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常见成语误用的十二种类型.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6566190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成语误用的十二种类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常见成语误用的十二种类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常见成语误用的十二种类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常见成语误用的十二种类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常见成语误用的十二种类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常见熟语误用的十二种类型1望文生义,主观臆断成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含有生僻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义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例如:“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误用分析:“耳提面命”意为不但面对面教导,还提着他的耳朵叮嘱他。后来形容恳切地教导。命,教导。而例句中只片面地认为是“提着耳朵当面命令” ,成了一种惩罚的方式。2对象误用,张冠李戴成语均有其特定的使用对象,有的用于人,有的用于物,有的用于事,还有的用于特定

2、的人、物或事,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的范围或误作它用。例如: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体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误用分析:“春秋鼎盛”指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它用于人,而例句却将它误用于“时代” 。3褒贬颠倒,感情失当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种类型,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的错误。例如:再完美的机制都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误用分析:“前赴后继”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它是一个褒义词,例句将它用于“破坏制度与规

3、则者” ,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但有两种情况应注意:一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达到一定的表意效果,有时可褒义词贬用,或贬义词褒用。比如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艾奇逊是不拿薪水上义务课的好教员,他是如此诲人不倦地毫无隐讳地说出了全篇真理。 ”此处不能看做是误用。二是有些词可褒可贬,如“标新立异” “登峰造极” “按部就班” “左右逢源” “如虎添翼”对这些词要结合具体语境分辨。4敬谦错位,主客混淆有些成语是谦辞,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辞,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便会犯敬谦错位的错误。例如: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误用分析:“敝帚自

4、珍”比喻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它是一个谦辞,只能对己,不能对人,例句将它用于编辑对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的态度,就犯了谦辞敬用的错误。5不解整体,断词取义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应该整体使用,但有些句子在使用过程中,只断取成语中个别词素的意义,而抛开了其他词素的意义,因而导致了成语意义与句子语意的相悖。例如:这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主创业,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误用分析:“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例句只断取了“小试”之义,而成语中的“有很大的本领”的意义与句子“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的语意相悖。6功能

5、混乱,搭配不当有些成语使用时不仅要注意其与整个句子前后语境是否吻合,还要注意其与整个句子前后的语法关系是否搭配。如果忽视这一点就会造成语法功能混乱。例如: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误用分析:“指手画脚”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做形容词性成语,充当了状语,而且该词的含义也不合语境。有些成语常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而很少或不能用于其他句式。例如“望其项背”就不能用于肯定句中,其他的成语如“善罢甘休” “同日而语”“无时无刻” “一概而论” “等量齐观”等也一样。7形近易淆,音近易淆有的成语与其他成语由

6、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词素,在使用的过程中极易混为一谈。例如:(1)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误用分析:“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1)句均与“动笔”无关,显然是把它与“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混淆了。(2)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世界杯上果然不孚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队。误用分析:“不孚众望”的意思是不能使众人信服,例句把它与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不负众望”混淆了。8轻重失度,头重脚轻有些成语词义较轻,有些成语词义较重,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

7、,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例如:考前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误用分析:“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原句大词小用,轻重失当。又如“德高望重” “有口皆碑” “十恶不赦”等词都有一定的轻重程度,使用时要注意。9不合逻辑,事理不通在成语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成语义和语境义的契合性,既不能违背语意逻辑,也不能违背事理逻辑,否则就会造成逻辑上的相悖。例如:(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有点令人匪夷所思。误用分析:“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

8、所能想象的。(1)句中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农耕文明的一种最普遍的生活方式,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则说明极有规律,既不离奇,也合乎常理。(2)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无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误用分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2)句中的“深谷”只有“险” ,既不是“要冲” ,也非用于“攻守” 。10画蛇添足,前后重复成语一般比较精练,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意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的隐含义和句子的语意重复。例如: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会感到自

9、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误用分析:“自惭形秽”指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成语里已隐含有“感到”之意,故该句在语意上显得重复赘余。11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来历,或出于古代寓言,或出于历史故事,或出于古代诗文,都有着特定的含义。我们在掌握或运用它们时一定要注意追根溯源,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还有的成语在现代大都使用其引申义或比喻义,但偶尔还会使用其本义,故当它们的运用回到其本义时,我们不能视其为错。例如:(1)随着双边关系的不断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误用分析:“秦晋之好”泛指两姓联姻,而非泛指友好关系。(2)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

10、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分析:此句中的“粉墨登场”用的就是本义。 “粉墨登场”出自明张岱蔡义伶文:“汝身前,粉墨登场,努眼张舌,喜笑鬼诨,观者绝倒,听者喷饭。 ”“粉、墨” ,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装上台演戏,但现在一般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3)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我很胖,可是这位小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分析:句中的“灯红酒绿”用在“饭店”之后,本义便“复活”了,不再有贬义。因而使用是正确的。句中“一针见血”通常是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这里正好

11、适合使用本义,正确。在语言流传过程中,有些成语派生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甚至感情色彩也相反,这就决定了它们能适用于两种以上的语境。如果对这类成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则易造成误判。12不合语境,整体不协有些成语使用时有着特定的语言环境,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与所在的语境不协调。例如: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误用分析:“安步当车”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做是坐车。使用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走速度缓慢;二是行走者不慌不忙地步行,表现出的是一种闲适平和的心情。而句中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情况紧急又遇上暴雨,使该成语与语境很不协调

12、。二、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安之若素/随遇而安】 均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能安然处之的意思。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但前者强调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把事物的主次方面弄颠倒了;后者强调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都表示病情严重,无法医治。前者偏重于 “病” ,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 ,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不刊之论/不易之论】 都有不能改变之意。前者强调言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 刊:古代指削除刻错了的字);

13、后者强调言论内容正确,不可改变。【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均可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但后者还多用于形容东西突然消失。【饱经沧桑/饱经风霜】 都指阅历深。前者侧重于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后者则侧重于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不堪设想/不可思议】 都有不能想象之意。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不能理解的事情或道理。【参差不齐/良莠不齐】 都指不整齐。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致,后者指好人坏人都有;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大小不齐,后者指好的坏的混在一起。【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都有特别看待之意。但前者作横向比较,表示对某个人或某种人的看法不同于一般;后者作纵向比较,表示用

14、新的眼光来看待。【风言风语/流言蜚语】 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前者还指私下里议论或暗中散布某种传闻;后者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都含有使人吃惊的意思。其区别在于,用 “耸人听闻”时,所说的是故意夸大了的事,甚至未必是事实,说者的目的就是要使人震惊;用“骇人听闻”时,说明发生的事是事实,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挥金如土/一掷千金】 都形容极度挥霍。前者偏重于对钱财的轻视,毫不在乎;后者偏重于一次花费过多。【恋恋不舍/流连忘返】 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前者适用范围广,可指一切所留恋的人、事、景等;后者则侧重于对景物的留恋。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前

15、者指守本分,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后者则多指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作变通。【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前者偏重于显示差异,与一般不同;后者偏重于创造出独特的风格,自成一家。【博闻强识/见多识广】 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前者偏重于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多用于书面语;后者偏重于阅历深,经验多,多用于口语。【大公无私/铁面无私】 都表示没有私心。前者表示一心为公或处理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后者指公正严明,不讲情面。【得寸进尺/得陇望蜀】 都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前者侧重逐步紧逼,要求越来越高;后者强调的是得到这个,还想那个。【阿谀逢迎/趋炎附势】 都有巴结奉承之意。前者

16、指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后者指奉承依附有权有势的人。【耳闻目睹/耳濡目染】 都有耳朵听到、眼睛看到的意思。前者强调亲耳听见,亲眼看见,受没受到影响则不管;后者强调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防患未然/未雨绸缪】 都表示事前做好准备。前者强调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后者重在做好准备。【孤注一掷/破釜沉舟】 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的意思。前者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注:赌注,赌博时押上的钱),多含贬义;后者则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多含褒义。【固执己见/一意孤行】 都有不听劝告的意思。前者的侧重点在于顽固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后者的侧重点在于固

17、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故步自封/抱残守缺】 前者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后者形容保守,不知改进。【巧夺天工/鬼斧神工】 都指技艺高超巧妙。前者侧重指胜过天然,后者侧重指非人力所能做到。【谈笑风生/谈笑自若】 都有谈话时有说有笑的意思。前者表示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多用于形容平时谈话;后者表示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都含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意思。前者偏重于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后者偏重于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贷:推卸)。【每况愈下/江河日下】 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前者偏重于笼统地表示情况越来越坏;后者偏重于指情况一天天坏下去。【瑕不掩瑜/瑕

18、瑜互见】 都表示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前者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后者比喻有缺点也有优点,优缺点没有主次之分。【销声匿迹/偃旗息鼓】 前者多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后者多指停止战斗,也比喻停止批评、攻击等。【斑驳陆离/光怪陆离】 适用对象有区别。前者只用来形容色彩繁杂;后者除形容色彩繁杂外,还可以用于形容现象奇异。【置若罔闻/置之度外】 前者指对批评、劝告、请求、抗议等不予理睬;后者指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一挥而就/一气呵成】 前者形容书法、绘画或写作熟练敏捷;后者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还可以用来比喻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三、常见易错成语例析(一

19、)易“望文生义 ”的成语1 【万人空巷】 并不是指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说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欢迎、庆祝等盛况。误用示例: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地。误用分析:本句从语意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因此“万人空巷”用在此处错误。2 【三人成虎】 原指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了。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误用示例: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误用分析:这里将“三人成虎”错解为“很多人在一起就会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 。3 【河东狮吼】 比喻悍妇发怒。误用示例

20、: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河东狮吼,巨龙腾飞,指日可待。误用分析:这里将“河东狮吼”错解为“东方睡狮醒来,发威长吼” ,致使意义、适用对象、色彩均不当。4 【下里巴人】 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误用示例: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误用分析:这里将“下里巴人”错解为“普通的乡下人” 。5 【目无全牛】 形容技艺已达到极纯熟的地步。误用示例:为了应对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目无全牛。误用分析:这里将“目无全牛”错解为“眼里看到的都是支离破碎的东西” 。6 【望其

21、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示例:成都五牛俱乐部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实力令其他甲 B 球队望其项背。误用分析:这里将“望其项背”错解为“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 。7 【捉襟见肘】 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误用示例: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误用分析:该词与衣服不合身无关。8 【噤若寒蝉】 形容不敢做声。噤,闭口不做声。误用示例: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误用分析:该词和寒冷没有关系。9 【火中取栗】 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无所得。误用示例:上

22、个月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误用分析:此处用来形容消费者,明显是望文生义。10 【不赞一词】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误用示例: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都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误用分析:这里将“不赞一词”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11 【涣然冰释】 比喻相互间的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误用示例: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今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误用分析:这里将“涣然冰释”错解为“冰块解冻” 。12 【侧目而视】 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

23、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误用示例: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了天上,对朋友竟然侧目而视。误用分析:这里将“侧目而视”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13 【马革裹尸】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误用示例:那个时候,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十分令人痛心,到头来只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误用分析:这里将“马革裹尸”错解为“死得很惨,死后连棺材和埋葬的地方都没有” 。14 【危言危行】 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误用示例:小东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性格封闭孤傲的他对周围的人常常表现出敌对情绪,他最终为自己的危言危行付出了惨重代价。误用分析:“危言危行”的“危”不是指危险,而是指正直。15 【

24、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误用示例:解决好职工和学生的冬季取暖问题,是学校领导首当其冲的任务。误用分析:这里将“首当其冲”错解为“最紧要的,最先面临的” 。(二)易“用错对象 ”的成语1 【风姿绰约】 形容女子姿态优美。误用示例: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误用分析:该词不能用来形容花木。2 【楚楚动人】 形容女人打扮得漂亮,姿态娇柔,能打动人。误用示例: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了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误用分析:该词一般不用于形容文章。3 【洗心革面】 比喻彻底悔改。误用示例:本刊

25、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误用分析:该词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物。4 【倚马可待】 原意是站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很快就可以完稿。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误用示例: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误用分析:该词不用来形容做事。5 【炙手可热】 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误用示例:大河之舞自 1994 年首演以来便炙手可热,并且引起了全球的踢踏舞热潮,更被全球艺人一致推崇为当代最具爱尔兰民族风格的经典音乐剧。误用分析:该词在此处用错了对象。只可指人,不可指其他。6 【汗牛充栋】 用牛运书,牛累得要出汗;用屋子放书,要堆满整个屋子。形容

26、书籍极多。误用示例: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误用分析:该词只能指书多,不能指人多。7 【如坐春风】 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误用示例:辩论会上,听了同学们慷慨激昂的发言,张教授真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误用分析:这里用错了对象。8 【举案齐眉】 形容夫妻互敬互爱。误用示例:老张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真可谓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误用分析:“举案齐眉”和“相敬如宾”只能用于夫妻之间。9 【东山再起】 原指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后用以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误用示例: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疏忽

27、,冒牌货就会东山再起。误用分析:该词只用于人而不用于物。10 【朝思暮想】 形容时刻想念。往往用于思念,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想” 。误用示例:最近一段时间,寻找好剧本成了不少影视制作人朝思暮想的事。误用分析:句中的“朝思暮想”可用“梦寐以求”来替换。11 【不知所云】 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误用示例: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误用分析:此句指听话人听不懂,而不是陈寅恪先生讲课内容紊乱或空洞,显然用词不正确。12 【美轮美奂】 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误用示例:博物馆里珍

28、藏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鱼、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美轮美奂。误用分析:这里用来形容石刻作品中的花鸟虫鱼和人物形象,显然是陈述对象的误用。(三)易“误用褒贬 ”的成语1 【蠢蠢欲动】 多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分子策划破坏活动,贬义词。误用示例: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误用分析:“蠢蠢欲动”是贬义词,却用在选择专业的学生身上,属于贬词褒用。2 【凤毛麟角】 喻指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褒义词。误用示例: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 ,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29、误用分析:本是褒义词,却用在“不自觉”的人身上,属于褒词贬用。3 【推波助澜】 是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是一个含贬义色彩的词。误用示例:同学们,考入大学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志存高远,在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直挂云帆济沧海!误用分析:本句用“推波助澜”来形容老师的指导帮助,属于贬词褒用。4 【无所不至】 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也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误用示例:面对自然灾害,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无所不至。误用分析:属于贬词褒用,此处应用“无微不至” 。5 【始作俑者】 贬义词,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误用示例: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的伟大旗手,而且也

30、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误用分析:此处用于形容鲁迅,属于贬词褒用。6 【趋之若鹜】 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多含贬义。误用示例: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误用分析:此处用该词来形容“艺术爱好者” ,是将贬义词误用作褒义词。7 【处心积虑】 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误用示例: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真可谓处心积虑。误用分析:该词一般用于贬义,此处应该使用“殚精竭虑” 。8 【改头换面】 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贬义)。误用示例:政府要真正转变职能,非要

31、对现有的政府机构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不可。误用分析:该词一般用于贬义,用于形容“政府机构改革”不当。9 【重整旗鼓】 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是褒义词。误用示例:虽然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误用分析:该词多用于褒义,此处用来形容“敌人”不当。10 【半斤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误用示例: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误用分析:该词多用于贬义,用于形容剪纸“风格”不当。11 【守株待兔】 贬义词,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心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误用示例:通过查询该

32、车车牌号,民警确认这是一辆被盗车,于是决定守株待兔,等偷车贼来取车。误用分析:此处用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显然不恰当。12 【无所不为】 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误用示例: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误用分析:用该词形容年轻的科学家克服困难,探索奥秘的勇气,显然是不恰当的。13 【翻云覆雨】 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误用示例: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时弊。误用分析:本句是说辛弃疾笔下的功夫很深,而且富有豪情。这里显然是误用。14 【侃侃而谈】 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词。误用

33、示例: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他仍然侃侃而谈,为自己开脱罪责。误用分析:此句表达的是贬义,应用“振振有词” 。(四)易“尊卑误用 ”的成语1 【蓬荜生辉】 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误用示例: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荜生辉。误用分析:该词只能用于自己,这里却用在别人身上,显然不够得体。2 【抛砖引玉】 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误用示例:会议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主持人建议李教授先来一段开场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误用分析: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3 【忝列门墙】 谦辞, “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误用示例: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却干出这种丢人的事,真是忝列门墙。误用分析: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4 【鼎力相助】 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误用示例: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误用分析:该成语属于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