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教者:罗春媛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 ,将送别分为三个场景,教学时我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品读、补充资料、音乐的渲染等多种手段,让学生走进文字中,步入画面中,品味,潜心体会文字背后的那份情,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情感表达的方式。 一、 整体把握,以“情”贯穿始终。 在学生学完生字词,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引导学生找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通过品读古诗引出关键词“依依惜别” ,于是我抓住“依依惜别”让学生找出在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来。使得“依依惜别”成为了整堂课的情感主线,后面的学习围绕“依依惜别”展开的。 二、品读赏析,感受“情” 。 1.通过动作咸受情。课文的第二自
2、然段是在话别之前,两位诗人借着赏景,来掩藏内心的不舍之情。我引导体会“一会儿仰望” “一会儿远眺” “藏” “有意不去触动”等体会。为什么今天都不说话?通过思考、交流,学生认识到两人面对分离,都不想去说一些告别的话,害怕说了会更加伤心难过,所以都把这份情藏在心底。再用感情朗读,来表现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 2.感受对话叙情。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落,在两人的对话中,饱含着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与不舍,以及孟浩然对李白的宽慰之情。教学时,我就紧抓两人的语言,来朗读感悟。抓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永世不绝” ,引导学生体会孟浩然对李白的宽慰以及两人的深厚友谊。然后,学生通过配乐朗读,进一步感受两人之间的深情。适时补充对话描写。 “每堂课都是遗憾的艺术。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有以下不足:1.设计教学时没有充分备学生,设计的内容多了一点,所以应该上的内容没有上完。应该删掉概括主要内容这个环节,因为本节课不是主要讲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2. 教师的引导学要进一步完善,比如,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 “藏” 字写出了两位友人的情深与不舍,老师没有引导学生真正走进去。朗读也不够到位,我觉得应指导学生读好,这样对情感的理解会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