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6595186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教育网 语 文20051学校_ 班级_ 姓名_注意:所有试题均在答题纸上作答。第卷(选择题,共 30 分)一、 (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褊小 蹁跹 一叶 扁舟 翩然而至B翌日 肄业 苦心孤 诣 嘉言懿行C跻身 给予 窗明 几净 济济一堂D迤逦 旖旎 颐 指气使 贻人口实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亵渎 范筹 推心置腹 好高鹜远B精典 琐碎 突如奇来 以逸待劳C殒落 诀别 按部就班 出神入画D信札 宣泄 不计前嫌 耸人听闻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我国气象专家在说到暖冬定义时提到,目前我国尚未_暖冬

2、的明确标准。定义中“比多年平均值_偏高”只是一个_的标准,而_偏高出多少,还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A制定 明显 定性 究竟B制订 明显 定量 究竟C制订 显著 定性 终究D制定 显著 定量 终究4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马路上商场里,我经常听到人们议论天气预报,知道不少老年人把记录它当作一个业余爱好,作为一名天气预报员,我的感动和惭愧在心里水乳交融着。B近年来,世界局部地区战争不断,大量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C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人们已 耳熟能详,其实并不是所有失败都会自然走向成功, “从失败走向失败” ,在历史上也不乏其例。D军事

3、博物馆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全国打击走私展览,一些犯罪分子的走私手段真是令人叹为观止。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家劳动人事部决定今后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博士后制度,更好地发挥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B北京儿艺近日来热闹非凡,滑板、街舞、山地车、电玩、京剧、西班牙弗拉明戈舞等各种表演艺术将会集于春节前的演出。C我们终于登上了向往已久的碣石山,站在山上,想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诗句,心中无限感慨,那是多么的壮观啊!中国教育网 D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艺术家和热爱艺术的朋友之间能够更快更好地交流。二、 (15 分,每小题 3

4、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衍总发苦志厉操,尤笃于学。擢进士甲科,知平遥县,诏举良吏,擢知乾州。 (后)徙知凤翔府。及罢归,二州民邀留境上,曰:“何夺我贤太守也?”点河东路刑狱,按行潞州,折冤狱。高继升知石州,人告继升连蕃族谋变,逮捕系治,久不决,衍辩其诬,抵告者罪。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章献太后遣使安抚淮南,使还,未及他语,问杜衍安否,使者以治状对。太后叹曰:“吾知之久矣。 ”衍为治谨密,不以威刑督吏,然吏民亦惮其清整。兼判吏部流内铨 。选补科格 繁长,主判不能悉阅,吏多受赇 ,出缩为奸。衍既视事,即敕吏函铨法,问曰:“尽乎?”曰:“尽矣

5、。 ”力阅视,具得本末曲折。明日,令诸吏无得升堂,各坐曹听行文书,铨事悉自予夺,由是吏不能为奸利。数月,声动京师。改知审官院,其裁制如判铨时。契丹与元昊战黄河外,参知政事范仲淹宣抚河东,欲以兵自从。衍曰:“二国方交斗,势必不来,我兵不可妄出。 ”仲淹争议帝前,诋衍,语甚切。仲淹尝父行事衍,衍不以为恨。契丹婿刘三嘏避罪来归,辅臣议厚馆之,以诘契丹阴事。谏官欧阳修亦请留三嘏,帝以问衍。衍曰:“中国主忠信,若自违誓约,纳叛亡,则不直在我。且三嘏为契丹近亲,而逋逃来归,其谋身若此,尚足与谋国乎!纳之何益,不如还之。 ”乃还三嘏。衍好荐引贤士,而沮止侥幸,小人多不悦。庆历七年,衍甫七十,上表请还印绶,乃

6、以太子少师致仕 。卒,年八十。自作遗疏,其略曰:“无以久安而忽边防,无以既富而轻财用,宜早建储副,以安人心。 ”语不及私。选自宋史注:铨:选授官职,量才授官。科格:规章。赇(qi):贿赂。致仕:官员退休。6对下列各句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衍总发苦志厉操,尤 笃于学 笃:重视,专注B后徙知凤翔府 知:主持、管理C衍既视事,即敕吏函 铨法 函:用盒子装D铨事悉自予夺 悉:熟悉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教育网 A (太后)未及他语,问杜衍安否B其谋身若此,尚足与(三嘏)谋国乎C (杜衍)乃以太子少师致仕

7、D (朝廷)宜早建储副,以安人心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杜衍忠心辅国,凛然有大臣气概的一组是( )衍总发苦志厉操,尤笃于学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令诸吏无得升堂,各坐曹听行文书衍好荐引贤士,而沮止侥幸衍甫七十,上表请还印绶自作遗疏,语不及私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衍受命巡察河东路狱讼,他巡视潞州,平反冤案,后来又为石州官员高继升辩诬。他深得章献太后赏识。B杜衍在兼任吏部事务时,认真研读,把握了官吏任命的各项条例,任免之事都自己裁决,断了诸吏徇私舞弊的路子。C杜衍与范仲淹为出兵黄河之事有争执,仲淹攻击杜衍,言辞激烈。因为范

8、仲淹曾和父亲一起侍奉过杜衍,所以杜衍也不恼恨。D杜衍认为治国当以诚信为本。当契丹婿刘三嘏避罪投宋,诸大臣建议优厚的接纳他时,杜衍力排众议,终遣返三嘏。中国教育网 第卷三、 (18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1、12 题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若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11将下面文言文部分,用斜线断句(3 分)寡 人 闻 先 生 若 闻 古 人 今 先 生 乃 不 远 千 里 而 临 寡 人 曾 不 肯 留愿 闻 其 说

9、 对 曰 楚 国 之 食 贵 于 玉 薪 贵 于 桂 谒 者 难 得 见 如 鬼 王 难 得 见 若 天 帝。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_(3 分)_(2 分)1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 (6 分)观书有感二首 朱熹一半亩方塘一鉴 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 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 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注:鉴:镜子。渠:代词,它,指方塘。艨艟:古代的一种战船。下面对两首诗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第一首诗的一二句动与静巧妙相融, “鉴”字写出“半亩方塘”的澄澈明净, “徘徊”写出天光云影的闪耀浮动,

10、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跃然纸上。B第一首诗的三四句颇蕴“理趣”是那永不枯竭的“源头” ,源源不断地送来“活水” ,才使“方塘”变得清澈如镜,才有了倒映天光云影的美丽。C第二首诗写一夜春水暴涨之后,原来因江水枯竭而行进艰难的“艨艟巨舰”就轻如羽毛,在江面上行驶自如了。D两首诗都寓含哲理,前一首强调只有不断从书中汲取精神营养,人的心智才能永远充盈澄澈;后一首强调读书只有讲究方法,才能不白费力气。两首诗写法上的相同点是什么?试分析采用这种写法的好处。 (3 分)答:_14在横线上默写原句(4 分)韩愈在师说中论述到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高于学生,因为“_,_,如是而已。 ”杜甫一生长年漂泊,

11、老年病苦孤愁,他的登高诗中有两句对其生活状况作了生动的概括:“_,_。 ”四、 (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1518 题。中国教育网 财产权何以如此重要个人财产权绝不是人的身外之物,不仅仅用来满足人类生存和享受的需要,它是人类文明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与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社会的进步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个人财产权,个人要受制于他人或组织,处于服从、被强制状态。在此状态下,个人不可能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不可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信仰。所以,没有个人财产权,就没有自由、权利和道德。个人财产权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它既是市场经济中的要素诚信、契约、贸易、竞争、利润等人类文明

12、价值产生的渊源,又是维护这些文明价值的保证。没有个人财产权,必然是权力至上。在此背景下,个人只得通过权力获得财产,或通过权力剥夺别人的财产。而这种源于权力的财产由于缺乏获得的正当性,不可能赢得人们的认可。经验告诉人们,由于否定个人财产权,我们看到的不是“公而忘私” ,而是私欲不受遏制的膨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争斗和随之伴生的人类一系列罪恶的产生。个人财产权应同言论、信仰自由等人类基本权利一样,居于被优先和特别保护的地位。只有个人财产权得到保障,其他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或才有实现的可能,否则,不仅将失去既已获得的权利,而且我们希望实现的权利也将变得毫无实现的可能。15阅读第段,分条概述个人财产权的

13、重要性(3 分)16现实生活中, “权钱交易”的表现是什么?(3 分)答:_17 “这种源于权力的财产由于缺乏获得的正当性,不可能赢得人们的认可。 ”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 ) (3 分)A权钱交易获得的财产不是正当途径得到的,人们难以承认这种财产的合法性。B剥夺别人通过劳动得到的财产,尽管数额巨大,也不会得到社会公众的承认。C个人财产应当是通过合法途径得到的,非正当途径得到的财产,人们不会承认它的合法性。D财产应当通过个人劳动付出得来,通过权钱交易得到非法的财产必将遭到社会的鄙弃。18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 分)A如果没有个人财产权就谈不上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也谈不上社会的进

14、步。B如果不肯定个人财产权,就会导致私欲无限制的膨胀,人与人之间的争斗等一系列罪恶。C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条件下,个人财产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D每个人所得到的财富都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这就是个人财产权的核心。五、 (1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922 题天地苍茫一根骨庞进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

15、 ,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中国教育网 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 ,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

16、的,公卿王侯们也纷纷“奉觞上寿” ,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无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 ,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 “好你个司马迁, ”刘彻震怒了, “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

17、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己。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作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狗,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抱有幻想。做太史令,他异常勤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 ,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 。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 ,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8、”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 “就极刑而无愠色” 。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19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不准

19、确的两项是( ) (4 分)A标题“天地苍茫一根骨 ”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既体现了司马迁命运的悲剧色彩,又突出了他的不屈精神。B作者对司马迁塑像的描写着重突出了他的眼神和胡须,表现了他的精神风貌,展现出人们心目中理想化的司马迁的形象。C对李陵降敌,司马迁陈述己见,完全是为了明辨是非:被俘降敌,实属可耻,但孤军深入,没有后援,武帝亦有不可推卸之责。D “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 ”句中的“我们”表现了作者对司马迁由衷的敬佩及为我们的民族有这样的文人而自豪的思想感情。E文章活用鲁迅诗句“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是为了说明苦难成就了司马迁,使他脱颖而出,完成了千古绝唱的史记 。20 “司马

20、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其中的“提升精神”和“一根骨头”分别指什么?(4 分)答:提升精神:_一根骨头:_21作者为什么说“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5 分)中国教育网 答:_22鲁迅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取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结合上文,举例谈谈你对“中国脊梁”的理解。 (5 分)答:六、 (12 分)23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 3 个短句(4 分)流畅自如的水和宁静自守的山因为中国古人喜欢用比喻手法在自然界寻找人生品质的对应物而分别被看成智者和仁者的象征。答:_24在下列句中的横线上续写恰当的语句

21、(4 分)它能让娇嫩的幼苗变成参天的大树,_;但是,它也能使红润的面庞布满苍老的皱纹,_:这就是光阴,一位有情而又无情的魔术师。25将下列句话按照合理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 分)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 。_,像一位开朗的小伙、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去迎接朝阳和大海。各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时隐时现,游向远方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七、 (60 分)26有人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也有人说,人往高处走,高处不胜寒;水往低处流,低处纳百川。两句

22、话都富有哲理,请你以“高与低”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参考答案一、 (15 分,每小题 3 分)1B 2D 3A 4C 5D二、 (15 分,每小题 3 分)6D 7B 8A 9D 10C三、 (18 分)11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若天帝。中国教育网 (3 分,错三处减 1 分)12苏秦出使到楚国,到了几天才被楚王接见。谈话结束之后,苏秦就向楚王辞行。 (3 分)如今让我吃宝玉一样贵重的东西,烧桂木一样的柴草,通过鬼一样的诣者,见天帝一样的大王。(2 分)13D(3 分)相同点

23、:都是用比喻的手法谈读书的益处(或作用) (1 分)好处:两诗意在说理、谈“观书”体会,但却不着一“书”字,而是巧用比喻,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形象,把深奥的道理寓于生动形象的描写之中。既给人丰富的美感,又给人哲理的启迪。 (意思对即可) (2 分)14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4 分,每句 1 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四、 (12 分,每小题 3 分)15满足人类生存和享受的需要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与个人自由、权利、社会进步紧密相连16某些有权者通过权利获得财产,或通过权利剥夺别人的财产;某些无权者向有权者行贿而获得利益。 (3 分,只写出一方面给 2 分)1

24、7C 18D五、 (18 分)19C E(4 分)20提升精神:司马迁由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 (2 分)一根骨头:在对理想与事业的执着追求中挺立起来的独立人格。 (2 分)21因为作者认为一个专制强权的社会是不允许人们说公道话的,而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有社会良心的人,他面对专制强权,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因此遭遇灾祸就是必然的。(强权社会不允许人们说公道话 1 分;骨气、血性,良心 1 分;面对专制强权,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 2 分;表述 1 分)22 (5 分)答题要点:应写出“中国脊梁”的意思。 “脊梁”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人,在

25、国家民族处于危急时刻挺身而起的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的气节、操守、人格、品质。 (3 分)应举出恰当的例子。 (2 分)六、 (12 分)23中国古人喜欢用比喻手法在自然界寻找人生品质的对应物(2 分) ,因此流畅自如的水被看成智者的象征(1 分) ,宁静自守的山被看成仁者的象征(1 分) 。24略(4 分)25(4 分,错一处减 1 分)七、 (60 分)26 (60 分)依照高考评分标准评分附文言译文:杜衍,字叫世昌,是越州山阴人。杜衍从小刻苦磨砺品行节操,尤其重视学习。殿试中被选拔为进中国教育网 士甲科,任平遥县县令,皇上下诏举荐良吏,被提拔为乾州知府。后调任凤翔知府。在他被免去知府返回京

26、城时,凤翔、乾州二府的百姓沿途迎候,说:“为什么夺去我们的好太守?”后朝廷派杜衍到河东路巡察刑狱,在巡行考察潞州时,判断冤案。高继升主持石州,有人告发继升串通蕃族图谋叛乱,高继升被捕关在狱中,长时间不能定案。杜衍分辨案卷,搞清楚高继升是受人诬陷,为之纠正,并把诬告者关押抵罪。宁化驻军将领审讯逼供,定人死罪,不根据实情,杜衍审察后予以改正。章献太后派使者安抚淮南,使者回来后还未来得及汇报,章献太后就先问杜衍身体怎么样,使者把杜衍治理地方的情况报告给了太后,章献太后感叹道:“杜衍治理地方的情况我早就知道了。 ”杜衍从政谨慎细密,从不用严厉的刑法督促属下,而下属、百姓还是敬畏他的清廉整肃。后来杜衍又

27、兼管吏部选授官职。原先吏部选授官职的规章繁杂冗长,主管官员不能尽阅,分管的下级官吏借机索要贿赂。杜衍上任之后,就让下属将吏部选授官职的规章全都呈送上来,问下属:“选授官职的规章全都呈送上来了吗?”属下回答说:“全部呈送上来了。 ”杜衍下功夫全部读完,全部掌握了吏部选授官职的规定。第二天,杜衍命令下属不必升堂,只在各自分管的部门听候命令,官吏任免的事情都由他自己裁决,从此吏部下属办事的官员再也无法徇私舞弊、卖官自肥。几个月后,杜衍的名声震动京城。后来杜衍调任到审官院,他管理的办法和在吏部时一样。契丹与元昊在黄河以北交战,参知政事范仲淹安抚河东,打算出兵防御。杜衍说:“二国刚刚交战,敌方自顾不暇,

28、势必不会来侵犯我,我们不可随便出兵。 ”范促淹在皇帝面前力争,并诋毁(指责)杜衍,言辞很激烈。范仲淹曾经像对待父辈一样侍奉杜衍,杜衍并不因此记恨。契丹皇帝的女婿刘三嘏因逃避罪责来归顺大宋,辅政大臣主张很好的招待收留他,借以了解契丹的内幕。谏官欧阳修也主张收留三嘏,皇帝就此征求杜衍的意见。杜衍说:“中国与邻国交往以诚信为根本,如果我们自己违背誓约,招降纳叛,那样我们就要背负理亏的责任。况且刘三嘏作为契丹皇帝的女婿,却逃离契丹来投归大宋,他为自身谋划尚且如此,还值得和此人谋划国家大事吗!接纳他有什么好处,还不如把他送回契丹。 ”皇帝最终听从了杜衍的意见,把刘三嘏送回到契丹。杜衍喜好引荐贤士,而阻止投机钻营的小人,小人大都不喜欢他。庆历七年,杜衍刚进入七十岁,即上表请求退休,他被加封太子少师退休。八十岁时去世。去世前自立遗嘱,大体意思是:“不要因为长时间天下太平就忽视边防,不要因为国库充裕就挥霍浪费,应该早立储君,以安定人心。 ”遗嘱一点不涉及自家私事。天星教育,尽我所能,为你着想!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