创意。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都需要创意,但创意并非都是产业,也未必都要产业化。文化创意产业注重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而文化创意事业则注重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发挥。功能不同,前者侧重于“利” ,后者侧重于“义” ,相互补充,不可替代,缺一不可。文化创意产业以 GDP 增长为标准,是一个硬指标;而文化创意事业以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为目标,是一个软指标。我们之所以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提倡文化创意事业,是因为文化本身兼具意识形态性和产品的经济属性,而且任何创意都是有价值属性的。通俗地说,点子是
3、有好点子、歪点 子、鬼点子之分的。因此,同时注重创意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就是要避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矫正“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而不考虑文化主体性的做法。文化创 意一旦脱离了价值属性制约,则极有可能变成资本的伪装和对消费者的欺骗。比如,一盒 88 888 元的 月饼,不能不说是一个文化创意,但在价值背离的背后却是铺张和欺骗。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 业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两翼,不可或缺,不可偏废。文化创意是文化发展的起点,是原动力。但文化创意的灵魂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要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激发人们的智慧,把文化创意事业搞起来,
4、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充分体现。文化创意无法用金钱计算,但带来的社会效应和文明进步却是巨大的。它在人们愿意接受的范围 内,唤起责任心,强化文明感。因此,只有将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一起抓,才能使文化创意的功能得到全面、合理的发挥。(选自 2012 年 2 月 8 日甘肃日报 ,有删改)1下列关于“创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创意虽然不同于创造和创新,但又与创造和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B与创造相比,创意具有“最原始、最基本、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性”等特征。C创意为创造提供了原创性基础和出发点,是创造活动应遵循的整个行动计划。D创意虽然只是一个理念或一个概念,但它决定着创造过程和
5、创造结果的水平。2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关系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来源:学科网( )A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都属于文化创意,前者侧重于“利” ,后者侧重于“义” ,功能不同,相互补充,不可替代,缺一不可。B文化创意产业以 GDP 增长为标准,是一 个必须完成的硬指标;而文化创意事业以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为目标,是一个可急可缓的软指标。来源:学科网 ZXXKC文化创意产业只追求经济 的增长,文化创意事业只追求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二者对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D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的属性不同,前者具有经济属性,后者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只有两者一起抓,才能使
6、文化创意的功能得到全面、合理的发挥。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化创意产业是由文化创意转化成的新型产业,它应该在文化创意的价值属性制约之下谋求发展。B文化创意有好坏之分,一旦脱离了价 值属性制约,就会变成资本的伪装和对消费者的欺骗。C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必须大力提倡文化创意事业,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 。来源:学科网D文化创意是文化发展的起点,是原动力,文化创意事业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通货膨胀的道德后果来源:学科网 ZXXK茅于轼通货膨胀的利弊是最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之一,经济学家对此已经讨论得相当透彻了。然而经
7、济学家的视野往往只限于经济领域,忽视了其他社会后果。我认为“通胀”的一个严重后果是降低了社会的道德水平,这一点往往为经济学家所忽视。通货膨胀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你在银行里存的钱以及你口袋里的钱的购买力降低了,这使人产生一种不公平的感觉。一位俄罗斯的退休女科学家抱怨说,她和家人辛苦一辈子积蓄的钱存在银行里,原先够花几十年,到死也不会愁缺钱花,可是通货膨胀使他们存的钱只够买一千克香肠。她的不平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个城市的劳动者遭受如此不公平的损失,一个很自然的反应是感到他有权利向社会索取所损失的财富。一个人认为社会欠了他的债,他理应得到补偿,然而又没有任何合法的渠道来实现这个补偿时,就会产生一种愤
8、怒的心情,进而寻求各种机会去讨回失去的财富,甚至认为触犯法律也是正当的,因为他的社会对不起他,他丝毫不欠社会的情。当社会中这样想的人很多时,社会的道德水平将大大降低,关心社会公德的人减少,犯罪率上升,社会的安定性被破坏,其后果是极严重的。即使通货膨胀率还相当低,不会出现在俄罗斯发生的那种情况,但它对道德的腐蚀作用同样不可忽视。社会学家 曾创造过一个名词,称作社会贴现率,它和经济贴现率有相似的含义,只不过把人们对未来金钱贬值的 意义推广到一切未来的事物。经济贴现率越高,未来的一元钱在今天的价值越低,因而越不值得重视。贴现率上升意味着未来的盈亏没有意义。类似的,社会贴现率上升,意味着将来的金钱盈亏
9、没有意义,只有眼前才是值 得计较的。于是人们将变得不顾将来、只顾眼前,失信毁约都 变得无所谓。这同样将构成一个不负责任的社会,造成不顾子孙后代,甚至今朝有酒今朝醉,过一天算一天的 死囚型生活。社会贴现率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经济贴现率,它又直接与通货膨胀率相关联。通货膨胀是对所有权的慢性侵袭。近几年来人们对所有权讨论得很热烈,大家越来越认识到确立牢固的所有权在提高经济活动效率中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一切侵犯所有权的政治行为都会造成经济上严重的不良后果。强行没收私人财产,以低价收购百姓的贵金属,更换币值同时又限制每人以旧币换新币的数额,都是严重侵犯所有权的行为,都是饮 鸩止渴。通货膨胀使
10、工薪阶层受到的损害最大。对于参与市场活动的人,如商贩、在企业内工作的职员,受到的影响就小,因为他们的收入和支出随市场上的价格水平而浮动。如果政府官员在“通胀”的环境下损失不能及时得到补偿,会降低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因为他们会感到自己的劳动没有被正确估价。由于责任感淡薄,政府对自己的干部的控制力降低,严重时干部会寻求第二职业,甚至收受贿赂,使整个政府的工作效率受到损害。事实上通货膨胀正是由政府收支得不到平衡而引起的,政府必定努力削减支出,所以干部的薪金往往不能随物价水平而调整,然后政府收支情况将进一步恶化。所以通货膨胀处理得不好,有一种自我加剧的趋势,尤其是政府官员的道德水准在社会上有示范作用,
11、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觉悟。通货膨胀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虽然是无形的,但它确实存在。也正因为无形,大家对它的危害往往估计过低。(摘编自晚报荟萃 ,有删改)4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后果”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货膨胀的直接后果是你所拥有的钱的购买力降低了。B通货膨胀会使人产生一种不公平的感觉,认为社会欠了他的债,他理应得到补偿。C通货膨胀会使人产生一种愤怒的心情,进而寻求各种机会去讨回失去的财富,甚至认为触犯法律也是正当的。D通货膨胀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社会的道德水平大大降低,犯罪率上升,社会的安定性被破坏。5下列表述与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通货膨胀的利弊虽然是最易引起争议的问题
12、之一,但经济学家对此已经没有争议了。B社会贴现率上升,会使人们变得不顾将来、只顾眼前,失信毁约都变得无所谓。C强行没收私人财产,以低价收购百姓的贵金属,更换币值同时又限制每人以旧币换新币的数额等行为都会造成经济上严重的不良后果。D通货膨胀对于参与市场活动的人影响很小,因为他们的收入和支出随市场上的价格水平而浮动。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货膨胀不管高低,都会对社会道德产生腐蚀作用,造成不良后果。B社会贴现率主要取决于经济贴现率,同时还与通货膨胀有关联。C如果政府官员在“通胀”环境下的损失不能及时得到补偿,所产生的后果要比普通人严重得多。D因为通货膨胀对社会道德水平的
13、影响是无形的,所以人们对它的危害往往是无法估计的。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无主体熟人社会改革 开放 30 多年来,代表着中国传统精华的乡土中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迁。由于我们尚未有现成理论和概念可以套用,造成经验描述 性、总结性成果大量涌现,理论创新鲜见。仅就农民城乡流动问题而言,即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离土不离乡” 、 “城乡二元结构” 、 “新生代农民工”等话语主题。总之,有关中国农村社会问题研究所显现的特点一直是经验研究不少,而理论概括不足,直至我们在 2011 年第1 期读书上读到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 会” 一文,才使得我们有机会看到理论苗头的出现。无主
14、体熟人社会的提出可以说使得费老的乡土中国中的很多观点有了时代的呼应,让我们看到中国乡土社会在现代化中所体现的特点。我们知道,熟人社会是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所形成的一种很成熟的社会形态,由于现代化和都市化的作用,这个形态正在解体之中,可解体下的乡土社会有何特点呢?无主体熟人社会给了一个形态或类型上的说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在一个有着自身文明、历史、思维和习性的社会中发生的。我个人一直认为传统与现代在中国社会不能做两极式的或二元对立的处理。许多学者将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似乎要现代就不能有传统,有传统就无法现代。但中国社会从来没有呈现过这样的特征,可见解释中国的有效概念也应该是一个有张力的、交融性的
15、概念。无主体熟人社会符合这一原理,因此它比较真实地解释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形态。中国式的概念还有一个特点,即它们往往不是界定性的。如果套用社会学中符号互动论来讲,就是带有触发性。所谓触发性,就是我们建构一个概念不是为了对这个概念进行定义,然后将定义 操作化,最后进行实证研究,而是提出一个引导性的概念,由此引发学者们对这个概念的深度思考,并随着事物动态过程让其内涵发生一定的变化。许多文化领域的学者都倾向把儒家思想看作中国文化的代表,它不但长久统治着中国人的灵魂,包括现代的中国人,而且具有普遍性的价值。但如果我们理解了乡土社会的特点,便可以发现儒家思想实际上具有嵌入性的特点,而其嵌入的背景条件就是熟人
16、社会。它的运作方式是伦理规范远大于法律诉讼。费老在乡土中国中将其归纳为“礼制秩序”和“无讼” ;梁漱溟将其归纳为“伦理本位” ;钱穆将其归纳为“和合” ;许烺光将其归纳为“情境中心” 。既然熟人社会倾向伦理生活,自然该社会就会把人伦秩序放在首位,人的言行可以通过舆论得到纠正,面子 成为人生的追求,关系成为生活的基础。而这些都是儒家思想最为关注的。可是,如果一个社会形态走向了都市生活,变成了彼此陌生的社区,走进了互不相认的市场,那么我们无论如何强调儒家思想之重要,它也只能是有劲无处使: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伤害他人事件从个人到团伙、从组织到企业都在不停地提醒我们,这样的伦理在如今社会萎缩了,沦落了。7
17、下列关于原文第一自然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来源:学科网 ZXXKA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乡土中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迁,但是学界对这一变迁的理论研究还不够。B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离土不离乡” “新生代农民工”等,都是理论概括,但类似概括太少。C 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 一文,在对中国农村社会问题理论研究上可谓是先走了一步。D “无主体熟人社会”这一概念的提出,算是我们这个时代对费老乡土中国中的观点给予了呼应。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熟人社会是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所形成的一种很成熟的社会形态,但是这种形态正在现代化和都市化作用下解体。B熟
18、人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正在解体,而无主体熟人社会则从形态或类型上揭示了解体下的乡土社会的特点。C中国式的概念还应具有触发性,即建构一个概念就要对这个概念进行定义,使其具有操作性,为实证研究提供便利。D儒家思想和熟人社会的关系比较微妙,儒家思想嵌入熟人社会,其运作方式就是伦理规范远远大于法律诉讼。9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乡土中国发生着的社会变迁,我们之所以还多是停留在经验描述性、成果总结性的水平上,是因为尚未有现成理论和概念可用。B传统与现代在中国社会从来不是二元对立,尽管也有学者误认为它们对立,所以解释中国的有效概念应是有张力、交融性的概念。C因为熟人社会会把人伦秩序
19、放在首位,所以就倾 向伦理生活,人的言行、面子、关系都能发挥其作用,这是儒家思想最为关注的。D如果一个社会走向了都市生活,变成了彼此陌生的社区,走进了互不相认的市场,那么儒家思想发挥其作用就失去应有的载体。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盛唐之音在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并且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再现的高峰,它们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体现出盛唐时代风貌的是草书,特别是狂草。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极漂亮。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
20、从齐梁宫体诗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乃至将“兰亭”带入墓穴。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 “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做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但“兰亭”在初唐如此名高和风行,似有更多理由把传世“兰亭”即“兰亭”摹本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和多种“兰亭”摹本,的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风流敏丽,与刘、张的诗歌气质风神恰好一致,鲜明地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但他提出书法要“达其情性,行其哀乐” ,明
21、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意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就像陈子昂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的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理论的提出,也预示着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同李白诗的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不只是狂草,这也是当时这个书法的时代风貌。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存在都变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程然而,这不正是音乐吗?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
22、种音乐性的美。盛唐本来就是一个音乐高潮期。当时传入的异国音乐,如龟兹乐、天竺乐等,与传统的“雅乐” “古乐”融合,出现了许多新创造。或武或文,或豪壮或优雅,这些音乐歌舞都不再是礼仪性的典重主调,而是世俗性的欢快心声。正是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量渗透了盛唐各艺术部类,成为它们的美的魂灵,所以统称为盛唐之音。盛唐之音的主要文学形式是绝句和七古乐府,因为它们能入乐,为大家所传唱。如同音乐与诗的关系,舞蹈之于书法亦然。盛唐草书那如走龙蛇、刚圆遒劲的笔墨线条,那奇险万状、连绵不断的结体布局,那变化无常、不可遏制的情态气势,不正是这纸上的舞蹈吗?绝句、草书、音乐、舞蹈,这些表现艺术合为一体,构成当时诗书王国的
23、美的冠冕,也把中国书法推上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10下列对文中“盛唐之音”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盛唐时传入我国的异国音乐与传统的音乐 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的音乐歌舞。B成为盛唐艺术美的灵魂的、渗透在各艺术部类中的具有鲜明音乐性的表现力量。C集中体现盛唐精神的、以绝句为代表的诗歌和以草书为代表的书法等艺术形式。D盛唐时在各个领域所表现 出的具有音乐性和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时代风貌。来源:学,科,网11下列有关唐代书法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来源:Zxxk.Com( )A唐代书法与诗歌同为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同时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它们具有同样的审美气质,共同体现出
24、了这个时代的风貌。B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比如唐太宗酷爱王羲之,初唐书法的风度体貌便摆脱了齐梁等前朝的束缚,呈现出一种崭新的姿态。C初唐书法的气质与当时的诗歌恰好一致,轻盈华美,婀娜多姿,到了盛唐,书法风貌便如同李白的诗,痛快淋漓,一派飞动。D盛唐草书达到了当时书法中浪漫主义的高峰,它的笔墨线条、结构布局和情态气势正是盛唐舞蹈的精髓在纸 上的形象表现。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来源:学。科。网 Z。X。X。K来源:学科网 ZXXKA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 ,在初唐风行一时,深受人们喜爱,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也可以说它是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B孙过庭强调抒情达意是
25、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并将之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高度,这一认识预示着盛唐书法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C盛唐诗歌和书法已经不再是对物质存在的客观“再现” “模拟” ,而是更在乎内心世界的主观“表现” “抒情” ,乃至创造。D盛唐是一个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尤其是绝句、草书和音乐、舞蹈,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合成了当时诗书王国的美的冠冕。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穿越小说”:一场由网络写作狂欢引发的时尚阅读热丁运时来源:Z+xx+k.Com随着穿越小说步步惊心改 编而成的电视剧热播, “穿越小说”俨然成为时下最为时尚的读物。有业内人士甚至声称:“可以说,网络阅读不知道穿越的人已
26、经过时了。 ”据悉, “穿越小说”已成为各大原创文学网站的热门和头牌,作家出版社更是高调宣布以 12%的版税,以 10 万册的首印量签下了被各大读书网站评出的“四大穿越奇书”木槿花西月锦绣 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 半生 迷途 末世朱颜,从而将这场由网络写作狂欢引发的时尚阅读热推向了极致。那么,何谓“穿越小说”?作家出版社编辑对这个古怪玄虚的概念作了如下解析:“穿越小说的称谓是按内容定义的。其情节通常是一个当代青年遭逢变故,在机缘巧合下,进入古代,以在场的方式参与见证了种种众所周知又知之不详的历史事件。在当代中国文学里,黄易的寻秦记算是影响最大的穿越文学作品,也可以被视为当代华语文学穿越类型的滥
27、觞之作。 ”而网络上近一两年兴起的“穿越文学”特点又有所不同,其作者受到相关影视作品的影响,因而基本上都是青年女性回到古代,谈了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同时经历种种宫闱秘史及权力争斗。这类小说主要受到女学生和女白领的追捧,可以视为言情小说的一个变种。正在流行的“穿越小说”的作者均为年轻的白领女性,她们或是受到寻秦记的启发,提起笔编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发布在网上与人分享,或是直接受到网络上同类作品的影响从而跟风创作。并非职业作家的她们本意不过是游戏之作,但一不小心造出了声势,遂故作正经地将故事编写完整。由于网络的流行与追捧,更多的女白领步其后尘, “穿越小说”居然演变为一种“文学现象” 。显然,只有在发
28、表门槛不高的网络上才会创造这样的 奇迹,其强烈的示范效应促成一场 “网络写作狂欢” 。当然, “穿越小说”的盛行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职业女性对充满激烈竞争的现实和职场的迷茫与逃避,对日趋世俗功利的恋爱婚姻的失落与反思,从而幻想到另一时空追求更为理想化的纯粹爱情。尽管“穿越小说”方兴未艾,但这一阵新兴的时尚阅读热能持续多久并不令人乐观。首先, “穿越小说”先天不足,不过是一种类型化、商业化的消遣性读物,其内容并无特别之处,论言情创作技巧恐怕比不上正宗的情爱小说;论讲史更是无法与相对严谨的讲史类读物相提并论。而且小说题材过于狭窄,突出言情而淡化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和事件沦为演绎风花雪月恋爱经历的
29、配角和工具。其次,小说作者文学素养和创作经验的不足,使得作品质量不高,又因为水准参差 不一,导致作品泥沙混杂、良莠不齐,很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长期“繁荣” 。再次, “穿越小说”一窝蜂地走红,题材撞车、跟风严重,新奇程度将急剧下降,而形式新颖奇特乃此类小说大行其道的关键,舍此肯定会造成“阅读疲劳” 。最后, “穿越小说”出身于网络,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网络文学总是极端地喜新厌旧,也许过不了多久,一种新的创作和阅读时尚兴起,就将加速“穿越小说”的过气与式微。13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穿越小说”据小说内容而得名,通常是当代人在巧合下进入古代,参与见证
30、种种历史事件。 寻秦记为其创始之作。B “穿越文学”近年在网络兴起,主人公基本为女青年,内容涉及恋爱、宫闱秘史及权力争斗等,受年轻知识女性追捧,属言情小说。C “穿越小说”随由同名穿越小说改编的步步惊心热播而成时下最时尚的读物。网络阅读中, “穿越”已成时髦名词。D “穿越小说”成各大原创文学网站的热门和头牌,作家出版社高调签下“四大穿越奇书” ,将这场时尚阅读热推向极致。1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穿越小说”本为游戏之作,一些年轻白领女性受同类作品的影响而跟风模仿,受到网络的关注,就将故事编写完整。B网络的流行与追捧使越来越多的女白领跟风创作, “穿越小说”演变为一
31、种“文学现象” ,促成一场“网络写作狂欢” 。C “穿越小说”反映了现代职业女性对充满激烈竞争的现实和职场的迷茫与逃避,对世俗功利的恋爱婚姻的失落与反思。D “穿越小说”的作者并非职业作家,其文学素养和创作经验不足,水准参差不一,使作品难免泥沙混杂、良莠不齐。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穿越小说”是一种消遣性读物,其内容普通,创作技巧基本不能与正宗的情爱小说相比,与讲史类读物无法相提并论。B “穿越小说”在内容上突出言情,重在演绎风花雪月、恋爱经历,淡化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和事件沦为爱情的配角和工具。C “穿越小说”题材撞车现象严重,久而久之其新奇程度将下降,造成读
32、者“阅读疲劳” ,使“穿越小说”失去了发展的关键。D “穿越小 说”因网络而创造发展的奇迹,但由于其先天缺陷及网络文学极端地喜新厌旧,它将很快地被新的创作和阅读时尚取代。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说“俗”道“雅”谈文化俗,与其说是一种 文化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最初的“俗” ,源于人的生存本能,体现出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与适应。当人的生存选择与适应“习惯成自然”时,我们就有了“俗” 。来源:学#科#网 Z#X#X#K“积习”而“成俗” ,说明“俗”是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群的“集体无意识” ,是无需言明的默契,也是无需理析的律令。随着人类社会组织日趋复杂且日趋精密,乡民社
33、会的默契需要规范并敞亮为“乡约” ,于是“约定俗成”成为“俗”的自觉构建。这种体现出乡民社会“民风世情”的俗,也往往成为“法”的适用基础。俗,在一定语境中其实是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因此, “约定俗成”之“俗”往往又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无论是“积习成俗”还是“约定俗成” ,都说明“俗”是一定乡民社会的内在秉性和价值取向。来源:Zxxk.Com但是, “积习”也好, “约定”也好, “俗”的“群体性”呈现总有其“局限性”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的是空间局限,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说的是时间局限。适宜某一社会的“俗” ,对其余乡民社会可能“不宜” ;某一
34、乡民 社会彼时之“俗” ,也可能在时过境迁后变得“不宜”我国是多民族一体化的文化大国,且地域广阔。因此, “和而不同”成为众多个体保持个体特质又顾及和谐相处的“公约” 。 “公约”可为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的“约定” ,成为众多个体超越一己“俗”念、求取“公约”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因超越局限性、特殊性之“俗”而被称为“雅” 。“雅”实际上有文化整合的意味,经过整合并得到提升的文化会得到“雅正”的评价。 “雅”不仅存在于“文化整合”之中,而且体现为整合后“文化范式”的确立。即以“雅”为“正” 。相形之下,雅、俗之间就有了高下之别、庄谐之别乃至文野之别。“俗”的意涵也就渐生“陋意” ,渐趋“庸
35、境” 。讲究品位、追求境界的文化人,不一定自封“高雅”但大多自命“清高” ,不一定都能“超凡脱俗” ,但大多鄙夷“谄世媚俗” 。拒绝媚俗可以是为着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也可以是为着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也就是说, “俗”还是“雅”作为一种价值评判,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或文化习惯,它还是包括品位、境界在内的文化人格。所谓“文化” ,意在“以文化人” ,在于使人脱离蒙昧、超越本能、发展智慧、趋赴道德。也就是说, “文”是构成而“化”是功能,相对于“化”之功能取向而言,“文”之构成往往更具有稳定性。 “风俗”作为“人文”的重要构成,需要一定的坚守来维护稳定,也需要一定的迁变来谋求发展。 “风俗”在需要
36、稳定时,是作为正面价值呈现的,背弃者被斥为“伤风败俗” ;而“风俗”在需要发展时,是作为负面价值披露的,变革者被誉为“移风易俗” 。文 化的“以文化人” ,主导倾向是 “化人以雅” ,是使人的品貌、趣味、格调、境界都渐至“文雅”起来。在这里, “雅”成了“文”的内涵, “文”成了“雅”的表征。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文化人格的追求并不都言行如一、表里如一、始终如一。既然人们鄙夷“谄世媚俗” ,藐视“跟风从俗” ,就不排斥有人以“文雅”来装装门面,垫垫柱基。因此,我们在远离低俗、拒绝庸俗、摒弃媚俗之时,更要养文心、修文德、循雅道、育雅趣,通过文化自觉陶塑文化人格并提升文化境界!16下列关于“俗”和
37、“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类社会初期, “俗”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和适应,是特定人群中产生的一种不成文的、无需言明的默契。B在人 类社会组织日益复杂和精密后,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和维护社会秩序准绳的“俗”往往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C “雅”是一种“ 公约” ,这种“公约”的特点是众多个体保持个体特质又顾及和谐相处,是一种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的“约定” 。来源:学|科|网 Z|X|X|KD “雅”是一种价值评判,讲究品位、追求境界的文化人拒绝媚俗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或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17对于“俗”和“雅”的关系,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俗”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
38、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雅”是社会群体的共同理想,故不具有道德层面的约束功能。B “雅” “俗”之间有高下之别、庄谐之别乃至文野之别。 “俗”的意涵具有陋意,是庸俗的;“雅”则是高尚的、脱俗的。C “俗”是小的社会群体 共同约定和遵守的无需言明的约定。 “雅”则是面向更大的社会层面,对诸多的“俗”进行共性整合,进而形成的书面约定。D “俗”具有群体性,但这种群体性又有时间或空间上的局限性;“雅”则是为了让更多的群体“和而不同” ,是对“俗”的局限性的超越,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1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积习”可成俗, “约定”也可成俗,但是“俗”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全方位
39、适用的,地域不同、时间不同而“俗”不同。B “雅”是文化整合的结果,也是文化提升的产物。 “雅”与“俗”是相对的,追求“雅”就是要逐渐消除“俗”的影响乃至消除“俗”的存在。C “风俗”是人文的重要构成,但它直接受人的好 恶的制约。人们认可它时,它便作为正面价值呈现;人们厌恶它时,它便被作为负面价值披露。D “文化”就是“以文化人” , “化人以雅” 使人脱“俗” 。因此,我们应该自觉远离和拒绝俗文化,培育雅趣,提升自己的文化境界。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参考答案一、1解析:创意是整个计划、整个行动中最原始、最基本、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性的想法和主意,而非“整个行动计划” 。答案:C2解析:B 项中的“
40、硬指标 ”“软指标”是相对而言,并非是说“必须完成” “可急可缓” 。C 项,应将“文化创意产业只追求经济的增长 ”和“文化创意事业只追求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中的“只”改为“注重” 。D 项,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都兼具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答案:A3解析:B 项,应将“就会变成资本的伪装和对消费者的欺骗”中的“就会”改为“极有可能” 。答案:B二、4解析:C 项, “通货膨胀会使人产生一种愤怒的心情是正当的”这一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中的说法是建立在“没有任何合法的渠道来实现这个补偿时”的基础之上的。答案:C5解析:A 项,原文中“讨论得相当透彻 ”并不是说没有争议,因为文章开头已经说明了
41、“通货膨胀的利弊是最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之一” 。答案:A6解析:D 项, “通货膨胀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 ”不是无法估计的,而是往往估计过低。答案:D三、7解析:B 项, “理论概括,但类似概括太少 ”错,应为“都是一些描述性的语言,理论性不强” 。答案:B8解析:C 项, “建构一个概念就要对这个概念进行定义,使其具有操作性,为实证研究提供便利”错。这正是文本所否定的。答案:C9解析:C 项,因果错位, “熟人社会会把人伦秩序放在首位,所以就倾向伦理生活”应为“熟人社会倾向伦理生活,所以就会把人伦秩序放在首位” 。答案:C四、10解析:A 项, “盛唐之音 ”不是音乐歌舞等具体的艺术形式;C
42、项, “艺术形式”只是外在的,没有点出内在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D 项, “各个领域”范围过大。答案:B11解析:原文说“初唐的书法就极漂亮。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诗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 ,这是以诗歌作比,并不是说书法也“摆脱了齐梁等前朝的束缚” 。答案:B12解析:作者认为当时书法美的代表实为传世“兰亭”即各种摹本,而非王羲之真迹。答案:A五、13解析:A 项, “寻秦记 为其创始之作”表述有误,文章只是说“在当代中国文学里,黄易的寻秦记算是影响最大的穿越文学作品,也可以被视为当代华语文学穿越类型的滥觞之作” 。来源:Zxxk.Com
43、答案:A14解析:C 项表述与原文有出入,原文有限制性词句 “从某种程度上” 。答案:C15解析:D 项, “它将很快地被新的创作和阅读时尚取代”表述过于绝对,原文只是说“也许过不了多久,一种新的创作和阅读时尚兴起” 。答案:D六、16解析:B 项, “俗” 只是“在一定语境中”是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答案:B17解析:A 项, “故不具有道德层面的约束功能 ”错。B 项, “俗的意涵具有陋意,是庸俗的”片面。C 项, “雅则是书面约定”没有依据。答案:D18解析:B 项, “追求雅 就是要逐渐消除俗的影响乃至消除俗的存在”文中无依据。C 项,风俗“受人的好恶的制约 ”错。D 项, “我们应该自觉远离和拒绝俗文化”文中无依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