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PROE替换.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6628469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ROE替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PROE替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PROE替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PROE替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PROE替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PRO/E 替换替换元件,一共有六种方法:不相关的元件通过复制参考模型互换族表布局接下来,我们将分别对这六种方法进行叙述和运用!在运用各个方法的同时,我们对其元件替换的自动处理程度和装配参照父子关系的影响作出评定.命令位置:装配菜单,编辑-替换如果是先选择零件后执行该命令,则选择项目处会出现零件的名称第一种方法:替换为不相关的元件此种方法,大多数朋友都会,也好理解.相当于将该零件删除,再重新装配一个,只不过不须点击加入元件命令而已(我自己的理解,不一定正确),因此效率很低!因为我们替换元件后,须得为其重新指定约束,如果该元件在装配中没有子特征,重新指定即可,如果有下属子特征,其替换后的结果将会

2、不堪设想,非常麻烦! 下面我们将演示如何将下图中的 screw_1(红色螺丝)替换为 screw_2(淡绿色螺丝)按住 CTRL 键选择两个 screw_1 零件,右击,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替换! 出现替换对话框,选择并screw_2(screw_2 得存在于当前目录中,这个好像是废话, ,如果不在,则可将其复制到当前目录),打开,确定OK,出现了讨厌的元件定位对话框, 不要怕, ,我们一步步定好约束条件!OK第二种方法:替换为通过复制通过复制的意思,就是说把要被替换的元件,复制成一个新的元件,约束条件不变!通俗一点说:事实上就是产生了一个新的元件,此新元件和被替换的元件是一模一样的,定位约束条

3、件也是一样的!你在这个新元件上增删特征 ,改变改寸,就变成与被替换元件不一样了,否则就是一模一样的! 有没有必要这样的阐述? 其实自己理解,自己会做,并不是很难,如果你也让别人理解,别人会做,是不是会难一点呢?呵呵!人其 实在大多数时候,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如此,你会发现更多,当然你也会学习更多!让你在喧闹的都市,蒙着眼睛生活一天,你是否会发现,盲人的世界会和你以前想的有些许不同?如果你能想想当初挑灯钻破衣的种种遭遇,再看看论坛上有些朋友有求助帖,你会不会想帮一把?呵呵,扯远了! 看下图演示我们发现元件没除了名称不同,没有任何变化当然,这个时候,你可修改 screw_1_2.PRT,他已经与 s

4、crew_1.PRT 没有了任何关系! 我相信你将screw_1_2.PRT 改成 screw_2.PRT 的模样,没有任何问题 ,你同意吗?第三种方法:替换为参考模型准确的说,应该说成:用收缩包络模型替换元件利用这种替换方法,可用收 缩包络 模型替换主模型(反之亦然),同 时维 持所有的有效参照。可用另一收缩包络模型来替换某一收缩包络模型,并保持参照它可能是“收缩包 络“ 零件(带有要替 换模型的外部“收缩包络“特征的零件),也可能是要替换的“ 收缩包络“零件的主模型看懂了吗?呵呵,这 就是 PTC 官方的解释! 我来翻译一下,可能我的翻译水准太差,但希望大家能看得懂!被替换元件,和替换为的

5、元件,必须存在参考关系!这个参考关系靠“ 收 缩包络“特征来维系!有这个关系就能替换,否则就不能!懂了吗? 有人说,你说骡子与驴子和马存在关系,可是我不知道骡子是啥玩意啊!好吧,我们先来说如何创建“收缩包 络“ 特征!打开 screw_2.PRT,插入-共享数据-收缩包络出现特征对话框,打开参考模型,screw_1.PRT设置放置条件!一般情况我们选择 缺省,是因为这两个元件的坐标,及构建的特征的位置差不多相同,当然,你也可以用现有的坐标或新建坐标,用此坐标来对齐!在此不再详述,我听见,有些朋友,在说我太啰嗦了 确定确定在下图中作如图设置,其实这个面和轴,即为定位参考!OK!实际上,这个收缩包

6、络特征,就是一个面组(当然也可以有其它的参照基准), 地球人都知道,面组,曲面,曲线,点,轴,等等都是不参与零件的质量计算的!如果我们不将其实体化,它对我们的质量没有任何影响! 但就因为这个特征,这两个元件之间,产生了参考关系!其实我试过,用插入-共享数据- 合并继承 也是可以的!其实这种方法的变通,还可以运用更广泛一些的!我们在最后一步插进来,仍然可以准确的自动定位,是因为我们的建模的方法及相对坐标位置基本相同,如果我们在第一步就建立此收缩包络特征,我们就可以运用它作为参考建模!事实上,应该如此顺序 ! ,一家之言!有用过的朋友,在后面跟帖,指正,大大奖励!第四种方法:替换为互换让我们来领略

7、互换组件的魅力吧! 我也不想多说,说得多了,多累啊 ,一切尽在无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只有键盘鼠标声!来一起做! 可别偷懒!新建互换组件!插入元件打开 screw_1.PRT再插入元件设置打开 screw_2.PRT不要约束,确定完成效果其实你还可以加进来更多的元件,那么你就有更多的选择!唉,你别想歪了,为人还是专一一点好,不好花心!插入参照标签先输入名称,再点新建同样的方法新建,MATE_PLANE,ALIGN_AXIS,这两个标签名称,其实,就是这个参照就是元件在组件中的定位参照!给这两个标签名称分别指定在元件上的参照元件参照面定位参照轴最终效果再回到组件下,替换,如下图选择!确定不用重新

8、定位,OK!真是太爽了! 就这么简单! 如果有一万个元件要替换,你会感觉更爽!其实,如果这两个被替换的元件,有子特征,只要参照的是这个面,和这条轴,一样生成!是不是很爽!第五种方法:替换为族表族表的强大,我相信应该所有的人都有领略!尤其是一些标准件的调用上! 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当然,在替换中,它一样能表现抢眼!呵呵,怎么好像在解 说足球直播! 如果我们能将 screw_1.PRT 和 screw_2.PRT 做成由一个族表生成,你信不信来得比洪水猛兽还快!族表的功能,你比我要厉害得多呢! 看看我做的族表,你别笑我! 事先申明: ,我的 screw_2.PRT 比 screw_1.PRT 只多

9、一个特征,当然 ,这是特例! 但是,只要替换与被替换的元件,可以由族表生成,我们就得利用这一点!第六种方法:替换为布局布局的功能当然亦是非凡!非凡的 东西又岂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 可是,偶的肚子,真的好饿了!偶也不是 铁打的啊! 留几个位子!明天再来!替换为布局即为,在打开的组件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已由布局装配的元件,进行替换!我们来分析一下,要达到自动装配的目的,必须应该得以下几点:1,被替换元件采用布局自动装配2,替换为的元件与被替换的元件,有相同的装配参考3,布局中,至少声明三个元件,主元件,被替换元件,替换为的元件!创建布局确定在布局中作如下图形,绘图和工程图模块中是一样的!创建轴线

10、,和平面! 这就是以后在组件中要用到的定位参考!用球标创建三个零件!太简单了, 我就不再详述了,又听到嘘嘘声了! 再啰嗦一句,其实,这些图形只是为了让布局好看一点,都不是必须的!那条轴和平面才是必不可少的! 你只绘制轴和平面,其它省略,一样可行! ,我是不是懒了一点?明声明就是让元件和布局真正的联系起来!首先声明布局声明基准平面输入名称,名称必须与布局里面的相吻合同上,声明轴输入名称最终效果如下!screw_1.prt 和 screw_2.prt 元件的声明,与上操作同,不再详述!完成效果如下!好了,做了那么多的前期工作!我们 再该来享受一下自动装配了! OK!已经 自动装配好了替换替换OK!

11、用布局替换有它的好处,可是对于这种多个相同元件的替换,好像是有点不太理想!也可能是我用的方法有问题! 我也曾尝试过很多种方法!当然是可以替换,但,总好像不能达到全自动的效果! 有点遗憾! 当然,软件给我们提供了如此多的选择,我们自不可局限于一泥潭中,迂回不前!只要能达到我们的目的,用得越简单越好!据说高手们,都是用最最 简单的方法,实现最最复杂的效果! 不知道哪个高手说的!说了那么多,总有一款合你心意吧!呵呵!小结六种方法也讲完了!有一点感觉,累 !majunli 兄弟说得好,辛苦了! 只有这些经常做教程的朋友们能切身的体会啊,majunli,alice,他们都是做教程的行家!里面的艰辛,自是

12、知晓!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不就是几张图片,几个字吗?个中滋味,未可言传,只能意会哦! 只是希望,坛子上,做教程的朋友慢慢的多起来 !技术讨论的氛围更加的浓烈些,达到若 65 度沉酿茅台如何? 兄弟姐妹们,加油! 替换元件,主要体现设计变更中!一般都可能是功能 ,构造,造型相近似的零件.如果能做成族表,当然是最最快捷的方法! 如果不能做成族表,用互换当然是最好的! 在替换多个元件,且有下属子特征的时候,应该是个当仁不让的不二之选 参考模型,也不错啊!运用这个互相参照的关系 ,一些做结构设计的朋友笑了:lol: !呵呵!用布局可以做到,布局里设定条件,组件中自动装配!当然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victory: 什么? 这些都不愿意用! 哦,还有二种呢! 慢慢折腾吧!呵呵:l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