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选读也可如此教以中庸之道为课例一、设计缘起 我们知道, 论语是一部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语录体儒家经典。通行本论语共 20 篇,编辑体例相对杂乱。除少数篇章有相对集中的主题外,多数均无主题。它既不按内容类别编排,也不按语录的时间先后辑录。即便是篇章标题也都是取自该篇首句的两字或一词,如学而 子罕 阳货等,这些篇题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也不能表示各篇之间的联系,每篇之中、各章之间的内容也没有联系。 但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编的高中选修教材 选读却不一样。该教材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角度,按照主题编排,即每一章的语段是根据主题来编选的。这就意味着教师应采用“主题型教学法” 。这种教法要求教师
2、在教学过程中能提炼出每一章的主题,把每一章每一段根据主题串起来,使之前后连贯,尽量避免逐条讲述,使学生对主题内涵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当然,必要时教师也可根据主题有所拓展,补充与之相关的内容。下面我们就以该教材第 14 章中庸之道的教学为例作一分析。 二、教学目标 1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积累理解“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义之与比”等词语。 2理解“中庸之道” “和而不同”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3探讨“中庸之道” “和而不同”对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引出问题。 孔子曾为后人描述了这样一种人生轨迹:“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3、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那什么叫“不惑”?于丹曾解释说,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 。那什么又叫“中庸”呢?是不是人活到四十就会变得圆滑、平庸、和稀泥呢?同学们,你们怎么看呢? 投影:第 1 章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629) 师生研读本章,掌握“鲜”等重点词语,然后提出问题:何谓“中庸”?结合现有的人生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明确:教师补充宋代程颢程颐的观点:“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但并不具体阐释。 (提出这一问题旨在引出学生对“中庸”的粗浅理解,譬如“骑墙之道”“掺和之道”等,应该说绝大部分
4、学生不可能三言两语就阐释清楚“中庸”的内涵。) 2整体感知,研读文本。 (1)何谓“ 中庸”?(中庸的释义) 投影:第 2 章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1116) 师生研读本章,掌握“愈”等重点词语,然后提出问题:过犹不及一折中之道吗? (注意:让学生解释何谓“过犹不及” ,何谓“折中之道” 。然后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相关章节回答这一问题,部分学生能明确地从文中找到第 7 章和第 8章。) 投影:第 7 章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
5、恶之。 ”(1324) 第 8 章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1713) 师生明确:中庸并不是什么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乡原),也不是无原则的随意称赞与憎恶,其实,这也和下文“和而不同”的内涵相吻合。教师补充以前学过的章节,譬如:“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434)“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3)等,意在说明:中庸非折中,中庸有原则。 (2)“中庸 ”如何?(中庸的原则) 既然如此,那么中庸的原则是什么呢?只有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中庸的原则,才能深刻地体会中庸之道的深刻内涵。鉴于此,教师引导学生研读剩下的章节,找一找哪几章体现了中庸的原则。 师生
6、合作明确:第 3 章和第 5 章。 投影:第 3 章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10) 第 5 章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2) 明确:中庸原则在于两个字:“义”和“礼” 。 “义”和“礼”是把握中庸的标尺。由于该教材前面已经探讨过“义”和“礼”的内涵,此处温习即可。教师顺势指出,在日常生活中达到中庸的境界很难。 教师以第 9 章为例: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 “恶徼以为知者,恶不
7、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1724) 师生研读后明确:即便是“君子”也有“恶” ,也并不容易达到“中庸”境界,所以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现实情况经常是:“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研读到此,学生已基本明晓中庸的原则,但如何在现实中体验、达到中庸的境界呢? (3)如何“ 中庸”?(联系实际,分析如何做到中庸) 投影:中国人的学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我注六经 ,另外一种是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方式读得很苦,需要皓首而穷经呢,把头发都读白了,把所有的书读完了,可以去批注了。但是更高的一种境界叫做六经注我,就是真正好的学习是融会
8、了所有的典籍以后,用它来诠释自己的生命。于丹论语心得 引用于丹的话,旨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体味“如何做到中庸” ,其实这也是对中庸内涵的深入领会。当然,这种体味应该建立在文本研读的基础上。 结合文本第 4、6 章,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研讨如何做到中庸。 投影:第 4 章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321) 第 6 章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23) 明确:鉴于前文对中庸的释义,学生对第 4、6 章“中行” “和”等概念,基本上都能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例可举,有话可说。教师也可联系具体事例进行阐释,譬如:“和”与“同”是有区别
9、的。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调谐状态叫做“和” ;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叫做“同” 。中庸之道是求“和”之道,以“不同”为求“和”的前提和必然。再如:2003 年 12 月 10 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在介绍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时说:“和而不同”是其中一个伟大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如此看来, “和而不同”就是承认不同,尊重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求中致和,体现了经由多种因素特别是对立因素的斗争或变革(首重良性竞争)而寻求统一或和谐的精神。其实, “和而不同”在人生修为
10、上还要求常怀兼容精神。 四、教学反思 其实,关于“中庸” “和而不同”的思想,散见于论语各章中,即便是子思作的中庸 ,也并没有完全阐释透中庸的内涵。而对于如何教学国学经典,如何阐释其中的哲理概念,历来是仁智互见的。 但作为一篇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 中庸之道是从论语中选取 9 个章节编排在一起的。鉴于此,我们在备课时就不能不思考:为何是选取 9 章?这 9章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对“中庸”主题的呈现有何作用?教师应该做的是重新整合教材,构建合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它的内涵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当然,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主题适当地补充相关内容。譬如在理解“和而不同”的含义时,教师还可链接与孔子同时代的晏婴。晏婴曾举“烧汤”为例,他说所谓“和”就像厨师拿水、火、醯(xi,醋)、醢(hai ,鱼、肉等制成的酱)、盐、梅等不同甚至对立性质的物品操作调和,烹饪鱼肉, “济其不及以泄其过” ,使其味道恰到好处。单纯的“同”就如以水调剂水,不用火、醯、醢、盐、梅等配合,必然乏味到无人问津。这些补充也许比论语的经典论述更能让学生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