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世界历史名词解释(大一下学期).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6627148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历史名词解释(大一下学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世界历史名词解释(大一下学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世界历史名词解释(大一下学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世界历史名词解释(大一下学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世界历史名词解释(大一下学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世界史名词解释教皇子午线: 1493 年 5 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规定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 100 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归葡萄牙。1494 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托德西拉斯条约,把这条线向东移动 270 里格。这条分界限使得葡萄牙人取得了绕道非洲到印度去的航路上所有据点。这开 近 代 殖 民 列 强 瓜 分 世 界 、 划 分 势 力 范 围 之 先河 。九十五条论纲:九十五条论纲是马丁路德于 1517 年 10 月 31 日张贴在德国维滕堡城堡教堂大门上的辩论提纲,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提出了

2、基督教改革的思路,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会颁布的赎罪券,其核心论点是“因信称义”说。被普遍认为是新教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索。路易十三:法国波旁王朝国王(1610 年1643 年在位) ,生于枫丹白露。自 执 政 后 主 要 依 赖 红 衣 主教 黎 塞 留 的 辅 佐 , 开 始 了 法 国 的 专 制 统 治 。 1643 年 5 月 14 日 因 骑 马 落 水 引 起 的 肺 炎 而 去 世 。伊凡四世:伊凡四世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又被称为伊凡雷帝 “恐怖的伊凡”、 “伊凡大帝”。 1547 年 加 冕 称 沙 皇 。 他 开 始 执 政 后 , 于 1549 年 建 立 重 臣 会

3、议 , 编 纂 新 法 典 。 15491560 年 对 中 央 和 地方 的 政 治 、 行 政 、 法 律 、 财 政 、 军 队 、 宗 教 等 方 面 进 行 改 革 。 竭 力 巩 固 专 制 政 权 , 强 化 国 家 中 央 集 权 。 其军 事 改 革 的 基 本 内 容 , 是 完 善 军 事 指 挥 体 系 , 建 立 常 备 军 , 整 顿 俄 国 地 方 部 队 的 勤 务 和 调 整 俄 国 边 境 守 备 与屯 扎 勤 务 。 这 次 改 革 奠 定 了 俄 国 正 规 军 的 基 础 。 并 在 执 政 时 期 , 制 订 了 第 一 部 军 队 条 令 贵 族

4、会 议 关于 屯 扎 和 守 备 勤 务 决 议 。 伊 凡 四 世 改 革 , 尤 其 是 军 事 改 革 , 使 俄 罗 斯 走 向 强 大 。 1547 年 开 始 , 伊 凡 四 世实 行 独 裁 统 治 。 消 除 了 领 主 政 体 , 建 立 沙 皇 专 制 政 体 , 打 击 地 方 割 据 势 力 , 统 一 俄 罗 斯 , 建 立 了 中 央 集 权 。1832 年议会改革:19 世纪英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同土地贵族进行斗争,争取重新分配政治权及扩大选举权的政治改良运动。整个 19 世纪经国会批准的重大改革有三次(1832 年;1867 年;1884 年)。在 1832 年

5、议会改革中,资产阶级的全国政治联合会等团体同辉格党政府相呼应,利用人民运动的声势,迫使议会通过法案,撤销了 56 个“ 衰败选区”(指地处农村,已无人烟,由大地主指派议员的选区),增加了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新兴起的工业城市的代表名额,并降低了选民的财产数额限制,扩大了资产阶级选举权。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 ”的委托为同盟起草的纲领。1848 年 2 月在伦敦公诸于世。全书除前言外,分为四章:一、资产者与无产者;二、无产者与共产党人;三、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宣言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

6、思主义的诞生,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锐利思想武器,鼓舞和推动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铁血政策”: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德意志统一的政策。1862 年 9 月 30 日,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代表容克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利益,在议会上宣称:“当代重大问题不是演说和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的 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德意志所瞩目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派,而是普鲁士的武装。 ”竭力主张以强权和武力统一德意志并进行统治。俾斯麦的这种用“铁”和“ 血”的武力统一的政策被称为“铁血政策”,而他本人也被称为“ 铁血宰相” 。 “铁血政策”一词后成为战争政策的同义语。十二月党人起义:俄国贵族革命者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

7、武装起义。19 世纪初,俄国农奴制日益衰落,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引起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 1812 年俄法战争的影响下,俄国进步的青年贵族军官在 1816 年在彼得堡建立了第一个秘密组织“救国协会” ,1818 年,改组为“幸福协会” ,1821年解散。同年组成以彼斯特尔为领导的“南方协会”和以穆拉维约夫为领导的“北方协会” 。主张废除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建立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这些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贵族革命家,即十二月党人。1825 年 12 月 1 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去世,十二月党人决定在皇位虚悬之机发动起义,12 月 26 日,3000 多名士兵集中到参政

8、院广场。新沙皇尼古拉一世调集相当起义人数 4 倍的兵力,起义被残酷镇压,起义者死伤数百人。12 月 29 日,南方协会也发动起义,第二年 1 月起义被镇压。十二月党人没有发动人民群众,使起义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因而导致最后的失败。但这次起义在俄国解放运动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的武装起义。强烈地震撼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和俄国农奴制度,其革命活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多洛雷斯呼声:拿破仑入侵西班牙的消息传开以后,墨西哥等地的土生白人要求自治或独立。1810年 9 月 16 日拂晓前,伊达尔哥带领起义者,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首先释放了监狱中的囚犯,天刚亮时,又逮捕了城内所有的西

9、班牙人。在这一切完成后,伊达尔哥又敲起教堂的钟声。他向聚集起来的印第安人说:“ 你们同意夺回 300 前被这些可恨的西班牙人夺走的我们祖先的土地吗?”人们同声回答:“绞死这些西班牙强盗!” 接着,他领导群众高呼:“美洲万岁!打倒坏政府!” 这就是墨西哥史上著名的 “多洛雷斯呼声”。“卢德运动”:英国早期自发的工人运动。当时工人阶级尚未认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把机器看作是造成他们贫苦和灾难的根源,用捣毁机器的手段来反对资本家。据传,约在 1779 年由工人卢德首先发动,故名卢德运动。1811 年春,诺丁汉郡针织工人为提高工资,开始大量破坏新发明的织机。不久在兰开夏郡、约克郡和曼彻斯特及苏格兰也相

10、继爆发。1812 年国会通过保障治安法案 ,调动军队进行镇压。1813 年后趋向低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 年 10 月 24 日,三十年战争参战各方代表齐集明斯特市政厅签署奥斯纳布吕克条约和明斯特和约,统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约规定:法国得到洛林的 3 个主教区(梅林、图尔、凡尔登) 和整个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及东波美拉尼亚的一部分、维斯马城和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的重要口岸;正式认可荷兰和瑞士独立;和约重申 1555 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继续有效,认可德意志境内新旧教职位地方同等。华盛顿(17321799) :美国首任总统(

11、17891797 ) ,美国独立战争军总司令。1732年 2 月 22 日生于弗吉尼亚,与富孀结婚后成为弗吉利亚最大的种植园主,卒于 1799 年 12 月 14 日。1775年 7 月 3 日,华盛顿就任军总司令。经过特伦顿、普林斯顿和约克德等战争,击败英军,获得了北美独立战争的成功。1783 年巴黎和约签订,英国认可美国独立。 1787 年他掌管召开费城制宪会议。制定联邦宪法,为革除君主制,制定和批准维护有产者权益的宪法作出不懈的勤奋。 1789 年,被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他组织机构精悍的联邦政府,颁布司法条例,建立联邦最高法院。他支撑 A.汉密尔顿关于建立国家银行的计划,确立国家信用。批

12、准 T.杰斐逊所支撑的雄共土地法案,奠定了西部土地制度的基础。1793 年,再度卖选总统。1796 年 9 月 17 日,表示不再出任总统。从而开创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和平转移权利的范例。次年,回到维农山庄园。因对美国独立作出重大贡献,被尊为美国国父。独立宣言: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宣布独立的大纲文件。1775 年北美殖民地爆出了独立战争。1776 年 7 月 4 日第二届会议经过了 独立宣言,是日定为美国国庆日。资产阶级派杰斐逊是宣言的主要起草人。宣言继续和发展了天赋和社会契约理论,阐述了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理论凭据。宣言颁布,一切人生而同等,上帝授予他们诸如生存、和追求侥幸等不可让与的权益

13、。宣言列举和痛斥了英王对殖民地施行的,向全世界严厉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正式建立。独立宣言第一次以大纲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准绳。K.马克思称它为第一个宣言。宣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愿望。另一方面,由于屈服于种植园奴隶主的压力,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也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显露了美国资产阶级的不彻底和的局限。独立宣言的宣雄布对发动大众进行独立战争,起了重要作用。宣言对推动后来的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特别是对法国大革命及其人权宣言的孕育发生了积极影响。教务专约:为争取罗马教廷的支持,拿破仑排除种种干扰,派代表与罗马教廷谈判,施展各种手法使谈判成功,1

14、801 年 7 月 15 日,拿破仑与罗马教皇之间的协议政教协议(即教务专约 )在巴黎签字。不久得到罗马教廷批准。翌年,经法国立法院同意,元老院批准,最后由拿破仑作为国家法律正式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教会与国家的关系。教务专约与组织条例的公布施行,就以法律的形式既维护了法国广大民众信教的自由,又使天主教从属拿破仑政权,将天主教由封建专制王权的精神支柱,变成了法国资产阶级国家的精神工具。权利法案: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的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宪法性文件。规定国王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废除法律,不得征税,不得招募和供养常备军;臣民有权向国王请愿;议会经自由选举产生,应经常集会;议员有议事自由,不受

15、任何传讯或干预等。 彼得一世改革和 1861 年改革:彼得一世改革 1689 年,彼得一世为摆脱落后状态使俄国成为近代强国, 推行多方面的改革,其内容包括加强中央集权, 扩大军事力量, 发展经济,推行学校教育. 它实际上是一场封建农奴主推行的富国强兵改革.作用: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巩固了专制统治,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1861 年改革 19 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所发展, 但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发展极其缓慢.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维护贵族和地主的利益被迫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 自由人”, 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农奴可以出钱赎买一块份

16、地. 它实际上是一场沙皇自上而下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作用: 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丰臣秀吉:丰臣秀吉是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封建领主,是继室町幕府之后,完成近代首次统一日本的日本战国时代大名,1590-1598 年期间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并 与 1595 年 和 1597 年 发 动 了 万 历 朝 鲜 战 争 (朝鲜 征 伐 ) 丰 臣 秀 吉 统 一 日 本 后 , 治 国 有 方 , 多 年 战 乱 的 日 本 一 时 间 国 泰 民 安 。 他 的 经 贸 政 策 多 承 传 自 织 田 信长 , 发 展 南 蛮 贸 易 , 以 乐 座 乐 市 和

17、朱 印 船 贸 易 等 振 兴 商 业 ; 并 利 用 控 制 都 市 及 铸 造 货 币 等 办 法 规 范 经 济 ;以 太 阁 检 地 和 刀 狩 等 政 策 用 来 确 立 税 制 , 彻 底 地 兵 农 分 离 , 为 江 户 时 代 的 幕 藩 体 制 打 下 了 稳 定 的 基 础 。“普 莱 德 清 洗 ”: 第 二 次 内 战 期 间 , 议 会 里 的 长 老 派 仍 然 企 图 使 国 王 在 接 受 他 们 的 条 件 后 复 位 ,引 起 军 队 士 兵 和 社 会 中 、 下 层 人 士 的 不 满 , 他 们 要 求 审 判 国 王 。 军 队 还 通 过 了 一

18、 项 “军 队 抗 议 书 ”, 要 求 解散 议 会 , 审 判 国 王 , 废 除 君 主 制 。 但 议 会 反 而 通 过 决 议 , 准 备 接 受 查 理 一 世 的 要 求 , 准 许 他 回 到 伦 敦 。 于是 军 队 决 定 在 12 月 2 日 进 军 伦 敦 。 12 月 初 艾 尔 顿 等 高 级 军 官 和 平 等 派 的 领 导 人 在 白 厅 进 行 了 一 次 辩 论 ,双 方 在 宪 法 基 本 原 则 、 宗 教 宽 容 等 问 题 上 分 歧 很 大 。 军 队 进 入 伦 敦 后 , 下 院 的 许 多 议 员 仍 坚 持 同 国 王 谈 判 的立 场

19、 , 并 通 过 了 相 关 决 议 。 1648 年 12 月 6 日 , 普 莱 德 上 校 率 军 占 领 了 议 会 , 把 110 名 议 员 清 洗 了 出 去 ,另 有 约 200 个 议 员 自 愿 退 出 议 会 , 这 就 是 所 谓 “普 莱 德 清 洗 ”。 此 后 议 会 里 剩 下 的 议 员 大 约 有 200 人 左 右 ,称 “残 阙 国 会 ”, 独 立 派 占 据 统 治 地 位 。约翰.弥尔顿:约翰米尔顿是英国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 1608 年 12 月 9 日出生在伦敦一个富裕的清教徒家庭,在剑桥大学的克莱斯特学院完成他的学士学位和硕士

20、学位后,便开始专心于 诗 歌写作。他通览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年以后米尔顿从政,他写了许多观点鲜明的政治文章论出版自由 为英国人民事辩 ;其时恰逢英国内战,共和、复辟大动乱;克伦威尔派时,弥米尔顿曾在其国务会议中任拉丁文秘书,当王政复辟后,被捕入狱。一切结束后,米尔顿重新开始诗歌创作并以口述的形式写就了使他名扬后世的三部伟大著作:长诗失乐园 (诗)和复乐园 ,诗剧力士参孙 。米尔顿死于 1674 年 11 月 8 日 ,死后他与乔叟、 莎士比亚齐名。业 主 殖 民 地 : 在 向 北 美 殖 民 的 过 程 中 , 英 王 也 把 那 里 的 一 些 土 地 赐

21、给 他 的 宠 臣 或 贵 族 , 让 他 们根 据 特 许 状 进 行 统 治 , 这 就 是 业 主 殖 民 地 。 所 谓 “业 主 ”, 就 是 一 些 有 钱 有 势 的 大 贵 族 或 英 王 的 宠 臣 , 他 们要 求 英 王 把 北 美 洲 的 大 片 土 地 “封 赐 ”给 他 们 , 作 为 他 们 的 “领 地 ”, 由 他 们 招 募 移 民 去 垦 殖 , 典 型 的 是 宾 夕法 尼 亚 。 美 国 独 立 战 争 之 前 , 剩 余 的 业 主 殖 民 地 是 马 里 兰 、 宾 夕 法 尼 亚 和 特 拉 华 。 哲 学 的 贫 困 : 1847 年 , 马

22、克 思 撰 写 并 发 表 哲 学 的 贫 困 , 以 批 判 普 鲁 东 于 1847 年 发表 的 经 济 矛 盾 的 体 系 , 或 贫 困 的 哲 学 。 这 部 重 要 的 著 作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经 典 文 献 中 发 表 最 早 的 文 本 , 以 马克 思 的 看 法 ,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新 世 界 观 与 马 克 思 主 义 经 济 科 学 的 “决 定 性 的 东 西 ”, 都 是 通 过 这 一 文 本 第 一 次公 开 问 世 的 。南 特 敕 令 : 1598 年 , 法 国 亨 利 四 世 为 彻 底 平 息 宗 教 纷 争 , 稳 定 统 治 秩

23、序 , 颁 布 宗 教 宽 容 敕 令 。该 敕 令 宣 布 天 主 教 为 国 教 , 同 时 承 认 了 胡 诺 教 的 信 仰 自 由 , 有 权 担 任 国 家 官 职 , 并 在 法 律 上 享 有 和 公 民 同等 的 权 利 等 。 该 敕 令 标 志 着 法 国 宗 教 战 争 的 结 束 , 也 是 世 界 上 第 一 份 有 关 宗 教 宽 容 的 敕 令 。 亦 是 自 罗 马帝 国 后 , 欧 洲 史 上 第 一 次 国 家 承 认 的 宗 教 并 存 。 但 遭 到 罗 马 教 皇 和 天 主 教 的 激 烈 反 对 , 1685 年 被 法 王 路易 十 四 完 全

24、 废 除 。乌特勒支同盟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北方七省和南方部分城市于 1579 年 1 月 23 日在乌特勒支城结成的军事、政治同盟。旨在与南方效忠西班牙的阿拉斯同盟对抗,保卫革命的胜利成果。宣布加盟各省结成永久的同盟。同盟以各省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议定征税、宣战、缔结和约和颁布根本法等一切重大事宜由三级会议以多数票决定,各省不得单独对外缔结协约,并规定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同盟促使北方七省联合作战,协调行动,摆脱西班牙的统治,为联省共和国成立奠定了基础。“麦斯塔”:15 世纪末,西班牙高原和绿色平原贵族牧羊主结成的联盟。其成员多为封建主。有自己的行政机构和法庭。该同盟建于

25、1273 年的卡斯蒂利亚王国,得到西班牙王权的保护。这是由于欧洲毛织业发展对羊毛需求增加而促成的。这是一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16 世纪时最盛,组织机构一直延续到近代。巴枯宁主义 : 19 世纪 6070 年代欧洲工人运动中出现的一种用极端革命的词句装扮起来的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潮。因其代表人物俄国的巴枯宁而得名。巴枯宁主义认为,国家是万恶之源,是对自由、平等的束缚和侵犯,有了国家才有了私有制、剥削和统治;主张废除国家,建立“一切阶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完全平等”的、 “个人绝对自由 ”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它认为财产继承权是私有制和社会不平等的基础,一旦废除了继承权,私有制和社会不平等就会

26、随之消失,主张把废除财产继承权作为“社会革命的出发点” 。为了尽快废除国家,建立无政府社会,它主张“完全放弃一切政治”,反对一切权威,反对进行任何政治运动,依靠少数人的密谋策略,以流氓无产者和破产的农民为主力,举行“全民暴动 ”,消灭国家。它对工人运动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曾造成了第一国际的分裂。巴枯宁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 60 年代小生产者纷纷破产、游民无产者队伍迅速扩大的环境下,反映了游民无产者和失常的知识分子的绝望心理和复仇情绪。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权威 、 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等著作中,对巴枯宁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海尔布琅纲领:15241526 年德国农民战争期间,法兰克尼

27、亚地区的起义军于 1525 年 5 月在海尔布琅城制定的斗争纲领,又名“帝国改革纲领”。纲领共 14 条,要求在德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没收教会土地给骑士,取消诸侯的一切同盟;取消城市贵族对商业的垄断,统一度量衡和币制;取消商税、过境税、食品税以及其他苛捐杂税;允许农民赎买封建义务,等等。这个纲领反映了市民阶层反对封建制度、要求政治统一的愿望,带有资产阶级的性质,但纲领未能实现。色 当 战 役 : 发 生 于 1870 年 9 月 1 日 普 法 战 争 时 期 。 法 军 在 色 当 的 大 败 和 皇 帝 被 俘 , 使 一 场 非流 血 的 革 命 爆 发 , 推 翻 了 法 兰

28、西 第 二 帝 国 , 建 立 一 个 新 临 时 政 府 , 虽 然 普 军 仍 需 要 与 新 成 立 的 法 国 政 府 作战 , 但 此 战 实 际 上 已 经 决 定 了 在 普 法 战 争 中 普 鲁 士 及 其 盟 军 的 胜 利 。 色 当 战 役 是 世 界 近 代 史 上 的 一 次 著 名战 役 。 这 次 战 役 标 志 着 法 兰 西 第 二 帝 国 的 灭 亡 和 德 意 志 帝 国 的 建 立 , 更 标 志 着 日 耳 曼 民 族 成 为 了 一 个 整 体 ,并 以 独 立 的 姿 态 屹 立 于 世 界 民 族 之 林 。1793 年 宪 法 : 法 国 大

29、 革 命 时 期 雅各宾派执政时期通过的共和制宪法,也称共和元年宪法。是法国历史上第一部民主的共和宪法。宪法的前言是罗伯斯庇尔主持制定的新的人权宣言 ,比 1783 年人权宣言更突出主权在民,并增加了公民各种自由权利。宪法规定法兰西式统一不可分割的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于原则。它以法律的形式宣告的君主立宪制的结束,突出主权、民主。是法国历史上最激进的一部宪法,也是当时历史条件下最进步、最民主的宪法。但由于但是的历史条件,宪法并未实行。共 和 八 年 宪 法 : 共 和 八 年 宪 法 及 1799 年 宪 法 , 也 称 “拿 破 仑 宪 法 ”。 是 为 确 立 拿 破 仑 统 治 合法 地

30、位 而 制 定 的 宪 法 。 共 七 章 , 95 条 。 该 宪 法 重 申 法 规 废 除 封 建 制 度 , 实 行 共 和 制 度 。 规 定 国 家 的 最 高 行政 权 属 于 排 名 有 先 后 顺 序 的 三 个 执 政 : 立 法 权 属 于 受 第 一 执 政 控 制 的 由 四 院 组 成 的 议 会 ; 宪 法 规 定 年 满21 岁 的 男 性 法 国 公 民 均 由 选 举 权 。 没 有 涉 及 公 民 的 言 论 自 由 、 出 版 自 由 , 很 少 提 及 主 权 在 民 、 三 权 分 立 。宪 法 赋 予 拿 破 仑 巨 大 的 权 力 , 从 而 为

31、 其 后 来 称 帝 提 供 了 基 础 。人民宪章:是 英 国 宪 章 运 动 中 的 纲 领 性 文 件 。 1837 年 由 下 院 六 名 议 员 和 六 名 伦 敦 工 人 协会 会 员 组 成 的 一 个 委 员 会 提 出 , 并 于 1838 年 5 月 8 日 作 为 准 备 提 交 议 会 的 一 项 法 律 草 案 在 各 地 群 众 大 会上 公 布 。 人 民 宪 章 包 括 了 宪 章 派 的 下 列 六 项 要 求 : 1.凡 年 满 21 岁 、 身 体 健 康 而 未 被 处 过 徒 刑 的 男 子 , 都 有选 举 权 ; 2.无 记 名 秘 密 投 票 ;

32、 3.议 会 议 员 不 应 有 财 产 资 格 或 其 他 任 何 限 制 ; 4.议 员 应 领 取 薪 金 ; 5.按照 各 地 区 选 民 的 人 数 平 均 分 配 选 举 区 ; 6.议 会 每 年 改 选 一 次 。 另 外 它 还 包 括 了 工 业 资 产 阶 级 的 要 求 , 不 过宪 章 的 核 心 是 以 普 选 权 为 基 础 的 议 会 民 主 化 问 题 。 它 的 公 布 标 志 着 宪 章 运 动 的 开 始 。马志尼:马志尼(1805 年 6 月 22 日1872 年 3 月 10 日) ,意大利作家、政治家,意大利爱国者,民主共和派左翼领导人和思想家,近

33、代意大利资产阶级革命家,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中和派领袖。现代意大利开国元老。在争取建立统一的意大利民族国家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是意大利统一运动的重要人物。1 831 年 8月 在 马 赛 建 立 青 年 意 大 利 党 。 党 的 宗 旨 是 发 动 革 命 起 义 , 推 翻 奥 地 利 封 建 主 的 统 治 , 把 意 大 利 联 合 成 为 一个 自 由 、 独 立 、 统 一 的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共 和 国 。 1849 年 2 月 9 日 罗 马 共 和 国 成 立 后 , 马 志 尼 被 推 选 为 共 和国 三 执 政 之 一 , 成 为 政 府 的 实 际 首 脑 ,

34、 并 在 宗 教 改 革 和 社 会 改 革 方 面 表 现 出 卓 越 的 行 政 才 能 。 马 志 尼 实 行 了一 系 列 进 步 的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改 革 , 其 中 包 括 把 僧 团 的 全 部 动 产 与 不 动 产 收 归 国 有 , 取 消 教 会 法 庭 , 建 立 世 俗法 庭 和 降 低 进 口 关 税 等 。 共 和 国 覆 亡 后 , 他 再 次 流 亡 国 外 。 之 后 他 仍 进 行 政 治 活 动 , 如 1850 年 在 伦 敦 建立 欧 洲 民 主 派 中 央 委 员 会 ; 1851 年 在 建 立 “意 大 利 之 友 社 ”等 。 直

35、至 1872 年 3 月 10 日 去 世 。 马 志 尼 为意 大 利 革 命 奔 波 一 生 , 无 愧 于 “意 大 利 独 立 之 父 ”的 称 号 。莱特瓦尔制:英 国 殖 民 当 局 在 印 度 实 行 的 一 种 田 赋 制 度 。 主 要 实 行 于 南 印 度 的 马 德 拉 斯 省 和 西印 度 的 孟 买 省 。 在 贝 拉 尔 、 阿 萨 姆 等 地 也 曾 实 行 过 这 种 制 度 。 实 际 上 , 是 以 东 印 度 公 司 为 地 主 、 以 解 体 的 农村 公 社 社 员 为 个 体 佃 农 的 租 佃 制 。 莱 特 (Ryot)一 词 源 于 阿 拉 伯 文 Raiy,本 意 是 农 民 莱 特 瓦 尔 制 以 莱 特 为对 象 确 定 地 权 和 应 交 田 赋 的 数 额 。 其 办 法 是 政 府 对 莱 特 耕 种 的 土 地 进 行 测 量 、 分 级 估 税 ;取 消 中 间 人 , 政府 与 莱 特 直 接 订 约 , 莱 特 直 接 向 政 府 交 纳 田 赋 , 赋 率 通 常 是 30 年 改 定 一 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