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要:本文通过对文学作品飘的内容、人物、等的描写,浅析飘的艺术特色和对后世的影响。关键词:飘、内容、人物、主题、艺术特色、影响正文:概 述:飘,美国现代著名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作品。它是以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动乱的社会现实和战后的重建为背景的爱情小说。小说通过描写亚特兰大及其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以女主人公斯佳丽的爱情纠葛和生活遭遇为主线,在描绘人物生活与爱情的同时,勾勒出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的异同,真实的反映出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堪称美国历史转折时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成为历久不衰的爱情经典。很多文人大家这样评价它:女作家始终是以细腻的人物心理性格刻画见长,
2、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文学人物在作者流畅的文字作用下,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巴金 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在描述美国内战的作品中独树一帜,备受读者青睐。 戴望舒 小说极富于浪漫情调的构思、细腻生动的人物和场景的描写以及优美生动的语言、个性化的对白都使整部作品极具魅力,从而确立了飘在美国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 言实 横看全书,是一部老南方种植园文明的没落史,一代人的成长史和奋斗史;而纵观全书,则似一部令人悲恸的心理剧,以戏剧的力量揭示出女主人公在与内心的冲突中走向成熟的过程。所以看飘,就犹如走进原始森林,越深越美。 杨绛 关于“飘”飘(Gone With The Wind)英文的原著名叫“go
3、ne with the wind”,我觉得翻译为“飘”特别贴切,其文字表面意为随风而走及飘。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理解“飘”是指女主人公在乱世中奔波,她本身的经历就像随风漂泊。这以次再看,又感觉到了那个伟大时代的逝去,棉花,黑奴,庄园,舞会,这些都不存在了。现在仔细回忆和对比,终于明白真正随风而逝的,是那个伟大的时代。关于战争飘是一部有关战争的小说,但作者玛格丽特没有把着眼点放在战场上,而是以一个女性的角度解读残酷的战争。这样,比起描写硝烟弥漫的战场,也许更容易让人想象,更可以让人产生心灵的共鸣。当然令我动容的不是战争本身,而是面对战后的重建,人们不放弃希望继续奋进的精神,它让人温暖,让人充满力量。
4、要经历战争是人们无法选择的,但是勇敢的面对战争却是人们可以选择的。如果战争带来的是震撼,那战后重建带来的就是人类伟大的力量。再怎样残酷,我们还是要继续生活。关于故事内容塔拉庄园的大小姐斯佳丽魅力非凡,是县里数一数二的大美人,有着无数的追求者,可她偏偏爱上了即将与玫兰妮订婚的卫希礼。在爱的表白遭到拒绝后,斯佳丽一气之下匆忙嫁给了玫兰妮的哥哥查尔斯。南北战争爆发了,查尔斯、卫希礼相继应征入伍。不久,查尔斯病死军营。寡居的斯佳丽来到亚特兰大与卫希礼的妻子玫兰妮一起生活,再次邂逅封锁线商人白瑞特。玩世不恭的白瑞特每每对斯佳丽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但当斯佳丽需要帮助时,他又总能及时出现在她身边。战后,为了
5、保全塔拉庄园,斯佳丽嫁给了妹妹苏埃伦的情人弗兰克。为了不再挨冻受饿,斯佳丽开锯木厂、办酒馆,拼命赚钱。弗兰克死于意外后,腰缠万贯的白瑞特娶了斯佳丽,事事满足她、迁就她,可斯佳丽心里一直爱着卫希礼。 直到玫兰妮临终,斯佳丽才明白玫兰妮长久以来给了自己怎样的支持和爱护,才发觉自己对卫希礼的爱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才领悟到白瑞特对自己的一片深情,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地需要白瑞特。但当她飞奔回家,白瑞特却要离她而去了小说在斯佳丽充满希望的期待中戛然而止,留给人们不尽的遐想和希冀。飘之所以让人爱不释手、百读不厌,很大程度是因为斯佳丽身上所散发出的那种难以抵挡的魅力。精明的她对爱情却无比单纯。看着她那么固
6、执,甚至盲目地爱着自己虚构出的一尊没有生命的偶像,看着她和真爱的白瑞特渐行渐远,我们在叹息的同时总会被她对卫希礼的痴迷、傻气所感动,虽然这爱是个错误。坚韧的她对生活总充满希望。她是一个真正敢于正视现实、勇于面对困难的强者。在那个风云突变的乱世,家园被毁、亲人离散、衣食无着。面对与自己命运相连的旧制度的崩溃,她失望过,但从没绝望!她在变迁的阵痛中坚强地站起来,接受了生活的坎坷与人生的风雨,努力去适应改变了的环境,以永不屈服的姿态承担了一般人难以承受的生活重担,带领家人战胜饥饿、保护家园。其实,无论从相貌还是性格来说,斯佳丽都绝对称不上完美。小说开篇第一句话就说:“斯佳丽奥哈拉算不上十分貌美,但却
7、有一种让男人着迷的魅力,使人忘了她长相的不足。”同样,斯佳丽性格上冷酷自私、虚荣任性的一面也并没有妨碍我们对整体的她的欣赏甚至赞叹。斯佳丽的魅力在于她个性的复杂和真切,在于她身上那股永不放弃的精神。不仅仅是斯佳丽,飘里的每一个人物都那么鲜活生动、有血有肉,真实得让我们觉得仿佛能听见他们的呼吸和心跳。刚毅坚强的斯佳丽、深沉执着的白瑞特、温柔善良的玫兰妮、高雅忧郁的卫希礼,他们并没有随着故事的结束而随风远去,而是深深地烙进了我们的记忆,经岁月的打磨而愈加溢彩流光。关于人物这是一本难得的小说,让我喜欢上了里面每一个主人公,下面一一解读一下四个主人公:斯佳丽与玫兰妮几年前读飘的时候,我是喜欢斯佳丽的。
8、可最近,拿起旧书重读,却深深地被玫兰妮吸引住了。哪个年轻女孩看了飘不喜欢斯佳丽呢?漂亮不说,又聪明倔强,周围总有男人围绕着。特别是有白瑞特这样有魅力的男子始终追随,宠着,太过瘾啦!还有,她十分有个性,当在众多男孩子中间鹤立鸡群的卫希礼,最终婉言拒绝了她的爱,一怒之下,顺手扔出一只花瓶!这不是旧贵族的淑女风范,却很符合当今潮流!而在亚特兰大沦陷时,赶着马车,带玫兰妮逃往塔拉。还有,北方逃兵闯进塔拉,举起枪干掉他那一幕,又表现得顽强坚定。靠撒谎把自己嫁给了弗兰克,努力撑着木材厂,多么的狡猾!最后,当知道自己真正爱的人是白瑞特,而这时白瑞特已经对她深深的失望,决定要离开她的时候,她依旧平静地把下巴高
9、高地翘起。这个时候,是多么地喜欢这个有血有肉有性格的斯佳丽啊!有时候总觉得自己身上缺少斯佳丽那样的血性,敢爱敢恨,勇于把自己的一面展现给大家。那么光鲜,即使是任性,也让人讨厌不起来。她除了在卫希礼这一点上有些糊涂之外,其他方面她总是知道自己想要的的是什么,并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在很多方面她都让我觉得,女人的坚强和独立,就应该像斯佳丽一样,像一团烈火。可是现在,再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注意到了,在庄园聚会上,玫兰妮安静地坐在一旁,她瘦小的身体一点也不显眼。募捐舞会上,她痛苦而毅然地摘掉手上的结婚戒指,捐给了部队。在亚特兰大沦陷的那天,因为临产,她虚弱的身体正在死亡的边缘挣扎,可她不动声色,我能想象到一
10、个虚弱的产妇,临产之后躺在颠簸的马车上行进数十公里时是怎样苍白的脸。可从没有对斯佳丽说过她的痛苦,而因为在这场逃难与斯佳丽逐渐建立起来的感情,使得玫兰妮从始自终默默站在斯佳丽的身后,时时刻刻保护着她,维护着她。北方逃兵来的时候,她拖着虚弱的身体,拿着沉重的大刀,准备随时帮助斯佳丽。甚至在卫希礼与斯佳丽的隐情被人发觉,传遍亚特兰大时,她仍毅然决然地站在斯佳丽的一边。与斯佳丽相比,玫兰妮像水,看起来如此温和,如此柔弱,如此没有力量。但是,是团火就会有熄灭的时候,燃烧的时候总是那么光鲜亮丽,充满了力量,但是水却可以洞透千年的岩石,虽然看起来那么没有侵略性,但是就那样一直坚持的流着,直到哪天你发现,岩
11、石被流出了沟壑,你才发现,在你身后默默无闻的她,竟有如此大的力量。这让我想起了“艺伎回忆录”里的初桃和小百合,这两个人物与斯佳丽和玫兰妮很不同,但是电影里的比喻我很欣赏。 玫兰妮是伟大的,伟大这个强烈的词,我一般很少说。但是我觉得玫兰妮绝对伟大,她代表了一种传统性格的女性形象。坚韧,内敛,勇敢,贤良。如果说斯佳丽是一位有冲劲,敢做敢为的新女性,那么,玫兰妮是旧阶级贵族中最值得尊重的典型妇女。看到斯佳丽多么光鲜,那么现代的同时,别忘了,像玫兰妮这样在身后的女人同样有着自己无穷的小宇宙,那种优秀的传统,即使是到了现在,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我们值得欣赏的光辉。卫希礼和白白瑞特中学时代对卫希礼的钟爱很
12、简单,白马王子,完美不已。所以我曾对斯佳丽十几年的持续迷恋表示出高度的理解和深切的同情。因为最一开始看此书的时候是高三,也是自己最不得意的时候,那时的自己非常像卫希礼,面对要冲刺努力的现状,我总提不起劲,努力不起来,觉得原来没有现实逼迫的生活特别美好,沉浸在过去。其实我心里也明白,残酷的现实就摆在眼前,怎么躲也躲不掉的。卫希礼丢掉的是他原来的精神家园,原来的南方,远去的南方,远去的文明。我丢掉的是原来的青葱,远去的无忧无虑。我们同样望着那些我们抓不住的东西,接着丢掉今天。当然我的小忧虑不可能和卫希礼的远虑相比,但是能让我联系到自己,产生共鸣,足矣。后来方知,完美是有条件的,有很苛刻的条件。优雅
13、如卫希礼,他的光芒在前几章的和平年月里已经放射完毕。在之后已不需要优雅的许多年月,依然优雅的他始终如大笨钟般勉强。黑奴跑了,农场的篱笆需要劈,他劈不好。需要钱用,木材店的生意交给他,他挣不到钱。斯佳丽被北方人勒索,找他商量,他只是一直在说,我们该怎么办呢,所有南部的人又该怎么办呢。我们曾经那般自如闲适的生活,永远都没有了。斯佳丽无奈了,只有嫁给一个有点闲钱的老头子交出赎金。白瑞特后来知道愤怒的说,他要是真爱你,就算是去偷去抢也不能让你这么做。厉害的角色白白瑞特终于登场,原来只是觉得这是个有魅力,有头脑,有十足的远见。我一向对表面看起来很坏,被很多人讨厌的角色情有独钟,因为我觉得这样的人物绝对不
14、一般,过人之处非常人能及。我总想得自己不会成为像白瑞特这样的狠角色,缺少了很多组成他的元素。我总觉得自己不敢去变成那样的角色,成为舞台上受人瞩目的明星,后来我想想,即使是我真的想,真的敢,也不太知道到底应该怎样做。这次读书我发现了两个原来没注意的细节,隐藏在光鲜无限的白瑞特的表面经历后。第一次是跳舞的时候,他告诉斯佳丽要自己想问题,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这样才算聪明。我就记得原来我曾羡慕过无数人聪明,他们的聪明各不相同,但是在这里我找到了聪明的统一定义,并且影响到了我,我会朝着聪明的方向努力。第二次是面对南部重建的时候,他参与重建,与原来很多看不上的人物成为朋友,为了摆脱他原来的狼藉声名,他尽可能
15、的花费了一切的精力和金钱重新打造自己的人际关系,为的就是他的小女儿邦妮,他希望她以后可以过得好,受人欢迎,为了她在一点一点铺平她人生的道路。人际关系竟然会从那么小就开始建立?!这让我好好的上了一课。让我知道,白白瑞特不光只会挣钱花钱游戏人生,同时也让我知道了,可以如此挣钱花钱游戏人生的人,做人方面总有独到的地方,做人,如此重要。艺术特色:飘的艺术性表现在几个人物的塑造上,不拘一格,敢对南方上流社会的诸多清规戒律发起挑战但对爱情颇为执着的白白瑞特,高贵懦弱、无法面对现实的卫希礼,外表柔弱但能以柔克刚的玫兰妮,胆小守旧、稍显稚气的老处女白蝶姑妈,个性刚强但妻子的去世却使其一蹶不振的斯佳丽的父亲斯佳
16、丽乐,所有这些人物在米切尔的笔下都成了读者心中难以忘怀的角色。毋庸讳言,作者刻画最成功的人物形象还是女主人公斯佳丽。她对南方上流社会那些条条框框极其反感,是个敢想敢做,敢作敢当的女性。只要认准了自己的目标,她就会毫不犹豫、想方设法去实现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南方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否符合南方社会的女性行为准则,是否会招致别人对她的指责和评判,她对这一切一概不管。为此,她和周围有身份的太太和淑女们格格不入。但是,斯佳丽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不是坐待别人照顾的弱者,而是生活的强者。战争粉碎了南方社会的一切。本来富饶的南方成了一片废墟。在这种情况下,生存成了最大的困难。斯佳丽调整了自己的心态,靠自己的双手和
17、聪明才智,带领全家度过了难关。战争改变了一切,但没有改变斯佳丽的信条和克服困难的信心。而她性格中为人称道的一面也是通过她这一方面突显出来的。斯佳丽鲜明的个性和曲折的经历以及她对爱情不懈的追求,通过对主人公斯佳丽的性格的深刻刻划和内心思想活动的细致的剖析,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从奴隶种植园主成为资产者的女性典型,同时还生动地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美国南部历史画卷的一个侧面。斯佳丽从小就是个个性独特的女孩。影响:飘能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赢得读者的喜爱,只因它对后世有其独特的影响。而其中斯佳丽颇具女权主义意识的性格是最令人欣赏的。她毫不虚伪、敢爱敢言、充分表现自我、面对现实、不畏困难。综观斯佳丽的一
18、生,从故事开篇的情场失意,到战争使整个南方成了一片废墟,落在斯佳丽头上的打击一个接着一个,甚至到了生存下去都有困难的境地。我们来看看小说中最令人难忘的一幕:亚特兰大失陷前夕,斯佳丽拖着刚刚生过孩子的奄奄一息的玫兰妮和自己被炮火及北方军吓坏的孩子逃离亚特兰大,历尽艰辛回到塔拉。斯佳丽从小受父母宠爱,有困难时总是到父母那里寻求保护。此时的她照样认为,只要回到家,回到父母身边,一切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而自己也可以卸下肩头的担子,过上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遗憾的是,等待着斯佳丽的不是康健的父母和富庶的家园,而是妈妈的刚刚辞世和父亲因伤心过度而造成的呆傻。更糟糕的是,此时的塔拉已经是一无所有,只剩下十余
19、口人等着吃饭。面对困难,斯佳丽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绝望气馁。她没有沉溺在过去的美好时光当中,也没有自暴自弃,得过且过。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全家人生活下去,一定要让塔拉生存下去。她放下小姐架子,亲自下地摘棉花,外出向邻居借粮食和种子,甚至杀了一个前来家里偷盗的北方士兵。她屈尊向白白瑞特求助,违心嫁给妹妹的男朋友,参与弗兰克的生意,最后还成了个精明成功的生意人。虽然斯佳丽的某些行为并不可取,但她的目的却是为了全家人不再挨饿,为了塔拉不会落入别有用心的人手里。斯佳丽强烈的责任感和不畏困难、想尽办法克服困难的勇气着实令人敬佩。我们再来看看小说的结尾。真心爱慕斯佳丽的白白瑞特最终因为失望而决定离开斯佳
20、丽,而此时的斯佳丽才刚刚意识到自己真正爱的人是白白瑞特,而不是卫希礼。她希望他和白白瑞特之间能够重新开始,从此幸福美满、恩恩爱爱地生活在一起。可是,白白瑞特觉得他和斯佳丽之间永远横着一个卫希礼,他和斯佳丽虽是夫妻,却是貌合神离,没有真正地合二为一。爱女的夭折更是使他产生了绝望心理,最终决定离斯佳丽而去。斯佳丽心里美好的蓝图再次被残酷的现实撕得粉碎,她伤心、难过,但没有耍赖、撒泼,而是坚强地接受了这一事实。“我明天再想这事好了,到塔拉去想。那时我就承受得了了。明天,我要想个办法重新得到他。毕竟,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这是斯佳丽屡试不败的法宝,也成了众多读者的座右铭。是呀,
21、过去的已经过去,不管遭遇了什么不幸和挫折,那都已经成为历史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明天会带来新的希望。只要付出自己的努力,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明天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是小说中最能激励鼓舞人的一个主题。这一信条不但适用于斯佳丽生活的年代,而且适用于任何年代。人,不管生活在什么年代,不管生活在什么社会里,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在困难面前低头的人,只能是生活的弱者,而勇于面对现实、不畏困难的人,便能成为生活的强者。斯佳丽是个生活的强者,而读者从她身上汲取的也就是强者的精神。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也许会像斯佳丽一样遗失很多美好、遭遇许多挫折,我们可以失望,可以失败,但绝不能绝望,不能放弃!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因为明天是新的一天了!参考文献:飘 作者 玛格丽特米切尔中外名著导读 作者 崔钟雷 哈尔滨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