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沈湘声乐教学.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6614392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湘声乐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沈湘声乐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沈湘声乐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沈湘声乐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沈湘声乐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遵循歌唱艺术规律沈湘声乐教学(一)(连载中)在人类历史上很早就有了歌唱,甚至比语言文字还要早。最初的歌唱是发出各种声音来传情达意,然后逐渐加上语言,形成简单的歌曲。为什么我要提“什么是歌唱”这个问题?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声乐文化种类很多,有各种各样形式、风格的歌唱,很丰富。我们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还有京剧、昆曲以及各种地方戏曲、说唱、小曲等,我们有各种风格、各种形式的歌唱,我们的歌唱是很丰富的。这些民歌的唱法非常多样,从说到唱,从真嗓到假嗓各式各样。不少群众歌曲就是通过民歌(或叫民歌,创作民歌)的形式传播的。因为这种形式群众容易接受,一听就懂。不少民歌手在群众中

2、很有威望,他们中有不少人自己兼写词曲。唱歌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要使歌唱艺术健康地发展,必须重视、遵循歌唱艺术规律。1.制造歌唱的乐器演奏音乐需要有乐器,任何一种乐器都要经过设计、绘图、选料、制作等过程制作而成。乐器的用料有金属的、有木制的,乐器的长短、大小按照乐器音色的需要,挑选适当的材料加以制作。你需要钢琴、提琴、笛子、二胡等乐器,可以到店里去买,只要你的经济条件允许,就可以挑选你喜欢的品牌。学声乐则完全不同,乐器是自己的嗓音,不用花钱去买。爹妈给你一个嗓音器官,长在你身上,你可以用它说话,也可以把它制造成唱歌的乐器。一个人一辈子只有这一个嗓音器官,它身兼数职,可以用它说

3、话进行社会交往,也可以用它唱歌进行艺术活动。如果你喜欢唱歌,就需要运用歌唱的训练来重新制造它,使它能够适应歌唱的需要,能唱出音调准确、节奏正确的歌曲。这个乐器需要按照生理的规律爱护它、调理它、使用它,如果把歌唱乐器损坏了,就会失去歌唱能力,放弃你喜爱的歌唱,因为歌唱乐器一个人一辈子只有这一个,如果损坏了是不能更换的。在我几十年的声乐活动中,确实看到过有人本来有很好的嗓音条件,但因学习训练使用不当,结果不能唱歌了。经过歌唱训练学到一种好的歌唱方.法,就是制造歌唱乐器的过程。有了好的歌唱方法,使歌唱者既能自如地传情达意,又能延长艺术寿命,这是声乐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目标。制造歌唱乐器是

4、在活人身体内制造乐器,这个乐器的部位在什么地方呢?从喉器往上到头部内的鼻咽腔,往下到横隔膜、腰部周围,这是歌唱乐器工作的范围。人声乐器既要唱出所需要的音高、音域,又要唱出优美动听、传情达意的音乐;而且歌唱者既要不感到嗓子累,又能尽情发挥声音技巧和内心情感。因此,在声乐训练制造乐器的过程中,既要懂得在活人身上制造乐器的原理,又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和文化艺术修养。要懂得并掌握各个时代、各种作品所需要的唱法,以准确地表现出歌曲或歌剧中人物的感情。2.歌唱是一种运动歌唱是一种运动,任何运动都需要有一个适当的、合理的身体状态,唱歌这一运动则需要有良好的姿势。最好的姿势是最自然、最舒展、最美的,歌唱时需要动

5、作的各部位既不能紧张又要积极,既要放松又不能松垮。在歌剧里有各种姿势的唱,站着、坐着、躺着都可能有,都应不影响歌唱状态。歌唱主要是内在动作,而不是外表的,外在动作以不影响歌唱为原则。有人说应挺胸收腹,因为我说的不是一种唱法,姿势也不给大家固定,因为我们所用的呼吸深度、共鸣状态也使姿势有所不同,如京剧老生要挺胸收腹,一张嘴准是那味儿,他的姿势决定他的呼吸状态,呼吸状态决定他的共鸣状态,共鸣状态也决定他的嗓子怎么用。各种唱法要求的姿势不全一样,但发声器官及身体各部位放松、积极这两个的关系一定要掌握好。一般地说,上胸是舒展的,不要挺,更不要挺到紧张的程度。姿势要好看,任何好看的动作在心理上都是舒服的

6、,舒服的动作本身就是合理的,看着舒服,用起来也会是舒服的,这没有什么矛盾。跳得好的舞蹈演员就是好看,驼着背弯着腰好看不了,越好看的姿势用起来越得劲,越得劲越是好姿势。只要他能唱得好,如果唱不好了,说明他姿势已经不对了。3.学音乐的必备条件大家都知道学音乐的必备条件是要耳朵好、节奏感觉好,学唱歌不但要耳朵好、节奏感觉好,还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敏锐的观察理解能力、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力,唱歌中会遇到不同语言的歌曲,歌曲中反映的生活内容是多方面的,人物的情感喜怒哀乐丰富多彩,就说感情吧:有年轻人的感情;老年人的感情;受伤人的感情;人逢喜事的感情;病人的感情;死前的感情,一各种人物各种感情都应能理解、

7、能感受、能表达,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生活实践基础、理解观察能力、文学艺术修养和语言文字能力。在此基础上,运用良好的音乐听觉、敏锐的节奏感觉和制造好的歌唱乐器来纵情地歌唱。4.不同的歌唱形式有不同的方法歌唱的方法、学派很多,近百年来,通过出国留学,在国内办学堂等方式,传入欧洲的歌唱,美声学派是最盛行的一种。当然,解放后传入的歌唱品种就更多更发展了。用美声唱法唱歌在我国已经相当普遍了,扎下了根。它既有漫长的历史,也有扎实的基础,美声唱法在我国已经站住脚了,已成为我们自己歌唱的一个品种。国外也是这样,各种民歌、歌剧、轻歌剧、音乐剧、歌曲以及民间歌舞等,品种、形式多种多样。人们从各种歌唱的形式风格中,提炼

8、总结产生出各种唱法。前面谈了这么多种歌唱形式各有自己的唱法,就是让大家知道歌唱的概念很广很广。最近半个多世纪,电声发展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很多国家的文化交流更快了,爵士乐、摇滚乐、流行歌曲等都流人我国,他们也各有自己的唱法。摇滚乐、流行歌曲等跟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商品性更强些,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艺术性更强些,两者的性质是不一样的。二、美声唱法美声唱法沈湘声乐艺术教学(二)(连载中)。1.美声唱法的渊源今天我要谈的是我自己的专业,我的本行,就是美声唱法。美声唱法实际上是从西欧专业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发展起来的,从文艺复兴以后逐步形成美声唱法。当时的西方音乐更多是建立在多声部教

9、堂音乐、复调音乐基础上,唱法本身脱离不了宗教音乐的影响。男女唱法一样,只是声部不一样,高低不一样。最初的歌剧以阉人代替女声来唱,由女中音代替男青年来唱。随着歌剧剧情的发展,一些情感激烈的戏剧性唱段,阉人的歌唱满足不了表达剧情激烈发展的需要,于是歌唱家们努力探索、钻研、改进自己的唱法,以适应剧情发展的需要,这样就产生了今天表现力丰富多彩的美声唱法。所以说,不同时代的歌唱形成的歌唱形式、风格、情绪、情感不,歌唱的方法也不同。发展到现在,已不是文艺复兴时的唱,也不是 16,17 世纪的唱法,我们现在唱 17,18 世纪的歌歌曲,还是用现在的唱法,只是在风格上多注意他们的特点,我们不需要再去训练 16

10、 ,17 世纪的唱法。我们今天的唱法,括欧洲的歌剧、音乐会、清唱剧等舞台上常用的唱法,我们统称之为美声唱法。美声来自意大利文 Bel canto,意思是美好的歌唱。Belcanto 在西方音乐界的定义和我们的理解有所不同,西方对 Bel canto 的理解指的是由作曲家罗西尼(Rossini)、多尼采蒂( Donizette)、贝利尼(Bellini)等人那个时期的作品和歌唱艺术,它包括了那个时期歌唱的风格、技巧、内容、形式以及歌唱方法。而我们说的美声唱法是指舞台歌剧、清唱剧、音乐会的唱法。美声唱法实际上不是只讲声音,在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过各种不同的现象:有一个时期只讲声音,既不注重歌词也

11、没有“味儿”;有一个时期以炫耀技巧为主,脱离内容;有一个时期也曾改变过要以内容为主。我们接受美声的传统是主张声情并茂地歌唱,不主张为声音而声音的歌唱,只要“声”而忽视“情”的歌唱是听众所不欢迎的。只要求“情”而没有适应歌剧音乐会所需要的声音,观众也是不喜欢的。现在介绍的是国外包括欧洲、美洲、俄罗斯、东欧等的音乐厅、歌剧舞台的唱法,不是民间唱法,更不是舞厅、酒吧间那种哼哼卿卿的唱法,是提高了的艺术性唱法。2.美声唱法的特点美声唱法的特点是什么?美声区别于其他唱法的最主要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美声唱法是混合声区唱法。正如前面说过的,美声唱法从声音来说,是真声假声都用,是真假声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

12、合着用的。从共鸣来说,是把歌唱所能用的共鸣腔体都调动起来。这种唱法本身有他自己特有的“味道”,特有的音响特色。学习和掌握美声唱法的过程,等于用我们的歌唱训练来制造我们的嗓音乐器。美声唱法所需要的歌唱乐器唱出来的歌声是有他特有的“味道”的。有人问我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界限是什么?怎样训练?我想可以从唱法训练和共鸣的不同这两方面来区分。第一,唱法的训练:如果全面地考虑世界艺术歌唱,这唱法上的区别,是指唱法本身嗓子的力量及其真假声的比例是什么状态,要混合到什么程度,是以真声为主还是以假声为主。第二,共鸣的不同:美声唱法是全共鸣,有些唱法只用部分共鸣,有的不需要唱到那么高,有的不需要唱到那么低,共鸣腔

13、体的运用,用上部、用下部、用中间,这是区别唱法的几个方面。美声唱法是混合声区,混合共鸣,声音真假混合,共鸣同时出现。有的唱法共鸣用得比较亮,有的共鸣用得比较暗。美声唱法唱歌剧时后边咽腔和鼻咽腔用得多,唱音乐会的后边用得少,到高音也不掩盖。这些唱法虽然都叫美声,但是唱不了歌剧,虽然都是专业的,唱法上的区别也很大。在国际比赛中,常遇见这种情况,有的参赛者的歌剧选段唱得非常好,到唱艺术歌曲时,就完全不对了;或者艺术歌曲唱得非常有味,很正,但歌剧选曲唱不好,这些情况都不能入选。唱不同的作品要在唱法上有细微的变化,才能适应作品的需要。另外,在世界上各种唱法就更多,但不外乎嗓音的使用方法和共鸣的组合法的不

14、同,这两方面各种组合的可能性都有。艺术的歌唱包括很好的民歌,好的歌唱者都是.根据所唱的作品选择唱法。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歌唱中语言的位置,元音的位置不同所产生的共鸣也不同。有些唱法希望保持元音的位置不变,从低到高保持元音不改变,保持共鸣的统一,甚至唱华彩部分,咬住原有元音不改变,绝不允许到高音用 a 来代替原有的元音。3.美声唱法与戏曲唱法老一辈歌唱家向外国人学习美声唱法,学习了美声的发声、共鸣和外国语言唱法,他们学的多是外文歌曲,因为外国人教声乐不会中国语言,更不懂中国语言的讲究。因此,有些老一辈学美声的歌唱家唱中文歌曲往往咬字不够好,吐字不清楚。解放后声乐界探讨土、洋唱法的过程中,有人提出美声

15、唱法吐字不清的问题,美声唱法开始研究中国语言唱法。在这方面特别需要向民族传统吐字学习,尤其需要向单弦、京韵大鼓这些说唱音乐学习。说唱艺术的吐字完全可以用于美声唱法的语言中。北京的单弦不离开说话的基础,怎么唱,不论多高多低还在说话的范围,这是牌子曲的审美。同样是说唱音乐,京韵大鼓相对地比牌子曲共鸣多些,声音在某种意义上脱离了说话。单弦牌子曲几乎跟说话一样,比说话夸张些,京剧就更夸张了。咱们习惯了这些个唱法,但其实你仔细听各剧种的语言跟说话已不一样了。京剧已经有一套共鸣的办法,老生更接近语言,“a“更白些,“i”用脑后音,声音那么靠前那么亮。“i”到高音就要用脑后共鸣了。咱们在发“. i“,音时喉

16、器位置高,发“u”音时喉器位置低。大夫看嗓子时要求发“i“音,因为发“i“音时喉器上来了,容易看到声带。京戏的“a ,一点多余的音也没有,一点没有音包字,唱“i”元音时,跟说话不一样,声音从后边出来。语言夸张到什么程度,扩展到什么程度,也决定于方法的不同。在美声唱法中,男声不存在像老生那样的唱法,老生用真声的比例多。女声更接近青衣,指的是真声假声混合的程度,主要区别在共鸣腔体的运用上。尽量解放你可能用得上的共鸣,当然这里有个审美的问题,用太多的共鸣就不自然了,既要用好共鸣,又要用得自然,这得有适当的尺度分寸,可是艺术很难用几尺几寸来衡量。各种类别、各个时代不一样,各种风格、各种形式也不一样。歌

17、剧、艺术歌曲、清唱剧在美声唱法中有各种不同的用法,这需要用歌唱的感觉和灵敏的听觉去辨别。总之,美声唱法是混合声区,这种唱法在真声的基础上,随着音高的上升,假声的成分逐渐增多而变得以假声为主。要利用更全的共鸣,男女、高低的唱法是统一的,这是美声唱法的最大特点。我国戏曲声部的划分不是按男高、女高、中音、低音;而是按行当,各个行当有各行当的唱法,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行当唱法是不一样的。在戏曲中,某一类人物是指正面人物、反面人物、丑角等,他们的唱法是不一样的。美声唱法表现各种人物,正面人物、反面人物在唱法上是一样的,但是唱出的人物性格是不一样的。美声唱法是高低声部不同,戏曲唱法是行当不同,高低差不多,例

18、如:老生与黑头唱法不一样,但音域差不多,黑头稍低也低不了多少。老生张嘴就是 a2,一个弯上去就是 b2。行当不一样,唱法就不一样。在我国传统的戏曲里没有真正的重唱,因为我们没有和声的基础,后来样板戏写了和声,那是尝试,传统戏曲不是这样。关于唱法,可以从各个角度来说,嗓子的用法可以有各式各样的,共鸣状态的选择可以有所不同,从语言的形状,加上带共鸣的语.言是什么形态,就可以区别是什么唱法。民歌也好,戏曲也好,都有唱法的区别。我们声乐教学会涉及到不同声部,不同唱法,如果美声、民族什么都教,我想这样谈这些问题也许会有些帮助。因为这里唱法上的关系都是一样,但共鸣的比例不一样,唱出来的音响也不一样。4.美

19、声唱法的学派与风格有学生问我怎样区分美声唱法的学派,我想世界上只有两大学派,一个是好学派,一个是坏学派。我倒想讲讲风格问题。唱不同风格的作品,选择曲目不一样,风格不一样嗓子的用法当然不一样。但从技术本身来看,俄罗斯的有好有坏,意大利的也有好有坏。1988 年在意大利那坡里举办玛丽亚卡拉斯国际声乐比赛,请我当评委,比赛结果进人决赛的 10 个人中,唯一的男声是一名日本的小嗓男高,还没有高音,整个比赛中连一个像样的男声都没有。意大利的声乐学派也有好与不好之分。真可惜呀!虽然美声唱法出自意大利,但有些老师完全不是传统的意大利学派,去意大利学习的人想找个教美声唱法的优秀的老师很难很难。歌唱的好与不好有

20、唱法问题也有风格问题,譬如:俄罗斯有些唱法口腔用的比较多,尤其是男中音。这是他们语言的特点,也不绝对是方法好坏,不完全因为用他们的作品、他们的语言、训练出来就是这个味儿,其中有方法问题,如果方法不改,唱其他国家的作品也是这个味儿。现在科学这么发达,又这么方便,人与人的关系就更近了。维也纳放一个新年音乐会,全世界都听得见看得见了。同时,谁也不比谁先知道。学派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如果说有区别是语言和风格上的区别,因为风格不同,要求的技术方法也有区别。5.要掌握原则,也须灵活运用关于歌唱乐器使用问题,好的真好,但也有各式各样的好,好的并不绝对一样,这是一般规律。总的原则是唱什么就该是什么味儿,唱自己的

21、民歌,你可在语言和共鸣上选择哪个多点,哪个少点,老百姓更喜欢语言比较亲切感情更健康的演唱。歌唱乐器的使用有多种方法,但原则上是不能付出太多代价,尽量做到非常省力,既知道该怎么用方法,又不费劲,这种方法就是好的。大的原则清楚了,小的问题可以调整,语言问题更是这样。德国人比较重视语言,他们对歌剧或艺术歌曲的要求也不一样。我跟一个卖唱片的外国人一起听一张唱片,是 Perttily 唱的,他是继 Caxuso以后在 Scalla 唱主角的,卖唱片的外国人说他唱得有点“冒”,我说我喜欢;卖唱片的又说“关”(指进高声区的“关闭”也叫“掩盖”)得太多。外国人各有各的喜爱,民族的审美也不一样。所以,允许我们把

22、美声学到手,按我们的办法唱,让它符合我们语言感情的需要。但一定要合理,你说我要创新,如果违背了科学的方法,那你自找麻烦,在合理的范围内,你可以创新嘛!包括掩盖,那是为唱意大利歌剧用的,为唱好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可以改嘛!为什么不可以?既要掌握原则,也可以灵活运用。但有些基本的原则,你违背到不科学的地步,自己会吃亏的。三、歌唱的基本要素、(连载中)人声歌唱的基本要素包括呼吸、发声、共鸣和语言四个部分。呼吸是动力,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声音,这声音经过共鸣腔体把它加以扩大和美化,而形成动听的歌声。在歌唱活动中,呼吸、发声、共鸣这三者是同时出现的有机结合的统一体。这三者的关系是这样的:如果没有呼吸,没有共

23、鸣,嗓子的运动也不存在。只有用上歌唱所需要的呼吸,歌唱所需要的共鸣,嗓子才能唱出歌唱所需要的声音。歌唱者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要只考虑一个问题,如只想练呼吸,其他问题不想,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辅助,你很难断定你唱得是对还是不对,对到什么程度,为什么是对的,或者错是错到什么程度,为什么是错的,怎样才是最合适的,要从最后的音响来判断。简单地说,绝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你用的共鸣是好的,嗓子也对,就是呼吸不好。这是不可能的。要是对就全对,有一个部分不对,其他两个也好不了,这三个是统一体。歌唱乐器还有一个区别于其他乐器所独有的特点就是语言。自然界各种动物、昆虫都能发出声音各异的鸣叫,鸟儿能有动听的叫声。各种乐器

24、能够奏出美妙的音乐,但是,只有歌唱乐器能够发出带有语言的音乐来,而其他任何乐器都不能发出带有语言的音乐。因此,语言是人类歌唱所独有的特点,它使歌唱艺术在传情达意上独具特色。歌唱的四个基本要素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在歌唱时,四者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语言跟前三者也是一体,由于语言的改变,其他三者也随之有所改变。歌唱的四个基本因素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为阐述清楚、方便,所以分别阐述。1.歌唱的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的支持力。歌唱的呼吸与生活的呼吸是有区别的。在生活中人人都会呼吸,若没有呼吸人就不能生存了。人们无论是睡着还是醒着,用不着去想怎样呼吸,就会本能而很自然地吸进去,呼出来,吸进去,呼出来,

25、循环往复地呼吸着。呼吸,有时急促;有时缓慢;有时吸得深;有时吸得浅,有时还需要整一下气,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不同的呼吸。这些生理现象的呼吸很自然,谁都有,谁都会。但是歌唱的呼吸与生活的呼吸不同,歌唱的呼吸比生活的呼吸变化要多,比说话的呼吸要吸得深,用得长。歌唱的呼吸要随着乐句的长短,根据情绪情感的喜怒哀乐而变换着运用呼吸。因此歌唱的呼吸不同于生理性呼吸,而属于有意识、有目的、带有技巧性的呼吸。生活里人们发出的声音有语言、呼喊、哭笑,高低、长短、强弱等不同,情绪激动、焦急时,声音往往就高而强;情绪低落、平静时,声音往往低而缓。声音的不同变化都与呼吸有关系。生活中人们的言语随着表情达意的需

26、要,常常要变换着语气语调来说话,言语的语气语调虽然有声音高低、长短、强弱的变化,但是没有严格的要求。而歌唱则不同,歌唱的声音(旋律)有固定的高低、有一定的长短,也就是歌唱有音调的准确,节奏的正确,力度的变化,音色的优美、动听等要求,这些歌唱的要求掌握得好的,就唱得好;唱得好的,也必定是会控制呼吸,会运用有支持力盯呼吸来歌唱的。因为,歌唱本身要有生命力,要有音乐的感染力。要使声音有生命,就要有呼吸、丝支持歌唱的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是歌唱的支持力我们常说这个人唱得好,有支持,这个人会支持,会用呼吸,区别在哪里?唱歌跟生活用呼吸不一样在哪里?人的呼吸有两组肌肉带动,一组是管吸气的肌肉群,一组是管呼气的

27、肌肉群。吸气肌肉群包括从前胸往下主要是两肋,腰部周围甚至后背都包括在内,这一组肌肉被称为吸气肌肉群。歌唱的吸气要用鼻子和嘴吮起吸,则吸得深。有人以“闻花”或以“打呵欠”来比喻歌唱的吸气,吸气时口腔应当是放松的。在歌唱中,吸气的这组肌肉群是需要加强训练的。这一组肌肉用得对,会形成很舒服的吸气。另一组是管呼气的肌肉群,生活中感叹的“啊!”“唉!”咳嗽、打喷嚏都是呼气肌肉群的工作。这组肌肉很强,但歌唱时不需要很强,一般呼气肌肉的动作都够用的。歌唱时吸进气来不要一唱气就全跑光了,而是吸气肌肉群与呼气肌肉群合作,将吸进来的气保持住,即吸气_肌肉继续工作,使呼与吸相互配合形成对抗,在腰部周围产生压力。说话

28、时对吸气肌肉群的功用不太强调,在歌唱中则不然,歌唱要有连续的音,延长的音,而且声音要有高有低,音量有大有小,节奏有长有短,力度有强有弱,速度有快有慢,音色有刚、柔、明、暗的变化。歌唱的声音是要有生命、有活力、有艺术感染力的,这些都需要用呼吸作动力来调整,用呼吸来控制,支持。呼吸对歌唱的支持,就像拉琴的弓子和琴弦的关系,二者要对上劲,弓子好比呼吸,琴弦好比声带,二者配合得合适,就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吹管乐也要呼吸的支持力,有支持力吹出来的声音圆润、饱满,没有支持力连一个整句都吹不全。吹管乐是人练了深呼吸来吹管乐器,唱歌是人用深呼吸来吹自己。歌唱呼吸的支持力来源于什么?歌唱呼吸的支持力来源于吸进气以

29、后,吸气肌肉群还需继续工作保持吸气的状态,使呼与吸形成对抗,这个对抗就是我们常说的“呼吸的支持”。呼与吸的对抗在身体内部产生一种压力,吸进气时使肺的下部扩张,这种扩张使身体腰部周围的肌肉向外扩张,这是横隔膜下降所造成的。歌唱时保持在吸气的基础上发声,呼与吸形成的对抗伴随着一个乐句的演唱始终保持着,只有在一个乐句唱完时才放松,接着吸气。一个乐句、一个乐句地这样继续下去,直至一支歌曲唱完。关于歌唱呼吸的支持,我理解就这么简单。当然,呼与吸的对抗可以有各种情形,譬如,感情不同,声音高低不同,力度不同可以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变化,用起来非常灵活。平时说话对呼与吸的对抗要求不高,演唱时的要求则考究得多。演唱

30、者的自我感觉应当是在演唱时,始终保持吸气的状态,有时学生忘记保持或吸的不够用时,有的老师说,“吸着点唱”,或说,“多有点吸气的感觉”,就是说,如果学生在歌唱呼吸的对抗中吸气的肌肉力量放松了,就要提醒他多一些吸气的感觉,这就跟共鸣连上了。因为吸气的时候腔体就打开了,腔体开了共鸣就丰富了,所以说跟共鸣连上了。当你唱歌时,不仅呼气肌肉在起作用,更重要的是吸气肌肉也在起作用。有了支持就可以做到用最小的气息消耗,唱出最大的可能性来。大家可以尝试找到自己最舒服的深呼吸,不要一说吸气,就吸得很多,甚至全身都僵硬了,连胳膊腿都僵了,这样用劲不是支持,用上呼与吸的对抗才是支持。所谓支持就是把气吸进来,不让它马上

31、跑掉,保持用吸气的感觉来唱就是支持。让呼的肌肉与吸的肌肉合作,而且合作得非常自如。对呼吸来说,阻力往往产生在气息进来的路上,如果歌曲的速度是慢的,应当按节拍的速度从容吸气,略张开口用鼻子吸气;如果速度稍快一点,则鼻子和嘴一起吸,把口放松、张开,一吸气就吸进去了。如果听见吸气的声音,说明吸气的通路没打开,路上有阻力,即或吸得很快时,也可以听见吸气的声音,这样的呼吸是浅的 C 总之,吸气的动作是个巧劲儿,也是功夫。吸气应在吸气的一刹那,有整个身体松一下的感觉。这意味着吸气时把吸气的道路都放松地打开,而且要吸得深,通路紧了是吸不进来的,或虽吸而不深,不舒服。吸气的通路是从鼻、口起,经气管到肺部,主要

32、是肺的下部,整个路上是打开的,不能有阻力:若鼻子用劲,嘴的路就狭窄了,这样不好。刚才我说过,所有的阻力都要抛开,吸气时任何一个部位紧张都会吸不深。我再说一遍唱歌时虽说用呼气振动声带而发声,但是发声时吸气的力量不能放松,不要垮,吸进气来要保持住,使呼气肌肉与吸气肌肉的对抗变成一种压力,就产生气息的密度,这个密度就是歌唱的支持。越到高音压力越大密度越高。唱的时候要保持住吸气肌肉的积极状态不能垮。气息吸进来的一瞬间,吸气肌群与呼气肌群之间就有了对抗,至于对抗的压力该是多少,那要根据所要演唱的音高、力度、速度,元音、旋律的变化,句子的特征等来决定。气息的吸人量要适度,吸多了僵,吸少了不够用,绝不是越多

33、越好。经常遇见这样的学生,生怕这一口气唱不完一个乐句,就多吸一些,吸多了僵了,也照样唱不完一个乐句。要多练习根据乐句的长短适量地吸气。在唱出一个乐句之前,头脑里已经有了感觉,凭着这个感觉来确定吸与呼的对抗压力合适的尺度。所以说在刚一开始唱的同时吸与呼这个压力就产生了。初学者会从一次次的学习和反复的练习中渐渐把握这个尺度,优秀的歌唱家就能将吸与呼这个对抗掌握得娴熟,运用得自如。虽熟说呼吸的对抗是呼与吸两组肌肉共同工作的结果,而事实上,吸气肌肉群的工作更重要,需要接受更多的训练。厂吸气开始,气息进入体内,这是吸气肌肉群在工作,若此时感到呼吸器官畅通、很舒服,胸前、两肩都没有紧张感,那么这口气是吸得

34、正确的。吸进气以后,吸气肌肉群不能放松,必须保持吸气状态与呼气肌肉群构成对抗,产生压力,把气用得均匀而有控制,这样来支持歌唱,任何好的歌唱家在演唱时呼吸均匀,控制能力好,关键在于他的吸气肌肉群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所以,要对吸气肌肉群突出地多加训练,使它善于与呼气肌群合作产生压力,支持歌唱。吸气肌肉群的工作从时间方面来讲,是覆盖了吸气与呼气所需的全部时间,从工作内容来看,歌唱所需的各种变化,均应由呼与吸来共同支持,而其中的主要能力来自吸气肌肉群的工作。因此可以说,歌唱的艺术就是呼吸的艺术,因为歌唱中所有的变化都是来自呼吸的支持。在演唱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着吸气的状态还会对换气产生积极的影响。如

35、练跳音这条练习,在练跳音几个音上, 每拍的后半拍是呼气肌肉群与吸气肌肉群共同的工作,促使横隔膜弹动,每弹一下发出一个跳音。因为吸气肌肉群一直在工作着,活动着,再吸气就方便多了。呼与吸的活动配合得好,唱起来气息就有支持力,唱的音越高越强呼与吸对抗的密度也越大越强。在音量问题上,气息的密度与声音的大小是成正比的。主要力量是呼气肌肉群与吸气肌肉群的对抗,歌唱声音的产生是这样,声音有没有支持力也是这样。一个好的声音就看气息支持的力量够不够。“闻花”是使气息吸得深,“打呵欠”(是指刚开始打呵欠的状态)是使腔体打开吸气的道路通畅。如果你不知道吸到多深,或不知道吸到什么地方,并且想感觉到正确的吸入的部位在什

36、么地方,我提出两种方法请试试看:一是身体放松很舒服地坐在椅子角上,两腿分开,两胳膊肘放在膝盖上,这时吸气,会感觉到吸的深度和力量是在腰围、后背、后腰等部位,并都有膨胀的感觉,这就是深呼吸的部位。站着吸气不易感觉到,坐着容易感觉到。可以借助于坐着吸气得到的感觉,站起来找到同样的感觉吸到同样的深度,同样的部位。吸到这个深度绝不意味着僵,要深而不僵,吸在什么部位就从什么部位产生支持力来唱。另一个方法就是弯腰 9O 度,两臂放松自然下垂,两脚略分开,要站稳,这时吸入气息很自然地吸到腰的周围,很明显的后背、后腰膨胀,这是唱高音用气的位置。民族传统的唱法常说丹田气,也是指歌唱动力的深呼吸。世界上各种唱法都

37、是以深呼吸为动力,在这一点上是统一的,但具体的深浅,具体的部位不完全一样。这些年通过向民族民间歌唱艺术学习,通过到戏校听京剧课,通过与戏曲界前辈们交谈学习,我跟几位有名的京剧演员探讨过,特别是跟一位京剧前辈谈论,你的唱法,我的唱法,两个人对着说,发现语言是共同的,所要的呼吸是深而通畅的,这些都是一样的,但一谈到唱法上具体的要求就不一样了。如果我按他的要求挺胸收腹,按老生的一些讲究去唱,一张嘴就出老生的声音,老生的“味儿”。各种唱法在呼吸支持这个问题上,有时提法、名称不同,但都要呼吸支持。所以好的唱法的动力都来源于深呼吸。任何好的唱法,自然的、科学的、艺术的唱法,有训练的唱法等等,都要有呼吸的支

38、持,都要在动力上有上下贯通的功夫,歌唱训练都是这个规律。老生的挺胸收腹固定了,共鸣腔体固定了,所以一张嘴就是老生的“味儿”,唱不出另外的“味儿”。但真作比较,美声唱法是呼吸更深,用这样的章法唱出来的声音有一个“型”,圆润、饱满、明亮、通畅,不会是吸完了气,一张嘴气全跑没了。严格地说,用丹田也不都一样。刚才我说的是总的状态,感情不同时,用的方法也不同,包括呼吸的深浅也不一样,有些表情需要吸得深一点,有些就需要浅一点,但是发声部位、歌唱的感觉一定要有支持力,这一点很要紧,跟我开始讲的放松、紧张是一回事。任何事不要走极端,大家练唱也是这样。不要知道一个概念就练到底,你必须想到另一面,要照顾全面,不要

39、单打一,任何事情过了头就是谬误,在唱的方面尤其是这样。学习任何唱法都要考虑得合理,多问几个为什么,弄明白了再去练,否则会过头,又折回来,摇摆不定,摇摆的摆度越小越好,不摇摆是不可能的,完全一帆风顺的不多。只要你概念清楚,思想方法对,就少走弯路。呼吸就先讲到这里。下面讲到共鸣时还会跟呼吸发生关系。2.歌唱的发声声带是发音体,是给基本音的地方,是音源。无论是男女、高低声部,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凡是健康的嗓子都有两种机能,一种是发真声的,真嗓子的机能,以现在的科学名词叫做“重机能”;一种是发假声的,假嗓子的机能,以现在的科学名词叫做“轻机能”。重机能是整个,声带振动(全振),轻机能是局部声带振动

40、(边缘振动),每一个正常的、没有毛病的嗓子都有这两种机能。所谓真假声是咱们搞专业的在声乐上的概念,京戏、地方戏叫大嗓、小嗓,大本腔、二本腔。在生活中说话也好,唱歌也好,用得好的声音都需要两种机能起作用,这两种机能互相配合运用,不能单用一种,任何单用一种机能的方法都会让嗓子出问题,除非一天只说一句话,或者只唱两三分钟,可以例外。若是搞演唱专业的,用真假声分家的唱法来唱,嗓子很快就会出问题。非但不能单独使用一种机能,即或是使用两种机能混合在一起的声音,也还要把握两种机能使用时有恰当的比例。若是真嗓子用得过多,声带长息肉的机会多;若是假嗓子用得过多,声带长小结的机会多。所以,任何健康地用声音的方法,

41、都是真假声恰当地混合着使用。一般说来,如唱低音用真声多些,唱高音用假声多些,唱中间的声音则用真假声混合的比例差不多。好的说话的声音也是真假混合的声音,重机能、轻机能结合的声音。我和专业耳鼻喉大夫合作看嗓子、治疗用嗓子的职业病,前后有 4 年,凡是嗓子出毛病的,不管是唱歌的还是说话的(如广播员、教师、售票员、售货员)绝大部分是真声与假声两种机能分家的,两者合作得不好就出毛病。有时不一定是嗓子有毛病,而是用声音的习惯不好,他们说话就是真假声分开的。从唱法来说,那种把真假声分开的方法根本就不可能唱好。凡是正常的,健康的嗓子,无论哪一种唱法,应当都是真假声合作的,良好的歌唱都是两种机能良好结合的结果。

42、但是,从嗓音的使用来说,各种唱法真假声的比例大有不同,从音域的低音到高音,先是以真声为主,中间真假声比例差不多,然后逐渐发展到以假声为主。区别唱法就是要看真假声的比例,真假声的 t 七例是 70%真声、30 假声,还是各半都是 50 %,还是倒过来 30%真声、70 %假声。好的声音就是真假声音的比例合适,以真假声的比例不同来决定唱法的不同。一般说来,用真假声的比例,男声、女声不同,唱高音、唱低音也不同。所谓老旦用真嗓子唱,青衣用假嗓子唱,要正确理解这句话,其实是老旦用的是以真嗓为主、假嗓为辅的真假嗓混合的声音,其音响让人听起来像是真嗓的音色。老旦唱法要求有“膛音”,连头声都是真假混合的。如果

43、完全用真嗓子,或使用真嗓子的比例过大,结果一定是很不好听的喊,而且喊不大,也喊不高,这样唱不了几年这个老旦就毁了。而俗称青衣是用小嗓(假嗓)唱,如果真的只用小嗓,则唱出的音响是漏气的,音量是不大的;好的青衣唱法应是以假嗓为主,以真嗓为辅。有人问,唱的方法哪个科学?哪个不科学?我看不在哪个行当或哪个剧种科学不科学,而是哪个人的唱法科学不科学,如果你的唱内行、外行都喜欢,这种方法就好,就科学。没有不科学的方法,只有不科学的人,因为方法在人掌握、运用。同样一个行当就有好有坏,老生有好有坏,老旦有好有坏,青衣有好有坏,女高音有好有坏,男高音有好有坏。不在行当好不好,而在这个行当里你这个人的唱法是好的还

44、是不好的。要紧的因素是在你用嗓子用得好不好,真假声混合比例程度好不好,这个好与不好决定于你如何用声音,决定于你是不是充分地用了共鸣,如果你充分地用了共鸣,你是否用最小的力量唱出最大的效果,用最小的消耗唱出最大的共鸣,也就是你用最少的本钱 (嗓子)得到最大的共鸣。这样的唱法不仅能使歌声传得远,而且歌唱生命持久。如果共鸣用得不多,完全让嗓子使劲的话,这样唱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出问题。如有人完全用真嗓子唱,听起来既不好听也唱不了几年就不能唱了,这种唱法不对也不能持久。美声唱法绝对地要求真假声混合,不只嗓子是混合的,共鸣状态也是混合的,完全是一个统一的现象,绝不要单机能出现。共鸣腔体预备好了,用嗓子是对的

45、,合理的,这就是好的。不是说所有的音全是一个现象,从音高的角度看,从低音渐渐向高音走的时候:呼吸方面的变化是压力由小渐渐加大,嗓子方面则以重机能为主,轻机能为辅向以轻机能为主,重机能为辅的方向转化。不管以什么为主,别管音高音低,都是混合的。总之,因音高不一样,音色不一样,所需要的呼吸压力就不一样,也就是呼与吸的对抗状态也不一样。更具体些,就是吸气的状态不一样,就引起共鸣腔体的准备和工作状态也不一样。关于全音域真假声的比例,要靠老师的耳朵去分辨,也要靠歌唱者的感觉去分辨。好的用嗓子的方法就是真假声比例适当,真假声比例不同决定唱法的不同。例如:唱中国创作歌曲或唱民歌,虽然都是中国歌曲,由于歌曲的风

46、格不同,用声音的方法也不同,真假声的比例也就不同。在全音域中高音低音的唱法,道理上是一样的,理论上也是一样的,但是“乐器”的使用和“配方”的比例却不一样。高音低音呼吸时,气的压力不一样;高音低音嗓子的用法不一样,高音低音共鸣的适应性也不一样。这三个因素呼吸、发声、共鸣互有影响,一个音高在变,其余两个因素同时随之改变。我们练唱,练音阶,高高低低地练,要练得使每一个音得到最好的平衡,适应最好的平衡就是练半音,每一个音在理论上都不是绝对一样的,我们要它在听觉上一样,是要每一个 音都得到应有的平衡。大家要承认 do re mi fa/ 1234 地往上唱,抹用说一个全音,就是半音之间,实际在理论上都不

47、是绝对一样的,音与音之间在唱法上是有差距有区别的。不是用一个感觉去唱所有的音,有时我们说,你必须用一个感觉去唱所有的音,意思是在听觉上听起来所有的音都是一样圆润,并有平衡的感觉。在 do 上得到平衡,唱。就要改变,使之得到 re 音的平衡,我们练唱就是练音与音之间的平衡。无论是长的音阶练习还是短的音阶练习,为的是得到平衡,要承认每两个音也是不统一的,要它统一必须认识是不统一的,叫它变成结果是统一的,唱法本身从最低音到最高音是不一样的。一般地说,音越高给的呼吸支持越大,感觉更吸着一些来唱,也就是对抗更多些。嗓子唱得越高,不是真嗓(重机能)更多,而是假嗓(轻机能)更多,即声带边缘振动更多,道理是这

48、样的:音越高呼吸对抗的密度越大,再低的音也要有上边,即让声音立起来,再高的音也要有下边,即不脱离基音,也要有高泛音(3以上除外),好的声音是混合得好的,大家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往高低两边去的时候,平衡感容易失掉,随着音高嗓子的腔挤了,气也浅了,喉头也上去了。生活里是这样,没有经过训练的也是这样,这是好事,是人本能的保护,是人类生理的自然条件反射。但唱歌的就要练你生活中不太习惯的东西,尽量做到越到高音越能舒展开,越到高音越需要用力,不像唱中低音那样轻松。前面说到高音失掉平衡嗓子挤了,气也浅了,这是用力不当的结果;如果高音的用力,是用在呼吸的对抗上,越到高音对抗越大,就可以得到平衡。在生活中不是每个

49、人都能做到的,所以我们要练。生活中有的习惯不是歌唱中所需要的,歌唱中所需要的常常是你生活中不习惯的,没有过的。为了唱歌就要单练,掌握好三者的关系,才能唱出对的好的声音。唱高音的用力就用在深呼吸的对抗上,譬如,杂技演员一只手划圆圈,一只手划方块,这一种技巧平常人是不会的,杂技演员就要练这个。必须了解我们练的习惯是适合歌唱的习惯,如:深呼吸,打开腔体,下巴、脖子、身体放松等,这些不是生活中习惯用的,但对歌唱艺术是必要的,歌唱就是要练歌唱所需要的并要养成习惯。嗓子是说话的器官也是歌唱的乐器,要把说话的器官改造成良好的歌唱乐器,需要有一个再制造的过程。呼吸、发声、共鸣、语言,从技术方法上来讲,是制造歌唱乐器的几个重要方面。要使这个乐器成为一个好用的乐器,就要使他的声音从他音域的最高音到最低音都圆润好听,没有一个音脱离正确的轨道。我们说好的声音是统一的声音,是从上到下每一个音都在轨道里,在一条线上,没有一个音是出轨的难听的,都应该好听。严格地说,每一个音是不一样的,如:do 与 re , re 与mi,恰恰是我们充分认识了它们的“不一样”,经过训练和练习,才能使演唱的结果达到每一个音都是一样的。从低音到高音,其呼吸、发声、共鸣、吐字的办法都不一样,如果说从 1 到 i 区别就更大了,呼吸的压力不一样了;真假声混合的程度比例不一样、发声的状态就不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