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为什么孩子刚送幼儿园特别容易生病.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6593299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什么孩子刚送幼儿园特别容易生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为什么孩子刚送幼儿园特别容易生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为什么孩子刚送幼儿园特别容易生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为什么孩子刚送幼儿园特别容易生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为什么孩子刚送幼儿园特别容易生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为什么孩子刚送幼儿园特别容易生病?孩子没有送幼儿园之前,家庭对孩子关怀备至,照顾的非常周到,而且家庭的环境简单,接触疾病的机会少,所以孩子生病的机会少。这样的孩子就是我们说的是“温室中的鲜花”,不能经受风雨严寒。当孩子送去幼儿园,幼儿园的环境是人多,接触的环境复杂,每个人所带来的各种疾病的病原菌也多,其中包括隐性带菌者或带病毒者(即携带病菌或病毒但是自身不发病,例如手足口病、痢疾),阿姨照顾这么多的孩子肯定有疏忽的地方,这么大的孩子因为免疫机制没有健全,其抵抗力差,所以容易患病。有的孩子因为到一个他不熟悉的环境,看不到自己的亲人,往往幼小的心灵产生分离焦虑和不安全的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也往往促使

2、孩子的抵抗力下降或者消化道功能紊乱。不熟悉的环境会促使孩子不敢在幼儿园大便和小便,常常出现憋着大便和尿的情况,所以孩子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还有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的传染病(未列入到一类计划免疫程序的一些疾病)、便秘或者泌尿系疾病。最常见的疾病有:上感,咽炎、扁桃体炎、气管炎等;孩子入幼儿园也正是手足口病、肠炎、痢疾、风疹等流行的季节、所以孩子会感染以上的传染病;便秘和尿道感染或遗尿。其实孩子生病家长应该泰然处之,做到“战略上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其实孩子每生一次病,就产生了对抗这种疾病的抗体,在机体和疾病的抗争中孩子的免疫机能逐渐健全。如果长期在家里不送幼儿园的孩子虽然生病少了,但是缺乏

3、了这方面的锻炼,体内缺乏相应的抗体,不能有效地抵御外界的一些病菌和病毒。当孩子逐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熟悉老师和小朋友并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规律,分离焦虑逐渐减轻,致消失其便秘或因憋尿而诱发的尿道感染的情况都会改善。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与社会接触、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在家里又是被众星捧月般精心地呵护着,这样的孩子在家中虽然与家长一起玩耍也很高兴和愉快,但是这种“合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是一种不平等的交往,孩子永远处于依赖、服从、受照顾的地位,因此孩子需要进入到幼儿园的“小社会”进行锻炼,进行社交方面的锻炼,也就是说的社会化的训练。孩子只有在和小朋友之间平等交往过程中才能学会和掌握合作、分

4、享、移情、共情等社会交往的技巧和提高情商,为他今后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不希望家长因孩子刚入园时哭闹严重就长时间不送,这样不但不利于减轻分离焦虑的情绪的产生,反而将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的想法又被进一步强化了,再次送幼儿园会使孩子的焦虑情绪加重。为了减少孩子入园时容易生病的现象,建议:1,事先熟悉: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家长在入园前,先带孩子去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老师,最好能够参加幼儿园举办的亲子班活动,这样孩子入园时就不至于感到幼儿园的环境陌生而产生比较严重的分离焦虑和不安全的情绪;2,做好准备:教会孩子正确洗手的步骤;养成孩子便后、饭前、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训练孩子会一些简单的自我

5、服务的本领,例如会穿脱简单的衣裤、会脱穿鞋;不要给孩子穿有多配饰的衣服;要选择松紧带裤腰的裤子,男孩子不要选择前开口有拉链的裤子;不要给孩子穿前空、后空的凉鞋;在幼儿园里预备一身干净的衣裤和内裤,以备孩子弄脏衣服后及时换掉;3,调整心态:孩子入园时家长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往往家长的分离焦虑情绪比孩子还严重,例如当着孩子的面因为心疼孩子自己流泪,或者千叮咛万嘱咐,或者离开后又偷偷返回窥视,一旦被孩子发现后更会加重孩子的焦虑不安的心情。当入园初期接回孩子后不要提一些容易引起孩子不愉快回忆的事情,例如幼儿园好不好呀?老师对你好不好呀?吃的好不好呀?老师喜欢你吗?小朋友欺负你了吗?或者当着孩子的面

6、与他人谈论幼儿园的一些问题等等,这样反而暗示给孩子你是不安心的,孩子自然会更敏感,加重了不愿意去幼儿园的情绪。另外也需要提请家长注意,休息期间尽量不要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带孩子去公共场合,以免感染疾病。家长在周末应遵循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和饮食规律,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因搅乱了平时的生活规律和杂乱无章的饮食特别容易生病,所以星期一、星期二也是医院儿科就诊患儿最多、最繁忙的时候。家长应该每天精心的观察自己的孩子,如果有任何不适,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如果孩子确实生病要及时领回家进行治疗与休养,待疾病痊愈后才能继续将孩子送到幼儿园,以免自己的孩子成为疾病传播的传染源。幼儿园也应该做好晨检,严格把关,注意

7、孩子之间的交叉感染问题,及时做好疾病的监控,隔离工作。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长还要注意孩子的营养,尤其是家长更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弥补幼儿园饮食的营养不足。当然也不能一味强调清淡而忽略了孩子的营养全面、均衡、合理。要保证孩子三餐热量的分配做到早餐热量占全天热量的 30%、中餐占 40%、晚餐占 30%。一般来说,孩子 3 岁以后随着免疫系统逐渐成熟,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渐加强,孩子生病的几率就少了。附几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几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病名 潜伏期(日)一般 最短 最长病人隔离期水痘 1317 10 24 隔离至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麻疹 814 6 21 皮疹出现后 5 日解除隔离,合并

8、肺炎者不少于发疹后 10 日风疹 1421 5 25 一般不需要隔离,必要时隔离至皮疹出现 5 日后为止流行性腮腺炎 1421 8 30 隔离至腺肿消失为止流行性感冒 12 数小时 4 隔离至症状消失为止流行性乙型脑炎 68 4 21 隔离至体温正常为止脊髓灰质炎 714 3 35 发病 4 周后解除隔离甲型肝炎 1442 一般发病后 40 日解除隔离猩红热 25 半天 12 咽部症状消失,鼻咽分泌物培养连续 2次阴性,解除隔离,但自治疗起不少于7 日白喉 25 天 1 10 症状消失,鼻咽分泌物连续 2 次培养阴性,解除隔离,但不少于 7 日百日咳 714 2 21 发病 40 日后或痉咳 30 日后解除隔离流行性脑膜炎 23 1 10 体温正常、鼻咽分泌物培养阴性解除隔离杆菌痢疾 14 半天 8 症状消失,粪便培养连续 2 次阴性,或症状消失后 1 周解除隔离伤寒副伤寒1014 3 30 体温正常,粪便培养连续 2 次阴性,或体温正常后 2 周,解除隔离,炊事员保育员暂调离工作,继续观察 2 个月摘自张思莱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育儿路上答疑解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幼儿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