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有组织采样.docx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6583052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组织采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有组织采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有组织采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有组织采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有组织采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采样前准备(1)确定采样方案,确保仪器和现场条件满足采样要求,带好化学试剂、记录表格和安全防护用品等。(2)在现场监测期间,应有专人负责对被测污染源工况进行监督,保证生产设备和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工况条件符合监测要求。相关标准中对监测时工况有规定的,按相关标准的规定执行。除相关标准另有规定,对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性监测,采样期间的工况应与平时的正常运行相同。具体参照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73-2007)第 5.3 条(3)通过对监测期间主要产品产量、主要原材料或燃料消耗量的计量和调查统计,以及与相应设计指标的比对,核算生产设备的实际运行负荷和负荷率。二、采

2、样位置和采样点(1)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 6 倍直径,和距上述不见上游方向不小于 3 倍直径处。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 D=2AB/(A+B),式中 A、B 为边长。采样断面的气流速度最好在 5m/s 以上。(2)测试现场空间位置有限,很难满足上述要求时,可选择比较适宜的管段采样,但采样断面与弯头等的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1.5 倍,并应适当增加测点的数量和采样频次。(3)对于气态污染物,由于混合比较均匀,其采样位置可不受上述规定限制,但应避开涡流区。如果同时测定排气流量,采样位置仍按 5.1.2 选

3、取。(4)在选定的测定位置上开设采样孔,采样孔的内径应不小于 80mm,采样孔管长应不大于 50mm。不使用时应用盖板、管堵或管帽封闭。当采样孔仅用于采集气态污染物时,其内径应不小于 40mm。(5)圆形烟道直径小于 0.3m,矩形烟道断面面积小于 0.1m2,流速分布比较均匀、对称并符合(1)点要求的小烟道,可取烟道中心作为测点。(6)原则上测点不超过 20 个。对于圆形烟道,当测点距烟道内壁的距离小于 25mm 时,取 25mm。三、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1)除相关标准另有规定,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以连续 1 小时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在 1 小时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 34 个样品,并计算平均值

4、。(2)特殊情况下的采样时间和频次: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小于 1 小时,应在排放时段内实行连续采样,或在排放时段内等间隔采集 24 个样品,并计算平均值;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大于 1 小时,则应在排放时段内按(1)点的要求采样。四、排气参数的测定温度、湿度、CO、CO 2、O 2,一般情况下可在靠近烟道中心的一点测定。(1)监测期间应有专人负责监督工况,污染源生产设备、治理设施应处于正常的运行工况。(2)在进行排气参数测定和采样时,打开采样孔后应仔细清除采样孔短接管内的积灰,再插入测量仪器或采样探头,并严密堵住采样孔周围缝隙以防止漏气。(3)排气压力测定时,

5、对皮托管、微压计和系统进行气密性检查。(4)使用微压计或电子压差计测定排气压力时,应首先进行零点校准。测定排气压力时皮托管的全压孔要正对气流方向,偏差不得超过 10 度。五、颗粒物的测定1.采样前准备工作(1)滤筒处理和称重。用铅笔将滤筒编号,在 105-110烘烤 1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在恒温恒湿的天平室中冷却至室温,用感量0.1mg 天平称重,两次称重重量之差不超过 0.5mg。当滤筒在 400以上高温排气中使用时,为了减少滤筒本身减重,应预先在400高温箱中烘烤 1h,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至恒重。放入专用的容器中保存。(2)检查所有的测试仪器功能是否正常,干燥器中的硅胶是否

6、失效。(3)检查系统是否漏气,如发现漏气,应再分段检查,堵漏,直至合格。2.采样步骤(1)采样系统连接,用橡胶管将组合采样管的皮托管与主机的相应接嘴连接,将组合采样管的烟尘取样管与洗涤瓶和干燥瓶连接,再与主机的相应接嘴连接。(2)仪器接通电源,自检完毕后,输入日期、时间、大气压、管道尺寸等参数。仪器计算出采样点数目和位置,将各采样点的位置在采样管上做好标记。(3)打开烟道的采样孔,清除孔中的积灰。(4)仪 器 压 力 测 量 进 行 零 点 校 准 后 , 将 组 合 采 样 管 插 入 烟 道 中 , 测 量 各 采 样 点 的 温 度 、 动 压 、 静 压 、 全 压 及 流 速 , 选

7、 取 合 适 的 采 样 嘴 。(5)含湿量测定装置注水,并将其抽气管和信号线与主机连接,将采样管插入烟道,测定烟气中水分含量。(6)记下滤筒的编号,将已称重的滤筒装入采样管内,旋紧压盖,注意采样嘴与皮托管全压测控方向一致。(7)设定每点的采样时间,输入滤筒编号,将组合采样管插入烟道中,密封采样孔。(8)使采样嘴及皮托管全压测控正对气流,位于第一个采样点。启动抽气泵,开始采样。第一点采样时间结束,仪器自动发出信号,立即将采样管移至第二采样点连续进行采样。依次类推,顺序在各点采样。采样过程中,采样器自动调节流量保持等速采样。(9)采样完毕后,从烟道中小心取出采样管,注意不要倒置。用镊子将滤筒取出

8、,放入专用的容器中保存。3.样品分析采样后的滤筒放入 105烘箱中烘烤 1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在恒温恒湿的天平室中冷却至室温,用感量 0.1mg 天平称量至恒重。采样前后滤筒重量之差,即为采取的颗粒物量。4.现场监测的质量保证(1)颗粒物的采样必须按照等速采样的原则进行,尽可能使用微电脑自动跟踪采样仪,以保证等速采样的精度,减少采样误差。采样过程跟踪率要求达到 1.00.1,否则应重新采样。(2)采样位置应尽可能选择气流平稳的管段,采样断面最大流速应最小流速之比不宜大于 3 倍,以防仪器的响应跟不上流速的变化,影响等速采样的精度。(3)在湿式除尘或脱硫器出口采样,采样孔位置应避开烟气含水(雾

9、)滴的管段。(4)采样系统在现场连接安装好以后,应对采样系统进行气密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5)采样嘴应先背向气流方向插入管道,采样时采样嘴必须对准气流方向,偏差不得超过 10 度。采样结束,应先将采样嘴背向气流,迅速抽出管道,防止管道负压将尘粒倒吸。(6)滤筒在安放和取出采样管时,须使用镊子,不得直接用手接触,避免损坏和沾污,若不慎有脱落的滤筒碎屑,须收齐放入滤筒中;滤筒安放要压紧固定,防止漏气;采样结束,从管道抽出采样管时不得倒置,取出滤筒后,轻轻敲打前弯管并用毛刷将附在管内的尘粒刷入滤筒中,将滤筒上口内折封好,放入专用容器中保存,注意在运送过程中切不可倒置。(7)在采集硫酸雾、铬酸雾

10、等样品时,由于雾滴极易沾附在采样嘴和弯管内壁,且很难脱离,采样前应将采样嘴和弯管内壁清洗干净,采样后用少乙醇冲洗采样嘴和弯管内壁,合并在样品中,尽量减少样品损失,保证采样的准确性。(8)采集多环芳烃和二噁英类,采样管材质应为硼硅酸盐玻璃、石英玻璃或钛金属合金,宜使用石英滤筒(膜),采样后滤筒(膜)不可烘烤。(9)每点采样时间视颗粒物浓度而定,原则上每点采样时间应不少于 3 分钟,各点采样时间应相等(可按每个烟囱采样体积不少于1 立方米计算各点采样时间)。(10)当采集高浓度颗粒物时,发现测压孔或采样嘴被尘粒沾堵时,应及时清除。六、气态污染物的测定由于气态污染物在采样断面内,一般是混合均匀的,可

11、取靠近烟道中心的一点作为采样点。1.采样方法(1)化学法采样。原理:通过采样管将样品抽入到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瓶或装有固体吸附剂的吸附管、真空瓶、注射器或气袋中,样品溶液或气态样品经化学分析或仪器分析得出污染物含量。采样系统:吸收瓶或吸附管采样系统真空瓶或注射器采样系统。包括有机物在内的某些污染物,在不同烟气温度下,或以颗粒物或以气态污染物形式存在。采样前应根据颗粒物状态,确定采样方法和采样装置。如系颗粒物则按颗粒物等速采样方法采样。(2)仪器直接测试法采样。原理:通过采样管、颗粒物过滤器和除湿器,用抽气泵将样气送入分析仪器中,直接指示被测气态污染物的含量。采样系统:由采样管、颗粒物过滤器、除湿器

12、、抽气泵、测试仪和校正用气瓶等部分组成。2.采样步骤(1)使用吸收瓶或吸附管采样系统采样A.采样管的准备与安装a.清洗采样管,使用前清洗采样管内部,干燥后再用。b.更换滤料,当填充无碱玻璃棉或其他滤料时,充填长度为 20-40mm。c.采样管插入烟道近中心位置,进口与排气流动方向成直角。如使用入口装有斜切口套管的采样管,其斜切口应背向气流。d.采样管固定在采样孔上,应不漏气。B.吸收瓶或吸附管与采样管、流量计量箱的连接a.吸收瓶、吸收液与吸收瓶贮存,按实验室化学分析操作要求进行准备,并用记号笔记上样品编号。b.用连接管将采样管、吸收瓶或吸附管、流量计量箱和抽气泵连接,连接管应尽可能短。c.采样

13、管与吸收瓶和流量计量箱连接,应使用球形接头或锥形接头连接。d.准备一定量的吸收瓶,各装入规定量的吸收液,其中两个作为旁路吸收瓶使用。e.为防止吸收瓶磨口处漏气,可以用硅密封脂涂抹。f.吸收瓶和旁路吸收瓶在入口处,用玻璃三通阀连接。g.吸收瓶或吸附管应尽量靠近采样管出口处,当吸收液温度较高而对吸收效率有影响时,应将吸收瓶放入冷水槽中冷却。h.采样管出口至吸收瓶或吸附管之间连接管要用保温材料保温,当管线长时,须采取加热保温措施。i.用活性碳、高分子多孔微球作吸附剂时,如烟气中水分含量体积百分数大于 3%,为了减少烟气水分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应在吸附管前串接气水分离装置,除去烟气中的水分。C.漏

14、气试验关上采样管出口三通阀,打开抽气泵臭气,使真空压力表负压上升到 13kPa,关闭抽气泵一侧阀门,如压力计压力在 1min 内下降不超过 0.15kPa,则视为系统不漏气。D.采样操作a.预热采样管。打开采样管加热电源,将采样管加热到所需温度。b.置换吸收瓶前采样管路内的空气。正式采样前,令排气通过旁路吸收瓶采样 5min,将吸收瓶前管路内的空气置换干净。c.采样。接通采样管路,调节采样流量至所需流量进行采样,采样期间应保持流量恒定,波动应不大于10%。使用累计流量计采样器时,采样开始要记录累计流量计读数。d.采样时间。视待测污染物浓度而定,但每个样品采样时间一般不少于 10min。e.采样

15、结束。切断采样管至吸收瓶之间气路,防止烟道负压将吸收液与空气抽入采样管。使用累计流量计采样器时,采样结束要记录累计流量计读数。f.样品贮存。采集的样品应放在不与被测物产生化学反应的容器内,容器要密封并注明样品号。g.采样时应详细记录采样时工况条件、环境条件和样品采集数据(采样流量、采样时间、流量计前温度、流量计前压力、累计流量计读数等)。(2)使用真空瓶或注射器采样A.真空瓶、注射器安装a.真空瓶与注射器在安装前要进行漏气检查。(具体方法参看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8.4.2.1)b.在真空瓶内放入适量的吸收液,用真空泵将真空瓶减压,直至吸收液沸腾,关闭旋塞,采样前

16、用真空压力表测量并记下真空瓶内绝对压力。c.取 100ml 的洗涤瓶,内装洗涤液,如待测气体系酸性,则装入 5mol/L 氢氧化钠溶液,如系碱性,则装入 3mol/L 硫酸溶液洗涤气体。d.真空瓶或注射器与其他部件连接,使用球形或锥形接头连接。e.真空瓶和注射器要尽量靠近采样管。f.采样系统漏气检查,堵死采样管出口端连接管,打开抽气泵抽气,至真空压力表压力升到 13kPa 时,关上抽气泵一侧阀门,如压力表压力在 1min 内下降不超过 0.15kPa,则视为系统不漏气。B.采样a.采样前,打开抽气泵以 1L/min 流量抽气约 5min,置换采样系统的空气。b.打开真空瓶旋塞,使气体进入真空瓶

17、,然后关闭旋塞,将真空瓶取下。使用注射器时,打开注射器阀门,抽动活栓,将气样一次抽入预定刻度,关闭注射器进口阀门,取下注射器倒立存放。c.采样时记下采样的工况、环境温度和大气压力。(3)使用仪器直接测试法采样A.检测仪的检定和校准仪器应按期送国家授权的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并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定期进行校准。校准时使用不同浓度的标准气,按仪器说明书规定的程序校准仪器的满档和零点,再用仪器量程中点值附近浓度的标准气体复检。B.检测仪的检定和校准a.检查并清洁采样预处理器的颗粒物过滤器,除湿器和输气管路,必要时更换滤料。b.按照使用说明书连接采样管、采样预处理器和检测仪的气路和电路。c.连接管线要尽可能

18、短,当必须使用较长管线时,应注意防止样气中水分冷凝,必要时应对管线加热。C.采样和测定a.将采样管置于环境空气中,接通仪器电源,仪器自检并校正零点后,自动进入测定状态。b.将采样管插入烟道中,将采样孔堵严使之不漏气,抽取烟气进行测定,待仪器读数稳定后即可记录(打印)测试数据。c.读数完毕将采样管从烟道取出置于环境空气中,抽取干净空气直至仪器示值符合说明书要求后,将采样管插入烟道进行第二次测试。d.测定结束后,将采样管从烟道取出置于环境空气中,抽取干净空气直至仪器示值符合说明书要求后,自动或手动关机。3.现场监测的质量保证(1)废气采样时,应对废气被测成分的存在状态及特性、可能造成误差的各种因素

19、(吸附、冷凝、挥发等)。进行综合考虑,来确定适宜的采样方法(包括采样管和滤料材质的选择、采样体积、采样管和导管加热保温措施等)。第四版 P325(2)采集废气样品时,采样管进气口应靠近管道中心位置,连接采样管与吸收瓶的导管应尽可能短,必要时要用保温材料保温。(3)采样前,在采样系统连接好以后,应对采样系统进行气密性检查,如发现漏气应分段检查,找出问题,及时解决。(4)使用吸收瓶或吸附管系统采样时,吸收装置应尽可能靠近采样管出口,采样前使排气通过旁路 5min,将吸收瓶前管路内的空气彻底置换;采样期间保持流量恒定,波动不大于 10%;采样结束,应先切断采样管至吸收瓶之间的气路,以防管道负压造成吸

20、收液倒吸。(5)用碘量法测定烟气二氧化硫,采样必须使用加热采样管(加热温度 120),吸收瓶用冰浴或冷水浴控制吸收液温度,以提高吸收效率。(6)对湿法脱硫装置进行脱硫效率的测定,应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进行,同时测定洗涤液的 PH 值。在报出脱硫效率测定结果时,应注明洗涤液的 PH 值。(7)采样结束后,立即封闭样品吸收瓶或吸附管两端,尽快送实验室进行分析。在样品运送和保存期间,应注意避光和控温。(8)用便携式仪器直接监测烟气中污染物,为了防止采样气体中水分在连接管和仪器中冷凝干扰测定,输气管路应加热保温,配置烟气预处理装置,对采集的烟气进行过滤、除湿和气液分离。除湿装置应使除湿后气体中被测污染物的

21、损失不大于 5%。(9)用便携式烟气分析仪对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测试,应选择抗负压能力大于烟道负压的仪器,否则会使仪器采样流量减小,测试浓度值将偏低,甚至测不出来。(10)用定电位电解法烟气分析仪对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测试,应在仪器显示浓度值变化趋于稳定后读数,读数完毕将采样探头取出,置于环境空气中,清洗传感器至仪器读数在 20mg/m3以下时,再将采样探头插入烟道进行第二次测试。在测试完全结束后,应将仪器置于干净的环境空气中,继续抽气吹扫传感器,直至仪器示值符合说明书要求后再关机。(11)用定电位电解法烟气分析仪进行烟气监测,仪器应一次开机直至测试完全结束,中途不能关机重新启动以免仪

22、器零点变化,影响测试准确性。测试前后应测量零点,当零点发生漂移大于仪器规定指标时,需重新测定。七、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1.仪器的检定和校准(1)排气温度测量仪表、斜管微压计、空盒大气压力计、真空压力表(压力计)、转子流量计、干式累计流量计、采样管加热温度、分析天平、采样嘴、皮托管系数等至少半年自行校正一次。校正方法按 GB/T16157-1996 中第 12 章执行。(2)定电位电解法烟气(SO 2、No x、CO)测定仪,应根据仪器使用频率,每 3 个月至半年校准一次。在使用频率较高的情况下,应增加校准次数。用仪器量程中点值附近浓度的标准气校准,若仪器示值偏差不高于5%,则为合格。固定污染源监

23、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73-2007)规定:定电位电解法烟气(SO 2、No x、CO)测定仪应在每次使用前校准。采用仪器量程 2030%、5060%、8090%处浓度或与待测物相近浓度的标准气体校准,若仪器示值偏差不高于5%,测定仪可以使用。(3)测氧仪至少每季度检查校验一次,使用高纯氮检查其零点,用干净的环境空气应能调整其示值为 20.9%。(4)定电位电解法烟气测定仪和测氧仪的电化学传感器寿命一般为 1 到 2 年,若发现传感器性能明显下降或已失效,必须及时更换传感器,送计量部门重新检定后方可使用。(5)自动烟尘采样仪和含湿量测定装置的温度计、电子压差计、流量

24、计应定期进行校准。2.仪器与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每次采样结束后,将采样器接通电源,通干燥清洁空气 15 分钟,去除采样路径中可能存在的含湿废气。3.监测仪器设备的质量检验(1)对微压计、皮托管和烟气采样系统进行气密性检查,按 GB/T16157-1996 中 5.2.2.3 进行检漏试验。当系统漏气时,应再分段检查、堵漏或重新安装采样系统,直到检验合格。(2)空白滤筒称量前应检查外表有无裂纹、孔隙或破损,有则应更换滤筒,如果滤筒有挂毛或碎屑,应清理干净。当用刚玉滤筒采样时,滤筒在空白称重前,要用细砂纸将滤筒口磨平整,以保证滤筒安装后的气密性。(3)应严格检查皮托管和采样嘴,发现变形或损坏者不能使用

25、。(4)气态污染物采样,要根据被测成分的存在状态和特性,选择合适的采样管、连接管和滤料。(5)吸收瓶应严密不漏气,多孔筛板吸收瓶鼓泡要均匀,在流量为 0.5L/min 时,其阻力应在 50.7kPa。4.实验室分析质量保证每批样品至少应做一个全程空白样,实验室内进行质控样、平行样或加标回收样品的测定。八、特殊行业或特别要求1.锅炉烟尘测试方法(1)在用锅炉烟尘排放浓度的测试,必须在锅炉设计出力 70%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并按锅炉运行三年内和锅炉运行三年以上两种情况,将不同出力下实测的烟尘排放浓度乘以下表中所列出力影响系数 K,作为该锅炉额定出力情况下的烟尘排放浓度,对于手烧炉应在不低于两个加煤周

26、期的时间内测定。锅炉实测出力占锅炉设计出力的百分数,% 7075 7580 8085 8590 9095 95运行三年内的出力影响系数 K 1.6 1.4 1.2 1.1 1.05 1运行三年以上的出力影响系数 K 1.3 1.2 1.1 1 1 1(2)按等速采样原则测定时,其采样嘴直径不得小于 4mm,采样嘴轴线与气流流线的夹角不得大于 5。(3)每个测定断面采样次数不得少于 3 次,每个测点连续采样时间不得少于 3min,但每台锅炉测定时所采集样品累计的总采气量不得少于 1m3,取 3 次采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管道的烟尘浓度值。锅炉颗粒物采样,须多点采样,原则上每点采样时间不少于 3min

27、,各点采样时间应相等,或每台锅炉测定时所采集样品累计的总采气量不少于 1m3。每次采样,至少采集 3 个样品,取其平均值。(4)实测的锅炉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的排放浓度应折算为基准氧含量排放浓度。2.恶臭污染物(1)有组织排放源的监测采样点应为臭气进入大气的排气口,也可以在水平排气道和排气筒下部采样监测,测得臭气浓度或进行换算求得实际排放量。经过治理的污染源监测点设在治理装置的排气口,并应设置永久性标志。(2)有组织排放源采样频率应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生产周期在 8h 以内的,每 2h 采集一次,生产周期大于 8h 的,没 4h 采集一次,取其最大测定值。(3)恶臭采样

28、要根据不同恶臭污染物质、浓度和准备采用的测定方法有所不同。如硫化氢、甲硫醇、甲基硫、二氧化甲基可使用聚四氟乙烯薄膜袋进行采样;苯乙烯可用玻璃真空瓶采样;氨和三甲胺可用酸性滤纸法进行采样;乙醛、三甲胺和氨也可用溶液吸收法进行采样。上述采样都是基于样品将用仪器进行测定的采样方法。对官能测定法可用 10L 聚脂薄膜或聚四氟乙烯薄膜嗅味袋采样,也可用真空瓶采样,用嗅味袋进行采样一般需要 30s,用真空瓶一般 5s 左右即可。3.工业窑炉(1)测试工况:测试在最大热负荷下进行,当窑炉达不到或超过设计能力时,也必须在最大生产能力的热负荷下测定,即在燃料耗量较大的稳定加温阶段进行。一般测试时间不得少于 2h

29、。(2)实测的工业窑炉的烟(粉)尘、有害污染物排放浓度,应换算为规定的掺风系数或过量空气系数时的数值:冲天炉(冷风炉,鼓风温度400)掺风系数规定为 4.0;冲天炉(热风炉,鼓风温度400)掺风系数规定为 2.5;其他工业炉窑过量空气系数规定为 1.7。熔炼炉、铁矿烧结炉按实测浓度计。4.镁、钛工业,和铅、锌工业,以及铜、镍、钴工业炉窑基准过量空气系数为 1.7,实测炉窑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应换算为基准过量空气系数排放浓度。生产设施应采取合理的通风措施,不得故意稀释排放。在国家未规定其他生产设施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之前,暂以实测浓度作为判断是否达标的依据。锡、锑、汞工业:单位产品实际排气量超过

30、基准排气量,须将实测大气污染物浓度换算为大气污染物基准气量排放浓度。5.砖瓦工业基准过量空气系数为 1.7,实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应换算为基准过量空气系数排放浓度。6.储油库(1)处理装置排放浓度和处理效率的检测应在环境温度不低于 20、发油相对集中的时段进行。(2)同步检测处理装置进、出口油气浓度,每台处理装置都应进行检测。采样时间不少于 1h,可连续采样或等时间间隔采样,等时间间隔采集的样品数不少于 3 个,取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7.加油站(1)处理装置排放浓度的检测应在环境温度不低于 20、加油相对集中的时段进行。(2)每台处理装置都应进行检测,每台处理装置的采样时间不少于 30min

31、,可连续采样或等时间间隔采样,等时间间隔采集的样品数不少于 3 个。8.合成革与人造革(1)DMF、苯、甲苯、二甲苯的监测方法具体参看行业排放标准。(2)颗粒物采样后的滤筒放入(655)烘箱中烘烤 2h,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30min,称重。(3)VOCs 的监测方法具体参看行业排放标准附录 C。9.火电厂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汞及其化合物排放浓度,按行业排放标准的规定折算为基准氧含量排放浓度。10.火葬场实测的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须折算成基准含氧量为 11%的大气污染物基准含氧量排放浓度。11.炼钢工业对于石灰窑、白云石窑排气,应同时对排气中氧含量进行监测,实测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排放

32、浓度应换算为含氧量 8%状态下的基准排放浓度。12.轧钢工业对于热处理炉排气,应同时对排气中含氧量进行监测,实测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应换算为含氧量 8%状态下的基准排放浓度。13.水泥工业对于水泥窑及窑尾余热利用系统排气(10%)、采用独立热源的烘干设备排气(8%),应同时对排气中氧含量进行监测,实测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应换算为基准含氧量状态下的基准排放浓度。14.无机化学工业对炉窑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应同时对排气中含氧量进行监测,实测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应换算为基准氧含量状态下的基准排放浓度。氧化态炉窑排气中的基准氧含量为 8%,还原态炉窑排气中的基准氧含量为 5%。15.炼焦炉非机械化

33、炼焦炉应在60%的焦炉孔数处于点火、结焦期时进行采样及林格曼黑度的测定。16.平板玻璃工业对于玻璃熔窑排气(纯氧燃烧除外),应同时对排气中氧含量进行监测,实测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应折算为含氧量 8%状态下的基准排放浓度。其他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按实测浓度计算,但不得人为稀释排放。纯氧燃烧玻璃熔窑应监测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气量及相应时间内的玻璃出料量,统计周期为 1h,具体计算参考排放标准。17.石油化学工业非焚烧类有机废气排放口以实测浓度判定排放是否达标。焚烧类有机废气排放口、工艺加热炉的实测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须换算成基准含氧量为 3%的大气污染物基准排放浓度。18.石油炼制工

34、业非焚烧类有机废气排放口以实测浓度判定排放是否达标。焚烧类有机废气排放口、工艺加热炉、催化剂再生烟气和酸性气回收装置的实测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须换算成基准含氧量为 3%的大气污染物基准排放浓度。19.饮食业油烟工业(1)当排气管截面积小于 0.5m2时,只测一个点,取动压中位值处;超过上述截面积时,则按 GB/T16157-1996 有关规定进行。(2)执行本标准规定的排放限值指标体系时,采样时间应在油烟排放单位正常作业时间,采样次数为连续采样 5 次,每次 10min。(3)五次采样分析结果之间,其中任何一个数据与最大值比较,若该数据小于最大值的四分之一,则该数据为无效值,不能参与平均值计算。数据经取舍后,至少有三个数据参与平均值计算。若数据之间不符合上述条件,则需重新采样。(4)监测排放浓度时,应将实测排放浓度折算为基准风量时的排放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