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竞赛活动成为数学家的摇篮2010 年,一位越南数学家获得了四年一度的菲尔兹奖。这位越南数学家叫吴宝珠,今年三十七歲,现在在巴黎第十一大学工作。他证明了郎兰兹纲领中的基本引理。年轻时他还获得过第二十九届和第三十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2005 年他成为巴黎第十一大学教授,目前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Ng Bo Chu 的汉译名字即是吴宝珠(1972 年 6 月 28 日生于越南河内,2010 获菲尔兹奖),在 1988 年第 28 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 IMO(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得分是 77777742 分满分,获金牌。那届共产生 5 个满分,中国国家队的何宏宇也是满分,另一名中国代表队选手
2、陈晞得 41 分。在 1989 第 29 届 IMO(在联邦德国布伦瑞克举行)中吴宝珠又获金牌,得分是 67767740 分,这届 IMO 产生了 10 个满分,包括中国选手罗华章。另外三个是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 Elon Lindenstrauss(40 岁),日内瓦大学的俄罗斯数学家 Stanislav Smirnov(39 岁),法国庞加莱研究所的 Cdric Villani(36 岁)。陶哲轩(Terence Tao,1975 年 7 月 15 日生于澳大利亚,2006年获菲尔兹奖)在 1986、1987、1988 连续三届参加 IMO,分获铜、银、金牌。与吴宝珠在参加 IMO 上有交
3、集。俄罗斯的数学隐士佩雷尔曼(Grigorij Perelman,1966 年生于列宁格勒市,现复名为圣彼得堡市,2006 年获菲尔兹奖)是在1982 年参加第 23 届 IMO(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以满分获金牌。2010 年的另一名菲尔兹奖获得者 Elon Lindenstrauss,来自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也是在 1988 年以以色列选手的身份参加第 28 届IMO 并获铜牌,得分是 35170117 分;2010 年的另一名菲尔兹奖获得者 Stanislav Smirnov,是 1986年第 26 届 IMO 满分金牌、1987 年第 27 届 IMO 满分金牌(当时是以苏联选手的身份
4、参加 IMO)获得者,现在是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从这两届菲尔兹奖看,IMO 选手成了菲尔兹奖的摇篮。相关资料:菲尔兹奖(Fields Medals,被比作数学界的诺贝尔奖,1936年开始颁发,给四十岁以下的年轻数学家,一般是二到四名获奖者)。高斯奖(Gauss Prize,2006 年数学大会时加入,应用数学领域的终身奖,迄今仅颁发过一次,上次获奖者为日本数学家伊藤清)。陈省身奖( 终身成就奖,该奖项是为了纪念杰出数学家陈省身。陈省身奖是首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主要科学奖。 获奖者奖金50 万美元,条件是获奖者需选择一些机构来捐赠一半奖金,支持科研、教学或其它活动以促进数学发展。奈万林纳奖(
5、Nevanlinna Prize,1982 年开始颁发,理论计算机领域,也是颁发给给四十岁以下的年轻数学家的)。以上根据 2010 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网站资料及新华社消息整理。2010 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网站:http:/www.icm2010.org.in/2010 年菲尔兹奖、陈省身奖等数学奖揭晓四年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 8 月 19 日在印度南部城市海得拉巴开幕,下午 3 点,素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揭晓,获得这个具有崇高声望的大奖的数学家有:Bao Chau Ngo :1972 年出生于越南,2010 年加入法国国籍,现在巴黎第十一大学任教,目前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获奖理由
6、:证明了朗兰兹纲领中的自守形式理论的基本引理,这一成果也曾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 2009 年十大科学发现。Elon Lindenstrauss:1970 年出生于以色列,以色列数学家,目前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工作。获奖理由是:遍历理论的测度刚性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Stanislav Smirnov :1970 年出生于俄罗斯,目前在瑞士日内瓦大学工作,获奖理由是:证明了统计物理中平面伊辛模型和渗流的共形不变量。Cdric Villani :法国数学家,今年 36 岁,目前在法国庞加莱研究所工作,并在里昂高等师范学院任教。获奖理由是证明了玻尔兹曼方程的非线性阻尼以及收敛于平衡态。其它奖项(都是终身成就奖)及其获奖人包括:高斯奖,Yves Meyer,71 岁,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在数论、调和分析、小波分析等方面的基础贡献获奖。奈万林纳奖,Daniel Spielman,40 岁,美国耶鲁大学应用数学家,以线性规划研究中的诸多贡献获奖。陈省身奖(首次颁发),Louis Nirenberg ,美国纽约大学柯朗研究所,以奠基现代非线性椭圆方程理论获奖。资料来源: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