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议论文阅读知识与答题技巧一、 知识储备:1、概念: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体。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4、论证方式:立论、驳论。(一)论点:1、定义:作者对议论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2、特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中心论点只有一个, (统帅分论点) ,分论点可有多个, (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文章
2、标题 点明中心论点; 、文章 开头 提出中心论点; 、文章 结尾 归纳出中心论点; 、文章 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需读者自己归纳(二)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1、分类: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事实论据:是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 (包括历史事实、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中存在的现象,具体的统计数字)道理论据:某种正确的理论、名言警句、公理、谚语、格言等2、题型及答题方法: (1) 、明确论据类型;(2) 、具体分析作用。答题格式: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或分论点)的作用。(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没有分论点,就写中心论点。 )
3、 (3)补充论据:、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论据必须能够证明论点。(三)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1、论证方法的分类:事例(含概括事例) -举例论证引名言,讲道理 -道理论证运用比喻证明观点 -比喻论证把正反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对比论证2、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句式:使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观点效果、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 (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如果没有分论点,就写中心
4、论点。 ) ,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2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二、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方法: 明确观点 读懂分层 分析论证 清晰表
5、达.思路: 连词+论证方法+论据概括+ 论点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1) 、提出中心论点;(2) 、引出论题) “然后”(举了(引了)例子(话)从正面证明了的观点) “接着”(又引了(举了)的话(例子)从反面证明了观点,通过对比论证,证明了又通过比喻论证,证明了) “最后”(1) 、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 、强调的中心论点; (3) 、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4) 、补充论证了。 (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 ) 三、议论文题目分析:1、点明了文章论述的内容 2、明确了文章论点 3、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提出了论点方法: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一般是论点,如:珍惜
6、,学会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并列短语一般论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想和做,成与败。题目中有谈、论、说、议的一般是论题。四、议论文开头的作用:1、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2、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3、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4、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和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5、用生动的比喻或诗词或漫画引出论点,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6、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五、议论文结尾的作用:(1) 、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7、 (2) 、强调的中心论点; (3) 、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 (4) 、从另一角度论述使论证更严密,避免观点的片面性和极端性。(5) 、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6) 、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其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六、启发思考类题目:(一) 、观点必须符合主流思想意识。 (二) 、把文章中心换个角度阐述一下即可。 (三) 、注意联系实际题必须联系实际。熬住就是一切我们经常用竞技来比喻人生。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林彪与越南的国防部长武元甲会见时 。他告诉武元甲,与美国对抗只有一个字:熬。这一个字的确道出了人生的一种真谛
8、,美国那么强大,和它对抗当然不容易,但因为“熬”住了,最后越南还是赢了美国。但真正熬得住又谈何容易。林彪自己经过了“熬” ,成了接班人,最后却到底没“熬”住,闹到“抢班夺权” ,遂有温都尔汗的一劫。 “熬”住其实非常重要。人生中进进退退是寻常事,关键是能够“熬”得住。所谓“熬”就是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有时候就好像龟兔赛跑的那只乌龟,未必跑得快,但“熬”得住,却能笑在最后。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曾经看在大阪举行乒乓球世界锦标赛的电视转播,看到中国的刘国正和韩国金泽洙在男子团体赛上异常激烈的比赛,刘国正几乎老是要输,但居然能够九死一生地“熬”下来,
9、也笑到了最后。当然这仅仅是一场比赛,但他旁边的教练蔡振华的经历就更加让我感慨。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蔡振华就是乒乓球运动员,以旋转球拍著名,他能够将球拍在手中飞速旋转,使对方无3法知道他两面不同的胶皮,接不住他的球。但那时我们都是另外一位名将郭跃华的球迷。当时蔡振华多是赢不了郭跃华的,后来国际乒联又限制了旋转球拍,蔡振华便黯然退役。那时,郭跃华的辉煌和蔡振华的黯淡恰成对比。郭退役后开始从商, 渐渐淡出了体育界,而蔡振华始终在这一行里“熬”着,直到成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副局长。文人的生涯“熬”也不可或缺。我曾经听到一位知名的老学者讲笑话,说他大学时同屋的三个人中,另外两个都才气逼人,他觉得远远在他之
10、上,不过,天妒英才,一个在大学时因失恋自杀,才华还没有表现就死了。另外一个在五十岁就病故了,才华同样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他却身体健康,活到高寿。老先生说:现在几乎没有自己的同代人了,学生或者晚辈自然都捧场。于是乎水涨船高,就是泰斗了。老先生当然是说笑话,但仔细想想也非常有道理。写小说也是如此。有些人偶尔才华一闪,就再也不见了的,终究难于让人记住。我记得 90 年代初有位小说家叫薛勇,写都市人的心态写得非常妙,可惜作品不多,后来也不见再有作品问世。而贾平凹和莫言,从出道以来就没有中断写作,作品非常多,让人有了印象。未必他们每本书都写得好,我记得早年贾平凹还曾经被人批评过有粗制滥造的情况,但现在提
11、起中国文学的大家,没有人能够绕过他们。这非常容易理解,在十部书中有两部杰作的概率总比仅仅写两部大得多。所以我们只能像阿甘那样,在人生的马拉松中“熬”住。诗人里尔克曾说:“挺住就是一切。 ”但“挺”字没有“熬”那么传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成“熬住就是一切” 。当然,人其实也有不出场 比赛或者中途退场的权利,但只要选择参加,就不能不“熬”住。 (选文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 ,采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 。2从第段中摘抄一句有关人生辩证哲理的句子。 (2 分)3把第段中的“龟兔赛跑”的事例换为“守株待兔”好不好?请简要说说理由。4第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在层次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 。5用你平时所积累的名言警句为
12、本文补写一个道理论据。 (2 分)6把第段中最后一句去掉好不好?为什么?(4 分)7用自己的话从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中提炼出你对“熬”的理解。 (3 分)坚持“一件事原则”亲爱的埃迪: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仅是不明智的选择,而且是不切实际的考虑。在这封信里,我向你谈谈“一件事原则” ,即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在对一百多位获得杰出成就的人士的商业哲学观点进行分析之后,著名行为学者哈迈尔发现了这个事实:他们每个人都具有专心致志的优点。最成功的人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地作出决定的人,他们总是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这个目标努力。譬如,伍尔沃斯的
13、目标是要在全国各地设立一连串的“廉价连锁商店” ,于是他把全部精力花在这件工作上,最终成为著名的商界走亨;林肯致力于解放黑奴,他排除万难专心于此,因此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李斯特内心充满了成为一名伟大律师的欲望,他把一切心力专注于这项目标,结果成为美国著名的律师之一。孩子,这些人物都是你所熟悉的,从他们的成功可以看出,所有成大事的人,都把明确的目标当作他们努力的主要推动力。专心就是把意识集中在这个目标上的行为,井要一直集中到找出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而且将之付诸实际行动。自信心和欲望是构成他们专心行为的主要因素。没有这些因素,专心致志的神奇力量将无从谈起。为什么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拥有这种神奇的力
14、量,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缺乏自信心,而且没有什么强烈的欲望。孩子,对于任何东西,你都可以渴望得到,只要你的需求合乎理性,并且十分强烈,那么专心这种力量将会帮助你得到它。假设你准备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或是一位杰出的演说家,或是一位显赫的商界主管,或是一位能力高超的金融家那么你最好在每天就寝前及起床后,花上 l0 分钟把你的思想集中在这项愿望上,以决定应该如何进行才有可能把它变成事实。当你要专心致志地集中你的思想时,应该把你的眼光投向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假想你能创作出伟走的作品,假想你是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演说家,假想你是住极有影响力的人物,并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付出努力。
15、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把它做成功,这样你就不会感到筋疲力尽。把你决定去做的那件事当成是一大排抽屉中的一个抽屉。你的工作只是一次拉开一个抽屉,令人满意地完成抽屉内的工作,然后将抽屉推回去。不要总想着所有的抽屉,而要将精力集中于你已经打开了的那个抽屉。了解你在每次任务中所需担负的责任了解你的极限。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和失去控制,那你就是在浪费你的效率、健康和快乐。选择最重要的事先做,把其他的事放在一边。做得少一点儿,做得好一点儿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快乐。孩子,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如果你能向一个目标集中注意力,成功的机会将大大增加。全心专注在你所期望的一件事上,必如所期
16、。祝你进步!4深爱你的父亲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2请给第段再写一个事实论据。(3 分)3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一段的论证思路。(4 分)4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谈骨气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17、。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 1282 年被杀害了。
18、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 ,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 (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
19、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 1946 年 7 月 15 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 2000 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
20、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答案:熬住就是一切1熬煮就是一切 举例论证2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3示例:不好。因为“龟兔赛跑”中的“龟”虽然跑得慢,但目标明确,坚持不懈,很好地证明了中心论点;而“守株待兔”中的“宋人(农夫) ”虽然也在坚持,但异想天开,坐享其成,一味死守,与中心论点不符。4承上启下(过渡) 。 (2 分)5答出与中心论点基本吻合的名言警句即可。6去掉不好,因为“当然,人其实也
21、有不出场比赛或者中途退场的权利” ,使人生竞技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使论证更严密。同时“但只要选择参加,就不能不“熬”住” ,又进一步强调了 中心论点:“熬煮就是一切” 。如果去掉,论述显得不够严密,中心论点就显得太片面、太绝对。 (意思接近即可)7示例:熬,就是怀揣梦想,身心健康,脚踏实地,刻苦勤奋坚持坚持再坚持坚持“一件事原则” 答案:1.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意思对即可。2 分)2 示例:居里夫人致力于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她专注于此,克服了重重嗣难,终于发现了镭并分离出纯镭,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古今中外的事例均可。事例 1分,突出目标和专心 2 分共 3 分)3 第段列举名人事例论证成功的人都是先确定明确的目标,然后专心朝这个目标努力。(2 分) 第段分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专心。 (2 分) (意思对即可。共 4 分)54 比喻论证(1 分)生动形象(1 分) 地论证了“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把它做成功”(1 分)的观点。 (共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