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文1浅谈模板支撑体系概述: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行业的高大楼房的出现,要求我们建筑行业不断创造一个个新的建筑产品,为了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质量安全问题,质量和安全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未来。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以关系到行业行业的兴衰、企业的命运。结合实际情况,建筑业把好质量安全关,模板支撑体系是一个建筑产品的关键一道工序,支撑体系的好坏反映出一个产品的质量好坏,下面以山合院项目浅谈怎样设计模板支撑体系。一、 工程概况1)建筑概况山合院商业项目单位工程名称苏地 2007-B-53 地块 3 期建筑面积 2#楼 17897.73 M 3#楼
2、17403.43 M 合计: 35301.16建筑结构 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建筑总高 19.35m抗震设防 丙类0.00 标高 相当于 1985 国家高程 4.050m抗震设防烈度6度建筑场地类别丙 3 类结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环境类别建筑防火地上二级,地下一级使用年限50年地基设计等级丙级桩基安全等级二级砌体施工质量B级外墙 200+50 厚 ALC 加气混凝土砌块、防水腻子、涂料一底两面装饰做法 内墙 腻子、100/200 厚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地下室防霉涂料2地面 水泥地面、地砖吊顶 白水泥、腻子、PVC 板、涂料屋面 钢筋混凝土屋面、100 厚复合材料保温板、改性沥青防水卷
3、材、50 厚 C30 防水细石混凝土踢脚(2)结构设计概况结构概况山合院商业项目单位工程名称2#楼、3#楼基础形式 板式基础基础砼强度等级 垫层 C15 基础:C30、P6 。墙柱梁板:未注明为 C30基底标高及层高 -3.630m,层高:3.6m、5.40m 、5.10m、9.63m(专家论证区域)梁 200*250、300*520、300*570、250*570、200*400、200*520、250*400、200*570、200*600柱 500*400、400*350、400*400、350*350板 屋面现浇板厚为 120mm,地下室顶板 180mm 局部 250mm,其它现浇板为
4、 100 mm板墙 地下室墙板 300mm二、 编制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苏州市建设局2006第24号文件; 山合院工程施工图纸。 山合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业主提供的工程有关资料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范 (GB5030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简明施工计算手册 (第二版) 施工管理
5、施工技术计算软件 (PKPM )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住建部关于纵向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3三、 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一) 主体结构模板材 料顶板、梁 15 厚的木胶板,4090 的木龙骨、扣件式脚手架 482.60 钢管。矩形柱 15 厚木胶模板,扣件式脚手架 482.60 钢管,配以 14 对拉螺杆楼梯模板 底模为 15 厚木胶板,4090 木龙骨,踏步模板采用 40 厚木模(二) 模板支撑系统设计柱、墙模板搭设尺寸一览表结构部位柱、墙截面尺寸(mm) 支撑方案内方楞竖横间距(mm)外钢楞水平间距(mm)对拉螺栓柱子350*3
6、5050060015mm 夹板+内木方楞+ 外钢楞+对销螺栓200竖向垂直200 钢管柱箍300 双向 14地下室板墙 300 15mm 夹板+内钢楞+ 外钢管楞+对销螺栓 横向距离150双钢管对拉600间距 600排列 14对拉螺栓梁、板、墙模板搭设尺寸一览表结构部位高度(m)梁、板截面尺寸(mm)立杆方案立杆横向间距(mm)立杆纵向间距(mm)小横杆间距(mm)梁底、板底扣件对拉螺栓200*250、250*570、200*400、200*520、200*570、250*400、200*600二立杆 800 800 400 双 /300*500、300*570 三立杆 800 800 400
7、 双 /地下室屋面3.6、5.4、5.1、地下室顶板厚 180 局部 250;楼板厚度:100;屋面板厚:120满堂地下室700;其它800地下室800;其它800200地下室以及高支模区域为双扣件,其它为单扣件/4四、 本方案专家论证范围:1. 2#楼G区域:轴线尺寸: 1/3-2/3轴至A轴宽7.9M,3-1至3-7轴长48.835M;G区域高支模区域面积:386平方米,层高9.63M。梁断面尺寸:250X600mm、板厚120mm,最大支撑高度9.63米为单层平屋面(板支撑方式见计算书,楼板支撑间距均按800X800 mm,钢管实际计算壁厚按2.6MM)2. 3#楼H区域: 轴线尺寸:5
8、-3至5-6轴长21M,5-D至5-E轴宽9.667M.高支模区域面积:203平方米,层高9.63M。梁断面尺寸:200X400mm、200X600mm、板厚120mm,最大支撑高度9.63M,(板支撑方式见计算书,楼板支撑间距均按800X800 mm,钢管实际计算壁厚按2.6MM) 。板厚:120 满堂 800 800 200专家论证部位2#楼 G区域,3#楼 H区域9.63m梁:250*600、200*400、200*600三立杆 800 800 400高支模区域为双扣件论文五、 施工工艺流程(一) 柱:1. 柱:矩形柱模板采用 15 厚胶合板模竖向安装,模板骨架采用 4090 木楞,木楞
9、间距 250(或 482.60 钢管150) ;柱围檩采用 482.60 双根钢管,围檩间距300/400(第一道距地面或楼面250) ; 本工程基础结构框架柱尺寸主要为 400*400、500*400 方柱为主,柱底标高-3.630m 计,第一浇筑到 2.0m 处,二次在浇筑至梁底处;2. 经计算柱模板支撑各项参数:水平横楞 482.60 双钢管300(1000), 竖向木楞间距300/400 (或 482.60 钢管150) ,对拉螺栓M14300/450;3. 柱模的侧向稳定依靠满堂搭设的模板支承排架体系(即外墙的内侧模和内墙的另侧模的横楞钢管必需与满堂支撑排架可靠连接;柱模同样操作)
10、;4. 柱与梁节点采用定制木模,柱、梁节点处木模或胶合板模与木模的接缝应平整,且连接牢固。5. 柱模封闭前应各项隐蔽工程验收必须合格,并将柱底清凿冲洗干净后才能封模固定,安装结束后应对其轴线、垂直度、几何尺寸进行细仔认真的复核、验收;6. 柱脚处设清除杂物口(留设方法同门子板)砼浇捣前将杂物清除后封闭;7. 胶合模板拼接缝要用胶带全部封贴;对于模板与砼结构的接触面且采用2mm2530 单面泡沫粘胶带预先粘贴在模板于结构砼的交接面处的砼面上,然后再安装模板;以防砼浇筑时漏浆和确保砼表面平整;8. 模板安装前,必须涂刷隔离剂,以便于拆除模板和增加模板的周转次数。涂刷隔离剂时,不得污染钢筋,以免影响
11、质量,更不得影响今后的装饰工程施工;图:方柱模板支撑示意6(二) 顶板/梁:1. 模板采用 15 厚胶合板,模板骨架采用 4090 木楞,木楞间距300,模板支承系统采用 482.60 钢管扣件排架支撑2. 支承排架立杆间距的设置依据模板设计算确定;原则上梁、板模支承体系可按如下取值:、当 0.21梁截面时,梁模支承体系采用三立杆,其立杆间距取800( 即 400+400)800;小楞间距 400;横杆步距1600;第一道横杆离地 250 步距1600 ;、当梁截面0.21时,梁模支承体系采用二立杆,其立杆间距取800800;小楞间距 400;横杆步距1600;第一道横杆离地 250 步距16
12、00;、顶板模板支承立杆间距地下室取700700,其他结构板取800*800;第一道横杆离地 250 步距1600 ;板底木楞间距200 ;3. 支模施工时,由专人从同一水准点引测统一水平标高,并用红漆标注在各梁、板支承架的立杆上,再根据各梁、板的底板底模标高,用钢尺分别丈量到位,上水平及横愣杆按照标高设置。按装梁底模及板模时要仔细逐一复核各梁、板模下的水平杆及横楞杆标高,以便及时纠正误差。安装梁侧模时应逐一复核梁底模的轴线位置及几何尺寸,确保无误后方可支撑侧模。4. 对跨度大于 4m 的梁板模板应按设计所规定的要求按跨长比例起拱;5. 梁钢筋绑扎安装时应逐一复核梁底模的轴线位置及几何尺寸,在
13、确证无误后再可梁钢筋绑扎安装;6. 当梁高较大且钢筋较多较粗时,则应先安装一侧模板,待钢筋绑扎好后再安装另一侧模;7. 予埋件:模板工程中涉及到水、电、通等各专业所需的埋件、埋筋、予埋套管等应事先相互联系、按其专业要求进行予埋或予留,不得遗漏,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论文图:顶板结构模板支撑示意论文(三) 楼梯模板:楼梯模板底模、侧模采用 15 厚木胶板,龙骨为 4590 木方及 100100 木方,支撑用 482.60 钢管,间距 10001000mm。施工前应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安装休息平台梁,再安装楼梯模板斜方楞,然后铺设楼梯底模板,再安装侧模和踏步模板,安装时要特别注意斜支撑的固定,防止
14、浇筑砼时移动。(四) 模板支承排架搭设的构造要求:1.模板支架立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A.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B.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 200mm 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产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 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C.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处,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
15、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 1/3;(2)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m,应采用不少于 2 个旋转和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 100mm。(3) 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 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 15mm;(4) 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外,其偏心距不应大于 25mm。2.满堂模板支架的支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9(1) 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2) 高于 4m 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 4 排
16、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 2 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3) 竖向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 4 跨,且不应大于 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 4560之间;(五) 模板施工注意事项特别要求1.本工程结构部布整体地下室,上分单体,测量定位放线是否准确决定模板施工的定位精度,故在测量施工前,要制定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测量方案;在测量过程中,要细心操作,确保精度;同时注意保护原始复合坐标;2.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3.在浇筑砼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模板安装和浇筑砼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
17、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4.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5.支模前按设计图弹出柱子、墙体边线,抹好墩台,并校正钢筋位置,钢筋上部应采用钢管脚手固定,保证钢筋位正确。6.柱箍、墙面楞木规格及间距应经过计算选用,柱子四角和墙体两侧应采用拉杆和支撑固定。7.墙模板安装易产生墙体厚薄不一致、不垂直,上口过大,墙体烂脚等质量问题。防止方法是:模板连接用卡具或插销不宜过疏,穿墙螺栓的规格和间距应按配板设计设置,墙上口应设拉结;支撑的间距、位置应由配板设计确定,模板安装前底边应先批好水泥砂浆找平层,以防止漏浆等。8.与砼接触的模板表面应认真涂刷脱模剂,不得漏涂,涂刷后如被雨淋,
18、应补刷脱模剂。9.拆除模板时要轻轻橇动,使模板脱离砼表面,禁止猛砸狠敲,防碰坏砼。10.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暂时不用时应遮荫覆盖,防止暴晒。11.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时,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远距离观察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不得擅自进入自行处理。12.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13.必须正确放线。尤其是现场环境条件不好时,要反复校核轴线后,再放模板边线和标高线。14.模板支撑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 JGJ130-2011 及苏州市建设局 2006 第 24 号文件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 ,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
19、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梁底多立杆支撑时中间立杆严禁后加,梁底立杆采用可调顶托,外伸长度要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纵横向水平杆贯通。大梁两侧承重立杆与梁底小横杆必须用双扣件扣紧。15.在模板支撑钢管底均铺设木板,厚 50X200MM,保证均匀分布上层传递的荷载,10减少砼板局部受压。16.模板支撑施工中应遵循规范JGJ130-2011构造要求,纵横向水平杆严禁缺失,水平杆纵、横向要连通,扫地杆不得缺失,梁中间立杆严禁后加。搭设高区域模板下层架体严禁拆除,必须待上层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 3 天后且下层结构砼强度达到 75%以上方可拆除下层模板。17.框架柱应先浇筑,整个模
20、板支撑体系所有水平拉杆均应与框架柱联结固定,无法联接固定的的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相邻墙体顶紧顶牢。.模板铺设前必须对模板支撑系统按方案要求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18.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前必须认真向有关施工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交底,交底应健全签字手续。19.砼梁浇捣要做到均匀对称,考虑分层进行浇筑,从梁跨中向二端对称进行,严格控制堆载高度在结构面上厚度不超过 100MM, ,防止产生不均匀推力,影响支撑体系稳定。20.同时对模板支架设置变形监测点做好监测工作,监测点设在大梁侧和大横杆及明显的立杆上,用红漆做好标记,从混凝土浇筑前和浇筑过程中监测架体变形,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停止
21、施工,撤离人员。21.钢管支撑的立杆水平杆联接伸入相邻楼层并联接不少于三根立杆,相邻框架柱的水平杆与框架柱联接固定,并在结构梁上设联墙件增加架体的刚性联接,在梁底一步高内满铺竹笆片做好防高空坠落措施,周边做好临边防护设围栏。22.做好对支架的监测,在主要横杆上用红漆标注监测点,在浇筑混凝土时用水平仪监测测点变化情况,分析和判断支架的稳定与否。23在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不得在架体下进行任何从事施工作业。24模板支撑架体的顶层步距根据规范要求设为 750MM。六、 模板拆除(一) 侧模的拆除要求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拆除模板时不破坏混凝土表面时方可拆除,拆模时间已同条件检测报告强度达到 75%。(二) 柱大模板拆除大模板应在砼强度达到 1.2Mpa 时拆除。一般在砼浇筑后 1012h 为宜,视气温情况,冬季应适当延长至 1218h,夏季高温时可适当缩短至 8h 左右。拆模板前应清除操作平台的杂物,便于操作安全;拆除模板时应先拆除连接附件,再松开地脚螺栓,使大模板向后倾斜与墙面脱离。使模板与墙体脱开。如模板与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