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推理的种类和形式.doc

上传人:dcs1276 文档编号:6565664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理的种类和形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推理的种类和形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推理的种类和形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推理的种类和形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推理的种类和形式一、推理及其语言形式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例如“客观规律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是客观规律,所以,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段话就是一个推理。其中“ 客观规律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经济规律是客观规律”是两个已知的判断,从这两个判断推出“ 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样一个新的判断。任何一个推理却包含已知判断、新的判断和一定的推理形式。作为推理的已知判断叫前提,根据前提推出新的判断叫结论。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是理由与推断,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推理与概念、判断一样,同语言密切联系在一起,推理的语言形式为表示

2、因果关系的复句或具有因果关系的句群。常用“因为所为”“由于 因而”“ 因此” 、“ 由此可见”、“之所以是因为”等作为推理的系词。二、推理的方法类型1演绎推理它是由普遍性的前提而进行的代入性推理,演绎推理有三段论、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等形式。2归纳推理它是由特殊的前提推出普遍性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有以下几种类型:1.完全归纳2.不完全归纳:简单枚举和科学归纳3类比推理它是从特殊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一种推理,也就是从一个对象的属性推出另一对象也可能具有这属性。三、推理的正确性与逻辑性(一 ) 推理的正确性问题一个推理是否正确,取决于它是否同时具备了两个条件,即:第一,推理的前提真实;第二,推理的

3、形式有效。(二 ) 推理的逻辑性问题推理的逻辑性是指,推理形式是否符合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和推理规则。符合,则推理形式有效,推理有逻辑性;相反,若不符合,则推理形式非有效,推理没有逻辑性。即:一个推理是否有逻辑性,只涉及到推理的逻辑形式是否有效,而与其前提内容的真假无关。第二节 常见的推理论证方法1 三段演绎法 由一个共同概念联系着的两个性质判断作前提,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作结论的推理方法。例如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大前提)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小前提),所以马克思主义是老老实实的学问,前两个判断是前提,第三个判断是结论。 三段演绎推理是借助一个共同概念(中项、“科学”)把两个直言判断联接起来,

4、从而得出结论的演绎推理。它由三个概念和包含这三概念的三个判断组成;三个概念分别叫小项(结论中的主项,即“ 马克思主义 ”)、大项(结论中的谓项,即“老老实实的学问”)、中项(前提中起中介作用的共同概念,即“科学”),三个判断分别叫大前提(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 、小前提(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结论 (马克思主义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三段演绎推理的特点在于,通过中项的媒介作用,把小项和大项联系起来,必然地推出结论。 运用三段演绎法必须注意遵守的规则:只能有三个性质判断,包含三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多,也不可少。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在前提中不的概念,在结论中不得;以两个否定判断作前提,不能推出结

5、论;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判断,则结论必然是否定判断;以两个特称判断作前提,不能推出结论;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判断,则结论必然是特称判断。 2 联言分解法 由联言判断的真,推出一个肢判断真的联言推理形式的一种思维推理方法。这种推理形式中只有两个判断,一个是作为前提的联言判断,一个是作为结论的肢判断。联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各个联言肢是否都真;只要有一个联言肢是假的,联言判断就是假的。有了联言推理的这个逻辑性质,才能由联言判断之真,推出其中一肢为真。如从“物质是联系的,又是发展的”,可推出 “物质是发展的”。联言分解着重于从整体性质到部分性质的推理。 联言分解的实质是将一个复合内容的判断(联言判

6、断)运用分解的方法,取其部分进行考察,如果原判断正确,分解出来的判断没有超出原判断的范围,当然也是正确的。分解就是把一个具体事物分成许多部分,分解出来的各个部分不必具有整体的事物的特有属性。如把桌子分解为桌面、桌腿,就不能断定桌面是桌子或桌腿是桌子。把对象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相对 的撇开,而逐个考察研究各部分自身的特有情况,以便区分出哪些联言肢是事物的本质属性。这是认识事物的重要逻辑方法之一。 它的作用在于,当我们需要从有关事物的多方面知识和论断中,突出强调某一方面,突出重点,着重加以阐述,舍弃其他,或对需要突出中心的内容,作进一步论断时,常用这种推理形式。 3 连锁推导法 在一个证明过程中,或

7、一个比较复杂的推理过程中,将前一个推理的结论作为后一个推理的前提,一步接一步地推导,直到把需要的结论推出来。 连锁推导有两种形式:前进的连锁推导,例如,凡以种子繁殖的植物都是高等植物,裸子植物是以种子繁殖的植物,银杏目植物是裸子植物,银杏是银杏目植物,所以,银杏是高等植物。在前进的复合三段论中,只提出最后一个结论,而省略其余各个三段论的结论,后退的连锁推导,把前进连锁推导的形式倒过来,得出最后的结论。 连锁推导,思想连贯,层层深入,简明有力,一环套一环,把几乎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串联起来,推导出需要的结论。这种推导方法在实践中是经常运用的,思考问题,解答问题,提出方案,认识事物,总是一步接一步的

8、连续推导。下棋时,每走一步都要考虑以后若干步,直到最后结局,这一思维过程也就是运用连锁推导的过程。 连锁推导,需要我们有比较广泛、全面、系统和科学的知识。还要善于联想。 4 综合归纳法 以大量个别知识为前提概括出一个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方法。综合归纳,一种是考察一类的全部个别对象,它们具有某属性而概括出一般结论。另一种是考察一类中的部分个体对象,根据它们具有某种属性而概括出一般的结论。在现实中为了掌握所学知识,经常在学习、练习、复习环节中使用这种方法。通过列表归纳、要点归纳,既掌握了知识要点,又增强了记忆力和锻炼了思维能力。 运用综合归纳法,一般采取的方法有:简单枚举法,通过典型的事例,而概括出一

9、般性的结论的方法。科学归纳法,以科研的研究分析作为主要依据,从探求一类事物与某种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而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在复习时,运用综合归纳法,可把分散的零星知识经过穿线成网,形成清晰的轮廓,从而抓住主干。其做法:划出主线,这是综合归纳的第一步。穿线结网,这是综合归纳的第二步,也是关键的一步。5 归谬反驳法 从一个命题的荒谬结论,论证其不能成立的思维方法。其作用在于揭露谬误,驳斥谬误,使谬误的东西被人们普遍抛弃。在人类认识的发展中,归谬反驳也是人们探求真理、发展真理不可缺的认识形式和逻辑方法。真理是同谬误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在反驳中,被确定为虚假性的判断,叫被反驳的

10、论题;引用来作为反驳根据的判断,叫反驳的论据;反驳运用的推理方式,叫反驳方式。 运用归谬反驳的两种方法:直接反驳的方法。由被反驳的论题或论据推导出虚假的结论,从而揭露该论题或论据是假的。用直接反驳方法作为中间环节的一种反证法。即间接证明法。先定和论题互相的判断为真,并由此推导出虚假的结论,从而断定该判断是假的;既然和论题互相矛盾的判断是假的,论题就是真的。归谬反驳法在议论文写作和辨认中都有较广泛的运用。第三节 常识推理的示例与分析直观上常识推理就是用到常识的推理。考虑到技术处理的方便,可以宽泛地将含有常识命题或常识句的推理称为常识推理。下面是一些常识推理的例子。(1) 如果下雨则地湿,下雨,所

11、以,地湿。(2) 鸟会飞,特威蒂是鸟,所以,特威蒂会飞。(3) 鸟会飞,特威蒂是鸟,但特威蒂不会飞,所以,特威蒂不会飞。(4) 如果下雨则地湿,下雨并且刮风,所以,地湿。(5) 贵格会教徒是和平主义者,共和党人不是和平主义者,尼克松是贵格会教徒,所以,尼克松是和平主义者。(6) 贵格会教徒是和平主义者,共和党人不是和平主义者,尼克松是贵格会教徒,尼克松是共和党人,所以,尼克松是?(是不是和平主义者?)(7) 鸟会飞,企鹅不会飞,特威蒂是鸟,特威蒂是企鹅,所以,特威蒂?(会飞还是不会飞?)(8) 企鹅是鸟,鸟会飞,企鹅不会飞,特威蒂是鸟,特威蒂是企鹅,所以,特威蒂不会飞。(9) 如果下雨则地湿,

12、如果地湿则路滑;下雨,所以,路滑。(10) 如果下雨则地湿,如果地湿则路滑;所以,如果下雨则路滑。(11) 如果卡特在 1979 年去世,那么他就不会在 1980 年的总统竞选中失败;如果卡特在 1980 年的竞选中没有失败,那么里根就不会在 1981 年当总统。所以,如果卡特在1979 年去世,那么里根就不会在 1981 年当总统。示例分析:这些推理是研究常识推理通常都会列举或考虑到的例子,有些还有专门的名称,如例(6)称为尼克松菱形( Nixon Diamond),例(8)称为企鹅原则( Penguin Principle)。它们是测试一个逻辑是否为一个“好” 的刻画常识推理的逻辑的试金石

13、,称为志例。研究常识推理,可以从分析志例开始,以通过或解释志例的种类等为研究成果的评判标准。在上面的例子中, “鸟会飞”和“ 如果地湿则路滑”等是常识命题,“特威蒂是鸟” ,“下雨”等是事实命题。常识命题中的“如果则”称为常识蕴涵。这些例子表现出常识推理的一些性质。例(1)表明,从“a 常识蕴涵 b”和 a,可以推出 b。我们将此类推理称为“常识蕴涵分离”。(如果限于命题逻辑的层次,例(2)也可看作常识蕴涵分离)。例(3)表明在常识推理中,由事实命题直接得到的结论要优先于由常识分离得到的结论。在二者有冲突时,得到的是前者。这个性质称为“事实优先” 。例(4)表明与常识分离无关的事实命题在常识推

14、理中不起作用,例(5)表明与常识分离无关的常识命题在常识推理中不起作用,分别简称为“无关事实 ”和“无关常识”。例(6)表明在常识推理中,在前提没矛盾、可以同真的情况下,在推理中的结论却出现了矛盾,导致推不出最终的结论。该例与例(5)合在一起,还说明原来可以推出的结论在增加前提后反倒推不出了,显示了常识推理的非单调性。(7)与(6)有相同的形式。但是对于(7)来说,我们会受 “企鹅是鸟”这个隐前提的强烈影响,所以,我们对(7)所做的直观上的推理,实际上是(8) 。(8)是(7)增加一个前提的推理。说明当结论有矛盾时,在一定的情况下,还是可以推出某些结论的,而且不是依靠“矛盾推出一切” 推出的结

15、论。 (8)还表明了常识推理对诸前提的依赖是不同的。该例所表明的是从关于相对特殊或具体对象的命题推出的结论优先。就“企鹅” 和“ 鸟”来说,前者相对特殊些,具体些,所以从“企鹅不会飞”得到的“特威蒂不会飞”要优先于从“鸟会飞 ”得到的“特威蒂会飞”。该例所呈现的性质称为 “特殊者优先”(specificity)。类似于概念的外延与内涵的反比关系,外延小则内涵多,这一性质也可以称为 “多信息优先 ”。例(9)表明了常识蕴涵在常识蕴涵分离的推理中具有某种传递性,我们可以根据这种传递性推理。(10)是常识蕴涵传递性的直接表达,称为“ 常识蕴涵的传递性”。但是(11)却表示了相反的性质。因为该推理不成立,说明(10 )这样的传递性一般地不成立,即常识蕴涵不具有传递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