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语文教学李凤娥新课程的实施已有几个年头了,这其中小学阅读教学改革也生机勃勃。但是,我们仍经常看到,课上要么教师从头串讲到尾,要么被个别能力强的学生占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长期处于被动、陪衬的局面,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信心,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意识,他们习惯于听他人发言,习惯于教师总结,学习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主动创造的火花逐渐熄灭。阅读教学,这一本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却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兴趣。因此,要在阅读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教师就要进一步明确,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激励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完成特殊的认知过程。换句话说
2、,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一切工作,都应当为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服务。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承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及个性差异,诚心诚意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真正树立了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树立了学生是学习主人的观念,在备课中才能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在课堂上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使阅读教学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能力的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师只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习惯、情感等才能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那么该如何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提高阅读课堂的效
3、率呢?一、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阅读教学的认知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也会随时参与并不断变化。积极的情感会对学习起到推动的作用,而消极的情感会对学习起到抑制作用。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投入学习当中来,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但在阅读课堂上,许多学生不积极说,不愿意读,不主动问,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心理障碍:怕读得不好、说得不好,同学看不起,老师指责批评。因此,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个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意见,而这些意见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同学也可能想错了、说错了,而且,要送给
4、学生激励的话语,特别是后进生,不仅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还肯定他们发言、朗读中的点滴优点及进步,消除学生的低下感、自卑感。相信这些做法,肯定能使许多学生逐渐消除心理障碍,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朗读。二、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1、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调动。在学生消除了心理障碍后,就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比如,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以表演帮助体会课文中的情趣、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开展学习竞赛、引导学生展开争论、师生角色互换、以教师之
5、情激发学生之情 、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或随手画上几笔,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的良好手段。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文时,可让学生读读课文,想想插图中哪些景物画得好?好在哪里?哪些画得不好?为什么?根据课文,插图中还应该有哪些景物?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增,同时,通过积极大胆的讨论,也进一步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又如在讲读月光启蒙这一课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乡有哪些民歌童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语言的魅力。 2、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
6、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时,要教给学生方法。当然老师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只起一个抛
7、砖引玉的作用,只要老师能把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探索到很多学习提高阅读水平的技巧的。不管学生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学习,只要能够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就是好的。学习方法灵活多样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理想的教育效果。在阅读教学中要和学生一起不断总结,寻找文章阅读的最佳突破口。三、阅读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语感。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
8、,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之一。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四、创设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固然重要,但是,课上学生没有充分的活动时间作保障,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
9、也会受到限制。有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有时使训练不到位,流于形式。因此,要设法创设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条件,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落实。1、给足训练时间。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就要有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有充足的训练时间。因此,每堂课都需紧扣重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首先,精心设计导语、过渡语、总结语,力求简洁、精炼,把教师的活动压下来;其次,重要的问题、有深度的问题问后,不急于要学生回答,而是给出思考的时间;第三,关键性问题学生回答不正确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耐心启发引导;第四,40 分钟的课堂时间中,要安排大量的时间留给教学重点内容。这样教学,学生就可以对
10、教学重点、难点展开深入地思考与讨论,可以实实在在地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了。2、置质疑问难的环节。让学生质疑问难不但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质疑问难,不引导、不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实际上,高质量的质疑问难是学生阅读能力强的表现,它可以推动整个课堂的教学进程,而且,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往往在质疑问难中被点燃。五、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
11、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在教室中,设立图书角,挂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书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大量阅读提供充足的时间。适当的时候,可以开设阅读指导课,着眼最基本的方法、技能的传授,帮助学生选择读物,指点学生科学利用休闲时光读书等。开展有关活动,如举办书籍交流会,让学生拿出自己心爱的书籍,推荐给对方,同时也从对方的书中找到自己喜爱阅读的书籍,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水平才能得到发展,阅读课堂的效率也才能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