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659693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海 晏 县 藏 区 推 广 实 施 旱 作节 水 农 业第一章 项目概述第一节 项目摘要一、项目名称:青海省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二、项目主管部门:青海省农牧厅三、项目监管责任人: * (青海省农牧厅副厅长)* (青海省农牧厅粮油处处长)四、项目承担单位:青海省海晏县农牧局项目负责人:* 青海省海晏县农牧局局长五、项目建设单位与法人项目建设单位:青海省海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法定代表人:*六、项目建设地点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地点:海晏县三角城镇三角城大街 13 号 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田地点:海晏县金滩乡、三角城镇七、项目建设期限与进度2项目建设期限为

2、 2 年(2009 年 1 月2010 年 12 月)1、2008 年 11 月2008 年 12 月,项目前期调研、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2、2009 年 1 月2009 年 3 月,项目立项批复。3、2009 年 4 月2010 年 11 月,进行土建工作,仪器设备招标,人员培训,仪器购置,调试安装。4、2010 年 11 月2010 年 12 月,组织验收。八、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一)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1、土建工程:新建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办公大楼、农机具停放场、机库及配套设施。2、机具设备:80 马力轮式拖拉机 2 台、40 马力轮式拖拉机 1 台、履带式推土机 1 台、深

3、耕犁 3 台、深松机 2 台、免耕施肥精量播种机6 台、机动喷雾机 3 台、维修设备 3 台、秸秆还田粉碎机 3 台。3、培训设备:多媒体投影仪 1 台,数码照像机 1 台,投影幕布1 台,DVD 录像机 1 台,电脑 2 台,打印机 1 台,传真机一台,摩托车一辆。4、试验场:土地整理 100 亩、农田设备配置 100 亩。(二)旱作节水示范农田建设建设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 2 万亩。主要内容包括:田间土壤改造60 万方,修建田间田间沙石道路 15 公里 7.5 万平方米;桥涵 50 座;建设农田防护林 2.5 万米 113 亩;建设日光节能温室 20 座 10 亩;蓄水池 20 个;农田毛、

4、支渠维修3125 公里和渠系配套 10 公里;农业技术推广 2 万亩;农业科技培训1400 人次。九、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一)投资概算该项目总投资 603 万元。其中: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投资 72 万元,占总投资 12;旱作节水示范农田建设总投资 531 万元,占总投资的 88。2项目资金筹措该项目总投资 603 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 542.7 万元,地方配套 60.3 万元。十、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通过国家资金的直接投入,新增固定资产 134 万元;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站的建成,必将大大提高我县对旱作节水农业的试验研究,有利于开展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和农机装备的推广,探索旱作节水农业发展

5、的长效进行机制。建成 2 万亩旱作节水示范农田,不但能改善示范区内的田间基础设施,改进示范区内的生产条件,使示范区内的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还能辐射带动县域内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升我县干旱山区农田生产力。第二节 结论与建议 一、综合评价4青海省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推动我县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为我县 5. 29 万亩低产旱地的改造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的实施,为开展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提供技术保障,进而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和农机装备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是

6、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相配套的建设项目,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的建成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和农机装备的推广提供示范场地,在示范区内集成应用先进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探索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长效进行机制,并将其打造成为国家级的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使其成为辐射带动县域内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样板,对促进旱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项目建设对我县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改善我县在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相对滞后的现状。项目建成后,除了能改善项目区田间基础设施条件外,通过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实施,还能有效改善项目区农田耕作条件,提高项目区农田地力水平,使项目区

7、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还能极大的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为项目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自然环境。项目建成后,通过项目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县域内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总之,该项目的实施将大大推进我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结论意见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有关农业5标准化建设、有时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符合农业工程建设“十一五”规划要求,符合青海省以及海晏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建设目标明确,建设条件好,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因此,项目可行。建议上级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尽快落实项目资金,项目单位抢

8、抓机遇,加紧建设,早日建成使用。第三节 项目编制依据一、农业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储备的通知农办计200845 号二、农业部全国旱作节水农业发展规划(20082015) 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 2008 年申报油料生产基地和旱作农业示范基地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 (发改投资2008870 号)四、农业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五、农业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2010) 六、 青海省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海北州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6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背景我国是水

9、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且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因此发展节水型社会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节水农业问题,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节水型社会,发展节水型农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节水农业问题也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国家逐步加大了对旱作节水农业项目的投资力度。地处西北内陆的青海省水资源也十分匮乏,特别是北部农业区水资源尤为匮乏,节约用水是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而在水资源消耗方面农业生产用水,又是水资源消耗大户,而旱作节水农业是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农业,是以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和生产效率的农业,因此,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10、是干旱山区农业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项重要措施。海晏县是以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为主的县份,县内耕地面积 6.99万亩,其中:水浇地 1.7 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24.3%,山旱地 5.2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75.7%;主要生产青稞、小麦、油菜、马铃薯、豆类等。2008 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2.35 万亩,总产 466.5 万公斤;其中小麦 0.75 万亩,单产 163.7 公斤,总和 188.3 万公斤;青稞1.22 万亩,单产 163.5 公斤,总产 199.5 万公斤;豆类 0.19 万公斤,单产 191.4 公斤,总产 36.4 万公斤;马铃薯 0.14 万亩,单产

11、302.37公斤,总产 42.3 万公斤。油料 1.79 作物万亩,平均亩产 80 公斤,总产 143.2 万公斤;饲草料 2.84 万亩,平均亩产 450 公斤,总产1278 万公斤。县域内大部分耕地属于靠天吃饭的山旱地,这里十年九旱,属典型的旱作农业,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势在必行。目前海晏县在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尚处在起步阶段,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尚不健全,根本无法适应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工作的需要,严重制约了我县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此特提出青海省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建设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

12、目是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农业持续快速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生产逐步向高产、高效、环保等方面发展,我国是水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而农业又是耗水大项,因此农业发展和水资源之间矛盾十分突出,发展节水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节水农业问题,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节水型社会,将发展节水型农业确定为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道路,农业部在全国旱作节水农业发展规划(20082015) 中明确了我国“十一五”期间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思路、方法和步骤,同时,也为我省乃至我县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二、建设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8站是行业和

13、产业发展的要求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旱作节水农业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日趋成熟,但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却相对滞后,许多地区没有旱作节水农业推广服务体系,使得许多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无法推广应用,使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相脱节,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很难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增产增收作用。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是旱作节水农业行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推进我县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为促进我县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青海省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的投资方向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

14、站建设项目是针对全县 5.29 万亩山旱地,而建立的以实验、示范和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专业技术推广站。项目主要投资方向是:一是建设一所现代化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试验,为县域内旱作节水农业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建设面积为2 万亩的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通过核心示范区建设,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继而辐射带动县域内所有旱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四、青海省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的建设是县域经济与 农业发展的要求9项目建设县海晏县是以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为主,县内耕地面积

15、6.99 万亩,主要生产小麦、青稞、油菜、马铃薯、豆类、青饲料等。境内山大沟深,沟壑纵横,是典型的青藏高原气候类型,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带,多年平均降水量 200-300 毫米,全县 6.99 万亩耕地中,山旱地占 5.29 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75.3%,这些山旱地大多没有灌溉水源和灌溉条件,是典型的旱作农业,水资源是制约本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是推动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推动项目区内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全县旱作农业的发展,促进全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五、建设青海省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是保护农业

16、生态环境的需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农业能否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取决于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支撑能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业生产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破坏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日趋显现,国家开始对环境问题重视起来,并出台多部法律法规,来保护环境。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的实施对保护县域内和湟水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我县干旱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节 项目建设单位及其基本情况一、项目建设单位10项目建设单位为青海省海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是海晏县农牧局下属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型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樊海安。二、项目建

17、设单位人员及其构成情况海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现有的 10 名技术人员,其中,具有中级职称的 2 名,具有初级职称的 8 名,能够满足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的要求。项目管理由农牧局全面负责,县领导班子组成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的建设协调领导工作,并对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负责,保障项目的顺利完成。三、项目建设单位基础条件及其财务状况海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是海晏县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技术力量雄厚,曾承担建设了海北州海晏县藏区青稞新品种繁殖项目等多项部、省下达的各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并圆满完成,其中有多项推广项目获农业部、省农牧厅、省科技厅的奖励,现有集办公、培训、化验室、服务门市部为一体的办公大院一处,建筑面积 500 平方米,固定资产 200 万元,有简单的检测设备。第三章 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第一节 县域内市场海晏县位于青海湖北畔,北接祁连、门源;东邻大通;南临湟源、共和;西通刚察,县内耕地面积 6.99 万亩,主要生产小麦、青稞、油菜、马铃薯、豆类、青饲料等。2008 年,全县生产粮食 466.5 万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