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数学的可亲、可感、可用.doc

上传人:myk79025 文档编号:6600936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的可亲、可感、可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学的可亲、可感、可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学的可亲、可感、可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学的可亲、可感、可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数学的可亲、可感、可用摘要:一部好的作品只要取之于生活,再稍微加上一点艺术加工,观众就会觉得它亲切自然.数学也是取之于生活,但它如果不应用于生活,或凌驾于生活之上,或完全脱离生活,那么学习数学本身的魅力就无以体现.应此,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熟悉的事例中提出数学问题,能让学生自己玩”的,就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只要能让学生做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做.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溶于生活实际,让学生真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威力.关键词:生活 活动 威力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早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的、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 ”而数学最早的起源便是因为人们生活的需要,有物就有数,有物的运动就有数量关系。我

2、们的数学学习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而我们给学生学习的数学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因而学生感到抽象和乏味。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使他们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味到数学的可亲、可感、可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一、从学生熟悉的事例中提出数学问题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从学生熟悉的事例中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来学习,学生便会感到亲切,会产生数学情感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如:“循环小数”是学生学习数学时较难准确的掌握和表述的一个概念。特别是表述“循环” 、 “

3、重复出现”等抽象说法时,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时,教师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将难点分散,从而帮学生很好的理解了概念。理解“重复”两个字时,教师用录音机放出火车行进时车轮滚动发出的声音,先让学生猜出是什么声音,再提问火车车轮滚动发出的声音有什么规律?当学生说出总是重复听到“咔嚓、咔嚓”的声音后,教师板书“重复”两个字;理解“循环”这一概念时,让学生从日历中看到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地不断反复,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循环”的概念。再如:在教学“比一比”时,主题图“客厅”是学生熟悉的场景,让学生在客厅里找出比较的物体,联系生活进行长短、高矮的比较。这样,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归纳、总结,学

4、生感到有趣、亲切、自然、会被吸引。二、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知识源于生活,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反映和认识。数学教学要把讲台变舞台,让学生充当生活中的角色,从而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如:教学“连减”时,教师让学生分组表演连续两次“摘丝瓜”的动作,然后让学生描述动作过程,再讨论列式。这样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便很容易理解连减的算理。再如:在让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不同特征时,学生分组活动,通过“滚一滚,看哪一个滚得快” 、 “堆一堆,看哪一个最难堆” 、 “搭一搭,比比谁搭得好”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玩中体会到了“平面与曲面”的区别,从

5、而增长了智慧。这样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符合儿童的认知特征,更具有一种真实感和亲切感,会让学生发出“数学真有趣” 、 “我喜欢数学”的感叹。三、再现生活,使数学学习融于生活实际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 。从学习过程来看,越是学生熟悉的,而且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内容,在情感上便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我们常常会见过类似这样的题目:有一个澡池,如果用进水管注水,需 20 分钟注满,如果用排水管排水,需 25 分钟排空,如果两管同时开,多长时间澡盆能注满;妈妈陪小黄到医院去检查体格,医生问小黄出生的年月日,小黄妈妈说:“小黄出生的年份、月份和日数

6、相乘的积是 428775”,请问,小黄出生的年份、月份和日数分别是什么时候?以上这些问题都缺乏实际背景, “人为”的痕迹太重。曾有学生提出质疑:“谁会洗澡时这样放水呢?如果真的要放水,还不把水口堵上吗?”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真有人像小黄妈妈那样说话,那还不笑死人吗。可见,脱离实际生活的数学是使人乏味的。因此,我们给学生学习的数学材料应是学生可感的、现实的、有意义的。四、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威力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广泛应用

7、,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如有这样一题:某旅游团有 45 人,他们到博物馆参观展览,门口牌子上写着:票价每张 5 元,团体 50 人或 50 人以上优惠,每张4 元。请问,他们可以怎样买票呢?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生买 45 张,每张 5 元的,共用去 455=225(元) ;生买50 张,每张 4 元,共用去 504=200(元) ,便宜 25 元。再如:有52 个同学去划船,大船每条可坐 6 人,每小时租金 10 元,小船每条可以坐 4 人,每小时租金 8 元。问如果要使得租金尽可能少,应怎样租船?学生讨论得出:坐大船每人需要的租金是1061.67(元) ,坐小船每人需要的租金是 84=2(元) 。因此看出,坐大船合算,用 526=8 条4 元,从而找到了一种使用租金最少的租船办法,即用 8 条大船和 1 条小船,共用去 88 元。以上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很好地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心里自然会非常高兴,心灵深处就会萌发出一种“数学有用”的感觉,应用数学的意识得到了增强,同时学习数学的信心也更足了。数学即生活,数学不只是一些毫无生命意义的数字符号的集结,数学教学也不只是刻板的对知识的传授,而应遵循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可亲、可感、可用,从而使学生喜欢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