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专题02 必修2文化常识-2019届高三语文文化常识大串讲.ppt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573888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9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2 必修2文化常识-2019届高三语文文化常识大串讲.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专题02 必修2文化常识-2019届高三语文文化常识大串讲.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专题02 必修2文化常识-2019届高三语文文化常识大串讲.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专题02 必修2文化常识-2019届高三语文文化常识大串讲.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专题02 必修2文化常识-2019届高三语文文化常识大串讲.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必修二文化常识复习,游褒禅山记,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浮图,对佛与佛教徒的称呼;也有和尚(僧人)的意思。 2.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庐冢,“庐”屋舍;“冢”,坟墓。为尽孝道,古人在服丧期间,于父母或师长坟墓旁搭建的守护的屋舍,叫做“庐冢”。亦作“庐墓”。,游褒禅山记,3.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4.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1)君玉,是萧君圭的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

2、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 (2)父(甫),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表字后面。,游褒禅山记,【相关链接】姓氏 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姒都加女字旁,这暗示先民曾经经过母权社会。后来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这样,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就成了后起的族号了。 周代,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二者的作用不同。 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游褒禅山记,【相关链接】名和字 古人有名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

3、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 周代贵族男子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男子字的全称。 周代贵族女子字的前面加姓,姓的前面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母”或“女”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女子字的全称。 古人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诗经,1.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

4、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链接】诗经六义 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诗经,2.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卜,用火烧龟板,根据龟板上的裂纹推断祸福。筮,用蓍草的茎占卦。体,卜筮的卦象。 3.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7、8岁)。 4.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路,高大的战车,将帅作战时用的车。又叫戎车。周代时战争是车战。,孔雀东南飞,1.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2.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五更,古代汉族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

5、,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孔雀东南飞,3.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1)结发:束发。古代男子成童始束发,因指童年或年轻为“束发”。成婚。古礼,成婚之夕,男左女右束发共髻,故名。指妻子。 【链接】成童,年龄稍大的儿童。有二说:八岁以上为“成童”。十五岁以上为“成童”。 (2)黄泉:地下的泉水。地下深处。也指人死后埋葬的地穴。,孔雀东南飞,4.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 媒婆,专门为男女说亲事撮合双方的妇女。 【链接】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尼姑是指庙里的女性,道姑是道观里的女性,卦姑,专门给人占卜算卦的女性。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牙婆,旧时汉族民间以介绍人口买卖

6、为业而从中牟利的妇女;师婆,又叫巫婆,以装神弄鬼、画符念咒的巫术作为生活来源的妇女;虔婆,指开设秦楼楚院的妇人;药婆,是蛊药婆的简称,利用药物给人治病或加害他人;稳婆,是旧时民间以替产妇接生为业的人。,兰亭集序,1.古代纪年法 王公即位年次纪年: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 。 干支纪年法:以天干地支来纪年的方法。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等。 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祭妹文“旷乾隆丁亥冬” 。 生肖纪年:用十二肖

7、兽名称作为年名。,兰亭集序,2.古代纪日法 序数纪日法。 干支纪日法。登泰山记“是月丁未”,指这个月的十八日。 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f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赤壁赋,1.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羽化,古代修道士修炼到极致,跳出生死轮回、生老病死,是谓羽化成仙。 【链接】古代对于死的不同说法 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很严的社会中,不同的阶层人的死须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

8、根据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崩(bng),专用于指帝王、天子、太后之死。“崩”本义是山倒塌。帝王、太后之死,就好象山倒塌了一样。 薨(hng),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 卒(z),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卒”原有“终”、“尽”的意思,引申为指大夫的死,唐代以后则用作“死”的通称。 不禄(b l), 古代称士死为不禄 “不禄,不终其禄。” 死,专用于庶人,即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和官府的低级官员、差役的死。“死”的本义就是指人死,由人死引申为动物的死。 殇(shng),古代称未成年人死为殇。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