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学前儿童行为观察 观察的方法和步骤,2,我们为什么要观察?观察的目的,因为是接手新班级,要了解孩子的现状?(检核、等级评定法) 最近班级中发生了一些小的事件(如告状),想要了解具体情况? (事件) 一些孩子出现了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严重性程度如何? (时间取样) 开展主题活动中,想要了解班级孩子的一些经验、想法、水平?(轶事、详录) 在开展个别化的活动中,投放了材料,想了解这些材料的适合性?(行为检核) 想了解个别孩子的特殊情况?(实况详录法) ,3,教师的需求,幼儿园教师对观察指导的实际需求 教师对于儿童的观察与评价方面的需求,不仅体现在社会领域,在其他几大领域中,儿童观察与评价都是教师
2、的盲点。 在所有培训需求中,对社会性领域儿童观察指导方面的需求最高。教师觉得非常需要的达到了71.7%。,4,区角活动中对儿童的观察及针对性指导,天天,3岁,他在使用纺锤棒学习1-10的点数 2006/12/18(轶事记录法) 天天拿起一根纺锤棒点数后放入写有数字1的盒子里,又边点数边拿出2根纺锤棒放入写有数字2的盒子里。用同样的方法,他完成了3和4的点数。到5的时候,他先念出盒子上的数字5,可点数出的纺锤棒却不是5根。后面的数字都是如此,不是多了就是少了。,5,教师的评价和准备提供的教育,天天在点数方面能够掌握4以内的点数,但是在5这个数字上的点数上遇到了困难。天天在点数5时,不是多了就是少
3、了,说明他在掌握一对一原则上还比较欠缺。 教育策略:给天天提供更多点数的机会,特别强调在较大数字的,如5的点数上。,6,2007/2/9 他在点数完4根纺锤棒并放入相应的盒子里后,又去拿纺锤棒时,却从4开始继续点数5、6、7(应该从1数到5)。,7,教师的评价和准备提供的教育,通过观察,发现天天在渡过了一个寒假后,点数时,在掌握一对一原则上有了较大的进步。尽管还是在点数5时发生错误,但是错误的性质改变了:能够一一点数,但是对基数原则还比较模糊,前面的任务影响到了后面的任务。教育策略:让天天意识到自己在点数时出了什么问题,增加练习的机会。,8,2007/2/15 他很快就正确地从1点数到5。这时
4、他发现写有0的盒子内有一根橡皮筋,便拿起一根纺锤棒套上放在盒子内。老师走过去指着盒子上写的0问:“这是几?”他说:“0。”老师又问:“你放了几?”他笑着说:“1。”老师说:“0有吗?”他说:“没有。这有皮筋。”老师把皮筋拿走后,他又继续进行点数一直到9,而且全部数对了。,9,教师的评价和准备提供的教育,天天在点数能力上已经能够成功数到9。说明天天已经掌握点数所需的一对一原则和基数原则。但是对数字“0”的意义理解还不稳定,会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教育策略:给天天增加挑战其点数能力的机会,通过一些干扰因素,让其真正明白特殊数字“0”、“10”等的意义。,10,总结,天天在点数能力方面正在逐步发展。掌
5、握了5以上的点数,而且还理解了0的含义。对他这一学习过程的发现便来自教师的观察,同时也使教师对幼儿点数能力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11,我们怎么观察?,一、确定观察目的 二、制定观察计划 三、实施观察方案,12,了解孩子的现状?(午餐?午睡?同伴关系?某个方面的发展水平?) 班级吮吸手指的孩子较多,已经进行了教育与指导,想了解这些教育是否有效?,一、确定观察目的,13,观察的目标 观察的对象 观察的环境 观察取样 观察者的角色 观察的时间和次数 观察的方法和手段 观察结果的分析,二、制定观察的计划,14,一、观察的目标,观察目标是要观察什么和完成什么的表述,是观察的全部意图,15,目标:了解幼儿
6、的语言能力,以及其如何使用语言作为社会性互动的工具 观察步骤:采用小组观察的方式,选择2-3个正在一起玩,而且彼此有相当互动的幼儿。如果观察中途幼儿解散了先完成记录,再另外寻找一组重复相同的步骤。目的是要在幼儿的互动中,观察记录他们的语言行为,此外,还要记录幼儿彼此沟通时使用的特殊语言,尽可能逐字记录,其中也包括幼儿社会性情绪的行为。,一、观察的目标,16,二、观察对象,个人?,团体,根据观察目的来决定观察的对象,年龄,17,三、观察的环境 在什么地方(场所、情境)进行观察 在什么活动中进行观察,有什么样的气氛 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 自己将在什么地方观察 自己与被观察者之间是否有距离 这个距离对
7、观察的结果有什么影响,18,四、观察取样(时间/事件) 目的在于收集与观察目的有关的行为 主题行为不是很凸现的时间或情境不必作观察 观察学前儿童的游戏行为,19,五、观察者角色,参与观察:带班教师 非参与观察:研究需要,20,时间每次观察特定的期限 什么时候进行观察; 观察多少时间; 记录行为的持续时间多少; 反应时间的多少 次数 进行多少次观察 观察行为发生的频数,六、观察的时间和次数,21,七、观察记录的方法手段 观察记录贯穿于观察的全过程,观察 方法,记录 方法,22,要获得完整的、全方位的信息,重现观察情境 开放性记录方法,23,观察项目明确、单纯,是事先确定的行为封闭性观察记录方法,
8、六岁儿童捣乱行为 频数观察记录表,24,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方法描述的方法 取样的方法 评定的方法,25,描述的方法,对自然发生的行为和事件的复制,观察者记录所观察到的资料,然后对事实作分类和分析。 日记法 轶事记录法 实况详录法,26,取样的方法,取样的方法是一种使用预设行为类别,观察者用计次或计时的方法来记录行为和事件的方法。 时间取样法 事件取样法,27,评定的方法,观察者不仅要进行观察记录,而且还要对行为做出评定或判断 。,属于哪 一个等级,是或否,行为检核法 等级评定法,28,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方法,实况详录法 轶事记录法 事件取样法 时间取样法 行为检核法 等级评定法,29,1、涵义
9、实况详录法是指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不断地、尽可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动作表现,然后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主角是详细的、彩色的、立体的需要仔细刻画;配角们是简单的、平面的,为主角事件的推进服务的简单叙述就行,(一)实况详录法,详细记录详细到什么程度?,描述性记录,30,小岚(17个月)和其他孩子们一起坐在桌边小椅子上吃着早餐的糕点。“啊,啪。”她对阮老师说道。阮老师肯定地说:“你要喝果汁,我把果汁拿给你。”阮老师用一块毛巾帮她擦干净黏糊糊的手。她配合着阮老师的动作,并发出声音。“好了,我得给你拿果汁了。”小岚环顾四周其他孩子。她的身体放松,目光平和。“阮老师,阮老师。”当阮老师带着另外一
10、个孩子离开桌边走向餐厅另一端时她叫道。小岚僵坐着开始吮吸手指。她轻声尖叫挥舞着手,并对走回来但并没有带果汁的阮老师发出粗哑的声音。“你听起来像一只小老虎。”阮老师边笑边说。小岚也笑了。随后她用手敲击着桌子并说道“喔,喔。”桌边另两个小朋友也开始敲击了。这时,在他们敲击中离开的阮老师再次折返,并带来了一小杯果汁给小岚,她很当心地用双手捧着大口喝下。,31,实况详录法运用案例,8个2-5岁的小朋友留在教室内与二位老师等着吃午餐。其他小朋友都在外面玩,大部分在玩滑滑梯。 老师说:“好了,你们再滑一次就进来洗手,准备吃午饭了。”(老师扮演的角色进餐的程序:先洗手) 仙蒂(三岁半、苍白、清瘦、金发、长得
11、漂亮细致)轮到她滑完后,静静的走进教室,她第一个洗好手(儿童的反应接受)。很坚定地走近布置好的、放了许多食物的餐桌前坐下(布置),她把手臂放在隔壁椅子的椅背上,当别的小朋友想坐时,她一语不发用手挡着,于是那小朋友坐到别的椅子上去了。老师从洗手间进来坐在仙蒂为她占的位子上。(布置与老师的位置距离;老师扮演的角色对仙蒂的喜爱),32,老师说:“各位小朋友,当我问到你时就告诉老师你要什么?”小朋友们想出各种食物(不是重点,所以没有详细描述,只是一笔带过),而仙蒂迅速且安静的说:“我要鳕鱼三明治。”(儿童的反应吃东西的重视)然后靠着老师,看着老师为其他小朋友做三明治(不是重点)。她张着嘴巴好像无法用鼻
12、子呼吸。当老师把做好的鳕鱼三明治给她时,她立刻咬了一口,张着嘴慢慢的咀嚼,喝一口牛奶,又继续平静的吃,咀嚼时稍微比平常费力,因为她要张开嘴呼吸(进食的态度,描述非常仔细)。她一面吃一面打量其他小朋友,注意着四周的情形,但没跟任何人说话(是否与人交谈)。当别的老师将一盘糖醋黄瓜传给她时,仙蒂拿了一块,然后点头表示不要了。 老师问小朋友还记不记得她说要买什么做点心,许多小朋友说:“西瓜。” (不是重点)但仙蒂没说一句话。,33,仙蒂很快吃完她的三明治,用手剔除夹在齿缝间的食物,她对老师说:“我还要花生牛油的三明治。”(对食物的兴趣很感兴趣,吃得很快而且还要)当老师做三明治时,她往后靠在椅背上,把手
13、放在椅背后面、踢着脚、微笑的看着老师。(对食物的兴趣满足) 老师将三明治递给她:“拿去吧!”(老师扮演的角色进餐的服务者)“谢谢。”她立刻开始吃第二个三明治,然后很渴似的喝下她的牛奶,狼吞虎咽地把三明治吃完,再向老师要牛奶。(对食物的兴趣喜欢、进食很快) 鲍伊说:“我用手挤过牛奶。”仙蒂看着他,老师和小朋友们开始谈论乳牛。(不是重点)仙蒂一面专心听一面继续吃,但她没说什么。当一个小朋友摔破茶杯时,她朝桌下看了看,在她听别人讲话时,在桌下的腿轻轻的摇着;把食物全部放在嘴里继续吃。(进食的态度认真吃东西),34,这时大家仍在讨论乳牛,仙蒂轻轻的插嘴道:“你知道,有一次我”,可是别的小朋友打断了她,
14、她没说完,于是她继续吃并聆听别人的谈话。(与他人的交流)琳达不小心踢到仙蒂的腿,她抱怨的对琳达说:“不要这样嘛。”老师对琳达说:“你把你的脚放好,她就会放好她的脚了。”(老师扮演的角色调解者)于是这场小风波平息了。 吃完饭,仙蒂轻轻的拉开椅子,离开了餐桌(儿童如何离开餐桌);然后去图书角拿起一本书,靠在椅背上认真的看起书来,看的是她最喜欢的“白雪公主”(下一步他做了什么)。,35,2、优点 能提供观察当时所发生的全部实况,详尽 能永久保存资料 获得的记录资料可用于多种目的下的各种分析,互动行为,儿童语言,注意力,36,3、缺点 耗费精力和时间 对观察者要求高,37,4、适用性一般在需要对某幼儿
15、或事件进行深入了解时运用,38,5、运用 (1)详细、全面、描述性 “小芳玩沙,玩了20分钟” (2)没有时间上的限制1小时左右 (3)记录时应十分谨慎,不加自己的主观意见和评价,39,1、涵义 轶事独特的事件 轶事记录法是观察者将自己感兴趣的、并且认为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幼儿行为和反应,以及可表现幼儿个性的行为事件,用叙述性的语言随时记录下来,供分析幼儿的行为所用。,(二)轶事记录法,40,观察记录的内容: 典型的行为表现 异常的行为表现 表现儿童个性的行为事件 反映儿童身心发展某一方面的行为事件,41,幼儿:小丽 日期:97.2.18 情境:全班集体阅读活动 经过:小丽被要求朗读两次,两次
16、她都拒绝,而且在第二次开始吸大拇指,把头靠在桌上。,42,2、优点 是最方便灵活的观察方法 能提供幼儿行为的详细资料 能探讨影响幼儿发展的各种因素 记录资料可以长期保留,43,3、缺点 易受偏见影响而选择所记录的行为 事后补记会使记录带有偏差 过于简练的文字记录会导致对幼儿的误解 有效的使用记录比较困难,44,4、适用性,一般用于对一些特别的事件的观察记录。 特别幼儿 幼儿特别,45,5、运用 (1)一事一记 (2)快速按事件发生次序记录 (3)应记录有关情况 (4)尽可能使用正确的文字词汇,46,记录中行为描述的三个层次 主要的质量单位描述事件的主要动作或活动:“晟晟和小强一起在桌上玩拼图。
17、” 次要的质量单位大的动作中指出较小的动作: “ 小强玩了三次医院拼图,而晟晟拼完成了一幅,又换别的拼图。” 分子单位描述如何进行主要动作。 “小强一边很仔细的拼图,一边嘴里唱着这块放在这儿,这块放在这儿”,47,1、涵义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来观察记录预先确定的行为是否出现的一种方法。,时间间隔,特定行为,(三)时间取样法,规律性间隔 随机性间隔,48,游戏类型观察记录表,49,50,时间取样法的原理,时间取样法:将被试在某一时间阶段中的行为,视为其一般的通常行为的一个样本,某段时间=全部时间,51,王老师打算观察一群幼儿中攻击性行为及其发生的频率。从早上9点-10点30分之间,幼儿的
18、行为表现将会有一个半小时之长。她要在那个时段进入幼儿当中,看看发生了些什么事。她要将九十分钟平均分配在十五为幼儿当中,因此每位幼儿将被观察6分钟。为了要取得相当具有代表性的行为,她可能需要在一星期之内反复这个过程3次。观察结束后,每一个幼儿可能会有三次六分钟的行为记录。那么这18分钟中出现的攻击性行为及其发生频率就代表了这个幼儿平时的攻击性行为及其发生频率。,52,一位观察者对某幼儿园某个中班的十五名幼儿进行观察,对每一名幼儿平均观察三分钟。首先她观察第一名幼儿三分钟,使用符号记录表记录下该幼儿的依赖性和合作性行为,接着观察第二名幼儿,重复相同的步骤,一直到完成十五名幼儿的依赖性和合作性行为的
19、观察记录。,53,2、优点,(1)效率比较高 (2)不同的观察者之间容易取得一致性 (3)能够提供与量有关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54,3、缺点,(1)只适用于观察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行为,每15分钟至少发生一次的行为,55,3、缺点,(2)无法记录行为及其背景的详细情况 行为内容 行为演变 行为之间的关联性 行为发生的背景,只能测量行为发生的频率,56,3、缺点,(3)需取得足够数量的观察,以确定行为具有代表性 (4)会发生观察者期待某种行为发生的情况,怎么还没有发生?,57,4、适用性,主要用来测量明显行为发生的频率,不研究或很少用来研究行为发生的原因,58,5、运用,(1)确定观察的目标行为和
20、操作定义 必须是经常发生的行为 下限为平均每十五分钟至少发生一次的行为 必须是明显外在的行为 下操作性定义,59,时间取样法举例,Parten在1926年10月至1927年6月间开展了一项观察研究。研究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参与程度。她设计了6种反映儿童参与社会性集体活动水平的预定类型来指导观察,分别是无所事事、旁观、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她在规定的游戏时间内,每次对每个儿童观察1分钟,根据每种类型的操作定义,判断每个儿童当时从事何类活动,记入表中。,60,61,给观察的行为下操作性定义,时间取样法要求在观察的一开始就做推断或解释,因为在观察的当时,观察者必须要决定是否要记录
21、该行为。 因此要给观察的行为下明确定义,并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种分类下操作性定义。下操作定义是为了让观察者清楚地了解所有的用词,做观察推论的时候能够前后一致。 比如观察者看到幼儿在独自玩玩具。它一会将这个行为归为单独游戏,一会归为平行游戏。问题所在:观察者对单独游戏和平行游戏的定义不清楚。,62,帕顿对社会参与性活动类型操作定义,(2) 旁观:儿童基本上在观看别的儿童游戏。可能与那些儿童说话,问问题,或提供某种建议,但不参与它们的游戏。始终站在其它儿童身旁,以便于听见它们的说话,了解它们玩的情况。与无所事事的幼儿的区别在于,旁观儿童对某一组(或几组)同伴的 活动有固定的兴趣,不象前者对所有的组都
22、不产生兴趣,一直处于游离状态。(3) 单独游戏:儿童自己独自及独立玩玩具,所完的玩具和其它周围附近的小孩不同,也不会刻意的想去接近其它小朋友,她只做自己的事,而不管别人在做什么。(4) 平行游戏:儿童能在同一处玩,也有别人在旁玩同样的玩具游戏,但各自玩各自的游戏,既不影响它人,也不受它人影响,互不干涉。,63,(1) 确定观察的目标行为和操作定义 (2)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时间 时距、时距间隔和时距次数,5、运用,64,时距: 观察时间的长度 接近于每单一行为发生的最小时间,5分钟或更短,影响的因素: 行为的持续程度 记录的简单/复杂 观察者的疲劳程度,65,时距的间隔 : 时距和时距间隔的时间,
23、影响的因素: 所选取的时距的长度 时距内所要观察对象数目 所要记录细节的总数,66,时距数目 : 一共要观察多少个时距,影响的因素: 需要观察多久的时间,才能获得 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样本 行为变异性程度,67,(3)选择记录方式,检核所观察的特定行为有没有出现 计数所观察的行为出现了几次 例:紧张习惯的研究 记录方式:每五分钟的时距内出现行为记录一次 甲幼儿出现1次,记录1次 乙幼儿出现7次,记录1次,68,计时行为发生后持续的时间 例:婴儿哭泣行为的研究 记录方式:记录三个1分钟 甲婴儿哭泣3次,每次4秒 乙婴儿哭泣3次,每次1分钟,(3)选择记录方式检核所观察的特定行为有没有出现计数所观
24、察的行为出现了几次,69,(4)表格的设计 简单 使用代码 预留附注空间,70,1、涵义是以选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取样标准,从而进行观察记录的一种方法。 时间取样法 事件取样法,(四)事件取样法,特定的时段 特定的行为,71,选择任何一种事件,然后等待事件的发生并进行记录,事件是指可以归类于某特殊范围的行为,72,事件取样法的案例,美国研究者Dawe研究了幼儿的争执行为。该研究选择保育学校中幼儿的争执行为事件为观察目标,在儿童自由活动事件内观察自发的争执事件,进行描述与记录。观察对象为25个月-60个月龄的幼儿,女19人,男21人。观察过程是:等待争执事件发生,一发生便开始计时,并观察与记录
25、事件的进行情况。研究者事先制订好观察记录表,以便迅速、完整地记录事件情况。经58小时的观察,研究者共记录了200件争执事件,平均每小时3.4次。其中68件发生于室外,132件在室内,13件持续1分钟以上。,73,观察发现:男孩的争执多于女孩;年龄相差大的孩子之间比年龄相仿者争执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争执事件减少,但侵犯性质增强。导致争执发生的原因,往往在于对占有物品的不同意见。大多数争执自行平息,恢复较快,无表现愤恨的状态。,74,2、优点 (1)简便、实用 (2)适用于那些并不是频繁出现的行为 (3)可以研究行为和情境的关系 (4)能综合运用文字记录法和符号记录法,检核表法立即性 实况详录法完
26、整性,75,3、缺点 (1)缺乏测量的稳定性,76,3、缺点 (2)无法保持行为的完整性,缺乏行为发生的背景资料,77,3、缺点 (1)缺乏测量的稳定性 (2)无法保持行为的完整性,缺乏行为发生的背景资料 (3)不适于研究不经常发生的行为,,78,4、适用性比较适合大样本情况下的行为发生与否,以及发生的大致原因。,79,(1)明确要观察的行为,下操作性定义 (2)了解所要观察行为的一般特质,5、运用,80,(3)根据要观察的行为决定记录的资料 例: 争吵行为持续多久? 当争吵行为开始时发生哪些事? 在争吵行为进行中发生哪些行为? 动作和语言? 结果? 后来发生了什么影响?(4)记录表的设计尽可
27、能简便,81,将 一系列行为项目进行排列,并标明关于这些项目是否出现的两种选择,供观察者判断后选择其中之一并做出记号,而后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五)行为检核法,82,幼儿形状与数概念理解能力清单记录表,83,2、优点 (1)操作简便易行,容易使用和达到效果 (2)适用范围较广 诊断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状况 测量进行教育干预后产生的效果,84,85,3、缺点 (1)操作简便易行,容易使用和达到效果 (2)适用范围较广 (3)只是对行为是否产生进行记录,缺乏详细的情节和背景资料,86,4、适用性,适用于各类行为发生与否的项目,87,5、运用,例:5岁儿童数学能力检核表 (1)列出所要观察内容的重
28、要项目,检核表的制定,1、认得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2、知道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名称。 3、能从一背诵到十。 4、会由一对一的对应,对应到十。 5、有大小长短的概念。 6、知道首先的、中间的及最后的。 7、 了解“较长”、“较少”的意义。,88,(2)列出目标行为 当老师说到下列形状的名称时,能把形状挑出来:是 否 圆形 正方形 三角形 长方形,89,(3)依照逻辑组织目标行为 题 项 : 是 否1、当提到形状名称时,能把形状挑出来 圆形 四方形 三角形 长方形 2、可以数一到十,90,3、可以正确地说出下列形状名称 圆形 四方形 三角形 长方形 4、显示对于下列关系概念的
29、了解 大于 小于 长于 短于 5、能作一对一的对应 二个物体 三个物体 五个物体 十个物体 多于十个物体,91,(4)根据观察目的设计记录表 指出在入小学时,孩子是否有数学能力 记录该行为出现的年龄发展,92,题 项 是 否 . 1、 当提到形状名称时,能把形状挑出来 圆形 四方形 三角形 长方形 ,如为“否”则记第 一次出现的时间,10/2,93,(5)根据观察目的设计记录表,检核表内容 基本情况 观察对象基本情况 观察环境、时间基本情况 行为,94,等级评定法是对被观察者进行观察后,对其表现行为所达到的水平进行评定,并可以进行判断行为质量高低的一种方法。,(六)等级评定法,95,类型,数字
30、等级量表 以定义好的序列数字加到行为类别上。 例:活动室结构和社会行为,想象游戏及自我控制关系的评定表 (1) 明显的扰乱活动或离群 (2) 不专心,但没有明显的扰乱 (3) 以视线追随着老师 (4) 追随着老师,且面部表情显出兴趣 (5) 随着老师,且通过口语或动作增加指示,96,图形量表以一条直线来表示一个行为维度,观察者根据实际情况在直线上确定与观察对象的行为描述相应的点,并标上记号,97,幼儿与同伴社会互动 评定表,(1)起始活动(2)邀请其他人游戏,总是,常常,偶尔,很少,从不,总是,常常,偶尔,很少,从不,98,语意区分量表,99,2、优点,(1)运用方便 (2)适用范围广 (3)
31、可以核查观察者个人感受和现实之间的一致性 (4)可以用于比较个别差异,100,3、缺点,(1)观察者 可能会高估或低估了儿童 集中趋势为了避免在评定中过于极端,采取选择中间答案。,1,3,4,5,2,101,3、缺点,(1)观察者 月晕现象受到不完全相关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了判断不正确,102,3、缺点,(1)观察者 逻辑上的错误将两项近似的,但是并不是完全相关的项目评定为一致。,成绩好=努力,103,3、缺点,(2)等级评定表 叙述不清楚,无法明确的下定义 无法呈现行为的因果关系 有些行为比较为社会所接受,导致影响评定结果,104,5、运用,(1)要注意评定表的质量 语句尽量简单、明了,要使用短而容易的语句来进行表达。 确定用语和提示都与被评的项目一致。 每个用词只描述一个特别的意义,不可重叠使用这一个字或词。,105,5、运用,(1)要注意评定表的质量 (2)评定时的注意点 应在多次观察的基础上进行 最好是两个以上(两个)观察评定者同时进行 注意选择观察和评定的环境 把所有的某一项目评定完之后,才继续评定下一项目 避免评定过程中的偏差,106,请多多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