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理想 习作指导案例 (六年级)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畅谈理想,展开想象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美好憧憬。2.点拔联系自己的兴趣、爱好、向往,敢想敢说。还要耐心倾听、进行评价。培养良好的听话和说话习惯。3.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早期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教学过程:-、未成曲调有请。(-)、话题交流。1、课前,老师已布置你们收集一些有关理想方面的名人名言。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说给大家。2、学生交流积累有关理想方面的名人名言。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说给大家听。3、【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对课前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汇报的形式,即让学生对“
2、理想” 这一词的丰富蕴涵有所了解和感受,更体会到理想对人生的“ 指航” 作用;也于课始开始,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交际情境,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兴趣,为下面交际兴趣,为下面交际活动的开展作好铺垫。】(二)、成语点睛,诗句引趣。1、老师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描述理想的成语,读一读下面的成语,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志在四方 奋发图强 坚忍不拔 奉公守法 知难而进 壮志凌云心胸坦荡 雄心壮志 吃苦耐劳 尊老爱幼 锄强扶弱 热心助人虚心谨慎 戒骄戒躁 和蔼可亲 良金美玉 良药苦口 忠言逆耳一尘不染 襟怀坦白 先人后己 以身作则 严于律己 宽厚待人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铁面无私 秉公办事 慷慨解囊 忠贞不屈任劳任怨 埋
3、头苦干 敢作敢为 求实创新 实事求是 奋不顾身质朴无华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2、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描述理想的诗句,读一读下面的诗句,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杜甫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南朝 宋 范晔 后汉书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战国 荀况 劝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易事,只怕粗心人。(清 袁枚 随园诗话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白岁。(清 石玉昆 三侠五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赖以证书 千幅七言对联)3.同学们,你们喜欢听
4、故事吗?下面老师为大家讲述一个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故事。(老师讲故事。学生听故事)4、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心里话想说呢?(学生自由发言)5、这些有关理想的名人名言和故事,。一定给同学一些启示,同学们,我们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更应该及早立下自己的志向。今天的习作课,我们就一起来畅谈自己的理想。【设计图意:此环节引导学生诵读成语、诗句及听故事。通过学生的议论,谈感悟,谈理想,为下面的习作指导做好了铺垫。】二、奇思妙想,开启心路。1、每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从小树立目标十分重要。那么,你的理想是什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2、学生各自交流
5、自己的理想。3、“理想是人生路上的一盏灯”“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让人。”这是老师最喜欢的两句“ 理想” 格言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应给有远大而美好的理想,因为有了理想,我们的人生有了明确的方向,才有了为之努力奋斗的坚定信念。那么,你的理想又是什么呢? (板书:我的理想)4、汇报自己的理想. (老师随机板书学生的理想)5、同学们,理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你们都有崇高的理想。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练习把自己的理想,以及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说出来(板书: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6、 小组交流.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要点清楚地写下来。三.奇思妙想,快速行文。1.作
6、为祖国的未来,我们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而理想更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理想是一盏灯,时刻照亮着我们的前进方向;理想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引领着我们唱出优美的旋律。同学们,理想如此的美好,你们想表达一下你美好的理想吗?下面我们搞一次“小记者现场采访” 的活动2.学生采访汇报时,说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老师适当地引导用上“因为*所以*” 等关联词语。3、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在的我们六年级的小学生,要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4、各小组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适当用上“只有*才*虽然*但是*” 等关联词。)5、刚才,大家畅谈了自己的理想,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也不
7、由得热血沸腾,真是有志不在年高!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构思习作稿的内容呢?(学生自由发言)(1)先,开头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2)会写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3)应该写一些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4)*6、现在请大家赶快拿起笔来,把自己的理想写出来吧。7.、学生自由习作,老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设计图意:此环节的设计,采用了“师生之间” 、 “生生之间”“小组平台与小组之间”的对话采访形式,我课堂教学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即对学生课前的准备工作进行深入地了解,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资料的汇总,交流,明确要求,构思习作提纲,对如何写好这次习作,有一个较全面的把握,让学生在下面的习作中有话可说,由内容可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