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教案设计课题:画家乡的风景单位:龙岗镇上林初中教师: 程 秀 美时间:2013 年 3 月 14 日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画家乡的风景一、教案背景1、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2、学科:美术3、课时:1 课时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演示范画用具。学具准备:风景画素材积累、铅笔、颜色、16 开画纸一张4、教材版本:初中美术课本七年级下册(湘教版)5、课业类型:美术造型课二、教学课题:画家乡的风景三、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了解透视规律在风景画中的运用以及不同构图形式给人的不同感受。2、教学难点:理解风景画中的情感因素3、教学目标能力目标:学习不
2、同风景所适合的不同构图,并能加以运用。知识目标:了解风景画的透视规律。情感目标:理解风景画中的情感因素。4、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教学媒体:多媒体。学具准备:铅笔、颜色、16 开画纸一张。四、教学方法:1、教法:启发、讨论、谈话、展示(多媒体图片) 。2、学法:观察、欣赏、讨论、归纳、对比、练习。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二)导入新课:考考你的观察力: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有透视规律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他们的共同特点。http:/ )http:/ 8&in=25496&cl=2&lm=-1&st=&pn=0&rn=1&di=64090333301&ln=4
3、5&fr=&fm=rs4&fmq=1332161194974_R&ic=&s=&se=&s4、知识点三:现实生活中的透视现象你能想到那些 ?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5、知识点四:透视图分类及其各自的透视效果图。(1)一点透视(平行透视)(2)二点透视(成角透视)(3) 散点透视:中国画中常用的透视方法。6、知识点五: 透视中的基本术语(1) 、视平线:就是画面与眼睛平行的水平线(2) 、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3)消失点:是在透视中延伸到视平线上的点,又叫灭点 http:/ 、小试牛刀:活动一1.利用所学透视画一正方体,注意各个面、各条棱的比例关系。2.找几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小组间相互检查一下,
4、并试着修正一下。(五) 、佳作欣赏: 名作中透视的应用1. 荷兰霍贝玛的村道属平行透视图,观者正对小道,在隐约的直角线限定下,道路迅速由宽变窄,两边的树木由高变矮,由疏变密,向心点延伸集中,从而将观者视线顺引到深处,产生画面的深度距离感。这种方法适合表现长廊、隧道、公路、铁道等。http:/ 意大利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画面属于典型的平行透视关系,心点就在画幅中心基督所在的位置上,屋顶、两侧墙的窗框所形成的一组直角线直指心点,诱导集中视线,突出了中心人物。餐桌长长的水平线横贯左右,既形成了一种稳静的气氛,又起到了截止视线下物的作用。加上基督的冷静、庄重、威严的形象刻划,十二个门徒三人一组顺桌排开、分列两旁的对称构图,形成了一种静与动的对比、制约。同时餐桌对着观者,采取了全开放的艺术处理方法,可使观者得到身临其境,入座就餐,参与这场活动的机会。http:/ ,注意各棵树中的间距、比例等。2.变换一下画面的横、竖构图,感受一下不同构图给人的不同感受。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