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经济生活考点列表考点 选择题(题号) 非选择题(题号)商品的基本属性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的本质金属货币与纸币货币与财富 结算与信用工具1、货币(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外汇和汇率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供给与需求(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2、价格(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 (1)消费及其类型消费结构消费心理 3、消费(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行为 2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1)生产与消费发展生产的意义 公有制为主体 国有经济及其
2、主导作用4、生产与经济制度(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公司的类型 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1)生产的微观主体一一企业 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劳动与就业 劳动光荣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5、企业与劳动者(2)劳动者 维护劳动者权益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中国商业银行体系(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业务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 股票债券 (2)投资 商业保险6、投资与融资(3) 融资3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分配制度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7、个人收入的分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
3、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构成 (1)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财政与宏观调整8、国家收入的分配(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税收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种类(1)税收及其种类 税收的作用纳税人负税人 9、征税与纳税(2)依法纳税依法纳税 4市场与计划 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市场配置资源(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市场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宏观调控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l1、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
4、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 (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对外开放 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12、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5政治生活考点表考点 选择题(题号) 非选择题(题号)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我
5、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1、公民的政治生活(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6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我国政府的作用(1) 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2)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2、我国的政府(3)政府的权威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7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的产生人民代表的职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
6、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2)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我国的宗教政策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8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主权国家国际组织 (1)国际社会的成员 联合国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我国
7、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4、当代国际社会(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9文化生活考点表考点 选择题(题号) 非选择题(题号)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社会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与生活 (2)文化对人的影响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10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
8、度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2、文化传承与创新 (3)文化创新 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11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12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 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1)走进文化生活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9、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修养与13科学文化修养生活与哲学考点表考点 选择题(题号) 非选择题(题号)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什么哲学的作用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2)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主观唯心主义(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10、客观唯心主义(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l、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4(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自然界的物质性(1)哲学的物质概念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2)哲学的运动概念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规律的概念 (3)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生理基础(4)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能动性的特点(5)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的概念(7)实践实践的特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8)
1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真理的客观性 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9)真理 真理的具体性 15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 认识的反复性(10)认识过程 认识的无限性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多样性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系统优化方法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用对立统一的
12、观点看问题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辩证否定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7)辩证的否定观形而上学的否定观16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8)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人民群众的概念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价值和价值观 (6)人生价值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7)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17价值的实现方式 (8)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