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1_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学案).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6605019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_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1_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1_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1_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1_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罗田一中导学案高中地理选修五编者:胡玉章 班级: 学生: 2、1 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指出我国地震灾害和洪地质灾害的区域分布2、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学习目标1、了解并说明中国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分布和造成的危害2、能够运用地图说明灾害的分布状况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 梳理基础知识一、地震的分布与危害1、读教材 P30 图 2-1-1,中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列举我国地震带的分布1._地震带、2._地震带、3._地震带、4._地震带、5._地震带、6._地震带、7._地震带、8._地震带。1._2、分布特点2._,呈现_ 分布3、危

2、害:1._2._二、泥石流的分布与危害1、分布_省西北和东北山区、_省西部、山西省南部_山区、甘肃省南部的白龙江流域、_省东部山地和西藏自治区_山地。2、危害:1._2._3._三、滑坡的分布和危害1、分布:主要发生在云南、_ 、贵州等省区,以及黄土高原和_地区。2、危害:1._2._3._3、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 、地质构造 、上层岩性相对 、受 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来源: 学科网 ZXXK4、时间分布特点(1 )泥石流:与集中 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2 )滑坡:表现出 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一般在雨季或春季 冰雪 融化时多发,尤

3、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5、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 。6、地域上的总特点: 性和 性。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 突破重难点2合作探究问题 学生自主答题 究错答题1、 我国地震分布特点:我国四个地震多发区: 、 、 和 。地震带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思考: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地质灾害的成因2、我国地震灾情特 点: (1 )灾情总体特征 重 轻思考:唐山灾情严重的原因(2 )灾情变化趋势地震死亡人数 ,经济损失却有 趋势。思考:我国近年来死亡人口下降与经济损失上升的原因。来源:学。科。网3、地震灾情隐患严重 我国地震的震源 、烈度 。思考:为什么我国地

4、震西多东少,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地质构造复杂, 强烈,多 ,诱发滑坡和泥石流;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 ;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 、久雨天气,极易发生 ;人为因素,如 、 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思考:试解释我国西南地区暴雨滑坡泥石流分布的区域相关性3第三部分 课后检测 夯实基础1我国东南半壁灾害点位多,西北半壁灾害点位稀少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东南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体多;西北部受灾体少B东南部人多地少,环境问题 多而重;西北部人少地多,生态脆弱C东南防灾意识强,西北部减灾能力强D东南部季风气候,西北部大陆性气候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

5、 原因是( )A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之一来源:学#科#网 Z#X#X#KB经济迅速发展,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C地处世界两条灾害带的交汇处,灾害多发D灾害防御能力有限,灾害监测系统不健全3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A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B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C旱灾多发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地区 D地震多发区华北、西北、西南、华中4我国不同地区的受灾体及其 成灾因子、危害组合正确的是( )A西部 牲畜 洪涝、干旱、冷冻、风雹 掉膘、死亡B东部种植业雪灾、旱灾、虫灾、鼠灾减产、绝收C东部农作物洪涝、干旱、冷冻、风雹减产、绝收

6、D西部畜牧业雪灾、旱灾、地震、泥石流掉膘、死亡读下图,完成 57 题。5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属于A三角洲平原 B冲积扇平原 C山麓沙丘 D河流沿岸冲积平原6图示的地貌分布在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青藏高原7该地貌类型最频繁引发的地质灾害是A地震 B水土流失 C滑坡 D泥石流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越多代表 程度越高) ,回答 89 题。8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甲 乙 丙 丁广东 四川 新疆 4山西 寒潮 酸雨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A B C D9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森林覆盖率高 地形 降水充沛 纬度位置A B C D二、

7、非选择题10读下面两幅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的特点。(2)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是。(3)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4)分析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成灾强度上升的人为原因。课后反思:5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 梳理基础知识三、滑坡的分布和危害3、山地 陡峻 复杂 松软 重力4、降水的时间 常发性5、山区6、广泛 相对集中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 突破重难点例1、西多东少 青藏 新疆 华北 台湾 华北区、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该区处在亚欧板块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板块的交界带。地壳活动强烈。西南地区

8、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成因是由于印度洋板块板块和 亚欧板块板块的挤压碰撞。2、东重西轻 东 西 1)自然因素主要有:来源:学科网与震 中距有关,唐山位于华北地震带,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市区;与震发的时间有关,凌晨震发,逃生的机会少。人为因素主要有:与人口密度有关,唐山是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与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有关,房屋抗震系数小与人的防震意识弱有关。2)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了,灾害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地震的预测、建筑物的加固、人的防震意识加强,使人员的伤亡减少3、浅 较高以东经 105为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

9、特别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而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外,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较少。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虽然我国 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 46的城市,90 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 原因 :构造运动 地震 滑坡 暴雨 泥石流 开垦 开矿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来源: 学科网我国西南地区水源充足、降水丰沛,多暴雨;西南多山地,地形复杂、构造活跃,地表不稳;暴雨使岩体疏松,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极易诱发滑 坡和泥

10、石流。滑坡、泥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它们发生的时间规律与西南地区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因此在同一个地区,暴雨可以引发滑坡、泥石流,形成灾害链。第三部分 课后检测 夯实基础答案 1A 2C 3B 4C 5B 6C 7D 8B 9B10(1)旱涝 关联性 (2)地震 (3)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洪涝、暴雨、干旱等灾害频繁;国土广大,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频发;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汇处,地震多发;海岸线长,常受台风、风暴潮侵袭。(4)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6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加重,水旱灾害频发,风沙危害加大;围湖造田降低了调蓄洪 水的能力;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城市防洪工程标准降低导致内涝加重;大型工程造成地质灾害加剧;沿海红树林、珊瑚礁的破坏加剧了台风、风暴潮的威胁。(5)兴建长江三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枢纽;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工程;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