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 .51.1 处理站规模 .51.2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排放标准 .51.3 进水水质特点 .61.4 处理站工艺流程方框图 61.5 工艺流程简述 .71.6 工艺特点 .8第二章 人员配置招聘及培训计划 .92.1 渗滤液处理站人员配置 92.2 人员知识和技能要求 102.2.1 厂长(兼总工)知识技能要求 .102.2.2 操作工人知识技能要求 112.2.3 化验室水质分析人员知识技能要求132.2.4 设备维修工知识技能要求 142.3 培训计划 .162.3.1 培训目的 162.3.2 培训内容、培训方法 172.3.3 培训方法 192.3.4 培训材料
2、 212.3.5 考核办法 21第三章 调试方案 .233.1 调试组织结构及分工 233.2 调试准备工作 .233.2.1 工程概况的掌握 .233.2.2 明确工作内容 .243.2.3 熟悉工程特点 .243.2.4 准备调试记录 .243.2.5 联系接种污泥 .253.2.6 调试前的工程验收253.2.7 其它相关准备工作253.3 调试程序步骤及时间安排 .263.4 调试内容与调试方法 263.4.1 清水试运转步骤 .263.4.2 工艺调试 333.5 满负荷运行控制参数 363.6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373.6.1 厌氧 UASB 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其对策 .373.
3、6.2 A/0/O-MBR 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其对策 383.7 调试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 .393.7.1 质量保证措施 .393.7.2 安全保证措施 .40第四章 工程验收方案 .424.1 验收前的准备工作内容 424.1.1 竣工验收条件 .424.1.2 竣工验收准备 .424.2 验收小组的组成和职责划分 .434.3 工程竣工验收程序 434.3.1 自检与预验 .434.3.2 提交正式验收报告444.3.3 验收后的守卫与交接 444.4 竣工验收的依据和标准 444.4.1 竣工验收依据 .454.4.2 竣工验收标准 .454.5 系统技术性能检验大纲 454.5.1 主要
4、工艺设备技术性能检验 .464.5.2 技术性能检验报告的编制和提交 .514.5.3 污水处理系统性能指标检验方法 .534.6 工程验收 .654.6.1 工程资料验收 .654.6.2 工程实物验收 .674.7 工程环境保护验收 684.7.1 渗滤液处理工程试运行的申请 .684.7.2 环境保护验收的申请 684.7.3 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的审查 .684.7.4 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的审核 .694.7.5 环境保护现场检查和验收 704.7.6 环境保护验收应填写的报告 .704.7.7 环境保护验收监测724.7.8 环保现场验收和检查 77第五章 试运行方案 .795.1
5、.1 运行成本费测算 .805.2 运行班组设置和轮班时间安排 .845.3 运营管理制度 .865.3.1 渗滤液处理厂操作工岗位职责 .865.3.2 值班组长岗位职责875.3.3 技术员岗位职责 .875.3.4 运行经理岗位职责885.3.5 化验人员岗位职责895.3.6 机修人员岗位职责905.3.7 仓库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905.3.8 档案管理员岗位职责 915.4 运行规程和质量保证措施 .925.4.1 运行规程 925.4.2 组织机构保证措施925.4.3 制度保证措施 .935.4.4 运行质量控制体系945.5 运行质量保证具体措施 965.5.1 进水水质及对工
6、艺的调整措施 .965.5.2 尾水水质超标后的补救措施 .975.6 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975.6.1 班组工作程序 .975.6.2 卫生制度 995.6.3 运行报表管理制度1015.6.4 交接班制度 .1025.6.5 安全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1035.6.6 岗位通报联络制度1045.6.7 井下、池内作业制度 1045.6.8 化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055.6.9 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1055.6.10 化验室安全操作制度 .1065.6.11 化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075.6.12 工器具管理制度 1075.6.13 巡视检查管理制度 .1085.6.14 中控室管理制度
7、1095.6.15 运行资料管理制度 .1105.7 处理单元和设备维护规程 .1115.7.1 设备管理概述 .1115.7.2 设备操作维护规程1175.7.3 主要处理单元操作维护规程 .1305.8 应急问题的处理对策 138第六章 移交方案 .1396.1 工程移交和遗留问题解决办法 .1396.2 技术资料的移交1396.3 其他移交工作 .1406.4 工程价款的竣工结算 140第七章 售后服务及承诺 .1407.1 售后服务及承诺140第一章 工程概况1.1 处理站规模处理站处理规模:400m 3d。表 1 工程设计进水水质 序号 项 目 进水水质1 CODcr 16500mg
8、/L2 BOD5 5000mg/L3 NH3-N 1250mg/L4 SS 400mg/L5 Ph 值 81.2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排放标准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CB16889-1999)中的二级标准,其出水主要指标所允许的最高排放浓度如下:表 2 工程设计出水水质序号 项 目 出水水质1 CODcr 300mg/L2 BOD5 150mg/L3 NH3-N 60mg/L4 SS 100mg/L5 PH 值 6-91.3 进水水质特点本项目的垃圾渗滤液主要来源于三个部分,即生活污水本身含有的和填埋过程中发生厌氧生物反应生成的水份;填埋区内的雨水汇集和浅层地表渗流水。影响生产量和成份的
9、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垃圾成份,温度气候条件,年平均降雨及垃圾填埋库的水文地质条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垃圾填埋龄的影响尤为明显。垃圾渗滤量成份复杂,含有许多有害的有机化合物和重金属。据对南方地区一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抽样测定,有机污染物多达一百多种,其中含有近 20 种难以生物降解的杂环类化合物和长链有机化合物。垃圾渗滤液有机物浓度和氨氮浓度均很高。COD 为 4000-20000mg/L,NH3-N 为 600-1400 mg/L,属于典型的难处理高浓度废水。而且随着季度性降雨量和气温的变化,水质水量变化幅度很大,总体水质情况随垃圾填埋龄的延长会发生质的变化。垃圾填埋场根据垃圾填埋年限分为:初
10、期填埋场、成熟填埋场和老龄填埋场。三年以下为初期填埋场,COD 和 BOD 浓度均很高,但可生化性较好,NH 3-N 浓度较低,相对来说,废水较好处理。三年至十年为成熟填埋场,COD 和 BOD 浓度均显著下降,但 B/C 下降更为明显,可生化性很差,而 NH3-N 浓度则迅猛上升,此一时期的垃圾渗滤液极难处理。十年以上为老龄填埋场,此时 COD、BOD、NH 3-N 浓度均下降到了一个较低的水平、污染程度显著减轻,但直接排放仍不能达标,且废水仍较难处理。1.4 处理站工艺流程方框图沼气 剩余污泥浮渣硝化液回流 污泥回流清液回调节池剩余污泥药剂垃圾渗滤液调节池反应沉淀池 集水池换热器锅 炉 预
11、处理 厌氧 UASB 池 A(反硝化) 池O(碳氧化)池 冷却塔 O(强化硝化)池 污泥浓缩池换热器 超滤膜装置 离心脱水机出水 泥饼可填埋 1.5 工艺流程简述渗滤液经渗滤液调节池自流进入处理站,首先进入反应沉淀池,在此与混凝系统投入的絮凝剂发生反应,实现固液分离。分离后出水自流进入集水池,用泵提升至厌氧UASB 池,出水一次进入 A/O/O-MBR 池。A/O/O 池充分实现在去除有机物的功能。出水加压后通过外置式超滤装置实现固液分离。达标后,排至新区污水处理厂。渗滤液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包括:反应沉淀池的污泥和生化处理系统剩余污泥。污泥自流进入污泥浓缩池,经过程度浓缩后的污泥由螺杆泵提升
12、,进入脱水机房进行离心脱水处理,脱水后的泥饼放入可移动的固定容器,送到统一地点集中,由业主统一处理。运至填埋场填埋。浓缩池上清液和脱水滤液回流至调节池。系统设有沼气收集和利用装置,厌氧 UASB 产生的沼气经预处理后进入锅炉焚烧,锅炉产生生的热水通过换热器加热废水,以确保厌氧单元在冬季低温时的稳定高效运行。1.6 工艺特点1)处理效果稳定可靠本设计针对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的特点,采用不同工艺加以去处:反应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和胶体;降低进水负荷;提高进水的可生化性。UASB 常用于垃圾渗滤液好氧处理之前,可有效地降低 COD 负荷。A/O/O-MBR 工艺去除可生化的有机物和氨氮;以上工艺在垃圾渗滤
13、液处理中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均已得到验证,能确保处理出水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2)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生化系统的池容较大,可使进水浓度和抑制性物质迅速得到稀释;MBR 工艺保证了较高的生物量,使系统具备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自吸式螺旋曝气机采用变频控制,根据池内溶解氧自动调节曝气强度,以适应水量和浓度的变化。3)将碳氧化和硝化过程分开进行、分别控制,保证不同菌群的最佳生态位垃圾渗滤液的有机物含量较高,异养菌增殖速度快,硝化菌难以占优势。将碳氧化和硝化过程分别在不同区域进行,有助于在每个区域内创造出最适合微生物菌群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各菌群的处理能力,发挥最高的处理效率。4)强化了生物脱氮的设计本
14、项目进水氨氮比较高,要求系统具有较高的脱氮效率。本设计以生物脱氮作为设计的重点,对生化系统采取了如下强化措施:将碳氧化和硝化分开,使硝化段的进水碳氮比更低,控制硝化段更高的 D0 水平,为硝化菌提供更有利的环境条件;硝化段的氨氮负荷和反硝化段的反硝化速率均采用了较保守的设计值;溶解氧是影响氨氮去除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本设计充分考虑了硝化对氧气的需求量,保证对氧气的充足供应。5)自动化程度高为了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本处理站采用 PLC 控制系统,中控室集中显示。污水站的现场控制设备有泵、阀门、电机等执行设备,现场检测仪表有流量计、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溶解氧、pH 计等。调节
15、池、中间水池的液位;进、出水的流量;COD、pH 值等水质检测参数。第二章 人员配置招聘及培训计划2.1 渗滤液处理站人员配置表 21 渗滤液处理站劳动定员表序号 岗 位 定员 备 注1 厂长(兼总工) 1 名 主管全面工作2 中央控制室 2 名 负责控制室全面工作技术管理(两班运转)3 化验室 1 名 化验室日常工作4 操作工人 3 名 负责全污水处理厂的操作及机电维修 (两班运转)5 总 计 7 名2.2 人员知识和技能要求2.2.1 厂长(兼总工)知识技能要求厂长(兼总工)负责全污水处理厂的技术工作,应能为渗滤液处理站提供技术支持,独立分析渗滤夜处理站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并加以处理。厂长
16、(兼总工)应具备污水高级处理工的知识支能:知识要求:(1)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的理论知识及水力学、水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2)污水处理运行数据的计算方法;(3)污水污泥综合利用及污水深度处理的基本知识;(4)提高污水处理机电设备完好率及处理设备使用寿命的知识;(5)了解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发展动态及应用知识;(6)计算机应用的有关常识;(7)熟悉目前比较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例如:高效厌氧反应器、MBR、UF 等,自控领域比较先进的技术 DCS 及其他相关的技能。技能要求:(1)灵活掌握活性污泥系统四大操作环节(配水、布气、回流、排泥)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正确调节,使系统运行处于最佳状
17、态;(2)解决污水处理运行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并提出安全技术措施;(3)能进行新工艺及新设备的调试和试运转工作;(4)掌握中级电工、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5)污水主要化验项目的基本操作;(6)能为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和改扩建提供管理经验及部分资料参数,并能参加设计图纸的会审,提出合理化建议;(7)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试验与应用;能对初级、中级工传授技艺及进行技术考核;(8)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对标准溶液的配制、滴定分析、常用药品的基本理化特征能理论知识能熟练应用,并能利用数理统计计算知识对化验结果进行计算和核定。熟练掌握采样、水样预处理和检测技术等方面的
18、基本操作技能,能正确使用玻璃器皿(包括洗涤、器皿量具的选取),能规范地操作分析仪器。2.2.2 操作工人知识技能要求操作工人应具备污水中级处理工的知识技能:知识要求:识图的基本知识;水体自净及污水排放标准的基本知识污水处理的常见方法及要点;污水处理运行参数的概念;影响生物处理运行的因素及其与运行效果的关系;污水消毒的基本知识;常用污水处理机电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污水处理常规分析项目的名称及含义;与污水生物处理有关的微生物知识;掌握泵站内各岗位工艺操作条件、调节手段、输送介质的工艺参数、控制指标,变、配电装置的原理和电气操作原理及操作方法;掌握各种型号泵的规格、结构、性能、特点及维护保养知识,
19、熟悉泵站各种主动控制设备和电气设备的性能、各种仪表设备的计量原理和维护常识;掌握机械润滑的基本理论知识、各种润滑油(脂)的使用范围和条件;掌握功率因数的意义、作用及调整的方法;掌握机械、水力学、及电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有关自动化概念及仪表检测知识;技能要求:看懂渗滤液处理站设计图纸及部分机电设备装配图;运用检测和分析数据,进行污水处理的工艺调整和操作;工艺流程中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和一般故障的正确判断及排除;掌握初级电工、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本岗位各项数据统计和计算;能发现安全生产隐患,并及时正确处理。能组织开、停泵并对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及时作出处理,能制定和实施泵站的各种停、送电
20、方案;能根据运行状况及时判断机泵、电气系统、仪表及其他设备运行故障及隐患并作相应处理;能对设备隐患、检修重点部位全面了解,提出处理和改进措施;2.2.3 化验室水质分析人员知识技能要求水质分析人员应具备中级水质检验工的知识技能:知识要求:(1)了解水的物理化学基本性质;(2)明确水质检验工作在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3)熟知本单位生产工艺流程中的质控点控制的水质项目、控制的幅度和采样频率;(4)熟知玻璃仪器的分类和正确使用方法;(5)量器类、容器类,特殊玻璃仪器的用途;(6)熟知常用化学试剂的质量规格和用途;(7)熟知水质化验中常用的法定计量单位;(8)掌握有效数字的正确运用和修约规则;
21、(9)掌握容量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10)掌握水质常规检验项目的方法;(11)熟知常规检验项目的国家标准;(12)掌握水质常规化验项目中相关的标准曲线绘制方法;(13)了解化验用的蒸馏水、纯水、超纯水的标准及应用范围;(14)掌握常用电热设备的安全使用和保养方法(马福炉、干燥箱、培养箱、水浴锅、电炉及蒸馏设备等);(15)掌握小型分析仪器的使用环境要求及保养方法(110000 天平、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浊度仪等);(16)掌握一般电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电冰箱、空调器、真空泵等);(17)掌握强酸、强碱、剧毒和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药品的安全使用及保存方法;(18)掌握化验室高压容器或设备的
22、安全使用保管知识(钢瓶、空气压缩机、灭菌器等);(19)掌握化验室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存放及更新的要求;(20)掌握化验室废气、废液、废渣的处理知识;(21)了解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净化知识;(22)了解微机的基本知识。技能要求:(1)能正确地采集和保存测试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及细菌学指标的水样;(2)能正确地洗涤和使用化验室常用的各种玻璃仪器;(3)能正确地使用 110000 分析天平、酸度计、浊度仪、分光光度计等小型分析仪器;(4)能独立配制、正确使用和保管化验室常用的操作液和相关洗液;(5)能独立完成水质常规项目的检验;(6)能正确地完成细菌学检验中的消毒、灭菌、培养基配制等操作;(7)在指导下
23、能完成滤料粒径、级配及滤料含泥量的测定工作;(8)能根据水质检验的结果,初步评价水质;(9)能执行化验室安全制度。2.2.4 设备维修工知识技能要求维修工应具备机电设备维修中级工的知识技能:知识要求:1)电气部分要求直流电路、交流电路、谐振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三相电源绕组、三相负载的连接、三相电路的计算、磁场的基本物理量、电磁感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气主接线、配电装置、电气保护种类及原理、二次回路、可编程控制器基本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电力变压器的结构及原理、同步电动机的运行原理与运行特性、异步电动机的主要结构和启动方式、设备的完好率和安全运行率、能源单耗、泵站效率及经济运行、主电动机技术状
24、态完好的主要标志、电气设备及管理的主要技术要求、渗滤液处理站电气设备运行规程。2)机械部分要求水静力学、水动力学、水头损失的概念及基本原理、水泵、风机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参数、水泵的汽蚀及防治、水泵的性能调节、水泵的性能特性曲线、水泵、风机运行工况点的确定、水泵、风机启动、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及处理、 机组轴承故障及处理、水泵、风机的运行振动和噪声、辅机系统(油、气、水、抽真空系统)、断流装置和消除水锤的方法、机组及辅助设备的自动化元件、渗滤液处理设备的安装及调试、渗滤液处理设备的试运行及正常运行、主机及辅助设备的检修、机组运行中的电量、非电量的测量、机械传动及液压传动、叶片调节机构、量重吊装、
25、机械故障的预防措施。3)安全部分要求高压设备工作的基本要求、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电气试验、起重安全措施、消防安全措施、其他安全措施技能要求:1)电气部分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电动机定子绝缘电阻的测试,运行中转子绝缘电阻的测试、机组启动前的检查、验电、工作接地、电气倒闸操作、变压器的操作、电动机启动操作、电气设备维修记录和维修资料的分析整理、熟练掌握各种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及识别渗滤液处理站各种电气系统的异常情况,并能正确处理、励磁系统的检查、操作及故障的判断和排除、直流操作电源系统接地故障的判断和排除、高压母线接地故障与熔丝熔断故障的判断和处理、分、合闸回路的故障判断、可编
26、程控制器编程实现一般回路的自动控制、计算机监控系统操作2)机械部分扬程、流量、功率、转速、温度、摆度、振动等参数的测量、设备运行中的巡视检查、设备运行中的检查方法和维护、机组的开机、停机操作、机组运行中各种故障的处理、运行中机组噪音、振动的判别与消除、设备资料的整理、归档、制定设备的维修计划、机组操作、运行规程、机组各部间隙的测量及调整。2.3 培训计划2.3.1 培训目的在污水处理站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中,工人和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污水处理站的运转效果。为了运行好各种设施设备,管理好各种运营工作,保障设备正常稳定地发挥作用,除了要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外,还必须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相应操作
27、技能及理论水平,做到“四懂四会” ,即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懂站内构筑物的作用和管理方法,懂技术经济指标含义与计算方法、化验指标含义及其应用,会合理操作设备,会合理调度空气,会正确回流与排放污泥,会排除操作中的故障。2.3.2 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按操作管理人员工种的不同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培训的内容以污水处理的各种技术理论及相关设备的运行维护为主,包括:1)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2)系统及设备的调试、测试、校准及接口技术;3)系统及设备的控制、操作和使用方法;4)系统及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采用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目的是达到能够熟练进行本污水处理站的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2.3.
28、2.1 操作工人培训操作工人负责污水站日常运行操作和设备保养,如遇突发情况时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1)培训课程污水处理基本原理和技术指标含义污水站内各构筑物及设备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控制系统操作方法(2)培训方式在调试前由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实物讲课,组织员工到样板工程培训 10 天,并在调试过程中再进一步指导。2.3.2.2 化验室水质分析人员培训化验室水质分析人员主要职责是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各种技术参数进行监测,为污水处理提供控制依据,协助处理站站长对处理过程进行管理。(1)培训课程除接受与一般工艺值班人员同样的课程培训外,还需进行化验原理及方法的培训。(2)培训方式由公司专业分析工程师单独指导,
29、并在相同污水处理厂培训 1 周。2.3.2.3 设备维修工培训设备维修工负责处理站设备的日常保养与维修,除了应掌握一般机电设备如水泵、风机等的原理和检修方法以外,还应熟悉污水处理专用机械的原理、结构和检修方法。(1)培训课程污水处理基本原理和技术指标含义渗滤液处理站电气设备运行规程渗滤液处理站自控系统基本原理和结构(2)培训方式由公司专业电气工程师单独指导,并在相同污水处理厂培训 1 周。2.3.2.4 厂长(兼总工)培训厂长(兼总工)需对整个渗滤液处理系统进行统筹管理,对各种突发情况能作出快速、正确、有效应对方法并可对其他操作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因此其掌握的知识必须全面,对本处理站运行的机理要
30、有深入透彻的了解。(1)培训课程除接受与操作员、化验员同样的课程培训外,还需进行以下课程的深入学习膜技术运行机理及管理方法。(2)培训方式在调试过程中由本公司高级工程师单独指导学习。2.3.3 培训方法2.3.3.1 基础知识、技能培训基础知识采用理论教学的方法。主要有:由公司专业培训人员进行理论的教学与培训,由工艺设计工程师讲解工艺流程、原理。由安装、调试工程师讲解各个设备的运行、管理、维护。同时,请其它类似的渗滤液处理厂的工人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交流、指导。技能采用实践、参观、考察的方法。针对反应沉淀、UASB、超滤等设备较为先进,拟采用参观、考察的方法帮助工人在短时间内熟悉、掌握这些技术
31、。在培训过程中采用较为先进的教学仪器及方法,寓教于乐,让工人能够听得懂、记得住、熟练掌握。2.3.3.2 培训重点、难点及采用的培训方法本工程中技术含量高的处理单元为反应沉淀、UASB 和 MBR 系统,我公司将以这些为培训的重点,主要培训的内容为:这些设备的原理、优越性、在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管理及维护。特别是膜组件的管理维护。我公司针对这些培训内容采用的培训方法为:第一,理论培训,让接受培训人员理解超滤、涡凹气浮等的基础知识。第二,实地参观考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通过实地的参观考察,来加深接受培训人员对于其认识、理解。培训教师构成序号 培训内容 计划天数 职称 人数 培训目的 备注一
32、理论知识学习阶段l水质特性及污水处理常用方法 0.5 天 工艺工程师 1 人了解污水处理基础知识2MBR 工艺原理和操作要点 1 天 工艺工程师 1 人掌握工艺原理和主要工艺控制参数3超滤膜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服务、维修 l 天 工艺工程师 1 人掌握设备的操作规范4 UASB 工艺原理 0.5 天 工艺工程师 1 人 掌握工艺原理5厌氧系统的常见问题及排除 0.5 天 工艺工程师 1 人掌握对主要工艺参数的控制6 分析化验基本操作 1 天 监测工程师 1 人掌握常规分析项目7 配电与自控 2 天电气、自控工程师 1 人掌握产品操作规范二 调试操作阶段1 学习图纸 3 天工艺设计工程师 1 人
33、熟悉工艺2 参观整个工艺流程 1 天工艺设计工程师 1 人 掌握管道走向3 参与设备的维护保养 20 天 安装工程师 4 人便于以后操作和维修4 学习操作手册 3 天 自学5 考试 1 天培训日期与地点由甲方决定。设备安装调试完一周内,安排一次正式的设备交接碰头会。主要内容包括:调试总结报告设备运行和操作说明书讲解单台设备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设备正常运行后第一年每三个月巡检一次,并与运行人员沟通和交流,解决和回答运行当中所遇到的问题。设备运行满一年后,每半年巡检一次。2.3.4 培训材料公司对渗滤液处理操作、管理的培训有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并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采用相应的培训材料:本项目的培训材
34、料如下:1)本项目工艺设计方案和计算书2)项目招标文件和可行性报告3)废水处理基础理论书籍4)垃圾渗滤处理的基础知识材料(公司自制)5)各种设备的操作手册6)工艺试运行方案7)公司其他运行项目的调试记录、水质监测报告等。2.3.5 考核办法培训结束后,可由我方会同工厂管理部门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采用书面考试与实际操作能力考查相结合的形式。所有操作人员须在考核合格,发给上岗证后方能上岗。第三章 调试方案3.1 调试组织结构及分工调试主要由以下人员组成:项目经理(1 人)、总工程师(1 人)、工艺工程师(1 人)、电气自控工程师(1 人)、设备工程师(2 人)、操作工(2 人)、资料员(1 人
35、)及甲方部分人员,共同参与调试工作。分工如下: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工程的调试,主要有调试方案的确定,人员的调配,外部协调,调试进度等。总工程师:全面负责技术协助项目经理完成工程调试。主要有:制定调试方案,调试进度表。调试工程中技术问题的解决,部分设计的完善,资料的整理,人员的培训等。各专业工程师:负责本专业的技术问题协助总工程师完成调试方案的制定,及工程调试的完成、人员培训、资料整理等。资料员:主要负责调试过程中,各种资料的提供,及对调试过程主要技术文件的整理、归档等。3.2 调试准备工作3.2.1 工程概况的掌握调试工程师与设计工程师联系,取得设计方案、图纸、设计说明书并认真阅读,了解
36、工程概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渗滤液水量;工艺进水的水质及特点;渗滤液处理站的排放标准;工艺流程及流程简介;主要构筑物、设备尺寸;主要工艺、电气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等;熟悉整个处理工艺的自控系统和作用原理,主要自控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位置等;3.2.2 明确工作内容调试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单个设备的带负荷试车,调试单个设备的运行部件,解决影响连续运行的各种问题,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第二,整个处理工艺的联动调试,包括各处理单元运行参数的综合调节;第三,确定符合实际进水水质水量的工艺控制参数,在确保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能耗;第四,编制工艺控制规程,以指导今后的运行。第六,管理人员
37、和操作人员培训、并建立生产运行制度和日常监控机制。3.2.3 熟悉工程特点调试工程师首先了解工程特点,对此项工程中的人、财、物要有所了解。另外还对于工程中所采用的新工艺、新设备的性能事先有所了解,并与供货商及时沟通,对于设备的性能等做到心中有数。3.2.4 准备调试记录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对每天的工作内容和工艺状况做相应的记录(即工作日志)。一方面可以和理论预测值相互对比,及时调整相应的工艺控制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避免造成工期延误。通过计算结果和现场观察确定目前的工艺状况,再根据理论和经验,通过调节相应的可控制参数如流量、曝气量、pH 值、膜系统操作压力、膜工艺预处理药剂
38、等,使膜处理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调试过程中的监测项目有:COD、pH 值、EC、氨氮、SS、BOD 5、微生物显微镜观察。3.2.5 联系接种污泥该工程调试拟采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经过脱水的污泥为接种污泥。3.2.6 调试前的工程验收在调试工作开展之前,为了保证工程调试的连续性,首先进行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工程调试。工程验收是由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对竣工后的处理构筑物进行全面的验收。渗滤液处理站调试前的验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单位工程的主要部位工程质量验收;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设备安装工程单机及联动试运转验收;渗滤液处理工程工程交工验收;具体验收项目、标准参照有关的国家标准。
39、3.2.7 其它相关准备工作三通检查:根据设计图纸及工艺流程,检查水、电、气是否通畅无阻,即生产用水、排水管道、照明等是否正常;自控系统必须安装完毕;检查、检修完毕后,在调试前,对现场全部场地及设备进行清洁工作,所有管道阀门也要进行清扫,创造良好的现场环境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3.3 调试程序步骤及时间安排本工程调试工作主要包括:系统清水联动试车,工艺调试、试运行等方面,根据初步预计,调试工期为 95 天达到试运行条件,然后进入试运行。调试工作按如下程序进行:构筑物、设备单体试车(5 天);系统清水联动试车(5 天);厌氧 UASB 启动(520 天);厌氧 UASB 调负荷(40 一 65 天
40、);好氧单元启动(515 天):好氧单元调负荷(2060 天)。注:、步骤与、步骤同步进行。3.4 调试内容与调试方法3.4.1 清水试运转步骤渗滤液处理设施及设备清水试运转分为二个步骤,其具体内容和目的分别为:(1)各单体清水试车。处理设施试通清水,检验各处理设施、机械设备的工艺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对处理机械设备试运转,目的是检验各机械设备在额定负荷或超负荷 10的情况下,机械设备的机械电气、工艺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2)各单体联合清水试车。在设计平均流量下,各单体联合清水试车,检验各单元及流程是否能满足工艺设计要求。各机械设备在设计流量下运转,机械电气、机械运转时运行参数是否满足工
41、艺设计的要求。3.4.1.1 各处理单元清水试车在钢筋混凝土池、钢结构设备等结构性能已达到设计要求,工程所有工程量已经完成后,开始各单体清水试车。(1)、各水池通入清水,用水冲洗管道,去除管道内杂物(如焊渣、砂石等),沿工艺流程看流水是否顺畅,各水池水位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2)、各动力设备通电试运行。水泵连续运行 2h,为节省用水我公司拟通过管道循环抽水。加药装置空转运行 2h,后再带负荷运行 2h。自吸式螺旋曝气机连续运行 4h。各自动控制开关模拟动作试验。(3)、机械设备试运行要求。启动运转要平稳,运转中无振动和异常声响。启动时注意依照有标注箭头方向旋转;各运转啮合与差动机构运转要依照
42、规定同步运行,并且没有阻塞碰撞现象;在运转中保持动态的应有的间隙,无抖动,晃摆现象;各传动件运行灵活,并保持紧张状态;在试运转之前或之后,以手动或自动操作,全程动作各 5 次以上,动作准确无误,不卡、不抖、不碰;电动运转中温升在正常值内;空车运转 2h,带负荷运行 2h,保证运转正常,不振颤,不抖动,无噪声、异声、不卡塞,各传动灵活可靠;各部轴承加注规定润滑油,应不漏、不发热、升温不大于 60;运转中应注意转速,功率及其他电压电流等参数,并应符合设计规定。3.4.1.2 各机械设备单体试车(一)离心泵、潜污泵试车及运行(1)泵试运转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驱动机的转向应与泵的转向相符;各固定连
43、接部位应无松动;各润滑部位加注润滑剂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有预润滑要求的部位应按规定进行预润滑;各指示仪表、安全保护装置及电控装置均应灵敏、准确、可靠;盘车应灵活、无异常现象。潜水泵电缆的电压降,应保持潜水电机引出电缆接头处的电压,并不应低于潜水电机的规定值;(2)泵启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离心泵应打开吸入管路阀门,关闭排出管路阀门:吸入管路应充满输送液体,并排尽空气,不得在无液体情况下启动;泵启动后应快速通过喘振区;转速正常后应打开出口管路的阀门,出口管路阀门的开启不宜超过 3 m i n,并将泵调节到设计工况。(3)泵试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各固定连接部位不应有松动;转子及各
44、运动部件运转应正常,不得有异常声响和摩擦现象;附属系统的运转应正常;管道连接应牢固无渗漏;滑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 70;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 80;特殊轴承的温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各润滑点的润滑油温度、密封液的温度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润滑油不得有渗漏和雾状喷油现象;泵的安全保护和电控装置及各部分仪表均应灵敏、正确、可靠;机械密封的泄漏量不应大于 5mLh,泵在额定工况点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小于 2 h;高速泵及特殊要求的泵试运转时间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潜水泵扬水管应无异常的振动。泵停止试运转后,应符合下列要求:离心泵应关闭泵的入口阀门,待泵冷却后应再依次关闭附属系统的阀门
45、;应放净泵内积存的液体,防止锈蚀和冻裂。如长期停用,应将泵拆卸清洗,包装保管。(二)螺杆泵试车及运行(1)泵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单独检查驱动机的转向应与泵的转向相符;各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加注润滑剂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2)泵试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启动前,应向泵内灌注输送液体,并应在进口阀门和出口阀门全开的情况下启动。泵在规定转速下,应逐次升压到规定压力进行试运转;规定压力点的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 30min:运转中应无异常声响和振动,各结合面应无泄漏;轴承温升不应高于 35或不应比油温高 20;安全阀工作应灵敏、可靠。(3)泵停止试运转后,应符合下列要求停泵后应清洗泵和管道,防止堵塞。(三)自吸式螺旋曝气机试车及运行(1) 自吸式螺旋曝气机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检查曝气机电气接线是否正确;检查曝气池内液位是否达到规定标准;曝气池内是否有大型漂浮物,以防对叶轮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