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触动心灵”写作学特点及教学设想(繁稿).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616863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触动心灵”写作学特点及教学设想(繁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触动心灵”写作学特点及教学设想(繁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触动心灵”写作学特点及教学设想(繁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触动心灵”写作学特点及教学设想(繁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触动心灵”写作学特点及教学设想(繁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触动心灵”教材分析、写作学特点及教学设想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江国明高中语文必修一“表达交流”板块依次有四个专题,着眼于叙述类文章(记叙文、小小说、写人叙事散文)的写作知识和训练,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是第一个专题。本文拟将写作知识和教学实施结合起来,根据高中写作教学实际,结合作品范例,对“触动心灵”这个写作学命题的特点和教学对策作一点探讨。教材和教学简析一、教材特点简析在语文必修一 P57P59,本专题分 “话题探讨” 、 “写法借鉴”和“写作练习”三个部分。通过阅读分析,并联系教学实际,我认为教材的优点和不足表现为以下几点:1.优点(1)呈现出“意念方法实践”的认知、吸纳和运用

2、的递进过程。“话题探讨”部分,导语通俗生动,例文和分析浅近明白,结论简洁明快。其中重要的语句有:“究其原因,是缺乏对生活的敏感。 ”“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敏感。 ”从写作内动力(写作的主观主动和冲动,分别存在于观察积累、构思写作两个阶段)角度,告诉学生应该有这样的写作意念:敏感,是写作最持久、最重要的动力源泉。“即使是那些著名作家感受到那些令人心动的东西。 ”“打动人心” “触动我们的心灵”从心理感受的角度,紧承上一层意思,将“敏感”的含义和方向缩小定位于“触动心灵” ,让学生明白:敏感,就是所见所闻的东西能触动心灵的。“心灵的触动,可以表现为情感的共鸣,也可以表现为理性的思考。 ”从心理感

3、受的类型角度,紧承“触动心灵”这个方向,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触动心灵,体现在情感触动、理性触动两个方面。“家庭、学校、社会构成了我们的生活环境,父子之间都是我们2生活的一部分”从观察积累、选材写作的角度,着眼叙述类文章,告知学生:选取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其范围就是自己生活的周遭,就是自己的日常家庭生活、学校生活、邻里社区生活等以及置身于自然的生活,就是这些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写作时,由此回顾自己所受到的心灵触动。 (这其实也就暗示,不必脱离自身生活实际,老是从古人、洋人、陌生人那样找素材。 )由此可见,以上语句由大到小,从不同角度让学生明白:敏感,就是触动心灵;要善于从情感、理性两个方面,从自己直接

4、经历的生活范围,去观察积累和选材写作。这一部分主要解决写作意念(意识)问题。“写法借鉴”部分,通过所选的片段例子和分析,从叙述类文章选材写作的角度,给学生三点宏观性的方法指导:发掘感动点,提炼素材,整体构思。这一部分,介绍写作方法(宏观性)问题。“写作练习”部分,紧扣“触动心灵”这一写作意识(内动力)和三种基本方法,共设计了五道写作练习题,用来让学生进行构思和写作思维实践练习。意念方法实践,从理解到操作,从内化到外用,符合学生接受、运用知识的学习心理和过程。(2)体现出“分析+例子+启发”的行文风格。分析、例子、启发三种类型的文字,其先后顺序有变,但总体相互结合得很好,且语言简洁、通俗、活泼,

5、便于学生理解、接受。(3)贴近学生知识、见识等学习和生活实际。教材没有引用名见经传的作家的文章作为例子,没有以、惊心动魄的、惊天动地的重大的人、事和自然景象为范围,没有使用难懂的专业性的术语,遵循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所体现的注重学生学习和生活经历与经验、写作要有真情实感等课改精神,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身边;也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必修课程的着眼基础(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见识等)的目标要求。我认为,教材的以上内容和特点,不仅有利于指导学生学习,也有利于语文教师从中得到作文专题教学内容、方法、流程方面的启示。2.不足3(1)例文方面的不足所选的例子,稍微高于甚至接近“伙伴语言”

6、 ,固然使学生感到可近可学,但毕竟与初中、高中课文作品的范例性相比,品相低了许多,学生得到的心灵触动不算很强。不选作家尤其是著名作家的作品,诚如前言,固然有好处,但名家作品毕竟更有典范性。可以选取片段;可以介绍作家积累、写作过程中心灵触动的创作概况;或者点出、简析所学课文,如必修一的第三单元和其他单元一些作品,从触动心灵的角度看,无论是积累、选材,还是写法,都是很好的例子。同样是教材的选文,黄方国父亲一文有的段落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比所选用的部分更具体、生动,也就更有感染力和借鉴性。也许是考虑专题短文的篇幅,选文用的是片段,没有整篇,不利于学生整体揣摩作者写作前、写作时和作品中的

7、心灵触动,难以从一篇之中得到具体贴切的感受。(2)方法方面的不足与选文相关,因为所选的例子是片段,概括性的叙述描写比较突出,所以,具体可借鉴的方法就显得不是很突出。学生在学习、写作过程中感到,发掘感动点、提炼素材、整体构思三点,只是点到为止,没有例子和简析,理解、运用起来有些茫然。我和很多同行认为,应该从积累、构思、写法三个角度,举例简介微观可行的方法,尤其是进入写作阶段的方法。在教学中,分别提供例子并引导学生探究归纳,然后仿照运用,效果不错。二、教学现状简析从老师教学和学生写作现状来看, “触动心灵”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触动心灵”的自觉性比较弱化“触动心灵”的意念和行为,在观察积累、

8、构思提炼和写作成文的过程中,自觉性、强烈性、主动性比较弱化,究其原因,一是随着课改不断推进,高考作文评价观念、标准和方式在逐渐改进,而长期以来受高考应试讨考官欢心的功利心理、教学模式、写作模式尚未转换过来。二是阅读教学偏重于只是解读文章、分析题型和答题方法,读写结合、由读悟写尤其是在从触动心灵角度去4发掘课文、阅读题选文方面,基本没有怎么动心思、花气力。2.“触动心灵”的方法性比较模糊无论什么文体的写作(文学创作和准文学写作) “触动心灵”是写作的动力、写作的目的,也是写作的价值,应该贯穿作文教学、练习的全过程、各种文体。因为意识的弱化,老师在教学、教研中即便经常运用抓细节、抓典型特征等等术语

9、、方法指导写作,但将其与触动心灵直接明显链接得比较少;缺乏对触动心灵的含义、类型、范围、写法的专门研究探讨和提炼归纳。写作学知识与方法笔者通过学习有关的写作理论、钻研教材、同行交流、教学总结等方式,对“触动心灵”这个写作学命题作了一些思考和归纳。一、 “触动心灵”的基本含义与价值功能触动心灵这个说法,理论上并不高深难懂,文学艺术实践与成就的例子更是具体可感。1.基本含义广义地说,触动心灵涵盖人们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浏览朱光潜、王朝闻等学者的美学、文艺学著述,可以归纳出:人们接触到自然、家庭、社会、学科知识等,或自我审视,引起内心强烈的震动,在形象、见识、情感、或哲理方面有强烈的、新颖的感悟或收

10、获,就是触动心灵。心灵触动者通过聊天、书信、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等形式将感悟或收获表现出来,接受者也从中受到心灵触动。从写作角度说,孙绍振教授文学创作论综合古今中外创作实践和理论,对多种学说、众多作家关于“触动心灵”的说法加以分析,如贺拉斯、歌德、托尔斯泰、白居易、巴金、冰心。刘九洲教授古代写作理论 (1985 年版)全面收集、分析我国古代创作理论,其中涉及触动心灵这个命题比较突出的阐说者,有刘勰、韩愈、白居易等。写作中的触动心灵,一方面针对作者,指作者接触自然、社会等,有深切、独特的经历、感受,心灵受到强烈震动,在见识、情感、理性等方面获得感悟,在作品中将其具体表现出来。另一方面针对读者,

11、读者阅读时,作品中触动作者心灵的东西也触动读者,引起心灵的震动、感悟,与作者产生共鸣;当然,5读者心灵受到触动的,还可能是作品中另外的内容,但也在见识、情感、理性等范畴内。例如巴金小狗包弟 , “文革”十年浩劫混乱险恶的环境、人性的癫狂扭曲,自身以及其他知识分子、小狗包弟的厄运等,当时、后来都引起作者心灵的强烈的震动,使之产生惧怕、愤懑、屈辱、忏悔等复杂交织的情感,以及对于人性、社会局面的理性反思;作者通过回顾当时生活经历和心理感受并重新回味,然后选材提炼,写作成文,读者也从作品中受到心灵触动。2.价值功能从写作情况看,触动心灵体现为积累酝酿(经历、接触)选材提炼(构思)写作成文(创作)三个基

12、本阶段,是成矿、选矿、出矿的关系,触动心灵是思维关注的焦点,是选材选法的向标,是体现主旨的载体。从写作效应看,因为触动心灵才写是创作的目的,因为触动心灵而读是阅读的目的。作品的价值就在于其触动心灵的美感、情感、哲理或见识。二、 “触动心灵”的类型和范围所谓类型和范围,指的是:是什么触动心灵引起心灵触动的外在事物,如自然景象、人物、事件等(触媒) ;心灵受到怎样的触动心灵由自然景象、人物、事件得到的美感、情感、哲理或见识等(结果) 。本专题在必修一中,着眼于叙述类文章,侧重于情感、理性两个方面,根据高中生的生活经历、情感发育、知识背景等, “触动心灵”主要包括:“触动心灵”的基本类型与主要范围情

13、感境界类型即情感触动心灵亲情、爱情、友情、人情,对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以及相关人物人物的情感波动等,引起喜悦、悲伤、愤怒、鄙视、惭愧等等情感体验。触动心 灵主哲理境界类型即哲理触动心灵人物的为人处世态度、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等方面的观点、精神、方法等,给人精神上的哲学性启迪,让人辨别是非,明确方向,受到激励。6景象境界类型即景物触动心灵花鸟虫鱼、风云雷电、日月星辰等等自然景象,灯会舞会、夜市酒肆等等生活场景,能够给人审美感受,甚至引发人的某种情绪、某种哲理性思考。形象境界类型即人物触动心灵吝啬鬼、守财奴、小精灵、奉献者、开拓者、爱国者、流浪者、怀才不遇者其外貌、神态、性格等等,给人

14、深刻印象,引发情感,引起思考。要范畴见识境界类型即见识触动心灵社会知识、学科知识等,能使人受益,如卖菜小贩生动的生活化方言特点,湘西、婺源等地旅游观光得到的风土人情方面的强烈感受和收获。说明:根据作品内容、背景等,围绕主题,作者表现出来且读者获得共鸣的情感、理性方面的心灵触动,是主要;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感受等,获得其他方面的心灵触动。三、 “触动心灵”的酝酿和体现如前所言,触动心灵体现为积累酝酿(经历、接触)选材提炼(构思)写作成文(创作)三个基本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作家、优秀作者都始终有触动心灵的自觉强烈的主观意念、情感和理性潮流、思维方法贯通期间。 学生叙事、记人、写景,常常干瘪、

15、空洞不感人,主要原因分为三点:积累阶段缺少带感情的丰厚积累;选材阶段缺少有分量的具体素材;写作阶段缺少打动人的灵活技巧。(一)观察积累阶段如何积累“触动心灵”的材料陆游说“工夫在诗外” ,就是强调写作前的积累很重要。写作前的积累,要自觉、敏锐、带感情、很丰厚。1.素材积累具体实际观察与想象推测结合,尽可能弄清事物、事件、人物、景物等的整体特点、局部特点、过程特点,特别是最显著、独特的地方;数理分析原因、关系、结局、意义等。2.情理积累对生活要热爱,要留心。留意自己观赏景物、经历事情、7与人交往,心灵受到触动而产生情感体验,或理性感悟,留意其变化、特点和产生原因;留意情感、态度的倾向、类型(赞赏

16、、厌恶、乐观、焦虑)和强度,等等。情理积累还包括调整、提升、优化自己的自己的人格与趣味,包括生活观、兴趣爱好、社会观、价值观、责任感、理想等等。3.思维积累通过观察、学习,训练与积累思维方式,如点面思维、聚散思维、顺向思维、逆向思维、联想与想象思维、形象思维。要想积累丰厚而又情味,就要学会感官观察、思维感悟、写观察笔记相结合。(二)选材提炼阶段如何选取“触动心灵”的材料无论是按照作文练习(考试)的要求来写作,还是自由性的写作,都应该以“触动心灵”为目的,围绕这个目的,在作文主题规定内,来选择、提炼材料。1.明确触动心灵的触媒(1)发掘触动心灵的“物”用“是什么触动了心灵”设问,发掘触动心灵的“

17、外物” 。构思选材时,根据作文要求,充分调动积累储存,这样设问,仔细琢磨触动你心灵的,或者能触动读者心灵的,是怎样的“外物”与类型(参见前面的表格) 。相对于自己精神世界而言,触动心灵的触媒主要是自然景象、社会生活、人物等“外物” 。(2)抓准触动心灵的“点”用“是哪一点触动了心灵”设问,抓准触动点。触动心灵的外物、类型是大的方面,在确定了大方向之后,还需要提炼出具体的“点”来。如触动心灵的一句话,具体的触动点可能是:这句话的语气、语调,含义、意图,或者这句话所包含的哲理、所体现的严厉式的理性的母爱,或者是这句话让人屈辱、惭愧、感动。触动心灵的一个人,也许是其丑陋的外形与自信乐观的心灵,也许是

18、其个性化的动作以及动作体现出来的某种性格。(3)勾出触动心灵的“线”用“心灵触动的过程是怎样的”设问,勾勒心灵变化的轨迹。8考虑让触动心灵的“物”在一个或几个“点”上延伸出来,按一定的“线”去具体展开。例如,鲁迅写祥林嫂的命运变化(“物” ) ,主要抓眼睛(“点” ) ,第一次来鲁镇的眼睛描写第二次来鲁镇的眼睛描写捐门槛前后的眼睛描写向“我”询问地狱时的眼睛描写,构成一条顺向流动的 “链条线” 。契诃夫写别里科夫(“物” ) ,主要抓住其“套子”特点(“点” ,套子式的行为、语言、神态等多个“点”融合) ,用总体介绍、三个小故事,从生活习惯、性格特点、思想观点等不同角度描写,构成多向铺开的“辐

19、射线” 。此外还有“平行线” 、“纵深线” 、 “网状线”等。2确定选材的主要视角(1)着眼于“小”在写作时,不一定要写大人物、大事件,生活中的平凡人、平凡事,只要我们感受独到,写出来就是一篇好文章。正如艺术家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罗丹艺术论 )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抓住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小”事,深入挖掘,是可以写出好文章来的。尤其要学会围绕触动点来写好细节。(2)着眼于“真”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自己感触很深的事情,启发他们结合自己的成长选材,描述自己的这些成长经历是真实的,自己的

20、感受也是真实的,经历和感受也都是独特的、丰富的、生动的,存在于心,油然而生,自然油然,虽不免所谓稚嫩、青涩,倒正是青春本色,往往能使文章更真实感人。(3)着眼于“新”总有一些同学逃不出选材虚假、陈旧的“怪圈” 。比如,他们写老师总是固定的选材套路:雨天里的一把伞(学生忘带雨具,老师出手相助) 、病痛中的一片药(学生高烧难耐,老师授以良方) 、缺席后的一堂课(学生卧病在床,老师排忧解难) 、失败后的一番话(学生失败沮丧,老师开导解惑) 、暗夜里的一盏灯(夜半时分,孤灯一盏,老师奋笔疾书,默默奉献) 。写父母等亲人,则往往是残疾、车祸、住院、去世等。有的脱离了生活真实,有的老套,有的隔膜生9疏,自

21、己读了也要反胃,更不用说以情动人了。不光是故事内容等要新,写作者的心灵触动的角度、感受更要新,即立意要新。 (4)着眼于“精”精炼选材十分重要。著名作家魏巍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过程最能说明这一点的重要性。他写这篇文章的初稿题目是自豪吧,祖国 ,文中用了二十多个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这些事例虽然都能围绕中心,但由于“例子堆得太多,好像记流水帐” ,所以效果不好。于是作者对材料做了果断取舍,只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松骨峰战斗、马玉祥舍身救朝鲜儿童、防空洞中的对话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志愿军战士的品质与胸怀。这样,笔墨集中、主题突出,也使得谁是最可爱的人成为传世佳作。(5)着眼

22、于“紧”选材应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一般来说,对表现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进行详写;对表现中心思想起辅助作用的材料要进行略写;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不管多么生动,也要毫不可惜地予以割舍。(6)着眼于“深”要深入挖掘材料本身的意义,并把这种影响施加给读者,以期引起一种感情上的共鸣。要想深入挖掘材料的意义、价值,除了自己的思考,还要多读书,弄明白成功的作品是怎么做的,模仿、借鉴会对提高自己的水平有很大帮助的,正如梅兰芳所说“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 ,写作也是这样。(7)着眼于“特” 。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23、,没有个性、说话方式等等完全相同的人。同样是检查孩子的作业,同样是批评或表扬,张妈妈、李妈妈、杨妈妈的语气、态度、神态很可能不同。人、事物、景物通常持久或一时在某个方面表现出其独特性,能触动心灵的往往就是独特性。(三)写作成文阶段用什么写法表现“触动心灵”1.整体布局的技巧(1)确定一个好题目10如果所写的作文是自己拟定题目,可以考虑怎样定一个好的题目。分析所学课文或课外阅读的记叙性文章的题目,归纳一下确定题目的方法。(2)安排一种总结构写实性的记叙文、小小说、小说、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通常有多种结构方式,如流水式、总述+分述式、倒叙式、画面式、平叙式、记叙描写与议论抒情结合式,大故

24、事套小故事式,等等。(3)铺出一条巧线索记叙文、小说、散文,有时候可以安排贯穿始终的线索,大致有:以物为线,以心理情感变化为线,以行为转换为线,以某句话为线。可以有单线,也可以有双线、多线;有明线和暗线。(4)设置一个主场景文章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有时会很多,要确定重点的主要的,确定全文多少段落或层次,主要的重点的内容,集中在哪些段落或层次,比较具体地记叙、描写。2.内容铺展的技巧(1)过程化有些文章描述性很强,要交代出故事情节的过程,有情节线和若干情节点;或者写出人物行为、心理、命运等的发展变化;或某种景物的变化性。(2)画面化有时,用定格、定点观察的方式,来表现某个场景,某处(某种)景

25、物,或人物在某个时间、空间的表现。能够根据需要,比较具体细致地描写声、色、味、形、态,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3)细节化用特写镜头的方式,突出瞬间的特点,或某种突出的特点。(4)悬念法善于将开头、中间、结尾联系起来,对故事、情感等作形成悬念、铺开悬念、解除悬念的安排,使文章曲折摇曳。(5)照应法11适当安排首尾、中间某些层次前后的伏笔、呼应等关系,用小段落、句子的形式呈现。(6)渲染法锁定触动你心灵的景物、人物、环境、场景,或者一句话、一个表情,等等,通过实写性的具体记叙描写,或者联想想象,或者心理感受等,将其扩大化。(7)抒议法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灵活结合起来,安排好

26、先后、轻重,做到情景结合、事理相融。以上列举的表现心灵触动的写法,在叙述类文章写作教学中经常提到、用到,阅读中也是如此。所欠缺的是:着眼触动心灵角度加以突出,并结合阅读进行有意识的专门练习等方面显得不足。选材构思阶段的方法,如果得以落实,其实也就自然进入了写作阶段,成为其写法了,或者说选材构思阶段其实也包含有写法。教学实施设想教学目标1.具体感受理解“触动心灵”的含义,明确“触动心灵”在写作中尤其是在叙述类文章写作中的重要性。 2.明确“触动心灵 ”观察积累、选材构思、写作成文的三个阶段,熟悉每阶段的有关知识和方法。 3.侧重选材构思阶段的选材布局和写作阶段的方法运用,能写成比较好的写作提纲、

27、片段与完篇作文。教学实施基本流程 话题探究 写法借鉴 写作练习12主要内容1.理解“触动心灵”基本含义、了解其写作学价值功能2.明确“触动心灵”的触媒、心灵被触动的类型和范围3.熟悉“触动心灵”的三个阶段的特点,归纳各个阶段主要方法1.按照观察积累阶段的方法,主动观察感受并写观察笔记2.按照选材构思阶段的方法,选择性进行选材提炼和整体布局练习与交流(重点)3.按照写作成文阶段的方法,选择性进行“说写”交流1.利用教材练习或另行设计的练习,进行审题、选材、写作综合性练习,写出提纲、片段与完篇作文(难点)2.选取优秀的、有突出问题的提纲、作文,点评、修改、升格主要方法1.利用本专题教材部分的例子,

28、并另选课本、课外叙述类文章例子编程读本或按教学进程分批印发 2.充分调动学生用生活经历和写作经历来感受、理解 3.利用文本性读本与 PPT 等课件,组织探究性学习与归纳 4.分项进行选材构思和写作训练,自我评改、小组评改、老师点评,通过一篇多次写、改或一个方面(方法)多次练习,加深感受和理解,熟化技能注意事项:选用关于“触动心灵”的作家见解、创作实例等,避免繁琐、艰深;选文整篇、片段 1000 字左右,尽量与教材课文相当,且能与有关知识、方法形成对应关系,便于学习过程中分析、借鉴;将“触动心灵”贯彻到必修一以及今后叙述类文章的素材积累、选择和作文训练中,当然,不能冲击各写作教学专题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