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SMSSMSSM 的起源:SSM 是 1944 年(昭和 19 年) ,日本医科大学名誉教授,丸山千里博士(现任日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疫苗疗法研究设施所所长) ,以针对当时结核病的治疗为目的而研究、制造的产品。在那之后,丸山博士发现结核和癞的疗养所中只有很少的癌症患者,所以考虑结核菌、癞菌的存在或者菌体成分对于癌的发生或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于是于 1956 年左右开始试验应用于癌的治疗。因为这个,博士在 1958-1959 年间在老鼠身上实施了移植癌的动物实验,但没有成功,研究一度中断,后来到了 1965 年又再次开始研究直至现在。SSM 的本质:SSM 现已检测出是一种人型结核菌的抽出物质
2、,由阿拉伯甘露聚糖为主成分的多糖类还有微量的核酸、氮化合物构成。SSM(A)和 SSM(B)是无色透明的注射剂,成分如下。SSM(A) 1ml 中 结核菌体抽出物质(阿拉伯糖换算) 2 微克SSM(B 1ml 中 结核菌体抽出物质(阿拉伯糖换算) 0.2 微克SSM 的毒性其它:(急性毒性) 在 ddY 系鼠、Wistar 系鼠体内,注射 10000 微克/千克(相当于临床用量的 250,000 倍)于皮下,或静脉内及口服给药,结果任何途径都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亚急性毒性)对于 ddY 系老鼠,以 10 微克,100 微克,1000 微克,10000 每千克(临床用量的约 2502,5002
3、5,000250,000 倍用量)在皮下每日注射一次,30 天持续给药。通过检查一般状态、体重增加、摄食摄水量、血液、血液生化学、脏器重量、病理组织学的结果,没有发现特别显著的变化。(慢性毒性)对 Wistar 系老鼠,注射 4 微克、40 微克、400 微克/千克(相当于临床用量的 100 倍、1000 倍、10000 倍)一天一次,持续 6 个月给药,检查和亚急性毒性检查的相同项目后,没有发现特别显著的变化。SSM(催畸形性)采用新西兰的怀孕 6 天到 18 天这 13 天内的白兔子,1 天给药 1 次,皮下注射 SSM500 微克/公斤(临床用量的约 12,500 倍) ,对还在器官形成
4、期的胎儿的影响的检查结果表明,没有发现特别显著的异常。(抗原性)用实验用鼠做抗原性试验,主动过敏性反应、被动过敏性反应、延迟型过敏反应、巨噬细胞迁移阻止试验等研究的结果表示,对于过敏反应,没有任何抗原性。根据延迟型过敏、巨噬细胞迁移阻止试验,细胞性过敏反应和 PPD 相比较来说,这个活性的比值达到了 1/50-1/60 相当低的水平。(佐药关节炎诱发性)SSM 因为是结核菌体抽出物质,作为特殊毒性来说,对于佐药关节炎诱发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没有特别的诱发性。(局部障碍性)用家兔注射部位的局部伤害性作为研究讨论的结果,确认临床用量浓度和 1000 倍浓度是没有局部伤害性的。SSM 的药理作用:(药
5、效药理试验)抗肿瘤作用 承认对于 allogenic 系的 Sarcome-180、Ehrlich 的固型癌、腹水肝癌(AH41C、AH66、AH44)的效果,在使用裸鼠实验中,对于人的子宫颈癌样本,和 MMC 并用,有延命效果。作为 Syngeneic 系来说,有 MC 诱发癌的效果,对于 Lewis 肺癌、B-16 Melanoma 来说,单独使用没有效果,前者和 MMC,后者和 DTIC 并用后有抗肿瘤效果。对于免疫机能的作用 用动物做实验,根据延迟性的皮肤反应,有细胞性免疫机能的赋活、干扰素诱发能力、自然细胞活性增强作用,以人为对象进行研究,根据皮肤反应,有细胞性免疫机能的增强、血清补体价的上升,以癌症患者为对象做研究,有显示 PHA 芽球化反应的增强、低下免疫球朊产生能力的增强、对 T 细胞的 Ig 的产生的补助能力的上升作用,自然细胞活性的增强作用。(一般药理实验)通过使用老鼠、兔子、猫、狗,检索其中枢神经系、体性神经系、自律神经系呼吸和循环器系,还有其他的研究结果显示,没有特殊作用。SSM 的吸收排泄:通过使用 H-SSM,正常鼠和 S-180 担癌老鼠在皮下给药后的吸收和排泄的研究结果表明,正常老鼠在 48 个小时后全部排泄出体外,担癌的老鼠在 48 个小时以后,除了肾脏和肿瘤周边会有微弱的活性残存以外,大部分排泄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