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25首古诗.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6597682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25首古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25首古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25首古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25首古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25首古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答:1.断肠人在天涯 感到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 (意思对即可)2.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 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被贬之地极偏远?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答:1.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

2、 2.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三、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第一句诗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2.上诗的最后两句表面上写商女“不知亡国恨” ,实际上另有弦外之音。那么,本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请简析。答:1.夜色浓厚,清冷寂静。渲染了迷蒙冷寂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伤感情怀。2.讽刺哪些王公大臣、官僚贵族等封建统治者,因为当时的唐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们不以国事为重,反而寻欢作乐,毫无亡国之忧。三、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

3、?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1.听到折杨柳笛曲(意思对即可)2.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意思对即可)四、望 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1望 高大雄伟2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意思对即可)五、渡荆门送别李 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

4、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2.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答:1示例:“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下”是动词,月亮下来了,月影像一面镜子从天上飞下来了,想像奇特。(如“尽” “入” “下” “结”“怜”等,选名词如国、月、楼不给分。赏析只要说明该字的表达效果即可)2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惜别之情。六、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诗中以“风飘絮” 、 “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 的悲哀;借 和 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

5、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2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答:1国破家亡 惶恐滩 零丁洋2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意近即可,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亦可)七、登飞来峰 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2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答:1.指困难、挫折、障碍等2.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6、 (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八、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1. 从“ ”到“ ”,写出了词中女子等等远行爱人归来的时间之长。2. “ ”一词,写出了词中女子一次次失望之后内心的痛苦和哀伤。答:1.梳洗 斜晖2.断肠九、秋 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晴空一鹤”这一意象表明什么?2.这首诗为古代咏秋别具新意之作,它的新意主要表现在哪里?答:1.乐观明快豪迈高远的心境。2.打破了以往文人悲秋的惯例,表达颂秋的情意。(意近即可)十、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

7、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1.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2.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十一、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这首诗是如何来写景的?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 2杜甫“凭轩涕泗流”的原因是什么?说说你的看法。答:1要点:这首诗是三四句写景,既是实写,又

8、寓想像。写出了洞庭湖壮阔和气势恢弘的特点。(意对即可)2要点:与亲朋失去联系,而且自己年老多病,孤单寂寞;更重要的是国家风雨飘摇,天下到处兵荒马乱。是个人的颠沛流离和国家的动荡不安促使着诗人“凭轩涕泗流” 。(意思对即可)十二、夏 意 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释】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 席:竹席。1.这首诗写出了盛夏小院幽静的特点。诗中体现“幽静”的词语有 、 。2.除了“幽静”之外,诗人笔下的夏日小院还有什么特点?答:1.别院深深、树阴满地、时一声(答出两点即可)2.清凉十三、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

9、在娇莺恰恰啼。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答:1.满、压2.不好, “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十四、题春晚周敦颐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答:1.吟余小立闲干外。2.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 ,用“点”比用“只”更形矣。十五、绝句两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10、。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山青花欲燃”这句诗中, “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诗作出分析。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答:1.暗含了山花的颜色;在青翠欲滴 山岭衬托下,红色的花朵就像一团将要燃烧的火焰一样,画面感强烈,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2.一种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强烈的思乡之情。咏柳 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绦(to):丝带。1.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玉” “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的哪些特征?2.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答:1.嫩绿 柔美 2.把春风比作神奇的剪刀,将无形的不可捉摸的

11、春风形象地描绘出来了,突出了春风给大地万物带来了活力。(意思符合即可)十六、鹧 鸪 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释:些:语气词。 青旗沽酒有人家:指山村酒家。青旗,酒家招牌。沽,卖。 1.这首词的内容与西江月 明有别枝惊鹊相同,都是描写 。2.词的上片在描写春天的景象里,有哪几个词用得非常传神?3.“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1.农村(田园、乡村)风光 2.破、鸣、点。3.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之情。(其它相同意思的答案均可)十七、材料一独游玉泉寺 (唐)

12、 白居易云树玉泉寺,肩舁半日程。更无人作伴,只共酒同行。新叶千万影,残莺三两声。闲游竟未足,春尽有余情。-肩舁():即滑竿。材料二戏赠丁判官 (宋) 欧阳修西陵江口折寒梅,争劝行人把一杯。须信春风无远近,维舟处处有花开。材料三山水记(节选) ( 清) 王之栋去城十五里为白洋,面俯江流,峰峦四列,有商英墓、传磬寺。掩映村落,可供吟赏。四十里,入沧茫溪,一带澄然如秋水。从沧茫溪而进,别是一洞天。仲春时,桃花盛开。春暮,落花片片,点衣沾履。高岩远壑,苍松郁然;平畴广野,飞楼跨之。而尖山飘遥在望。折之而西虎牙荆门两峰相对何其雄也。1阅读独游玉泉寺 ,写出与诗题中的“独游”相照应的诗句。2 戏赠丁判官中

13、“争劝行人把一杯”和一句脍炙人口的唐诗意思相近。写出这句唐诗。3解释戏赠丁判官中加点的“维”的意思。4请给山水记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 3 个标点,使句子读起来通顺。 5把山水记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答:1.更无人作伴,只共酒同行。2.劝君更尽一杯酒。3.拴、系。4.折之而西,虎牙、荆门两峰相对,何其雄也。5.暮春时节,一片片飘落的桃花,沾满了行人的全身(衣鞋) 。(可意译,可直译,意近即可)十八、材料一 诗二首唐王 睿莫愁工人丑画身,莫嫌明主遣和亲。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郭沫若宁赴常流终不悔,做成雄鬼亦堪奇。亡秦三户因何故,日月江河一卷诗。材料二 刘一儒传时有夷陵刘一儒者,字孟

14、真,亦居正姻亲也。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屡官刑部侍郎。居正当国,尝贻书规之。居正殁,亲党皆坐斥,一儒独以高洁名。寻拜南京工部尚书。甫半岁,移疾归。初,居正女归一儒子,珠翡纨绮盈箱箧() ,一儒悉扃之别室。居正死,资产尽入官,一儒乃发向所缄物还之。南京御史李一阳请还一儒于朝,以厉恬让。帝可其奏。一儒竟不赴召,卒于家。天启中,追谥庄介。 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姻亲:因婚姻关系而构成的亲戚。 居正当国:张居正( 明代宰相)主持国政。 坐斥:获罪遭贬斥。 移疾:上书称病辞官。 扃( ):关闭。 恬让:淡泊谦让。 1 “工人”现在多指工业劳动者。请结合诗的内容,解释“莫愁工人丑画身”中“工人”的意思。2在“当时若

15、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这句诗中,作者对王昭君的命运大胆假想,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与此类似,唐代诗人杜牧也曾用一句诗对三国人物的命运大胆假想,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请写出这句诗。3阅读刘一儒传 ,写出文中与加点的“皆”意思相近的一个词。 4 诗二首中画横线的诗句分别对王昭君、屈原作出了评价。阅读刘一儒传 ,请你也试写一两句诗,对刘一儒作出评价。答:1.“画师” 、 “画工” 、 “工匠” 、 “匠人” 、 “画匠”等。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悉(尽) 。4.示例 1:为官一身清,赢得高洁名。/示例 2:不求名利守高洁,一生恬让留清名。/示例 3:清廉正直垂青史。十九、

16、早 发 南宋宗 泽伞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1.“水长山远路多花”一句,表现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前人多赞此诗有“大将风度” ,请对诗中表现出的“大将风度”作简要赏析。答:1.“长”和“远” ,交待了行军路程的漫长;写“水” 、 “山” 、 “花”的“长” “远”和“多” ,表现了沿途山水的辽阔壮丽。2.此诗描写作者率军队早晨出发的情景。第一句从将帅的角度写行军时军容的严整,第四句从队伍的角度写行军时军纪的严明,第三句写作者身为将帅的儒雅沉着、韬略在胸。从诗中可以看得出一种从容不迫的大将风度。二十、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

17、师荡桨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1这首诗的前两句包含了三重意思,渡头的杨柳是 ;“行客稀”点染出旅途中的 ;“向临圻”表明了 。2王维的诗语言生动凝练,描写细致传神,意境清幽淡远。请用散文化的语言翻译后两句。答:1行客途中看到的春景 环境气氛 客人的行程2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的春色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到江北,一起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二十一、江春即事 司空曙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

18、浅水边。1 “罢钓归来不系船”中哪三个字是理解全诗的关键。2这首诗所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答:1不系船2反映了一种闲适美好的生活情趣,这是现代人向往的理想的生活境界。二十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本诗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2.后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 ,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答:1.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

19、人”两句诗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诗的直抒胸臆 ,显得深沉含蓄。 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诗人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少一人”的缺憾更须体贴。这正是这两句的出乎常情之处,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二十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1

20、.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2.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二十四、村夜 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1请写出这首诗的过渡句。2试分析这首诗中的前两句与后两句感情的不同。答:1独出门前望野田 2前两句于萧瑟凄凉的景物中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后两句诗人面对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二十五、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结合全诗来看,文中的“月夜”具有哪些特点?2.“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颇见诗人功力。请简要分析“落”字的妙处所在。答:1.静谧、寒凉2.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