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发展的观点练习.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616500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的观点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发展的观点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发展的观点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发展的观点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发展的观点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发展的观点1发展具有普遍性,下列说法能够体现发展观( )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人的变化过程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酸雨增多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电脑算命取代传统算命A. B. C. D.2近年来,一种新的祭祖方式在网络上悄然流行。网上祭祖这种方式既节省时间又经济环保,尤其是为许多远在异乡的游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下面对这种祭祖方式看法正确的是( )洌上祭祖是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网上祭祖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网上祭祖作为新出现的事物要被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网上祭祖发展的速度慢,不可能成为新事物A. B C. D.3下边漫画“最难做的事是把容易做的事持

2、之以恒”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 )A. 要勇于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 B. 要树立信心,正视眼前的困难C. 要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 D. 要抓住机遇,促成事物质变4河流为什么不走直路?一位禅师说:“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走弯路是自然界的一种常态,走直路是一种非常态,因为河流在前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些障碍是无法逾越的。所以,它只有取弯路,绕道而行。正因为走弯路,让它避开了一道道障碍,最终抵达了遥远的大海。 ”这启示我们 ( )A. 要正确对待前进中的曲折和困难B. 要善于避开无法解决的矛盾才能使我们顺利地实现目标C. 要善于抓住机遇,赢得主动和优势D. 要做好量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

3、变5当今社会,很多人感慨:小时候我们憧憬城市,长大后我们怀念乡村。殊不知,城市并不是我们憧憬的城市,乡村已经不再是记忆中的乡村。这表明 ( )A.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B. 矛盾的对立性与统一性,是能够相互转化的C.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D. 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6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制度创新是永恒的课题。修订党规党纪不能贪大求全,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遵循正确方向,一步一步向前迈进。这是因为事物的发展( )要通过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要主动抓住时机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总要经历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总是处在平衡和不显著的变化过

4、程中A. B. C. D. 7习近平主席在 2017 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只要我们 13 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该论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关键部分影响整体的功能 量的积累必导致相应的质变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A. B. C. D. 8党的第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在作风建设方面要明确“长堤溃蚁穴” “君子慎其微” 。下列与“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蕴含哲理相似的是( ) 禁微则易

5、,禁末者难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A. B. C . D. 9与漫画凡事走在分寸之前即为“过” 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李密庵)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贪如火,不扑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韩非)A. B. C. D. 10学历越高,起薪越高。据劳动工资研究所的研院,学历与起薪呈正相关性。以各学历初始教育投资回报率(即每增加一年或者一个阶离的教育带来收入提高的百分)看,专科为 0.4%,本科为 4.6%,硕士生为 69.7%,博士生为 84.4%。材料

6、说明( )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正确认识事物要把握本质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和前提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A B C D11我国史上最严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于 2016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为了治理雾霾,政府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大气污染,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每个公民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倡导全民绿色出行,这样才能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呼吸更加洁净的空气。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治理雾霾防止大气污染。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 1 页,总 3

7、页参考答案1B 【解析】选项体现了自然界是不断的发展,符合发展的普遍性。选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体现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符合题意入选。选项体现了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原理,没有体现发展。选项体现了事物的运动变化,也没有体现发展。排除。选 B。【考点定位】事物是普遍发展的【名师点睛】选择题解题方法之直选法:直接根据设问的指向,找出与题干中的关键词、中心词意思最贴近的题肢,或者找出与教材相关知识表述最接近的题肢。2B 【解析】新出现的事物未必是新事物,只有那些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才是新事物,网上祭祖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作为新出现的事物要被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故

8、正确入选,选项表述错误。选 B。【考点定位】新事物和旧事物【名师点睛】把握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判断新旧事物,不能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以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或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去判断。其根本标准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3 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强调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都要坚持到底,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所以要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选 C;A 不是辩证法的角度;B 和 D 与材料无关。考点: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4 A【解析】试题分析: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

9、统一,我们既要对前途充满信心,又要正确对待挫折与困难。 “河流在前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些障碍是无法逾越的。所以,它只有取弯路,绕道而行”体现了要正确对待前进中的曲折和困难,选 A;B 不选, 因为矛盾是可以解决的;C 和 D 与材料无关。考点:发展的途径5 D【解析】试题分析:“小时候我们憧憬城市,长大后我们怀念乡村。殊不知,城市并不是我们憧憬的城市,乡村已经不再是记忆中的乡村”体现了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我们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选 D;A 与材料无关;B 错误,因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以相互转化;C 错误,因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

10、的根本特性。考点:发展的普遍性6 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新事物的 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的知 识。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全而从严治党,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遵循正确方向,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是在强调量变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 2 页,总 3 页的重要性,不是强调质变的重要性,符合题,排除。事物 发展是最变与质变的统一,不是仅有的量变,说法错误。故本 题选 B。7 B【解析】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没有强调关键部分。选项表述错误,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表明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大家撸起

11、袖子加油干”表明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故入选。选B。8A【解析】试题分析: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材料中“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禁微则易,禁末者难”符合题意,选 A;强调了尊重客观规律;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考点:量变和质变的关系9D【解析】试题分析:凡是走在分寸之前即为“过”意在表明我们必须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量变积累引起不好的质变,意在表明喝酒要适量,不能过饮,符合题意,意在表明要控制贪念和欲望,否则会犯致命的错误,符合题意;意在表明我们要多做

12、事,少谈空话,不符合题意;意在表明复杂事物的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D。考点:量变与质变的状态10A【解析】材料中“学历越高,起薪越高”体现了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以各学历初始教育投资回报率看,专科为 0.4%,本科为 4.6%,硕士生为 69.7%,博士生为 84.4%”,体现了教育与起薪的联系,启发我们正确认识事物要把握本质联系,选 A;强调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强调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不选。【考点定位】联系的观点【特别提醒】在联系的观点上,同学们最容易出差错的有两点:一是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着必然的、直

13、接的联系,从而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二是把联系的客观性等同于联系不可改变,如果人们试图建立新的联系,就是对联系客观性的否定。为此我们必须明确: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只有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尽管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联系不可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1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政府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3 分)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全员参与,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治理雾霾

14、的质变创造条件。 (4 分)【解析】此题考查对发展观理解与运用。审读设问时注意知识范围是运用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即从发展的观点考虑,设问指向是分析如何治理雾霾防止大气污染。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事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 3 页,总 3 页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政府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全员参与,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治理雾霾的质变创造条件。学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考点定位】联系观、发展观【名师点睛】怎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和

15、解决现实问题要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问题,首先要明确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包括哪些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观点:(1)发展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实质: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事物发展的途径: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3)事物发展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4)事物发展的动力和原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内因(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