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究露置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东门中学 黄莉莉一、教学任务分析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这一知识点在学碱的化学性质时就已接触过,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整堂课中,学生就围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情况充分分析讨论,然后做实验。进一步深化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及相关物质的性质和转化关系的认识。同时在这节复习课中除了复习了碱的化学性质外还涉及到了物质的检验与除杂的的区别。初中阶段,对于物质的检验主要是根据其不同的化学性质,针对部分典型物质,运用具有特征性实验现象的化学实验进行检验。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能体会到在物质的检验和除杂时选择合适的试剂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能学会建立探究
2、活动的一般模式:确定实验目的进行实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实际操作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并初步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二、教学目标1、 尝试用习得的化学知识去解释分析实验室一些常识问题,如药品的变质和保存。2、 学习在实际的场景中,去探究碱溶液变质的问题,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悟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和学习化学的兴趣。3、 进一步规范实验方案的设计,包括原理、药品、仪器、操作、现象和结论,完整填写实验报告。三、重点难点: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和是否完全变质。四、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多媒体电脑,PPT,化学实验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课围绕氢氧化钠溶液露
3、置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引导学生派生出“它是否变质?变成了什么的物质的问题?如何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通过这些真实问题的解决,配合实验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以进一步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再一次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学习科学探究法。 教学流程: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流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引入: 我们知道氢氧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用肉眼是无法区别的。接着老师展示一瓶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的氢氧化钠溶液和一瓶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的氢氧化钙溶液,提问学生能不能判断?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室中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会发生变化吗?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学生回答学生通过观察比
4、较,利用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激发起浓厚兴趣。揭示这节课的主题。问题一: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板书一: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发生的变化。书写方程式。学生讨论总结:NaOH 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问题二:如何检验 NaOH讲解:我们知道了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可能发生学生分组展开讨论, 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意问题三问题四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学生讨论总结师生共同分析小结学习主题引入问题探究问题一问题二小结与作业布置得出实验结论交流实验结果学生动手实验学习讨论方案分析小结学习讨论方案溶液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是否变质?的变化也就是可能变
5、质的原因。我们同学桌上都有一瓶NaOH 溶液样品,它是否变质了呢?我们不能直观的判断,那么我们怎样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呢?讲解:下面就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设计方案来验证 NaOH 是否变质。若有学生提出使用酚酞试液,就请其他学生讨论是否正确,为什么?若无人说到酚酞,则表扬学生思维严密。过渡:刚才我们只是理论上设计了方案,那么接下去我们确实要去证明你们桌上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我们还要做什么呢?提问:在做实验之前我们该做哪些准备呢?PPT 展示实验步骤。师:巡视指导,提醒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并提醒学生桌上的样品氢氧化钠露置空气中的时间不一样,完全有可能看到的现象不同,结论不同,请大家尊重
6、自己实验的结果。师: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肯定存在碳酸根。师:但是为什么加盐酸开始没看到明显的气泡产生呢?甚至根本就没看到气泡?请你继续滴加盐酸,相信气泡一定会有的。请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做交流。(板书体现可能方案)(1)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已变质。(2)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已变质。(3)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已变质。学生:做实验来证明。学生:药品、仪器、操作步骤(教师简板书,分别在三个方案之后)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刚才的这些实验方案。学生交流。(可能出现结果有三种)已经变质。没有变质。说不清楚。(因为他们滴加盐酸没看到气泡产生。滴加氯化钡溶液有沉淀产生
7、。)学生讨论交流。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同学间的合作意识。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会分析实验过渡:我们在实验中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怎么证明这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中的异常现象。问题三:探究 NaOH 溶液露置于空气中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教师提问:首先请同学们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 NaOH 全部变质,那么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呢?如果是部分变质,那么溶液中的溶质又是什么呢?PPT: 若全部变质,溶液中溶质是若部分变质,溶液中溶质是师:接下来就请学生来设计实验方案来证明这瓶 NaOH 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提示:要解决
8、这个问题,其实只要证明还有没有氢氧化钠就可以了。也就是证明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板书:Na 2CO3(检验 NaOH)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要检验有氢氧化钠,可以先除尽碳酸钠,排除碳酸根的干扰。学生交流:(可能)板书体现(1)滴加稀盐酸(不行,会把氢氧化钠一同除去)(2)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不行,要证明溶液中是否有碱(氢氧化钠),我们就不能加碱溶液。)(3)滴加氯化钡溶液。(可行。那么加到什么引导学生注意部分变质与全部变质的区别。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板书:BaCl 2+Na2CO3 (足量)BaCO3 +2NaCl追问 1:除去碳酸根,接下来的操作是什么? 追问 2::滤液的成
9、分是什么? 师:我们已经知道 NaCl溶液是中性的,告诉大家BaCl2溶液也是中性的。追问 3:接下来怎样证明滤液中有没有 NaOH? PPT:完整的步骤、现象、结论。分析:除去碳酸钠以后根据滴加无色的酚酞是否变红,得出其中是否含有 NaOH,从而确定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程度?加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保证把碳酸钠除净。)学生:过滤学生:NaCl、BaCl 2、NaOH?学生:加酚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四:如果 NaOH 溶液部分变质,我们如何得到较纯净的氢氧化钠?师: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板书:NaOH(除去 Na2CO3)板书:Ba(O
10、H) 2+Na2CO3 (适量)Ba CO3 +2 NaOH师生共同分析:为什么在此处不宜用盐酸或氯化钡溶液?为什么问题三中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问题四中加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验科学探究,增强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科学探究的严密性。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探究我们知道碱溶液露置在空气中是很容易变质的,所以实验室中应该如何保存碱溶液?除此以外,大家还有什么新的收获呢?学生:密封保存梳理、归纳完善知识网络作业 1、填写好工作单,整理所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2、完成思考题。记录 巩固知识七、板书设计:课题:探究露置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一、氢氧化钠溶液露置
11、在空气中发生怎样的变化?CO2+Ca(OH)2 CaCO3 +H2O二、如何检验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是否变质?1、滴加稀 HCl,有气泡产生2、滴加 Ca(OH)2溶液(Ba(OH) 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3、滴加 CaCl2溶液(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实验前的准备:(分别在三个方案之后)药品 仪器 操作稀 HCl、样品 试管、滴管 取样、滴加、振荡Ba(OH)2溶液 、样品 试管、滴管 取样、滴加、振荡BaCl2溶液 、样品 试管、滴管 取样、滴加、振荡三、如何检验 NaOH 溶液露置于空气中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Na2CO3(检验 NaOH)BaCl2+Na2CO3 BaCO3 +2NaCl(足量)四、部分变质后如何得到较纯净的氢氧化钠?NaOH(除去 Na2CO3)Ba(OH)2+Na2CO3 Ba CO3 +2 NaOH(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