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5

类型化学药品 CTD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doc

  • 上传人:hyngb9260
  • 文档编号:6591568
  • 上传时间:2019-04-18
  • 格式:DOC
  • 页数:45
  • 大小:45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化学药品 CTD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doc
    资源描述:

    1、国食药监注 2010 387 号附件:化学药品 CTD 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 1 CTD 格式申报主要研究信息汇总表(原料药)2.3.S.1 基本信息2.3.S.1.1 药 品名称原料药的中英文通用名、化学名2.3.S.1.2 结 构原料药的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2.3.S.1.3 理化性 质原料药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性状(如外观, 颜色,物理状态);熔点或沸点;比旋度,溶解性,溶液 pH, 分配系数,解离常数,将用于制剂生产的物理形态(如多晶型、溶剂化物、或水合物),生物学活性等。2.3.S.2 生产 信息2.3.S.2.1 生 产商生产商的名称(一定要写全称)、地址以及生产场所的地址。2

    2、.3.S.2.2 生 产工艺和过 程控制(1)工艺流程图:参见申报资料 3.2.S.2.2(注明页码)。(2)工艺描述:按反应路线简述各步反应的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取代、缩合、烃化、 酰化等),各步反 应的原料、 试剂、溶 剂和产物的名称,终产物的精制方法和粒度控制等;特殊的反应条件(如高温、高压、深冷等)应说明。 详细内容参见申报资料 3.2.S.2.2(注明页码)。(3)生产设备:参见申报资料 3.2.S.2.2(注明页码)。(4)大生产的拟定批量:kg(g)/批。2.3.S.2.3 物料控制 2 生产用物料(如起始物料、反应试剂、溶剂、催化剂等)的质量控制信息(包括来源、质量标准等),

    3、参见申报资料 3.2.S.2.3(注明页码)。2.3.S.2.4 关 键 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 列出所有关键步骤及其工艺参数控制范围。关键步骤确定依据参见申报资料 3.2.S.2.4 或 3.2.S.2.6(注明页码)。中间体的质量控制参见申报资料 3.2.S.2.4(注明页码)。2.3.S.2.5 工 艺验证和评 价 无菌原料药:工艺验证方案(编号:-,版本号:-)和验证报告(编号:-,版本号:- )参见申报资 料 3.2.S.2.5(注明 页码)。其他原料药:工艺验证方案(编号:-,版本号:-)和验证报告(编号:-,版本号:- )参见申报资 料 3.2.S.2.5(注明 页码);或者,工 艺

    4、验证方案(编号:-,版本号:-)和批生产记录(编号:-,版本号:-)样稿参见申报资料 3.2.S.2.5(注明页码 ),验证承诺书参见 申报资料 3.2.S.2.5(注明页码)。2.3.S.2.6 生 产工艺的开 发 简 要 说 明 工 艺 路 线 的 选 择 依 据 (例 如 参 考 文 献 或 自 行 设 计 ),简 要 描 述工 艺 开 发 过 程 中 生 产 工 艺 的 主 要 变 化 (包 括 批 量 、设 备 、工 艺 参 数 以 及 工艺 路 线 等 的 变 化 )。详 细 信 息 参 见 申 报 资 料 3.2.S.2.6(注 明 页 码 )。提供工艺研究数据汇总表,示例如下:

    5、工艺研究数据汇总表批号 试制日期 批量 收率 试制目的/ 样品质量 3 样品用途 含量 杂质 性状等2.3.S.3. 特性 鉴定2.3.S.3.1 结 构和理化性 质(1)结构确证列出结构确证研究的主要方法(例如元素分析、IR、 UV、NMR、MS等)和结果。 详细信息参见申报资料 3.2.S.3.1(注明页码)。说明结构确证用样品的精制方法、纯度,对照品的来源及纯度。(2)理化性质详细信息参见申报资料 3.2.S.3.1(注明页码)。多晶型的研究方法和结果:溶剂化物/或水合物的研究方法和结果:粒度检查方法和控制要求:2.3.S.3.2 杂质按下表列明已鉴定的杂质:杂质情况分析杂质名称 杂质结

    6、构 杂质来源详细信息参见申报资料 3.2.S.3.2(注明页码)。2.3.S.4 原料 药的控制2.3.S.4.1 质 量标准 4 按 下 表 方 式 提 供 质 量 标 准 (方 法 不 必 详 细 描 述 ,可 简 述 为 HPLC,或 中国 药 典 方 法 等 )。质 量 标 准 详 细 信 息 参 见 申 报 资 料 3.2.S.4.1(注 明 页 码 )。检查项目 方法 放行标准限度 货架期标准限度外观溶液的颜色与澄清度溶液的 pH鉴别有关物质残留溶剂水分重金属硫酸盐炽灼残渣粒度分布晶型其他含量2.3.S.4.2 分析方法列明各色谱方法的色谱条件:有关物质、残留溶剂、含量等。分析方法

    7、详细信息参见申报资料 3.2.S.4.2(注明页码)。2.3.S.4.3 分析方法的 验证按检查方法逐项提供,以表格形式整理验证结果。示例如下: 5 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总结项目 验证结果专属性线性和范围定量限准确度精密度溶液稳定性耐用性详细信息参见申报资料 3.2.S.4.3(注明页码)。2.3.S.4.4 批 检验报告三个连续批次(批号:)的检验报告参见申报资料 3.2.S.4.4(注明页码)。2.3.S.4.5 质 量标准制定依据质量标准制定依据以及质量对比研究结果参见申报资料3.2.S.4.5(注明 页码)。2.3.S.5 对照品药典对照品:来源、批号。自制对照品:简述含量和纯度标定的方

    8、法及结果。详细信息参见申报资料 3.2.S.5(注明页码)。2.3.S.6 包装材料和容器项目 包装容器 6 包材类型 注 1包材生产商包材注册证号包材注册证有效期包材质量标准编号详细信息参见申报资料 3.2.S.6(注明页码)。2.3.S.7 稳定性2.3.S.7.1 稳 定性总结样品情况:(按下表填写)批号 生产日期 生产地点 批量 包装 试验类型例如,影响因素、加速或长期试验考察条件:(按下表填写)试验条件 计划取样点 已完成的取样点2.3.S.7.2 上市后 稳定性承 诺和稳定性方案详细信息参见申报资料 3.2.S.7.2(注明页码)。拟定贮存条件和有效期:2.3.S.7.3 稳 定性

    9、数据 7 按以下例表简述研究结果,详细信息参见申报资料 3.2.S.7.3(注明页码)。考察项目 方法及限度(要求) 试验结果性状目视观察,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在 0 至 18 月考察期间,各时间点均符合规定有关物质HPLC 法,杂质 A 不得过 0.3%,其他单一杂质不得过 0.1%,总杂质不得过 0.8%在 0 至 18 个月考察期间,杂质 A 最大为 0.15%,单一杂质最大为 0.08%,总杂质最大为 0.4%,未显示出明显的变化趋势含量HPLC 法,不少于98.0%在 0 至 18 个月考察期间,含量变化范围为98.4%(最低值)至99.6%(最大值),未显示出明显的变化趋势说明:对

    10、于选用 CTD 格式提交申 报资料的申 请人,除按照“CTD 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整理、提交药学部分的研究资料和图谱外,还应基于申报资料填写本表,并提交电子版。本表中的信息是基于申报资料的抽提,各项内容和数据应与申报资料保持一致,并在各项下注明所对应的申报资料的项目及页码。本表的格式、目录及项目编号不能改变。 8 即使对应项目无相关信息或研究资料,项目编号和名称也应保留,可在项下注明“无相关研究内容”或“不适用”。 对于以附件形式提交的资料,应在相应项下注明“参见附件(注明申报资料中的页码)”。CTD 格式申报主要研究信息汇总表(制剂) 9 2.3.P.1 剂型及产品组成(1)说明具体的剂型

    11、,并以表格的方式列出单位剂量产品的处方组成,列明各成分在处方中的作用,执行的标准。如有过量加入的情况需给予说明。 对于处方中用到但最终需去除的溶剂也应列出。(2)如附带专用溶剂,参照上表格方式列出专用溶剂的处方。(3)说明产品所使用的包装材料及容器。2.3.P.2 产品开发简要说明产品开发目标,包括剂型、规格的选择依据。2.3.P.2.1 处方组成2.3.P.2.1.1 原料药简述原料药和辅料的相容性试验结果。详细信息参见申报资料3.2.P.2.1.1(注明页码)。简要分析与制剂生产及制剂性能相关的原料药的关键理化特性(如晶型、溶解性、粒度分布等等)及其控制。2.3.P.2.1.2 辅料简述辅

    12、料种类和用量选择的试验和/或文献依据。详细信息参见申成分 用量 过量加入 作用 执行标准工艺中使用到并最终去除的溶剂 10 报资料 3.2.P.2.1.2(注明页码)。2.3.P.2.2 制剂研究3.2.P.2.2.1 处方开发过程处方的研究开发过程和确定依据参见申报资料 3.2.P.2.2.1(注明页码)。以列表方式说明不同开发阶段(小试、中试、大生产)处方组成的变化、原因以及支持变化的验证研究。示例如下:处方组成变化汇总小试处方 中试处方 大生产处方 主要变化及原因 支持依据过量投料:过量投料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依据。2.3.P.2.2.2 制剂相关特性简要对与制剂性能相关的理化性质,如 pH

    13、,离子 强度,溶出度,再分散性,复溶、粒径分布、聚合、多晶型、流变学等进行分析。提供自研产品与对照药品在处方开发过程中进行的质量特性对比研究结果,例如:(1)口服固体制剂的溶出度:样品批号、对照药品批号和生产厂;溶出条件,取样点;比较结果。(2)有关物质:样品批号、对照药品批号和生产厂;测定及计算方法;比较结果。2.3.P.2.3 生产工艺的开发 11 生产工艺的选择和优化过程参见申报资料 3.2.P.2.3(注明页码)。以列表方式说明从小试到中试直至放大生产过程的变化(包括批量、设备、工艺 参数等的变化)及相关的支持性验证研究。示例如下:生产工艺变化汇总小试工艺 中试工艺 大生产工艺 主要变

    14、化 支持依据汇 总 研 发 过 程 中 代 表 性 批 次 (应 包 括 但 不 限 于 临 床 研 究 批 、中 试 放 大批 、生 产 现 场 检 查 批 、工 艺 验 证 批 等 )的 样 品 情 况 ,包 括 :批 号 、生 产 时 间 及地 点 、批 规 模 、用 途 (如 用 于 稳 定 性 试 验 ,用 于 生 物 等 效 性 试 验 等 )、分 析 结果 (例 如 有 关 物 质 、溶 出 度 以 及 其 他 主 要 质 量 指 标 )。示 例 如 下 :批分析汇总样品质量批号 生产日期 生产地点 规模 收率 样品用途 含量 杂质 其它指标2.3.P.2.4 包装材料/容器项目

    15、 包装容器 配件 注 2包材类型 注 1 12 包材生产商包材注册证号包材注册证有效期包材质量标准编号详细信息参见申报资料 3.2.P.2.4(注明页码)。2.3.P.2.5 相容性简述制剂和附带溶剂或者给药装置的相容性。详细信息参见申报资料 3.2.P.2.5(注明页码)。2.3.P.3 生产2.3.P.3.1 生产商生产商的名称(一定要写全称)、地址、电话、传真以及生产场所的地址、电话 、传真等。2.3.P.3.2 批处方以表格的方式列出生产规模产品的处方组成,列明各成分在处方中的作用,执 行的标准。如有过量加入的情况需给予说明并论证合理性。对于处方中用到但最终需去除的溶剂也应列出。成分

    16、用量 过量加入 作用 执行标准工艺中使用到并最终去除的溶剂2.3.P.3.3 生产工艺和工艺控制(1)工艺流程图:参见申报资料 3.2.P.3.3(注明页码)。(2)工艺描述:按单元操作过程简述工艺(包括包装步骤),明确主要 13 操作流程、工艺参数和范围。详细内容参见申报资料 3.2.P.3.3(注明页码)。(3)主要的生产设备:参见申报资料 3.2.P.3.3(注明页码)。(4)大生产的拟定规模:制剂单位/批(口服制剂等)或灌装前的溶液体积/ 批(溶液剂、注射剂等)。2.3.P.3.4 关键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列出所有关键步骤及其工艺参数控制范围。关键步骤确定及工艺参数控制范围确定资料参见申

    17、报资料3.2.P.3.4(注明 页码)。中间体的质量控制参见申报资料 3.2.P.3.4(注明页码)。2.3.P.3.5 工艺验证和评价无菌制剂和采用特殊工艺的制剂:工艺验证方案(编号:-,版本号:-)和 验证报告(编号: -,版本号: -),参见申 报资料 3.2.P.3.5(注明页码)。其他制剂:工艺验证方案(编号:-,版本号:-)和验证报告(编号:-,版本号:-)参见申报资料 3.2.P.3.5(注明页码);或者,工艺验证方案(编号:-,版本号:-)和批生产记录(编号:-,版本号:-)样稿参见申报资料 3.2.P.3.5(注明页码),验证承诺书参见申报资料 3.2.P.3.5(注明页码)

    18、。2.3.P.4 原辅料的控制按下表提供相关信息:成分 生产商 批准文号 质量标准 14 工艺过程中溶剂的使用与去除2.3.P.5 制剂的质量控制2.3.P.5.1 质量标准 按下述表格方式提供质量标准。如具有放行标准和货架期标准,应分别进行说明。质量标准详细信息参见申报资料 3.2.P.5.1(注明页码)。检查项目 方法 放行标准限度 货架期标准限度性状鉴别降解产物溶出度含量均匀度/装量差异残留溶剂水分粒度分布无菌细菌内毒素其他含量2.3.P.5.2 分析方法列明各色谱方法的色谱条件:降解产物、残留溶剂、含量等。 15 列明溶出度检查的溶出条件、定量方法等。分析方法详细信息参见申报资料 3.

    19、2.P.5.2(注明页码)。2.3.P.5.3 分析方法的验证以表格形式逐项总结验证结果。示例如下: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结果项目 验证结果专属性 辅料干扰情况; 已知杂质分离;难分离物质对分离试验;强制降解试验;线性和范围 针对已知杂质进行定量限、检测限准确度 针对已知杂质进行精密度 重复性、中间精密度、重现性等溶液稳定性耐用性 色谱系统耐用性、萃取(提取)稳健性详细信息参见申报资料 3.2.P.5.3(注明页码)。2.3.P.5.4 批检验报告三个连续批次(批号:)的检验报告参见申报资料 3.2.P.5.4(注明页码)。2.3.P.5.5 杂质分析以列表的方式列明产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示例如下

    20、:杂质情况分析杂质名称 杂质结构 杂质来源 杂质控制限度 是否定入质量标准 16 详细信息参见申报资料 3.2.P.5.5(注明页码)。2.3.P.5.6 质量标准制定依据质量标准制定依据参见申报资料 3.2.P.5.6(注明页码)。2.3.P.6 对照品药典对照品:来源、批号。自制对照品:简述含量和纯度标定的方法及结果。2.3.P.7 稳定性2.3.P.7.1 稳定性总结(1)试验样品批 号规 格原料药来源及批号生产日期生产地点批 量内包装材料(2)研究内容常规稳定性考察结果 17 项目 放置条件 已完成的考察时间 (计划考察时间)高温高湿光照影响因素试验其它加速试验中间条件试验长期试验其它

    21、试验使用中产品稳定性研究结果项目 放置条件 考察时间 考察项目 分析方法及 其验证 研究结果配伍稳定性多剂量包装产品开启后稳定性制剂与用药器具的相容性试验其它试验2.3.P.7.2 上市后的稳定性承诺和稳定性方案详细信息参见申报资料 3.2.P.7.2(注明页码)。基于目前稳定性研究结果,拟定包装材料、贮藏条件和有效期如下:拟定内包材拟定贮藏条件拟定有效期对说明书中相关内容的提示2.3.P.7.3 稳定性数据 18 按以下例表简述研究结果,详细信息参见申报资料 3.2.P.7.2(注明页码)。考察项目 方法及限度(要求) 试验结果性状 目视观察,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在 0 至 18 月考察期间

    22、,各时间点均符合规定降解产物 HPLC 法,杂质 A 不得过 0.3%,其他单一杂质不得过 0.1%,总杂质不得过 0.8%在 0 至 18 个月考察期间,杂质 A 最大为 0.15%,单一杂质最大为 0.08%,总杂质最大为0.4%,未显示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溶出度 45min 不低于 80% 在 0 至 18 个月考察期间,各时间点均符合规定,未显示出明显的变化趋势含量 HPLC 法,5.0%05.0%在 0 至 18 个月考察期间,含量变化范围为 99.8%(最低值)至 101.2%(最大值),未显示出明显的变化趋势说明:对于选用 CTD 格式提交申 报资料的申 请人,除按照“CTD 格式申

    23、报资料撰写要求”整理、提交药学部分的研究资料和图谱外,还应基于申报资料填写本表,并提交电子版。本表中的信息是基于申报资料的抽提,各项内容和数据应与申报资料保持一致,并在各项下注明所对应的申报资料的项目及页码。本表的格式、目录及项目编号不能改变。即使对应项目无相关信息或研究资料,项目编号和名称也应保留,可在项下注明“无相关研究内容”或“不适用”。 对于以附件形式提交的资料, 19 应在相应项下注明“参见附件(注明申报资料中的页码)”。CTD 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原料药)一、目 录3.2.S 原料 药3.2.S.1 基本信息3.2.S.1.1 药 品名称3.2.S.1.2 结 构3.2.S.1.

    24、3 理化性 质3.2.S.2 生 产信息3.2.S.2.1 生 产商3.2.S.2.2 生 产工艺和过程控制3.2.S.2.3 物料控制3.2.S.2.4 关 键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3.2.S.2.5 工 艺验证和评价3.2.S.2.6 生 产工艺的开发3.2.S.3 特性 鉴定3.2.S.3.1 结 构和理化性质3.2.S.3.2 杂质3.2.S.4 原料 药的质量控制3.2.S.4.1 质 量标准3.2.S.4.2 分析方法3.2.S.4.3 分析方法的验证 20 3.2.S.4.4 批 检验报告3.2.S.4.5 质 量标准制定依据3.2.S.5 对 照品3.2.S.6 包装材料和容器3.

    25、2.S.7 稳 定性3.2.S.7.1 稳 定性总结3.2.S.7.2 上市后 稳定性承诺和稳定性方案3.2.S.7.3 稳 定性数据二、申报资料正文及撰写要求3.2.S.1 基本信息3.2.S.1.1 药 品名称提供原料药的中英文通用名、化学名,化学文摘(CAS )号以及其它名称(包括国外药典收载的名称)。3.2.S.1.2 结 构提供原料药的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如有立体结构和多晶型现象应特别说明。3.2.S.1.3 理化性 质提供原料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一般来源于药典和默克索引等),具体包括如下信息:性状(如外观,颜色,物理状 态);熔点或沸点;比旋度,溶解性,溶液 pH, 分配系数,

    26、解离常数,将用于制剂生产的物理形态(如多晶型、溶剂化物、或水合物),粒度等。3.2.S.2 生产 信息 21 3.2.S.2.1 生 产商生产商的名称(一定要写全称)、地址、电话、传真以及生产场所的地址、电话 、传真等。3.2.S.2.2 生 产工艺和过 程控制(1)工艺流程图:按合成步骤提供工艺流程图,标明工艺参数和所用溶剂。如为 化学合成的原料药,还应提供其化学反应式,其中应包括起始原料、中间体、所用反应试剂的分子式、分子量、化学结构式。(2)工艺描述:按工艺流程来描述工艺操作,以注册批为代表,列明各反应物料的投料量及各步收率范围,明确关键生产步骤、关键工艺参数以及中间体的质控指标。(3)

    27、生产设备:提供主要和特殊设备的型号及技术参数。(4)说明大生产的拟定批量范围。3.2.S.2.3 物料控制 按照工艺流程图中的工序,以表格的形式列明生产中用到的所有物料(如起始物料、反应试剂、溶剂、催化 剂 等),并说明所使用的步骤。示例如下:物料控制信息物料名称 质量标准 生产商 使用步骤提供以上物料的质量控制信息,明确引用标准,或提供内控标准 22 (包括项目、检测方法和限度),并提供必要的方法学验证资料。对于关键的起始原料,尚需根据相关技术指导原则、技术要求提供其制备工艺资料。3.2.S.2.4 关 键步骤和中 间体的控制 列出所有关键步骤(包括终产品的精制、纯化工艺步骤)及其工艺参数控

    28、制范围。列出已分离的中间体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项目、方法和限度,并提供必要的方法学验证资料。3.2.S.2.5 工 艺验证和评 价 对无菌原料药应提供工艺验证资料,包括工艺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对于其他原料药可仅提供工艺验证方案和批生产记录样稿,但应同时提交上市后对前三批商业生产批进行验证的承诺书。验证方案、验证报告、批生产纪录等应有编号及版本号,且应由合适人员(例如 QA、QC、质量及生产负责人等)签署。3.2.S.2.6 生 产工艺的开 发 提供工艺路线的选择依据(包括文献依据和/或理论依据)。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包括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以说明关键步骤确定的合理性以及工艺参数控制范

    29、围的合理性。详细说明在工艺开发过程中生产工艺的主要变化(包括批量、设备、工艺参数以及工艺路线等的变化)及相关的支持性验证研究资料。提供工艺研究数据汇总表,示例如下: 23 工艺研究数据汇总表样品质量批号 试制日期 试制地点试制目的 /样品用途 注 1批量 收率工艺 注2 含量 杂质 性状等注 1:说明生产该批次的目的和样品用途,例如工艺验证/稳定性研究;注 2:说 明表中所列批次的生产工艺是否与 S.2.2 项下工艺一致,如不一致,应明确不同点。3.2.S.3. 特性 鉴定3.2.S.3.1 结 构和理化性 质(1)结构确证结合合成路线以及各种结构确证手段对产品的结构进行解析,如可能含有立体结

    30、构、结晶水/结晶溶剂或者多晶型 问题要详细说明。提供结构确证用样品的精制方法、纯度、批号,如用到对照品,应说明对照品来源、纯度及批号;提供具体的研究数据和图谱并进行解析。具体要求参见化学药物原料药制备和结构确证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2)理化性质提 供 详 细 的 理 化 性 质 信 息 ,包 括 :性 状 (如 外 观 ,颜 色 ,物 理 状 态 );熔点 或 沸 点 ;比 旋 度 ,溶 解 性 ,吸 湿 性 ,溶 液 pH, 分 配 系 数 ,解 离 常 数 ,将 用于 制 剂 生 产 的 物 理 形 态 (如 多 晶 型 、溶 剂 化 物 、或 水 合 物 ),粒 度 等 。3.2.S.3

    31、.2 杂质 24 以列表的方式列明产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包括有机杂质,无机杂质,残留溶 剂和催化剂),分析杂质的来源(合成原料带入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或者是降解产生的),并提供控制限度。示例如下:杂质情况分析杂质名称 杂质结构 杂质来源 杂质控制限度 是否定入质量标准对于降解产物可结合加速稳定性和强力降解试验来加以说明;对于最终质量标准中是否进行控制以及控制的限度,应提供依据。对于已知杂质需提供结构确证资料。3.2.S.4 原料 药的质量控制3.2.S.4.1 质 量标准 按下表方式提供质量标准,如放行标准和货架期标准的方法、限度不同,应分别进行说明。检查项目 方法(列明方法 的编号)

    32、放行标准 限度 货架期标准 限度外观溶液的颜色与澄清度溶液的 pH鉴别有关物质残留溶剂水分 25 重金属硫酸盐炽灼残渣粒度分布晶型其他含量3.2.S.4.2 分析方法提供质量标准中各项目的具体检测方法。3.2.S 4.3 分析方法的 验证按照化学药物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质量标准建立的规范化过程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杂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 药物残留溶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等以及现行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中有关的指导原则提供方法学验证资料,可按检查方法逐项提供,以表格形式整理验证结果,并提供相关验证数据和图谱。示例如下: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总结项目 验证结果专属性线性和

    33、范围定量限准确度精密度溶液稳定性耐用性 26 3.2.S.4.4 批 检验报告提供不少于三批连续生产样品的检验报告。3.2.S.4.5 质 量标准制定依据说明各项目设定的考虑,总结分析各检查方法选择以及限度确定的依据。如和已上市产品进行了质量对比研究,提供相关研究资料及结果。3.2.S.5 对照品药品研制过程中如果使用了药典对照品,应说明来源并提供说明书和批号。药品研制过程中如果使用了自制对照品,应提供详细的含量和纯度标定过程。3.2.S.6 包装材料和容器(1)包材类型、来源及相关证明文件:项目 包装容器包材类型 注 1包材生产商包材注册证号包材注册证有效期包材质量标准编号注 1:关于包材类

    34、型,需写明结构材料、规格等。例如,复合膜袋包装组成为:聚酯/铝/聚乙烯复合膜袋、聚酯/低密度聚乙烯复合膜袋。提供包材的检验报告(可来自包材生产商或供应商)。(2)阐述包材的选择依据。 27 (3)描述针对所选用包材进行的支持性研究。3.2.S.7 稳定性3.2.S.7.1 稳 定性总结总结所进行的稳定性研究的样品情况、考察条件、考察指标和考察结果,对变 化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贮存条件和有效期。可以表格形式提供以上资料,具体可参见制剂项下。3.2.S.7.2 上市后 稳定性承 诺和稳定性方案应承诺对上市后生产的前三批产品进行长期留样稳定性考察,并对每年生产的至少一批产品进行长期留样稳定性考察,如

    35、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管理当局。提供后续的稳定性研究方案。3.2.S.7.3 稳 定性数据汇总以表格形式提供稳定性研究的具体结果,并将稳定性研究中的相关图谱作为附件。色谱数据和图谱提交要求参见制剂项下。说明:对于选用 CTD 格式提交申 报资料的申 请人,应按照本要求整理、提交药 学部分的研究资料和图谱。申报资料的格式、目录及项目编号不能改变。即使对应项目无相关信息或研究资料,项目编号和名称也应保留,可在项下注明“无相关研究内容”或“不适用”。对于以附件形式提交的资料, 应在相应项下注明“参见附件(注明申报资料中的页码)”。 28 CTD 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制剂)一、目 录3.2.P.1 剂

    36、型及产品组成3.2.P.2 产品开发3.2.P.2.1 处方组成3.2.P.2.1.1 原料药3.2.P.2.1.2 辅料3.2.P.2.2 制剂3.2.P.2.2.1 处方开发过程3.2.P.2.2.2 制剂相关特性3.2.P.2.3 生产工艺的开发3.2.P.2.4 包装材料/容器3.2.P.2.5 相容性3.2.P.3 生产3.2.P.3.1 生产商3.2.P.3.2 批处方3.2.P.3.3 生产工艺和工艺控制3.2.P.3.4 关键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3.2.P.3.5 工艺验证和评价3.2.P.4 原辅料的控制3.2.P.5 制剂的质量控制3.2.P.5.1 质量标准3.2.P.5.

    37、2 分析方法 29 3.2.P.5.3 分析方法的验证3.2.P.5.4 批检验报告3.2.P.5.5 杂质分析3.2.P.5.6 质量标准制定依据3.2.P.6 对照品3.2.P.7 稳定性3.2.P.7.1 稳定性总结3.2.P.7.2 上市后的稳定性研究方案及承诺3.2.P.7.3 稳定性数据二、申报资料正文及撰写要求3.2.P.1 剂型及产品组成(1)说明具体的剂型,并以表格的方式列出单位剂量产品的处方组成,列明各成分在处方中的作用,执行的标准。如有过量加入的情况需给予说明。对于处方中用到但最终需去除的溶剂也应列出。(2) 如附带专用溶剂,参照以上表格方式列出专用溶剂的处方。(3) 说明产品所使用的包装材料及容器。3.2.P.2 产品开发成分 用量 过量加入 作用 执行标准工艺中使用到并最终去除的溶剂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化学药品 CTD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659156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