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古代汉语文选参考译文.doc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6569873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文选参考译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代汉语文选参考译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古代汉语文选参考译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古代汉语文选参考译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古代汉语文选参考译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古代汉语文选参考译文任课:黄易青我们不赞成机械地照搬或模仿古文翻译,那样不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锻炼。这里提供参考译文的目的,在于让同学从古今对照中琢磨用现代汉语对译古代汉语的方法,并通过古今对照从而能够对古今词汇演变、词义演变发展及语法变化等有深入具体的认识。希望同学从这样的目的出发来参阅这些参考译文。总之,这里提供的是方法,不是具体答案。这里重申:译文对一些词汇和句法的对译不必完全一样。有的地方也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发现错误或不当之处,请及时提出以使改正。一、郑伯克段于鄢当初(郑武公十年) ,郑武公从申国娶妻,名叫武姜。武姜生庄公和共叔段。庄公逆生,使武姜受到惊吓,所以起名叫“

2、寤生” 。武姜于是讨厌庄公,喜欢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太子。武姜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不答应她。到了庄公即位时,武姜为共叔段请求制这个城邑。武公说:“制是险要的城邑,虢叔(东虢的国君)死在那里。其它的城邑唯命是听。 ”武姜请求京这个地方,武公命共叔段居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大叔。祭仲说:“都邑的城墙超过三百丈长,是国都的祸患。先王的制度,大的都邑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这个地方不合法度规定,不是先王的制度。您将承受不起。 ”庄公说:“姜氏要京这个地方,怎能够逃避祸患?”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什么满足?不如早点安排他个合适的地方,不要让他发展,发展后就难图

3、谋了。滋生蔓延的草尚且不可除去,何况是您贵宠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必定会自己倒台,你姑且等待事情的发展吧。 ”过后不久,大叔命令西部边邑和北部边邑既属庄公又属自己。公子吕说:“国家受不了两属的情况,您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如果打算给大叔,请您允许我侍奉他;如果不给他,就请除掉他。不要让民众生二心。 ”庄公说:“不用,他将自己赶上灾祸。 ”大叔又把那些两属的地方收为自己的城邑,到达廪延。公子吕说:“可以了,土地扩大将得到民众。”庄公说:“既然不义,则民众不亲昵,土地扩大将会崩溃。 ”大叔修茸城墙,聚集粮草,修理盔甲武器,备齐了步兵和兵车,打算袭击国都。武姜将为共叔段开城门。庄公打听到

4、他们袭郑的日期,说:“可以了!”命令子封率领兵车二2百辆以讨伐京。京的人们叛离大叔段。大叔段进入鄢城,庄公到鄢城讨伐共叔段。五月辛丑日,大叔段出逃到共。春秋记载说:“郑伯克段于鄢。 ”共叔段不守弟的本分,所以不称“弟” ;(庄公和共叔段)像两个国君(相互攻伐) ,所以叫做“克” ;称“郑伯” ,讥刺他失教认为这是郑伯的意图;不说“出奔” ,对这样记载感到为难。庄公于是就把武姜安置在颖城,对她发誓说:“不到黄泉之下,不再相见。 ”过后又后悔对姜氏的处置和发誓。颖考叔任颖谷的守官,听到这件事,献东西给庄公。庄公赐给他食物,颖考叔留下肉不吃。庄公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有母亲,我的食物她都吃过了,还

5、没有吃过您的肉羹,请求把这些肉送给她。 ”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送,独我没有。 ”颖考叔说:“请问说的是什么意思?”庄公回答他原因,并且告诉他自己的后悔。颖考叔回答说:“您在这件事上忧虑什么呢?如果挖地到泉水,挖隧道然后相见,难道有谁说不是黄泉下相见?”庄公听从他的意见。庄公进入隧道之中赋道:“大隧之中,快乐之情温暖融融。 ”武姜走出隧道赋道:“大隧之外,快乐之情渲泄淋漓。 ”于是两人恢复母子之情如初。君子说:“颖考叔大孝,爱他的母亲,扩大影响到庄公。 诗说:孝子之道不穷尽,长久地影响同类。 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二、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行君道,多收税来雕画宫墙;从高台上用弹丸射人,来观看被

6、弹的人躲避弹丸。厨师煮熊掌不烂,灵公杀了他,把他放在畚箕里,让妇人荷戴着经过朝廷。赵盾和士季见到厨师的手,问厨师被杀的缘故而为灵公的暴行忧患。两人打算进谏。士会说:“如果进谏而不被采纳,那么就没有人接着您了。请让我先进谏,如果不被采纳,那么你接着我进谏。 ”士会向前走了三次,到了内庭屋檐下,灵公才看他。灵公说:“我知道所犯的过错了,将改正过错。 ”士会伏地磕头拜答说:“人谁没有过错,有过错而能改正,好事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诗说:没有谁没有一个向善的开端,但少有人能坚持到底。 照诗的意思,那么能补过失的人很少。您改正过错能坚持到底,国家就能稳固了,难道只是群臣有利?诗又说:天子上服刚有破缺,仲山

7、甫即修补它。 说的是能弥补过失。您能弥补过失,社稷就不会败毁了。 ”灵公仍然不改过。宣子多次进谏,灵公害怕他,派鉏麑去杀害宣子。鉏麑早晨去到宣子住处,卧室的门已经开了,宣子穿戴好衣冠准备去早朝,时间还早,就坐着打盹。鉏麑退出,叹气说:“不忘尊君敬业,是百姓的主人。杀百姓的主人是不忠,放弃国君主命令是不信。两者之中有一样,不如死。 ”鉏麑撞槐树而死。秋,九月,晋侯请赵盾喝酒,埋伏甲士将攻杀他。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这个情况,跑上堂,说:“臣子侍奉君主饮酒,超过三爵是不合礼的。 ”于是就扶赵盾退下堂。灵公嗾使那只猛犬扑向赵盾,提弥明徒手与犬搏斗,将它杀死。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犬,虽然3犬勇猛,又有什

8、么用?”一边搏斗一边退出,提弥明为赵盾而死。起初,宣子在首山畋猎,驻扎在翳桑。发现灵辄饿倒,宣子问他饿得这么厉害的原因。灵辄说:“三天(多日)没有吃饭了。 ”宣子给他东西吃,灵辄留下一半。宣子问他原因,他说:“给人做事三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母亲近了,请允许把这些食物送给母亲。 ”宣子让他都吃完,并且为他准备一筐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过后不久,灵辄入伍当了灵公的甲士。在这次搏斗中 他掉转兵器来抵挡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逃脱。赵盾问灵辄原因,灵辄说:“我是那个曾经在翳桑饿得要死的人。 ”赵盾问他的名字和住处,灵辄不回答就退下了。赵盾于是就自己逃亡了。乙丑日,赵穿在桃园攻杀灵公。宣子还没

9、逃出边境处的山就返回国都。大史写道:“赵盾弑杀他的国君。 ”拿它在朝廷上宣示。宣子说:“不是这样。 ”大史说:“你任正卿,逃亡而没有越过边境,返回国都而没有惩治杀害国君的人,不是你是谁?”宣子说:“呜呼! 诗所说的因为我的怀念祖国,给自己招来了这种忧患。 说的就是我啊!”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依照记载历史的原则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记史的原则而蒙受恶名。可惜啊,如果越过边界就不会蒙受恶名了。 ”三、鞌之战左传 。成公二年,春,齐侯攻伐我国北部边邑,围攻龙城。齐顷公的宠臣卢蒲就魁攻打龙城城门,龙城人擒获了他。齐侯说:“不要杀他!我和你们订立盟约,不进入你们的疆界。 ”龙城人不

10、听齐侯的话,杀死卢蒲就魁,把他的尸体剖开披在城墙上。齐侯亲自擂鼓,士兵登陵龙的城墙,三天,攻取龙城。接着,齐国军队向南侵入,到达巢丘。卫侯派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将侵入齐国,卫国军队跟齐国军队相遇。石稷要返回,孙良夫说:“不可以!率领军队攻伐别人,遇到他们的军队而返回,将对国君说什么?如果知道不能胜,则应当不出兵。现在已经遇上了,不如与他战。 ”夏,有(中缺文) 。石稷说:“军队战败了。你不稍事等待,军队恐怕会被消灭殆尽。你丧失士兵,拿什么回覆国君的命令?”都不回答。石稷又说:“你是国家的正卿,损失你,是国家的耻辱。你带领大军撤退,我在这里抵御。 ”并且告诉说援军兵车来得很多。齐国军队于是才

11、停下,驻扎在鞫居。新筑大夫仲叔于奚救了孙桓子,桓子因此而逃脱。过后,卫国赏给仲叔于奚城邑,他不要城邑,请求享受诸侯规格的乐器“曲悬” ,以诸侯所用的马饰“繁缨”朝见,卫国答应他。孔子听知这件事,说:“可惜啊!不如多给他城邑,最是标志名位的器物和名号不能够不合名分地给他人,这些是国君所掌握的。名位是用以显示威信的,威信是用以保守器物的,器物是用来蕴含礼的,礼是用来推行义的,义是用来产生利益的,利益是用来安定民众的。这些是政治的大节要。如果把这些标示名位的器物和名位给他人,是送给他人政治。政治亡失则国家跟着它灭亡,无法控制了。 ”孙桓子从新筑回来,不进入国都,就接着到晋国求救兵。臧宣叔也到晋国求救

12、兵,两人都以郤克为主人。晋侯答应郤克七百辆战车。郤克说:“这是城濮之战的兵力,城濮之战因为有先君的圣明和先大夫的敬肃(或译敏捷) ,所以能获胜。我和先大夫相比,没有能力完成七百辆取胜的任务。请给八百辆。 ”晋侯答应他。郤克率领中军,士燮率领上军,栾书率领下军,韩厥任执法官,来救鲁国和卫国。臧宣叔迎接晋国军队,并且引导晋军。季文子率领军队和晋军会合。行至卫国的地方,韩厥要处决犯人,郤克驱马疾行,打算制止他。赶到时,那人已经被处决了。郤克命令快速载犯人在军营巡行示众,告诉他的仆从说:“我用这个做法来为分担指责。 ”晋军追逐齐军到莘。六月壬申,军队追至靡笄山下。齐侯派人请战,说:“你带领你们国君的军

13、队辱临敝国边邑,不多的敝军,明天早上与你们相见。 ”郤克回答说:“晋国和4鲁国、卫国是兄弟之国,他们来报告说:齐国从早到晚来到我国发泄怨恨。 我们国君不忍心,派我们臣子向你们求情,不是要让军队久留在您的地方。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用不着辱您派人请战。 ”齐侯说:“晋国统帅的应允,是我希望的;假如他不应允,也将相见。”齐国高固冲入晋军营中,举起石头投掷晋人,擒获晋人然后乘上他的战车,把桑树根系在车后,在齐军营田垒中巡行,说:“要勇敢的,买我剩余的勇气。 ”癸酉日,军队在鞌地列阵。邴夏为齐侯驾车,逢丑父为车右。晋军解张为郤克驾车,郑丘缓为车右。齐侯说:“我姑且先消灭晋军然后吃早饭!”不给马披甲就驱马进

14、击。郤克被箭所伤,血流到了鞋上,仍然击鼓不止。他说:“我伤得很厉害了。 ”解张说:“从一开始交战,箭就射中了我的手和肘,我把箭折断了来接着驾车,左边的车轮都深红色了,哪里敢说伤得厉害?您忍耐一下伤痛吧!”郑丘缓说:“从开始交战,如果有险阻难走的地方,我一定要下去推车,你该知道这些吧?这样您是伤得很厉害了”解张说:“军队所看所听,在于我们的旗帜和战鼓,前进或撤退都跟从它们。这辆车一个人镇守住,就可以成就战事。怎能因伤重而败坏国君的战事呢?穿上铠甲,拿起兵器,本来就是走向死亡。伤重还没有到死的地步,您勉力指挥吧!”解张左手并合缰绳,右手拽过鼓槌来击鼓。马狂奔不能停止,军队跟从这辆战车。齐国军队大败

15、。韩厥追赶齐侯,绕着华不注山追了三圈。韩厥头一天晚上梦见子舆对自己说:“早上避开车的左边和右边。 ”所以站在车中驾驭以追赶齐侯。邴夏说:“射他们驾车的,那是君子。 ”齐侯说:“认为他是君子而射他,不合乎礼。 ”射韩厥左边的人,左边的人翻掉到车下;射他右边的人,右边的人倒仆在车中。綦毋张丢失了车,追上韩厥,说:“请让我搭车。 ”綦毋张陪立在韩厥的左边和右边,韩厥都用肘背碰他,让他站在自己的后边。韩厥俯下身子放稳他的车右。逢丑父和齐侯换位置。快到华泉时,骖马被树挂住而停下。头天晚上逢丑父睡在栈车中,蛇从车的下面爬上来,逢丑父用手臂击蛇,手臂受伤而把伤情隐瞒了,所以不能下来推车而被韩厥赶上。韩厥持着

16、绊马索站在齐侯马前,拜两拜然后行稽首礼,捧着觞和璧进献,说:“我们国君派我们这些臣子替鲁国和卫国向贵国请求,说:不要让军队深入您的国土。 我不幸,恰巧碰上您的兵车行列,没有地方逃避躲藏,并且怕逃奔躲避会给两国国君带来耻辱。我忝为武士,冒昧禀告我不才,代理这个职务,承继空缺的职位。 ”逢丑父派齐侯下车到华泉取水,郑周父驾驶副车,宛茷为车右,载着齐侯逃脱。韩厥献上逢丑父,郤克要处死他。逢丑父叫道:“自古至今还没有代他的国君承担祸难的人,现在这里有了一个,将要被杀掉吗?”郤克说:“人家不把用自己的死来使其国君逃脱视为难事,我杀他是不祥。赦免他以鼓励服事君主的人。 ”于是就释放了他。四、学而孔子说:“

17、学习然后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喜悦吗?有弟子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知道自己而不抱怨,不也是有德行吗?”有若说:“为人,孝顺父母、敬事兄长而喜欢犯上的,很少见;不喜欢犯上而喜欢作乱的,从来没有过。有德行的人致力于做人的基础,基础建立之后仁道就可以产生。孝顺父母、敬事兄长,该是行仁道的根本吧!”孔子说:“不由衷地说好听的话,表现恭敬的脸色,这样的人仁道很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谋划而不尽心吗?与朋友交往而无诚信吗?老师传授的知识没有温习吗?”孔子说:“治理有千辆兵车军队的大国,敬业而信诚,节约财用、爱护人民,根据农事季节来役使百姓。 ”5孔子说:“晚辈在家要孝父母,出门

18、要敬兄长,谨慎而守信,博爱众人而亲近仁者。这些都做好了还有富馀的精力,然后去学习古代遗文。 ”子夏说:“重视贤良的品德,轻视姿色;服事父母能尽自己的力量,服事君主能为之献身;与朋友交往,说话之后有诚信。这样的人,即使说是还没学习,我也一定认为他是学了。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则没有威严,学习也不会巩固。以忠信为根本。不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友。有过失就不怕改错。 ”曾子说:“慎诚地办理父母的丧事,祭祀远代先祖,这样,百姓的道德就会回归淳厚。”子禽问子贡说:“夫子到这个国家,一定要问知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求着问知这些政事呢,还是人君主动告诉他呢?”子贡说:“夫子温和、善良、恭敬、俭约、谦让,夫子如果

19、请求问知政事,大概也是跟别人的求不一样吧?”孔子说:“父亲在世时就观察儿子的志向,父亲去世后就观察儿子的品行,三年之中没有改变父亲的准则,就可以称他是孝了。 ”有若说:“礼的施行,要以乐的调和为宝贵。先王的原则,这是最好的。小事大事都遵循礼,有不可行之处。只知道调和而求和,却不用礼去节制,这样也有不可行之处。 ”有若说:“如果诚信合于义,那么说出的话就可以去实践;恭敬如果能合于礼,就会免遭耻辱;依靠他人同时不离弃自己亲近的人,也是可以效法的。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追求吃得饱、住得舒适。做事敏捷而说话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而受他的匡正,可以称作好学了。 ”子贡说:“无财而不谄媚,有财而不傲慢,

20、怎么样?”孔子说:“不错。但是不如无财而乐于道,有财而遵循礼。 ”子贡说:“诗说:修身就像切磋琢磨礼器一样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孔了说:“子贡啊,可以开始同他一起论诗了,我告诉他安贫乐道的修身准则,他懂得切磋琢磨的修身道理。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五、许行 有个实践神农主张的人叫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上门对滕文公说:“我是远方来的人,听说您施行仁政,希望得到一个住处,做百姓。 ”滕文公给他住处。他的门徒有几十个,都穿粗劣衣服,以编草鞋织草席为生。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着犁从宋国到滕国,说:“听说您施行圣人的政治,这也是圣人。希望做圣人的百姓

21、。 ”陈相见到许行之后大为高兴,把他所学的东西全部丢掉然后向许行学习。陈相见到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滕文公贤君倒是贤君,虽然这样,他还没有懂得治国之道。贤人跟百姓一同耕作然后得食,自己做饭同时兼治国家,现在滕国有储存放置粮食、财物、器械的府库,那么这是依赖百姓来养活自己啊,哪里称得上贤明!”孟子问:“许行一定要自己种粮食然后才吃饭吗?”陈相说:“是的。 ”问:“许行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吗?”回答说:“不。许行穿粗麻毛布。 ”问:“许行戴帽吗?”答:“戴帽。 ”问:“戴什么帽?”回答说:“戴原色绢帛做成的帽。 ”问:“是自己织的吗?”回答说:“不是。是用粮食换的。 ”问:“许行为什么不自己

22、织?”回答说:“那样做妨害耕种。 ”问:“许行用锅和蒸笼做饭,用铁器耕种吗?”回答说:“是的。 ”问:“这些是自己制造的吗?”回答说:“不是。是用粮食交换的。 ”孟子说:“用粮食换器物的做法,不算是依赖制作陶器铁器的;制作陶器铁器的也用所制器物换粮食,怎么能算是依赖农夫呢?并且许行为什么不制作陶器铁器,什么东西都6可以从他自己的家中取来用呢?为什么频繁跟各种工匠交换呢?为什么许行不怕麻烦?”陈相回答说:“各种工匠做的事,本来不可能边耕作边去做。 ”“那么治理天下就可以边耕边治了吗?有统治者的事,有劳力者的事。并且,一个人所用的东西是百工所制作具备的,如果一定要自己制作然后使用它,这是牵率天下百

23、姓使之疲惫。所以说:有的使用心思,有的使用体力。使用心的人统治人,使用力的人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人的人被人供养。这是天下通行的道理。“在尧时,天下还没有平定,洪水横流,四处泛滥。草木茂盛,禽兽繁殖众多。五谷不能成熟,禽兽威逼人类,鸟兽横行的足迹在中原纵横交错。尧一个人忧患洪水和禽兽,举荐舜分理这些事。舜派益主管火,益放大火烧山和泽薮,把草木烧尽,禽兽逃窜。禹疏通黄河的九条支流,疏导济水和漯水,把它们注入大海。决开汝水和汉水,筑淮水和泗水的堤防,让它们注入长江。这样之后,中原百姓才能够吃上粮食。在那个时候,大禹在外八年,多次经过他的家门而不进入去,即使想自己耕种,能吗?“后稷教百

24、姓农业生产、种植五谷,五谷成熟之后百姓得到蕃育。人有这样的规律,如果吃饱穿暖,生活安逸而没有有教化,就会近于禽兽。尧又忧患这事,命契掌管教育,用人伦道理教育人民:父子之间有亲情,君臣之间有尊卑,夫妇之间有分别,长幼之间有次序,朋友之间有诚信。尧每日慰劳而使百姓来,纠正他们、使他们守规范,辅助、庇护他们,使他们自得他们本来的善性,又接着救肋施惠他们。圣人这样地忧虑百姓,有时间耕种吗?“尧把没得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以没得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那些以百亩农田没耕好作为自己忧虑的,是农夫。把财物分给别人叫作惠,用善道教人叫做忠,为天下得到人才的叫做仁,所以,把天下传给别人容易,为天下得统治者难。

25、孔子说:伟大啊,尧作为君主!只有天是伟大的,只有尧能效法天,坦荡广大啊百姓无法用语词称赞他。好君主啊,舜!道德高尚,拥有天下而自己不参预谋求。 尧舜治理天下,难道没有用他们的心思吗?也是不用于耕种罢了。“我听说过用中原的文化教化夷狄的,没有听说过被狄同化的。陈良,是楚国生的人,喜欢周公孔子的学说,到北方来向中原学习。北方的学者,没能够有谁超过他的。他是所谓的豪杰之士啊。你们兄弟事从陈良几十年,老师死了就背叛他。以前,孔子去世,三年之后,门徒整理行李将回家,进去向子贡作揖行礼,相向而哭,都禁不住失声,这样之后才回去。子贡送门徒回来,在墓场旁筑茅屋,独住三年,这之后才回去。另有一天,子夏、子张、子

26、游因为有若像孔子,想用事奉孔子的方式事奉有若,他们劝勉曾子同意。曾子说:不可以。老师的德行如同用长江汉水洗濯,用秋天的太阳曝晒,明亮洁白无可超越(比拟) 。 现在,南方不开化民族短舌头的人,非难先王的学说;你背叛你的老师而向他学习,也跟曾子不一样了。我听说从深谷飞出而迁到高树的,没听说从高树下来而进入深谷的。鲁颂说:迎击西方和北方的戎狄,惩罚南方的楚国和舒国。 周公尚且迎击它们,你却肯定他们的学说,也是不善于学习教化。 ”“按照许行的学说做,就买卖没有二价,中原没有诈伪,即使让五尺高的小孩到市场上,也没有人欺骗他。布帛如果长短一样,就价钱相同;麻线、丝线重量同,就价相相同;五谷的量多少同,就价

27、钱相同;鞋尺寸大小同,就价钱相同。 ”孟子说:“事物的好坏质量不一样,这是万物的本来性质。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你把它们并列而同一,这是使天下乱。粗劣的鞋和细致的鞋同价,人们难道会制作它?按许行的主张去做,相引导而作假,哪能治国家!”7清 次清 浊 清浊 清 浊重唇 帮 p 滂 p 並 b 明 m轻唇 非 pf 敷 pf 奉 bv 微舌头 端 t 透 t 定 d 泥 n舌上 知 彻 澄 娘牙音 见 k 溪 k 群 g 疑 齿头 精 ts 清 ts 从 dz 心 s 邪 z正齿 照 t 穿 t 床 d 审 禅 喉音 影 喻 j 晓 h 匣 半舌 来 l半齿 日 n

28、上古韵表(三十部)王力同源字论之 支 e 鱼 a 侯 o 宵 幽 u 阴声职 k 锡 en 铎 ak 屋 ok 沃 k 觉 uk 入声收鼻 蒸 ng 耕 eng 阳 ang 东 ong 冬ng阳声微 i 脂 ei 歌 ai 阴声物 t 质 et 月 at 入声收舌 文 n 真 en 元 an 阳声缉 p 盍 ap 入声收唇 侵 m 谈 am 阳声8阴声韵:无韵尾或收i、u 的韵。阳声韵:收 n、ng、 m 的韵。入声韵:收t 、k、p 的韵。收k、 ng 的韵及其相配阴声韵为收鼻; i、t、n 为收舌;p、 m 为收唇。古声表 1塞音、塞擦音 擦 音清方法部位不送气 送气浊鼻 音流音清 浊喉 影 晓 h 匣 舌根 见 k 溪 k 群 g 疑 舌尖中 端 t 透 t 定 d 泥 n 来 l舌面前 照 穿 神 日 喻 审 禅舌叶 庄 初 崇 d 生 舌尖前 精 ts 清 ts 从 dz 心 s 邪 z唇 帮 p 滂 p 並 b 明 m(如果加上一个与生纽相配的浊音俟,为 33 母。 )1 拟音参照王力同源字论 “纽表” ,有改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