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玉文化中文摘要: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更成为了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玉器是中国之粹,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结晶,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持续不断、连绵发展长达万年之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为中华文明的诞生奠定了第一块基石。关键字: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基石。根 据 考 古 学 家 和 历 史 学 家 考 证 : 中 国 玉 器 诞 生 于 原 始 社 会新 石 器 时 代 早 期 , 至 今 有 七 、 八 千 年 的 历 史 。 从 出 土 玉 器 考证 , 公 元 前 四 五 千 年 前 左 右 的 浙 江 余 姚 河 姆 渡
2、 文 化 , 辽 河 流域 红 山 文 化 , 黄 河 时 代 距 今 8000-4000 年 之 间 , 此 后 玉 器 与钢 器 并 用 了 约 1000 年 , 玉 器 盛 行 上 下 约 3000 年 , 我 国 是 世界 上 用 玉 最 早 , 且 绵 延 时 间 最 长 的 国 家 , 素 有 “玉 石 之 国 ”的 美 誉 。 可见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更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玉 促 进 了 文 明 社 会 的 产 生 , 从 而 为 国 家 产 生 打 下 了 基 础 。历 史 知 识 告 诉
3、 我 们 , 在 国 家 形 成 之 前 , 首 先 是 文 明 社 会 的 产生 。 文 明 社 会 所 包 含 的 现 象 和 内 容 很 多 , 比 如 文 字 的 起 源 和应 用 、 专 门 治 人 的 劳 心 者 阶 层 的 形 成 、 手 工 业 工 匠 和 作 坊 的产 生 、 宗 教 和 巫 师 的 出 现 、 工 艺 美 术 、 装 饰 绘 画 及 其 它 艺 术2品 的 大 量 创 作 和 运 用 等 。 玉 本 身 的 性 质 也 推 动 了 私 有 制 社 会的 发 展 历 程 : 玉 由 于 难 得 和 稀 有 , 成 为 当 时 人 们 为 数 不 多 的奢 侈
4、品 之 一 , 是 权 力 、 地 位 、 财 富 的 象 征 , 为 了 得 到 这 些 东西 , 便 开 始 了 掠 夺 和 占 有 谁 掠 夺 和 占 有 的 越 多 , 谁 的 地 位 就越 高 。 这 种 过 程 逐 步 演 化 , 人 与 人 之 间 就 产 生 了 奴 役 和 被 奴役 的 关 系 , 于 是 就 产 生 了 统 治 与 被 统 治 的 关 系 。 在 这 许 许 多多 的 文 明 现 象 中 , 玉 器 和 其 他 文 化 产 物 相 比 , 有 过 独 占 鳌 头 、特 别 引 人 注 目 的 地 位 。在医学方面,玉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古医书称“玉乃石之美
5、者,味甘性平无毒”,并称玉是人体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物质。认为吮含玉石,借助唾液与其协同作用,可以“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热,平烦懑之所,滋心肺,润声喉,养毛发。”因而玉石不仅作为首饰、摆饰、装饰之用,还用于养生健体。玉的养生机理已经被现代科学所证实。据化学分析,玉石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锌、镁、铁、铜、硒、铬、锰、钴等,佩带玉石可使微量元素被人体皮肤吸收,活化细胞组织,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故有中医所说“有的病吃药不能医好,经常佩带玉器却治好病”,道理就在于此。倘佩带玉手镯长期的良性按摩,不仅能被动除视力模糊之疾,而且可以蓄元气,养精神。文化方面,玉更是密切地融于其中。古往今来,关于玉的诗词
6、是数不胜数。例如玉女,玉色,玉貌,玉体,与人等都用3来形容美女或其某一特征;玉楼玉虚玉京等用来形容古代仙宫或者皇帝居住之地;诗经中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说;另外玉更是出现于文学著作中,尤其是红楼梦这 一 部恢 宏 的 巨 著 本 身 写 的 就 是 一 块 “玉 ”, 曹 雪 芹 用 浪 漫 主 义 的手 法 描 写 了 一 块 通 灵 宝 玉 。 这 块 玉 大 如 雀 卵 , 可 大 可 小 , 灿若 明 霞 , 莹 润 如 酥 , 五 色 花 纹 缠 护 , 这 正 是 玉 典 型 的 特 征 。把 玉 的 形 、 色 、 质 、 美 表 现 的 淋 漓 尽 致 。 金 玉 缘 主
7、人 公 叫 贾宝 玉 , 通 灵 宝 玉 佩 在 身 上 , 莫 失 莫 忘 , 不 离 不 弃 , 是 贾 宝 玉的 命 根 子 。 而 另 一 位 女 主 人 公 叫 林 黛 玉 , 又 是 玉 , 一 个 是 良苑 仙 葩 , 一 个 是 美 玉 无 瑕 , 就 是 林 黛 玉 和 贾 宝 玉 。 还 有 一 位很 重 要 的 人 物 , 就 是 妙 玉 , 又 是 一 块 玉 。 曹 雪 芹 在 判 词 中 写“玉 带 林 中 挂 , 金 钗 雪 里 埋 ”, “玉 带 林 中 挂 ”倒 过 来 念 ,就 是 林 黛 玉 , 写 妙 玉 “可 怜 金 玉 质 , 终 陷 泥 草 中 ,
8、 ”把 妙 玉比 为 金 玉 质 。 玉文化包含着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可见玉在人们的心中是神圣的,纯洁的。中国 古 玉 不 但 历 史 悠 久 , 而 且 影 响 深 远 , 玉 和 中 国 民 族 的历 史 、 政 治 、 文 化 和 艺 术 的 产 生 和 发 展 存 在 着 密 切 关 系 , 它影 响 着 中 华 民 族 世 世 代 代 人 们 的 观 念 和 习 俗 , 影 响 着 中 国 历史 上 各 朝 各 代 的 典 章 制 度 , 影 响 着 一 大 批 文 学 、 历 史 著 作
9、。中 国 古 玉 器 世 代 单 件 作 品 的 产 出 与 积 累 , 与 日 俱 进 的 玉 器 生4产 技 艺 , 以 及 与 中 国 玉 器 相 关 的 思 想 、 文 化 、 制 度 , 这 一 切物 质 的 、 精 神 的 东 西 , 构 成 中 国 独 特 的 玉 文 化 , 成 为 中 华 民族 文 化 宝 库 中 一 个 重 要 的 分 支 而 光 照 全 世 界 。总而言之,玉器是中国之粹,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结晶,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持续不断、连绵发展长达万年之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为中华文明的诞生奠定了第一块基石。鉴 赏 中 国 古 代 玉 器 , 我 们 不 但 要 欣 赏 它 们的 工 艺 价 值 , 更 要 研 究 它 们 深 刻 的 文 化 内 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