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0

类型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模型构建研究.docx

  • 上传人:无敌
  • 文档编号:657039
  • 上传时间:2018-04-17
  • 格式:DOCX
  • 页数:40
  • 大小:359.9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模型构建研究.docx
    资源描述:

    1、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模型构建研究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有大量的土壤受到侵蚀,占全球总量的五分之一。近几年我国大力开展水土流失治理项目,随着项目的进行也引发了许多的社会问题。由于此前的工程大多都以经济评价为主,很少关注社会层面,而忽略了社会影响的评价。我国的社会影响后评价工作开展比较晚,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还不够完善,所以我国急需社会后评价展开研究。通过对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对社会影响后评价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了我国的研究现状,并且通过信息沉淀法获取关于水土流失后评价的指标。采用专频度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分别对指标进行了预选和筛选

    2、。采用层次分析法把指标体系中的定性指标定量化进行权重打分,最后采用成功度法对指标进行打分,结合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总分,与成功度的标准进行比较,评价项目做的是否成功。我国的指标体系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所以本论文在之前的研究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进而构建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为水土流失社会影响后评价工作提供一个基础理论,为我国政府后续开展的水土流失投资项目起到指导作用,对工程的相关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考虑工程后期长远的社会影响作用,对相关单位具有提前控制作用。关键词: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法;成功度法; abstractChina is one of t

    3、he worlds most serious soil erosion in the country, there is a lot of soil erosion each year, accounting for one fifth of the global total. China in recent years vigorously erosion control projects, as the project has also led to many social problems. Since most of the previous works are mainly in t

    4、he economic evaluation, little attention the social level, while ignoring the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After evaluation of the social impact of the work carried out relatively late, after the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is not perfect, so the evaluation of the urgent need to expand the re

    5、search community in China.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the social impact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evaluation model in dept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major research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obtain information about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soil erosion through the

    6、precipitation method. Designed using frequency analysis and expert scoring method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pre-selection and screening indicators. Using AHP to index system of qualitative indicators quantitative be weighted scoring, and finally the use of the right to the success of the method of ind

    7、icators scoring, combined index weight to calculate the total score, and the standard degree of success by comparing evaluation projects do successful . Our index system still has many shortcomings, so this thesis research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before the index system, and

    8、 then build the index system evaluation model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social impact of soil erosion, the follow-up to our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carried out by erosion play a guiding role, the relevant unit projec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should take into a

    9、ccount the social impact of the late effects of long-term projects, the relevant unit with advance control effect.Keywords: soil erosion control projects;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evaluation model; AHP; successful law degree.目 录第一章 绪论 .7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71.1.1 选题背景 .7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0、91.2 国内外现状综述 .101.2.1 国内现状综述 .101.2.2 国外现状综述 .11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2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21.3.2 本文研究主要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3.3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 .16第二章 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的概念界定 .162.1 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的概念 .162.1.1 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概念 .162.1.2 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的内容界定 .182.1.3 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研究范式的界定 .192.2 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的概念和内容 .212.2.1 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的概念 .

    11、212.2.2 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的内容 .22第三章 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33.1 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的选取 .233.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233.1.2 指标选取的来源 .243.1.3 采用频数统计法对评价指标理论预选 .293.1.4 采用专家咨询法对评价指标筛选 .293.2 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03.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03.2.2 指标体系构建的整体框架 .313.2.3 指标体系的建立 .32第四章 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评价方法 .334.1 社会影响后评价方法概述 .334

    12、.2 社会影响后评价的方法 .374.2.1 层次分析法 .374.2.2 成功度评价方法 .384.3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成功度评价法的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模型 .41第五章 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425.1 案例背景 .425.1.1 资料收集与调查 .425.1.2 社会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425.2 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分析 .42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426.1 全文总结 .426.2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展望 .43第一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1.1 选题背景(1)理论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社会发展观也发生了改变,从“以

    13、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 ,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水土流失治理是重点投资项目,作为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深远影响的公共性基础项目,我国十分的迫切对其开展社会影响后评价。目前,我国仍处于一个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发展战略也随之改变从只强调经济的增长到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三种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经济的发展要以人为本,改变过去那种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观,经济工作要落实到改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上来,实现人与经济、自然和社会

    14、的协调发展 1。科学发展观确立以后,我国的投资体制也进行了改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司副司长孔令龙指出,在新的投资体制下,为了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在投资项目的咨询评估中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技术分析、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分析而忽视社会影响分析的做法 2。新的投资体制要求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核准必须从关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从项目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工程项目与当地的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等方面来判断项目的社会可行性;对企业投资的重大项目,也应该从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兼顾社会发展的角度引进社会影响分析这种工具和方法来进行核准,规避投资项目的社会风险,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在这种情

    15、况下,中国的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对投资项目做出社会影响后评价。尤其是对于水土流失治理这类目来说,进行全面的社会影响后评价分析能够帮助我们客观评价这类项目对经济、自然、社会和人类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使人类更合理的利用资源,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现实背景虽然我国领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导致人均占有面积少。另外,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十分的严重,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其分布非常的广泛。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20 世纪 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面积 356 万 km2,超过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4。每年有大量的土壤受到侵蚀,占全球总量的五分之一,主要流域包括长江

    16、、黄河,黄土高原是中国土壤侵蚀最厉害的地区。我国在水土流失治理这类项目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截止到 2007 年底,全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达到 99.9 万 km2,其中小流域治理面积 38.7万 km2,累计实施生态修复面积达 70 多万 km2,建成黄土高原淤地坝 29 万座,全国水土保持网络和信息系统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并全面投入运行 5。随着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的进行也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人类的生活。由于此前的工程大多都以经济评价为主,很少关注社会层面,而忽略了社会影响的评价。但到目前为止,我国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后评价仍然停留在该土地能带来的直接效益进行评价,对于该项目引起的间接效

    17、益也只是稍微的做一下定性描述或者是分析。直到近几年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才更加的关注社会影响后评价。但因为社会影响后评价的内容多且复杂,呈现出指标难量化、问题隐蔽性强以及评价的长期性等特点,所以迄今我国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一套可操作的社会影响后评价的方法,社会影响后评价亟待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理论和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定方法 6。因此,社会影响后评价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在现有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研究意义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十分的严重,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治理能够使我国的土地资源的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于治理的区域能够改善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有利于

    18、恢复良好的地理条件整体性,促进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后评价工作相比于西方的国家,开展的比较晚,尤其是在社会影响方面,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应用都特别少。通过对社会影响后评价工作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我国后评价体系,使得后评价体系更加的成熟,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对我国水土流失治理项目这类项目做后评价时,社会影响后评价是一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全面分析评价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因为在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完成以后进行社会影响后评价能够更真实、清晰、全面的分析出项目对社会的“外部影响” ,能够从全社会的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该项目,使得项目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在当今的社会发展

    19、观的指导下,对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的社会影响后评价系统的进行研究,可以更加深刻认识到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在区域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和产生的社会影响,将有助于未来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促使社会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对实现我国的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建设项目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研究目的结合当前我国水土流失治理项目中的实际问题和在社会影响后评价近几年的工作经验,对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的具体理论和研究方法,完善在水土流失治理这方面社会影响后评

    20、价的体系,并构建评价模型。该论文考虑了当前社会发展观的转变,希望通过后评价体系的评价模型研究,使得该理论能够得到充分和广泛的利用。1.2 国内外现状综述1.2.1 国内现状综述对于国内的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研究起步比较晚。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在我国,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引进社会影响评价。随着一些投资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展,一些学者通过对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有相关理论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88 年国际计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第一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后评价,标志我国后评价工作的正式开始 7。1990 年世界银行对华支持的中国华北平原农业项目

    21、进行后评价,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后评价和初步的社会影响后评价 8。之后世界银行对其援助的“中国黑龙江土地开垦项目”也组织了后评价,主要内容涉及了财务、经济、项目可持续后评价 9。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方面,相关部门也作了一些项目后评价的工作,如三北林业体系建设生态工程后评价 10,黑河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 11,三峡工程生态影响后评价 12等。陈若缇 13以水库为例运用前后对比法对水坝工程的资源价值损失核算与环境影响后评价进行了分析;余忠 14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性后评价、社会影响进行了研究;艾亮辉 15则对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的特点、内涵等进行了研究,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生产能力后

    22、评价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且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生产能力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成晓晖 9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后评价的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刘勇 10对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的应用与理论进行了研究,对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与内容进行了构建。本论文是研究社会影响后评价,可以很好的借鉴这些有关于社会影响评价的成熟的研究成果,并且在对社会影响后评价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运用多种方法,然而因为我国在后评价工作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的比较晚,导致有很多不足之处存在于我国的后评价体系之中。1.2.2 国外现状综述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方法与理论是在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方法与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关于国内外

    23、对项目社会影响评价进行研究,将对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有很大的帮助。对于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研究这一领域,人们认识的较晚,研究成果也比较少,导致如今国内外对其范畴和概念尚无统一的认识与界定。纵观世界,各国通过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不断深入认识与了解,从而对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有了一定的理解,这种理解是源于种种社会问题的需要,而社会问题正是在各国发展经济中所必须克服项目带来的,基本上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的定性评价与分析。美国开展这种社会影响评价是从 20 世纪 70 年代早期开始的,最先用于水资源项目的开发 16,并于 1994 年 5 月,颁布了关于社会影响评价的指南和原则。英国在社会分析上很是

    24、推行,并且正在致力于研究和开发关于社会分析方面的框架分析指导用书。英国及欧共体推行环境评价,包括自然环境评价与社会环境评价 16。1978 年,法国发表了项目经济评价手册影响方法 17,关于项目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世界银行 18于 1984 年对“社会性评估”进行了首次要求,并要求其应成为世界银行在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中的一部分,在项目评价阶段,其应与技术评价,经济评价和机构评价共同进行。 把人放在首位投资项目社会分析是世界银行在 1985 年出版的有关于社会分析在农村发展与农业发展项目设计中应用的一本书。社会发展部门于 1997 年在世界银行成立,并且着重强调了项目会影

    25、响评价的作用。社会分析范例手册于 2002 年 8 月被制订出,指出了有关于社会评价的五个切入点:社会风险;参与;利益相关者;社会多样性和性别;机构、角色及行为。在2004 年版的“ 美国社会影响评价指导原则”中,根据社会影响评价领域内的研究者与实践者达成的共识,提出了社会影响评价的 6 项原则 19:1)强调与项目、建议、政策行动相关的人类环境的关键因素。2)深入了解受项目、行动、政策影响的地方以及区域的人口和其它的背景情况。3)将在决策之中运用的信息提高质量。4)要在能够重复的、可靠的科学研究方法及概念的基础上对社会影响评价进行研究。5)提出缓解措施的建议,并且进行政策、计划、项目的评价、

    26、监督。6)确保充分的分析和描述任何有关环境公正的议题。目前项目后评价在国外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近年来关于项目后评价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一、项目后评价不断提高了其作用,项目后评价逐渐形成了多项目全过程的科学的预测、分析、监督、管理、总结等全方面的完整体系;二、评价方法和内容由单一化发展为多样化,评价的内容也由财务评价发展到了环境评价,经济评价,社会评价等等;三、评价机构的功能被国际金融组织扩大了,并且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有效的管理循环体系。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研究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所处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然

    27、后,对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叙述和分析,提出了在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理论方法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仍待研究;最后,介绍了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本文的技术路线。第二章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的界定。首先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采用文献综述法对社会影响评价的概念进行了概述。然后对社会影响后评价的内容进行界定,通过分析文献,总结出社会影响后评价内容所涵盖的主要方面。再然后介绍了研究社会影响的后评价的两张范式,其中包括经济学范式和社会学范式,本论文从社会学范式对社会影响后评价展开研究。最后,根据上述研究,对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的概念

    28、、内容进行界定。第三章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首先,介绍后评价中指标选取的原则和指标来源。然后通过文献综述法获得大量的指标,采用频度分析法对这些指标进行预选。再采用专家评分法对预选的结果进行筛选。最后,根据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结合上述筛选出来的指标构建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社会影响后评价方法。首先论述我国社会影响后评价的研究方法主要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展开的,介绍我国学者研究社会影响后评价所采用的方法,并且详细的叙述了层次分析法和成功度法。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成功度评价法构建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模型。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实

    29、证研究。选择一个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收集其项目资料,通过调查访问获取第三章构建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数据,带入评价模型带入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得出评价结果,获得最终结论。第六章总结与展望。总结全文,然后对以后的研究提了设想和展望。1.3.2 本文研究主要方法与技术路线(1)研究方法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受多种指标的影响,同时也受评价方法的影响。到现在,很多方面的内容仍然没有明确的规范,涉及学科非常广泛,从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出发,应当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1)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论文首先采用理论研究方法,界定水土流失的概念;然后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构建水土流失治理

    30、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根据指标体系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价,建立评价模型;最后,根据理论研究成果,选择一个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用前面所选择的方法和模型进行后评价。2)文献研究法论文通过收集大量文献,然后进行整理、研究分析,归纳概括出第一章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发现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仍需研究的空间。在第二章整理分析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概念和内容,并且进行界定。3)频数分析法在论文第三章,对于从文献中获取的大量指标采用频度分析法进行预选,通过数据统计获取各个指标出现的频数,然后去除频数比较低的指标,对指标进行初步的预选。4)专家评分法在论文第三章,请多位专家对

    31、初选后的指标根据各指标对于项目的影响程度进行打分,然后计算出各个指标的平均分,再根据设立的标准去除得分低于标准的指标,使指标得到进一步的筛选,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2)技术路线社会影响后评价 背景分析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分析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的概念界定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的选取 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模型 构建案例分析研究采用频数统计法对评价指标理论预选采用专家咨询法对评价指标筛选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值采用成功度法评价打分图 1 技术路线图1.3.3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以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对社会影响的三个主要领域,并考虑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为社会影响后评价对象,构建了概念模型;通过文献收集法和专家筛选法选定指标集,并依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了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 选择层次分析法和成功度评价法作为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的评价方法,从建模角度分析了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建立了层次分析法和成功度评价法相结合的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模型构建研究.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65703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