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各高校博士毕业论文要求北京大学:2 篇北大中文核心在申请学位前,一般应以北京大学名义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时本人可以第二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 2 篇论文。未达到要求者,一般不接受其学位申请。各专业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数以及本专业的“重要刊物” 、 “核心刊物”名称,由各院(系、所、中心) 结合本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作出规定,并列入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1 篇权威期刊或 2 篇北大核心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必须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或至少有两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学术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 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吉林大学:没有收集
2、到具体文件。根据送到重庆大学评审的博士论文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第 150 页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来看,作者发表的 5 篇论文中只有 1 篇属于 CSSCI,其余 4 篇均是非期刊论文(其中有一篇是报纸,另 3篇为以书代刊。 )中国政法大学 :公开发表 2 篇或 1 篇 1 万字以上学术论文在学期间第一至第三学期,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应每个学期分别提交至少 1 篇本专业的科研论文(每篇应在 5 千字以上) ,并于第一学年末提交学年论文 1 篇(字数应在 1 万字以上)。上述论文经导师评阅合格后,计 2 学分。在中期考核之前,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应以第一作者身份或独著正式
3、发表 2 篇(每篇应在 5 千字以上)或 1 篇 1 万字以上学术论文。西南政法大学 :3 篇核心期刊说明:该校期刊目录为北大中文核心与 CSSCI 合并数据,再加上部分经学校承认的期刊或者书籍,共计 1500 多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 篇核心说明:只收集到在职博士生提前毕业要求在申请提前毕业时,必须在该校认定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重点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三篇。据此推测,正常毕业博士生发表论文要求不可能高于 3 篇。厦门大学 :2 篇全国中文核心或 1 篇一类核心在全国核心刊物或国际同级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为第二作者视同第一作者)和“厦门大学”为第一署名单
4、位至少发表 2 篇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字数不少于 3000 字) ,其中一篇可用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专著或教材(本人完成字数专著在 3 万字以上,教材在 5 万字以上,可累计)来代替。发表在一类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可以算作两篇核心论文,其中被 SCI、EI、SSCI 收录的有录用函即可。南京师范大学 :2 篇中文核心期刊或 1 篇权威期刊博士学位申请者在读期间至少要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 2 篇专业学术论文,或在国内二级学科权威期刊以上层次的刊物上公开发表 1 篇专业学术论文,或有 1 篇专业学术论文被 SCI 、EI 、SSCI 收录,或有一项发明专利(排序前 2 名) 。华东政法大学:
5、没有篇数的要求复旦大学:2 篇北大中文核心至少在国内核心及以上期刊上发表(含录用)2 篇专业学术论文。上海交通大学:1 篇核心攻读其它门类的博士学位研究生至少须以第一作者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所列刊物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一篇。列入统计范围的学术论文必须以上海交通大学名义发表,并有研究生署名。2南开大学:2 篇北大核心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在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两篇论文,核心期刊范围依照南开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表 (2003 年版)确定。四川大学:3 篇 CSSCI;或 2 篇 CSSCI(其中一篇必须为权威期刊) ;或省部级科研奖励a .申请人有两篇以上(含两篇)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与其学
6、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含综述)在 CSSCI 来源学术期刊上发表,且至少有一篇发表在权威核心学术期刊上;b.申请人有三篇以上(含三篇)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含综述)在 CSSCI 来源期刊上发表,且至少有两篇为唯一署名人的学术论文;c.申请人至少主持并完成了一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鉴定结题)或至少取得一项省部级以上成果奖(三等以上,其中一、二等奖排名前三位,三等奖排名第一位) ,同时在核心学术期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单位主持编撰的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 (2000 年、20O4 年版)为准,以下同(其中因版本的不同而增减的刊物,以文章发表时该刊物是否为核心期刊为准。 )
7、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两篇以上(含两篇)学术论文(不含综述) ,且至少一篇为CSSCI 来源期刊论文。中山大学:1 篇核心期刊博士学位获得者在学期间必须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不少于一篇学术论文,该论文应为博士学位论文的部分内容,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应为中山大学(学术论文在发表前应交导师审阅)重庆大学:3 篇南大核心需要发表一篇高水平期刊论文(全国共有 10 种) ,同时发表二篇 cssci 期刊库论文,必须以重庆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导师为第一作者亦可 )湖南大学(三)管理、经济及人文学科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 发表论文总数不少于两篇,其中至少一篇在本学科有代表性的国际学术刊
8、物或湖南大学博士学位申请期刊目录所列刊物上发表。2. 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源刊上至少发表四篇论文,且至少有一篇论文被SCI/EI/SSCI 收录或被新华文摘 、 人大复印资料收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有效论文,作者的第一单位必须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有效论文,研究生本人必须是第一作者;3、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有效论文,其内容必须与本人学位论文相关;4、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的数量必须达到如下要求,即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论文 5 篇以上(含 5 篇) ,其中必须有 1 篇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2 篇在核心刊物上发
9、表,2 篇在检索刊物上发表。要求 SCI EI (光盘版) 重要 核心 国外检索刊物 核心 刊物 检索 刊物备 注1 1 2 2 满足 1、2、3、4 中任何一项要求即可。2 1 2 23 1 2 24 1 2 2注:(1)规定中“重要核心刊物”是指附件中的期刊目录;(2)规定中“核心刊物” “检索刊物”是指校科技部公布的核心期刊目录 、 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投稿大全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投稿指南中列出的期刊。3西南财经大学一、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科研要求1、博士研究生应公开发表 5 项成果,其中 3 项为核心期刊成果;2、硕士研究生应公开发表 3 项成果,其中 1 项为核心期刊成果。3、博士、硕
10、士研究生在学校科研处核定的 A 级刊物上独立发表一篇以上(含一篇)论文者,可不再作其他科研要求。成都电子科技大学1.期刊论文彰武工科和理科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在国内核心期刊、国外重要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并以电子科技大学名义,至少发表(或已录用)3 篇反映本人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学术论文全文,其中至少有 1 篇被 SCI 收录或发表或录用在 SCI 收录的期刊上,或至少有 2 篇被 EI 收录或发表或录用在 EI 收录的期刊上。辅导管理类(含经济学、法学和文学类)学科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在国内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并以电子科技大学名义,至少发表(或已录用)3
11、 篇反映本人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学术论文全文。共2.会议论文济博士生须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并以电子科技大学的名义,发表 2 篇国际会议论文或国内学会组织的年度会议论文,且至少有 1 篇是国际会议论文。3362 30393.可用核心期刊或 SCI 或 EI 的期刊源上的文章替代 1 篇会议论文。研4.具备下列条件,可对应减少上述“1”条中发表论文的篇数: 彰武(1)申请答辩前取得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奖(本人有获奖证书) ,或以第一申请人身份并以电子科技大学名义取得国家级发明专利,可视为被 SCI 收录或在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 1 篇; 网络督察(2)申请答辩前取得与博士学位
12、论文相关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鉴定的主研(国家级项目排名前 5 名,省部级项目排名前 3 名) ,可视为被 EI 收录或在 EI 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 1篇; 336 26038(3)被 ISTP 收录的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可视为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 1 篇学术论文全文;(4)若同一项目既鉴定又获奖或获国家级发明专利,只就高计算 1 次,不累计计算;(5)上述(1)和(2)两项累计计算最多不能超过 2 篇论文。5.同时被 SCI、EI 和 ISTP 收录的论文,按 SCI、EI、ISTP 顺序就高计算 1 次。6.论文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为第二作者(应为执笔者) ,则按 1/2 篇计算。7.
13、凡申请答辩时,学籍未满三年者,只计算已发表的论文。8.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规定发表的论文不包括发表在增刊上的文章。9.录用论文,须提交相关的版面费付款证明。天津大学对发表论文的要求1、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应满足以下要求: 至少在中文重要期刊(指国务院学位办确定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 )或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 3 篇论文,或至少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 2 篇论文; 至少有 1 篇在 SCI(包括光盘版和 SCI Expanded,以下简称 SCI)或 EI(包括光盘版和 EI 4Village, 以下简称 EI)检索源期刊上录用或发表的论文。2、建筑学一级学科所含专业(不含建筑技术科
14、学)的博士研究生,要求至少在中文重要期刊或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 3 篇论文,或至少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 2 篇论文;管理学学科门类所含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要求至少在中文重要期刊或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 4 篇论文,或至少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 3 篇论文。3、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如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或省部级及以上社会科学奖, 获奖单位署名为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排名为前 5 名,有个人获奖证书,则相当于一篇被 SCI 或 EI 收录的学术论文。4、博士研究生按以上规定发表的论文均要求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并且单位署名为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15、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规定,除执行学校现有规定外,也可以按以下规定执行:即一名博士生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单篇影响因子不低于 4.0,两名博士生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单篇影响因子不低于 6.0、三名博士生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单篇影响因子不低于 9.0,均可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物理系规定,自 2008 年 3 月起,全日制博士生申请答辩前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发表学术论文单篇影响因子大于 4.0 或多篇影响因子总和大于 4.0;或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 3 篇学术论文,其中一篇在国外 SCI 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化学与化工系规定,从 2005 级全日制博士生开始,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方可
16、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发表学术论文三篇且均被 SCI 收录;或者发表影响因子大于 3.0 的学术论文一篇。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要求,从 2007 级全日制博士生开始,力学学科至少发表 2 篇 SCI 论文和 1 篇核心期刊论文,或 1 篇 SCI 论文和 2 篇权威期刊论文;土木学科至少发表 1 篇SCI 论文和 2 篇核心期刊论文,或 2 篇 EI 论文(本校刊物只能计算 1 篇)和 1 篇核心期刊论文,或 1 篇英文期刊论文(必须为 EI 收录或 SCI 收录)和 2 篇权威期刊论文。管理学科至少发表 3 篇权威期刊论文(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只能计算 1 篇) 。所有全日制博士生满
17、足上述条件申请答辩时,必须有 1 篇英文论文在英文期刊上发表或正式接收发表。电子与信息工程系规定,从 2007 级全日制博士生开始,申请答辩前,首先要达到学校发表论文的要求,还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 篇 SCI,2 篇核心期刊及以上;或 2 篇 EI(其中 1篇必须在期刊上发表) ,1 篇核心期刊;或 3 篇权威期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按 1 篇计算) 。基础医学院规定,自 2008 年起,博士生(含非全日制)须在影响因子 1.0 以上(含 1.0)的 SCI 期刊发表论文 1 篇,方可申请博士学位。以上所说的论文均指以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以博士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
18、为第二作者)的论文。东南大学发表学术论文 1)刊物等级分为核心期刊和重要期刊两级。本标准确定的刊物目录(见附件)分为三部分,即全校共用刊物、第一类刊物(刊物性质为核心期刊)与第二类刊物(刊物性质为重要期刊) 。全校共用刊物为核心期刊。 2)作为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先决条件之一,即发表学术论文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1) 至少应在我校认可的刊物目录所属期刊中发表三篇与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有关的学术论文(若正式刊出尚需一段时间可允许先提交学术论文录用通知书,但申请和5讨论学位前必须提交正式发表并符合目录要求的学术论文) 。被 SCI、EI 检索的论文算为核心期刊论文。 (2)在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如
19、果有两篇在性质为本专业的一级学会主办的会刊或SCI、EI 的索引源期刊上发表的,可以答辩、申请学位。 (3)在上述要求发表的三篇学术论文中,至少应有两篇为核心期刊论文,以及至少有两篇为第一作者。若博士生为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须为自己的博士导师。 南京大学为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对文科研究生在论文发表方面提出了量化标准,要求博士生在中文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 3 篇论文。本目录所列期刊即为执行上述量化标准而定。申请学位者必须以南京大学的名义发表论文,且必须是第一作者。 2、 本目录制定的依据主要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和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榜期刊。考虑到研究生连续扩招的实际
20、情况,由各院系补充了部分专业期刊。3、 本目录将适用四年( 2006 年2009 年) ,三年间 CSSCI 被调入的刊物也相应地予以承认。4、 博士生应在本目录所列期刊上发表三篇论文,其中必须有一篇发表在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榜目录的期刊上(目录中做记号者) 。所发表文章不含增刊和其他增版,不含译文(外国语专业除外)和书评(文学专业除外) 。5、 为了鼓励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在非本专业类的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与在本专业类的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同等看待。6、 凡被新华文摘转载、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不论其发表在何种刊物上,均视为核心期刊的文章;凡在人民日报
21、、 光明日报 、 文汇报 、 中国教育报理论版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均视为核心期刊的文章。7、 凡在由全国性学会主办的国内学术会议以及国际学术会议编辑出版的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均视为核心期刊的文章。8、 凡在境外发表的学术论文,由指导教师和所在院系提出是否予以认可的意见,报研究生院批准认定。9、 对参加著作编写(不含教材)2 万字以上并出版者,折合成一篇核心期刊论文。10、 对中文系的语言学专业、历史系的考古学专业以及外国语学院的非英语语种专业,适当放宽要求,允许以两篇一般论文折合成一篇核心期刊论文。外国语学院各专业与研究方向一致、且发表在本目录所列期刊上的译文,也允许以两篇折合成一篇核心期刊论文
22、。对外国留学生也适当放宽标准,博士生适用中国硕士生的标准。西北工业大学1、研究生本人必须是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若为第二作者,则其指导教师必须是第一作者。2、作者单位署名原则上是西北工业大学且唯一。确因课题合作关系需要写 2 个作者单位的,西北工业大学必须是第一单位,可计入 1 篇;若西北工业大学是第二单位,则不计入篇数。3、各学科、专业的博士生(含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 ,在学期间至少发表与学位论文工作相关的学术论文 4 篇(至少有 1 篇为第一作者;有 1 篇系用外文撰写,其认定范围见第 6 条) ,其中在西北工业大学认定的中国重要学术期刊 (刊登在由我校科技处制定的西北工业大学学
23、术论文投稿指南中,下同)列出的本学科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不少于 1 篇,其余学术论文应发表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摘录) (自然科学类)或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 (社会科学类)列出的本学科学术期刊上。博士生在申请答辩时,可有 3 篇学术论文已经发表,1 篇已收到录用通知,上校学6位评定委员会讨论学位时必须全部发表出来。4、各学科、专业的硕士生(含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不含专业学位、高校教师)至少应在以下范围内的期刊上发表或被录用(须注明预发表日期,届时将发表的论文交学位办审核备案,否则学位不予认可)1 篇学术论文。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自然科学类)中国社会科
24、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目录 (社会科学类)六种高等教育刊物(社会科学类):辽宁教育研究 、 教师教育研究 、 高教理论战线 、 高教探索 、 黑龙江高教研究 、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类)5、被 EI 或 SCI 收录的学术论文;或获得省部级二等以上科技成果奖(研究生个人的单位署名西北工业大学必须是第一) ;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单位及署名要求同本规定的第 1 条和第 2 条) ,均等同于在西北工业大学认定的中国重要学术期刊列出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1 篇。6、外文学术论文认定范围(以下 5 种情况均予以认可)在境外正式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完整的学术论文(非简讯或摘要类) ;在国际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正式出版(有刊号,由正规出版社出版,不含电子出版物)且被完整收录的;在境内中英文混编期刊上发表的,仅限西北工业大学认定的中国重要学术期刊 ;在境内英文版期刊上发表的,可扩大至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摘录) 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 ;不在认定的期刊上发表的外文论文,但被四大索引(SCI、EI、ISTP、SSCI )收录。7、发表在增刊、专刊上,且没有被四大索引(SCI、EI、ISTP、SSCI )收录的学术论文,一律不予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