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析宋词的成因与艺术特色摘要:宋代词是在唐、五代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一个从模仿到自成机杼的过程。宋初词风沿袭五代的婉约绮丽,晏殊、晏几道是为代表。婉约派继续深化了这种词风。后来在国家形势的新变化下,范仲淹等尝试用词来表现新的内容,拓宽了词的意境。至苏轼时,慨然豪放,词已获得长足发展并至蔚然大观。这时名家辈出,佳作众多,艺术表达各具特色。两宋之交,词人豪迈悲歌者众,爱国成为主旋律。后来就渐至消褪了。总之,宋代是词的巅峰。关键词:宋词 成因 豪放 婉约 特色一宋以前词的发展要谈宋词的形成原因,必然要谈到词的起源和它在唐、五代的发展状况。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有宋一代词的高度繁荣并非一蹴而就。
2、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跟乐府歌词差不多,本指一切可和乐而歌的诗体。在唐时称当时流行的杂曲歌词为“曲子词” 。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 ”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由于词在市井间,它的形态上词牌字数不定、平仄无限、叶韵较自由。表达内容广泛:既有军政国事,又有社会时事,还有日常生活。不少作品状物抒情雅致细腻,具有艺术水准。相传李白写过词,如忆秦娥箫声咽 、 清平乐禁庭春昼 、 清平调词三首等,
3、但后人也有质疑真伪。中唐后,不少文人开始参与词的写作,张志和、韦应物、刘长卿等较为重要。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描写渔夫的悠闲自在,自然而宁静。白居易的忆江南更是广为传唱。后来的温庭筠,堪称唐代词坛高手。他的词多写女性的音容情思,用语细腻精致,如更漏子玉炉香 、 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等。缺点在于题材狭隘,以外物托情而易喧宾夺主,色彩过于秾丽。五代词首先是花间词派。这一派多由唐入蜀的西蜀词人。其内容中充满乏味的男女欢颜,娱人娱己,有的大胆露骨,有的就委婉含蓄。牛峤、韦庄是较有特色的。牛峤江城子:“极浦烟消水鸟飞,离筵分首时,送金卮。渡口杨花,狂雪任风吹。日暮江空波浪急,芳草岸,雨如丝。 ”江
4、天波浪急,一任风雪吹,其情其景让人感动。韦庄的词风清丽,感情真挚。如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惆怅晚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初恋的美好被时间揉碎,如今只在梦里寻。 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誓言相恋的美好。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江南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南唐词当数冯延巳、李璟与李煜。这干人或是宰相,或是人主,通常政治上平庸,艺术上却很独到。 冯氏谒金门
5、:“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杆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字句清雅,写极女儿态。他的词注重意象的选择与结构配置,带来一种脱俗的美。李璟以浣溪沙菡萏香消2历代闻名,王国维都甚为推重。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意象幽美,与戴望舒雨巷有一种穿越时空的碰撞。后主李煜词的成就最为高,比之宋人亦不稍逊。早期的词还是不离宫廷情趣,真正感人的是国破家亡,做了宋囚时的作品。在破阵子四十年来国家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里无一例外书写亡国之痛,王国维
6、说是“以血书者” ,用情至深自不用说。眼界变大,感情深邃,使词为之一变,真正成为一种与诗相提并论的体裁。 二宋初的词到了宋朝开国之初,文坛上基本是沿袭前代的风格,诗词都变化不大。词以小令为主,女性化的柔婉为基调,大多是抒情性的。内容里充斥莫名的忧愁伤情,或者睹物抒怀。一切语言上的暗示、象征、会意等都在表达男女之情,脱不出离愁相思的范围。要不就是迎来送往的应酬之作,用以装饰新朝代的一片升平。晏殊的珠玉词很大一部分就是这样。王禹偁和寇准词作重视由眼前美景生发的个人情怀。林和靖虽不专工于词,但他的一些词也清淡高远,情义深厚。 长相思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
7、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用一种简单民歌的风味道出分别情绪,山水都能相连而恋人只能分开,实为人生一大悲。晏殊、晏几道、张先更是这种词风的主流,影响很大。晏殊流连于诗酒歌会,代表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语言珠圆玉润,词句轻清婉转,格调上终是呻吟之作,却符合那时士大夫们的口味。晏几道受老父影响,自傲狂放。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流露的感情真诚而深挚,我认为比他父亲高明。特别是“琵琶弦上说相思”一句让我想起了以前晚上抱着吉他的日子,那时月明有徐风。他的晚年走向落魄,风格更近于李煜。张先寿命够长,见证了宋词的兴起到繁盛,本人也为宋词增添光彩。 相思令蘋满溪这首小令大半句子都在描写自然, “相送行人” 、
8、“重倚朱门”点出了送别引起的愁绪,仿佛整个自然也一样愁。 天仙子里“云破越来花弄影”一句动静结合,画面优美,尤为人称道。三婉约派词早在魏晋六朝已有人用“婉约”形容文学辞章,如陈琳为袁绍与公孙瓒书:“得足下书,辞意婉约。 ”陆机文赋:“或清虚以婉约。 ” 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者,一般认为先是明人张綖。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委婉、曲尽情态。在所写内容,思想感情方面与五代、宋初殊无多大区别。在体裁上有所创新,词牌众多,格律要求更工。因慢词、长调出现,使得文辞更加细密,思想更加缠绵。婉约派始终是宋词中的主流,词人们基本都写过婉约词,这可能也和“诗言志,词抒情”的看法有关。在文人们想来作诗是严肃的,
9、词是抒情的工具,这就较为自由活泼,能愉快地去写自己所思所想,放肆的挖掘感情。悱恻之作都这样。单从韵律来看,其实作词很不易,比诗还难。后人将词风相近的人归纳起来,这一派的杰出词人有欧阳修、柳永、秦观、贺铸、李清照、周邦彦等等,前面的大小晏也算得上。欧阳修的六一词多是爱情甚至艳情之作。有的和冯延巳作品相混杂,也可从中足见他们的作品多么神似。在醉蓬莱:“见羞容敛翠,嫩脸匀红,素腰袅娜。红药阑边,恼不教伊过。半掩娇羞,语声低颤,问道有人知么。强整罗裙,偷回波眼,佯行佯坐。更问假如,事还成后,乱了云鬟,被娘猜破。我且归家,你而今休呵。更为娘行,有些针线,诮未曾收啰。却待更阑,庭花影下,重来则个。3”用了
10、像柳永一样浅显的语言表现女性初涉情事的的羞涩向往心态,非常生动传神。礼教卫士们有“淫词艳曲”一说,此词是堪一“艳”字的,难怪有学者认为以欧阳氏的修为是不会作这种词,不过也很难说。另一首踏莎行候馆梅残用自然景色的纵深感来表达人物内心思绪的深厚,独具匠心。柳永长期混迹于市井中,一生专事填词。他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 ,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 (后山诗话 ) ,王灼也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 (碧鸡漫志卷二) ,都揭示出柳词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现存 2
11、13 首词,用了 133 种词调。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他的词名篇很多,广为流传的有雨霖铃寒蝉凄切 、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 望海潮东南形胜等。与前辈们比,通常是更具有现实的具象性。描写细致具体,抒情与叙事紧密结合,贴近大众情感。秦观仕途相当不顺,坎坷多磨。造就了他性格柔弱,感情细腻。反映在词中就有很浓的伤感情怀。早年流连风月的那首满庭芳山抹微云与柳永的雨霖铃意境相近,仔细咀嚼,会发现秦观的伤感更为细腻
12、纤弱,满是无奈与压抑。此外, 鹊桥仙纤云弄巧描述了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结尾两句勾勒出一种理想的爱情模式,让人千古神往。李清照是两宋之交的著名女词人。她的词在南渡之际分为两部分,前期是幸福美满的闲情生活,后期颠簸流离,词的内涵意义也扩大了不少。试举两例一剪梅红藕香残和声声慢寻寻觅觅 ,前者是写夫妻别离的思念,用语精炼,清新别致。后者是她饱尝人生沧桑的积淀,个人和社会大环境一样的孤愁,敏感得惊人,而叠字的使用也备受称赞,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人称“卓绝千古” (万树词律 ) 。至于贺铸,其词组织精丽,但王国维也说他有“游移”的毛病。像青玉案没有秦观那样的伤感,却多了份惆怅。周邦彦的清真词
13、,继承先辈的特点,进一步推向完备。至那以后的词家,无论怎么变,也没有跳出这一基本格局。是北宋词最后的高峰。 苏幕遮写清荷的挺拔俊秀之姿,仿佛在眼前。还有兰陵王多用隐喻和暗示,内涵丰富,感人至深。四豪放派 北宋中叶,在国家繁荣的表象下潜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在外屡受辽、西夏军事压力,不得不纳金讲和。在内民生疲敝,时有起义发生。宋廷一方面坚决执行强干弱枝, 守内虚外。另一方面扩大文人参政,防范武人。这都是他们从唐末五代历史所得出的经验。这些措施极大地保障了中央集权,也造成军备松弛,战力不支,文人相轻,扯皮啰嗦。所谓“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 ”在中叶以来,朝廷已是冗员、冗兵、冗费相杂,不堪重压。官僚
14、士大夫议论纷纷,先有庆历新政,但成效不大;后有王安石变法,也是争吵不休,一波三折。豪放派词就是在这样一种压抑的社会气氛下的吼声。词的创作视野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字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在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国家一洗儿女之态,用词来表达天下兴亡,气象宏大。对于需要参与朝廷政治的士大夫来说,这才是他们写词应有的题中之意。词由此走出了个4人生活,成为社会战斗的有力武器。这就是豪放词最初的来源。范仲淹作为伟大的政治家,亲临西北前线,目睹塞上真实情况,写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就有广阔的视野,宏大的报复,开阔而深沉。俨然已是豪放词。然而这
15、样的词在那时并不多,还不算主流。柳永有一首双生子:“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不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这种气象在柳词是很惊喜的,从拘谨含蓄到豪放,开阔之境。苏轼的名作念奴娇就吸取了其中的意象。同时,他创制的大量慢词也为豪放派提供了必要的词义载体。豪放词真正获得发展并成为主流,还要当属苏轼。作为宋代文学一哥,一代文宗的他写词自不在话下,信手拈来也隽永悠长。他的词数量上不占词中的主流,在质量上与其他词不相伯仲。少了苏词,也许我们的词坛要黯淡一半。他进一步冲破晚唐以来词中男女情长的狭隘圈子,以诗文写词。扩大词的题材,达到
16、了人生的各个方面。亲情、友情、爱情,诗书画、文史哲,个人、家国,山川、巨原、清溪、江海都被他纳入词中。他在词中所表现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或豪迈雄奇、或淡泊明净,绝不是一般“低吟浅唱” ,从而提高了词的意境。并且,他作的豪放词本身也丰富了词的风格,为后来很多人所效仿。即以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来说,这是一首悼亡词,用情极深。 “十年” 、“千里”的时空,在意境上就是宏大的,这样一种时空下的伤悲自然显得无边无际与深沉。下阕的想象,表明即使阴阳相隔,也会互相思念和关怀,就有一种别样温情,而非婉约派常写的孤独绝望。所以悲伤中仍不失豪放色彩。他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历来为人赞誉,论者
17、自有眼光,亦不消多言。有论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可见一斑。另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自然之景比喻人生之景,表现出词人豁达恬淡的思想性情,联系到他一生的坎坷,不是让人肃然吗?就是在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这样的细腻作品里,谋篇布局,结构裁剪也比那些婉约词高明得多。豪放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南宋辛弃疾。宋室南渡后,一味屈膝求和,北方金人又数度侵略,这让多少有血气的爱国之士心中愤懑。这些人里面就有陈与义、张孝祥、张元傒、陈亮、刘过等,辛弃疾尤为突出。他早年有过军旅生涯,一直主张收复中原。南来屡受挫折,心中依然雄迈,至死不休。理想与
18、现实间的巨大差距成就一种悲壮,就像岳飞在满江红里的夸张,激情豪迈与“莫须有”的死去一样令人唏嘘与悲伤。何况他北人的身份在南方受无言的歧视,这种苦闷又怎么说得出口?他早期的词青玉案元夕讲述一个没有结局的情感故事,朦胧又惆怅,别开生面。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豪放气象就出来了,期望与现实,落寞与不甘的矛盾全在字里行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豪气干云,历史画面一一展开,个人雄心毫不掩饰,是多么激动人心。然而词尾常低沉无奈,毕竟这只是梦想。苏词的结尾常旷达,稼轩词深沉的悲愤从不曾减弱,比较中显出他与生俱来的激情。这种悲愤就是他作词的艺术特色。在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9、也是可见的。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呈现出悠闲地生活情趣,显示了他在词作中的另一种艺术可能。张孝祥、叶梦得、朱敦儒、张元干、陈亮、刘过他们都有着辛弃疾一样的期盼。各自在词作里流露出来,就形成了一个豪放派的词人群,共同构成了南宋前期发奋图强的积极精神面貌,在落寞不堪的现实里也算一丝温暖,成为宋人可怜自尊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他们虽然艺术成就不及苏、辛,但也是各具特色,足以在文坛上占有一角。五尾声5南宋后期,宋金在对峙中趋于稳定,双方都无力攻取对方。这时的宋词爱国主义积极精神趋于消亡,后来蒙古人的兴起也没能让他们觉悟。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淡定,即是对现实的消极回避。就是所谓雅正派等。词在经
20、历了前些时间的辉煌后,现在是平淡的煞尾了,虽然还有些艺术上的精彩,也可视为回光返照。自那以后的文坛,词就再也没有兴起过风浪。这个时代的词人较有成就的是姜夔、史达祖、吴文英、张炎、周密等。他们在内容上,讲究高雅,写艳情时避免过分浅露或猥亵;二是语言上力求典雅,极少用通俗口语。一方面避免婉约派中的华艳浮轻,但对婉约派的脱离现实、追求形式、进究辞藻的倾向仍然继承了下来,某些方面甚至有所发展。总是重音律、重法度、言恋情,善咏物。最早可以追溯到周邦彦,特别较真形式技巧。姜夔本人精通音律,自度了很多词曲,结构和遣词都精良。代表作是暗香 、 疏影 。借咏叹梅花,感伤身世,抒发郁郁不平之情。王国维人间词话说:
21、“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党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另一具有现实意义的是扬州慢 。描写扬州兵寇后的凄然,深深的悲痛中寄予同情。他在南宋词中是一个转折的标志。自他始,直观的慷慨变成婉转曲折,宏大变成细幽,词律粗率变得精工。宋词三百首里,选吴文英的作品最多。他并不是宋词中的一流人物,但在他的时代依然有影响力。张炎曾说吴文英的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 。另外一些人对他却备极推崇。清代学者周济说“梦窗奇思壮采,腾天潜渊,反南宋之清,为北宋之秾挚” 。显示出两种不同的看法。 而轮到蒋捷时,宋亡。他的词依然可取,表达的思想上却是最后的故国之思了。 “少年听雨”和“而今听雨”果然大不相同,就像宋词的发端和它的尾声一样。参考资料:章培恒 骆玉明 中国文学史新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宋词三百首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王国维 人间词话林庚 中国文学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07 年 8 月游国恩 中国文学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