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编制说明亚麻木酚素征求意见稿.doc

上传人:lxhqcj 文档编号:6588389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制说明亚麻木酚素征求意见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编制说明亚麻木酚素征求意见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编制说明亚麻木酚素征求意见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编制说明亚麻木酚素征求意见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编制说明亚麻木酚素征求意见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亚麻木酚素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及工作过程 亚麻木酚素标准的制定,是依据 2017 年国家粮食局下达的计划任务进行的,任务编号为 2015-2。该标准起草单位有河南工业大学,标准负责起草人为刘玉兰。1 亚麻木酚素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意义亚麻籽(Flaxseed or Linseed) ,也称胡麻籽,是亚麻科植物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的种子,是世界十大油料之一。亚麻在我国的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甘肃、陕西、河北、内蒙古、山西、宁夏、青海、新疆、黑龙江、云南和广西等地。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亚麻籽播种面积 282.40千公顷,亚麻籽产量 40.30

2、 万吨,占当年全球产量的 16%左右。亚麻籽中含约 40%的粗脂肪,约 20%的粗蛋白,以及约 10%的亚麻籽胶。目前,亚麻籽主要用于生产亚麻籽油,以及利用亚麻籽或亚麻籽壳生产亚麻籽胶,脱脂得到的亚麻籽饼粕主要用作畜禽饲料。木酚素也称作木脂素,是一类由双分子苯丙素合成的天然酚类化合物,广泛分布在多种植物中。亚麻籽中的木酚素主要为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secoisolariciresinol diglucoside,SDG)以及其糖苷配基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secoisolariciresinol, SECO) ,和罗汉松脂酚(matairesinol,MAT)等。由于 SDG 占亚麻籽

3、木酚素 90%以上,因此狭义上的亚麻木酚素也往往指代 SDG。虽然木酚素存在于很多的作物中,但是亚麻籽中的含量最为丰富。通常亚麻籽中含有木酚素 0.3%1.8%,约为其他植物的 75-800 倍。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亚麻木酚素具有抗癌、抗肿瘤、预防心血管疾病、预防骨质疏松、辅助治疗糖尿病和减缓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等生物活性。在商品化方面,由于亚麻木酚素主要富集于亚麻籽的皮壳中,因此国外很多公司,如美国 Golden Flax 4U 公司、加拿大渥太华的 Natunola 公司,提供的木酚素产品均为 100%纯天然亚麻籽壳,SDG 含量通常5%。美国 Green Leaf生产的木酚素粉末产品或者胶

4、囊产品,木酚素含量为 3.5%6%。另外,美国Barlean 等公司生产的含木酚素产品为亚麻籽油胶囊(包括软胶囊) 。亚麻籽木酚素产品以皮壳的形式直接作为商品或食品添加剂/辅料在我国还较为少见。我国市场上的亚麻木酚素产品主要为纯度 20%80%的亚麻籽提取物,这些提取物主要用于食品、保健品、医药、以及化妆品等领域。由于我国亚麻木酚素产品主要以亚麻籽提取物的形式呈现,而我国现有的标准如:GB/T 15681-2008亚麻籽 ;GB/T 8235-2008亚麻籽油 ;NY/T 217-1992饲料用亚麻仁饼/粕 ;QB 2731-2005食品添加剂 亚麻籽胶 ;GB 1886.175-2016食品

5、添加剂 亚麻籽胶(又名富兰克胶)等均未涉及木酚素产品质量,因此都不能对亚麻木酚素产品进行市场约束和指导。随着亚麻籽及其产品在我国消费市场认可度的提高,以及亚麻籽综合开发利用的深入,高附加值的亚麻木酚素产品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并生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能够生产和提供亚麻木酚素产品的企业超过 20 家。亚麻木酚素根据纯度的不同售价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亚麻木酚素纯度为 20%的产品一般为 200-400 元/kg,而纯度为 40%的产品售价通常为 500-900 元/kg,为亚麻籽油的 4-20 倍,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由于加工原料不同、加工工艺不同,亚麻木酚素产品的品质质量和卫生指标也存在

6、差异,目前我国尚未有相关标准来对亚麻木酚素产品的生产、销售进行指导和规范。随着亚麻木酚素产品在食品等相关领域应用的日益广泛,制定和颁布亚麻木酚素产品标准的需求日益强烈。本标准的制定符合我国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的要求,满足我国亚麻籽木酚素实际生产和贸易需要,有利于提高亚麻木酚素的产品质量,为亚麻木酚素加工业发展提供服务。本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亚麻木酚素产业乃至亚麻籽生产和加工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2 本标准制定的主要工作过程(1)该标准制定任务下达后,即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明确了项目负责人,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开展本标准制定的各项工作。(2)在本标准制定工作中,标准起草工作组查

7、阅了大量的科技文献及国家相关标准资料,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对我国亚麻籽主要产区进行亚麻籽采样并对其主要质量指标和亚麻木酚素含量进行检验分析和数据整理;对亚麻木酚素生产厂家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起草制定亚麻木酚素标准,同时编制本标准的编制说明。(3)将亚麻木酚素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编制说明发给油料油脂标准分技术委员会及有关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充分征求意见,对返回的意见进行汇总分析,采纳合理的建议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形成送交粮标委的亚麻木酚素标准文本和标准编制说明。3 亚麻木酚素行业标准的编制原则编写规则是按照 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

8、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 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 第 4 部分:化学分析方法以及 GB/T 1.2-2002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2 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写的。(二)亚麻木酚素行业标准制定的相关依据1 相关的亚麻标准 GB/T15681-2008亚麻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16-92饲料用亚麻仁饼/ 粕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DB15/T 828-2015 亚麻籽中木酚素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标准规定了亚麻籽木酚素含量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亚麻籽木酚素含量的测定。本方法检出限:0.0029g/100g

9、;2 主要的参考文献1 Zhen-Shan Zhang, Dong Li, Li-Jun Wang, et al. Optimization of ethanolwater extraction of lignans from flaxseed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07, 57(1):17-24.2 Zhen-Shan Zhang, Li-Jun Wang, Dong Li,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Flaxseed Oil from Two Different Flax Plants J. Int

10、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Properties, 2011, 14(6):1286-1296.3 Zhen-Shan Zhang, Yu-Lan, Liu, Li-Ming C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rying methods on the extraction rate and qualities of oils from demucilaged flaxseed J. Drying Technology, 2018, 36, 1642-1652.4 任广跃, 朱文学,张振山. 亚麻籽深加工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5 中华

11、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http:/6 张文斌. 亚麻木酚素的提取纯化与生物活性研究D. 江南大学, 2007.7 徐海娥, 李莉, 仓公敖. HPLC 法测定亚麻籽中开环异落叶松脂素的含量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6, 16(11):1288-1289.8 帅铁军. 从亚麻粕中直接提取亚麻木酚素和高蛋白亚麻粕脱毒的方法:, CN104478954AP. 2015.9 胡晓军, 李群, 许光映,等. 从亚麻籽皮中连续提取亚麻胶和木酚素的方法:, CN 102850414 BP. 2015.10 冯小慧, 李国银, 宋洁,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亚麻籽中木酚素的含量J. 畜牧与饲料

12、科学, 2016, 37(12):17-18.11 李丽杰, 王越男, 张保军,等. 冷榨与热榨亚麻饼粕木酚素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能比较J. 食品科技, 2017(11):241-247.12 孙伟洁, 杨宏志, 李佩毅,等. 溶剂法提取亚麻木酚素的工艺研究J. 粮油加工, 2009(2):58-61.13 金鑫, 阎卫东, 邵云东. 食物加工方法对亚麻木酚素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33(5):134-137.14 梅莺. 亚麻饼木酚素发酵提取工艺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5 郗厚波. 亚麻壳培养基质中木酚素类物质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D. 浙江工商

13、大学, 2017.16 葛晓静, 邓天昇, 侯相林. 亚麻木酚素的稳定性及其提取工艺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9, 35(7):174-178.17 胡晓军. 亚麻木酚素的营养保健作用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5(8):36-37.18 刘效栓, 毕映燕, 李季文,等. 亚麻木酚素缓释片的质量标准研究J. 中国药房, 2015(9):1286-1288.19 房娜. 亚麻木酚素抗氧化产品开发D. 山东师范大学, 2013.20 邵文捷, 冯小慧, 姚一萍,等. 亚麻木酚素提取方法的初步研究J. 北方农业学报, 2013(1):36-37.21 彭郁, 李茉, 刘冰,等. 亚麻木酚素提取

14、技术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 2016(5):242-245.22 崔宝玉, 刘玉, 阚侃,等. 亚麻木酚素提取与纯化的研究进展 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 31(7):181-184.23 徐玉玲, 谭平, 罗小伟,等. 亚麻油渣提取物制备工艺研究 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4(2):111-114.24 谢冬微, 路颖, 赵德宝,等. 亚麻种质资源木酚素含量及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J. 中国麻业科学, 2016, 38(4):145-151.25 陈志强, 高岚, 王昌禄. 亚麻籽饼粕中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的提取工艺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15、 2008, 36(3):855-856.26 郝文来, 刘连生. 亚麻籽功能成分的综合提取工艺研究J. 现代食品, 2017(20):102-104.27 付亚琦. 亚麻籽木酚素不同水解产物结构鉴定及活性研究D. 浙江工商大学, 2014.28 王晓蕾. 亚麻籽木酚素的分离纯化及其对裸鼠乳腺移植瘤影响的初步研究D. 山东大学, 2007.29 田彩平, 廖世奇. 亚麻籽木酚素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37(7):131-133.30 付亚琦, 梁新乐, 陈敏,等. 亚麻籽木酚素酶解产物结构鉴定 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8):219-223.31 沈

16、晓东. 亚麻籽中植物雌激素活性作用物质木酚素提取分离及分析检测方法研究D. 西北大学, 2010.32 张卫军, 王如, 张立欣. 一种从亚麻籽饼粕中提取亚麻木酚素的方法:, CN102276665AP. 2011.33 陈志强, 高岚, 郑跃,等. 正交设计法优选亚麻籽饼粕中亚麻木酚素的提取工艺J. 天津农业科学, 2008, 14(2):1-3.(三)亚麻木酚素标准文本内容及制定依据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规则,标签标识,包装、储存和运输等。1 有关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亚麻木酚素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及包

17、装、贮存和运输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食品级亚麻木酚素商品。2 有关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采用最新颁布的相关国家标准。包括: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

18、通则3 有关术语和定义根据本标准所确定的质量指标,对有关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说明。包括:亚麻木酚素,色泽等。4 有关亚麻木酚素的质量要求(1)亚麻木酚素等级的确定亚麻木酚素的制备原料不同(饼粕、种皮或亚麻油等) ,制备方法不同都会导致亚麻木酚素中所含木酚素的种类和含量发生变化,考虑到亚麻木酚素中的主要功能性成分为 SDG,且 SDG 含量通常占亚麻木酚素的 90%以上,因此亚麻木酚素的等级根据其所含 SDG 含量进行分类。本标准起草工作组对我国市场上销售的亚麻木酚素产品进行了调查和收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来源的 13 个亚麻木酚素样品中 SDG 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如表 1

19、所示。检测结果显示,13 个亚麻木酚素样品中的SDG 含量为 18.1%73.8%,测定结果与产品标识纯度虽有差异,但差异通常不超过 15%。参照市售亚麻木酚素产品常用分类方法,按亚麻木酚素中主成分SDG 含量相差 20%等分,可以将亚麻木酚素产品分为 3 个等级,即:一级亚麻木酚素 SDG 含量60%,二级亚麻木酚素 SDG 含量40%,三级亚麻木酚素SDG 含量20%,等外级 SDG 含量20%。表 1 市售亚麻木酚素产品指标测定样品编号 水分(%) 灰分(%) SDG 含量( %)1 3.3 2.3 62.62 4.7 2.1 37.43 4.2 1.9 56.94 3.9 2.4 38

20、.05 4.4 3.0 23.76 2.9 3.1 18.17 3.6 3.9 40.28 4.4 0.8 73.89 4.8 2.8 58.810 5.1 2.3 34.511 4.7 1.5 65.312 4.5 2.6 45.613 3.2 3.1 25.2(2)木酚素产品中生氰糖苷含量未设定依据生氰糖苷亦称氰苷、氰醇苷,可以在水解酶(-葡萄糖苷酶)作用下产生氰化物,对人体造成危害。生氰糖苷对人的致死量为 18 mg/kg 体重。受品种、产地和种植环境等因素影响,亚麻籽中的生氰糖苷含量往往存在较大差异。针对亚麻籽中生氰糖苷安全性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成立工作组,

21、收集并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及文献,进行了专门的安全性评估。2017 年 12 月 21 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下达了亚麻籽适用标准的函 (国卫办食品函20171259 号) ,该函指出, “根据 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氰化物健康指导值,依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居民膳食数据,熟制亚麻籽来源的氰化物对我国一般人群健康风险极低。加热、微波、烹煮等加工处理方式可降解亚麻籽及制品中生氰糖苷的含量,增加亚麻籽的安全性。基于已有资料,直接食用亚麻籽(粉)是安全的。 ”此外,在现有的亚麻籽及亚麻籽制品(亚麻籽油、亚麻籽胶、亚麻饼粕,等)的国家标准中,均未将生

22、氰糖苷含量列为质量或者卫生指标加以限定。基于以上事实,本标准不对亚麻木酚素产品中的生氰糖苷含量做限定要求。(3)水分含量确定表 1 显示,13 个不同来源样品中的水分含量为 2.9%5.4%,平均含量为4.2%(n=13);过高的水分含量将影响亚麻木酚素储存的稳定性,导致木酚素变质发臭,因此根据市场调查结果设定亚麻木酚素含水量5%。(4)灰分含量确定基于亚麻木酚素制备过程中,通常会用到酸碱中和,从而在产品中形成无机盐,进而影响亚麻木酚素品质及功能,因此将亚麻木酚素中的灰分作为质量指标进行限量。表 1 显示,13 个不同来源样品中灰分含量为 0.8%3.9%,平均值为 2.4%(n=13) 。因

23、此根据市场调查结果设定亚麻木酚素灰分含量3.5%。(5)其他质量指标感官指标,包括外观,色泽和气味。亚麻木酚素根据纯度不同通常为白色、灰白色乃至黄色、黄褐色粉末。亚麻木酚素受空气及光照影响容易氧化、结块使颜色变深,形成不良气味,因此对外观、色泽、气味进行质量指标限定。(6)关于食品安全的要求考虑到产品容易氧化,生产厂家可能会在产品中添加抗氧化剂等添加剂,因此,要求产品中食品添加剂应符合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规定。此外,由于本标准适用的亚麻木酚素产品为食品级,因此要求亚麻木酚素产品应符合 GB 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

24、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及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同时,此产品可能会应用于胶囊、压片、饮品等形式的保健品,因此对产品致病菌含量进行限制,要求符合 GB 29921食品中致病菌限量的规定。5 有关检验方法检验方法是保证国家标准正确实施的重要手段,也是为监督部门提供的有力工具。本标准对技术质量要求中规定的所有指标的检验方法都作了明确规定。主要有感官检验(外观、色泽、气味) ;亚麻木酚素含量的测定;水分检验;灰分检验;等。感官检测检验:取适量样品置于洁净的玻璃器皿中,于光线充足无异味的环境中,观察其色泽和状态,并嗅其气味。SDG 含量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

25、谱法(HPLC) ,见附录文本 A。水分检验:按 GB 5009.3 的规定执行。灰分检验:按 GB 5009.4 的规定执行。6 检验规则(1)扦样 扦样需备有清洁、下燥、具有密闭性和避光性的样品瓶,瓶上贴有标签并注明:取样日期、地点、产品名称、批号及代表数量。 产品应按同一品种、同一批次作为一个检验单位。 同一批次的亚麻木酚素产品,扦样量不小于 500g。(2) 出厂检验应逐批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按表 1 的规定检验。(3) 型式检验当原料、设备和工艺有较大变化或者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要求时,均应进行型式检验。按本标准第 4 章的规定检验。(4)判定规则经检验符合第 5 章要求的产品,按本

26、标准判定为相应等级的合格产品。产品质量指标有一项不合格,按本标准规定为不合格产品。 (8)标签和标识应符合 GB 7718 及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应在包装物上或随行文件中,注明产品的名称、等级、产地、收获年度、净重及防潮标志等。7 标签和标识(1) 应符合 GB 7718、GB 28050 及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2) 凡标识“亚麻木酚素” 、 “亚麻木酚素”的产品均应符合本标准。(3) 应在包装物上或随行文件中,注明产品的名称、生产日期、等级、净重、产地、厂址及防潮标志等。8 包装、储存和运输(1) 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清洁、牢固、无破损,封口严密、结实,不应撒漏;不应给产品

27、带来污染和异常气味。(2)储存应储存在阴凉、避光、清洁、干燥、防雨、防潮、无异味的库房内,严禁与有毒、有害、有污染、有异味的物品混放。(3)运输应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和容器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严禁用受污染的运输工具装载,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运。运输过程应注意防止雨淋、日晒、受潮、污染和标签脱落。(四)技术经济论证及预期的社会经济效果亚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为之一。我国亚麻籽年产量约40万吨,亚麻籽主要用于生产亚麻籽油和亚麻籽胶,脱脂后的亚麻籽饼粕主要用于畜禽饲料。亚麻籽中富含的亚麻木酚素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对亚麻籽及亚麻籽加工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和精

28、深加工,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将实现我国企业的技术升级。亚麻木酚素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其具有抗癌、抗肿瘤、预防心血管疾病、预防骨质疏松、辅助治疗糖尿病和减缓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等多种生物活性,可应用于食品、保健品以及医药等方面。虽然市场上已经有亚麻木酚素产品,但是国内外尚未有亚麻木酚素标准。该标准的制定对亚麻木酚素的生产、贸易和品质管控都有积极意义,对亚麻籽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本标准的制定,与国家相关强制性标准无矛盾和冲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六)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建议本标准定为行业推荐标准,试行 1 年后,根据实施情况对本标准进行补充完善。(七)贯彻行业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1)首先应在实施前保证文本的充足供应,让每个使用者都能及时得到文本。这是保证新标准贯彻实施的基础。(2)发布后、实施前应将信息在媒体上广为宣传。 (3)实施的过渡期宜定为 6 个月。(八)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无。亚麻木酚素行业标准起草组 2018 年 9 月 20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说明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