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议论文写作结构递进式递进式结构(一)特点: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简单到复杂。各分论点的前后顺序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否则会影响文章的说理逻辑。结构模式:引论:提出论点或论据本论:论证分论点一: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论证分论点二: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 (三层之间是递进关系)论证分论点三: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结论:照应全文例文: 诗意地生活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乎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
2、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总论点)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语中人生三境界。 (过渡到分论点)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略” 。 (分论点 1)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 ”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分论点 2)柳永在凤栖梧
3、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收获。是第三层境界:“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分论点 3)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片金黄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论这“麦田”是大是小,也
4、不说这收获是否等值付出,只要是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花与掌声,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头再来。就像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 ”收获,是收获理想,收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人生。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用执著打破命运的锁,把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总结全文,呼应中心)评:“理想,奋斗,收获” 是诗意生活的三种境界,它们之间是递进关系。例 2:绝妙作文90
5、页带着感动出发:中心论点:带着感动出发,让你的人生变得温馨而美好。分论点 1:带着感动出发,在大自然的奥秘与美丽中行走,我们将收获发人深省的哲理。举例:川端康成、宗璞、史铁生在感悟自然中领悟到人生的大哲理。分析:人总是由自然而生,感动能打开与自然的感应之门,收获朴实而深刻的哲思。分论点 2:带着感动出发在人间社会的喧闹与冷暖中行走,我们将收获感人至深的温暖。举例:守护奥运圣火的残疾姑娘、救灾的战士让人们在感动中倍感温暖。分析:感动阐释了成熟与温暖的含义。分论点 3:带着感动出发,要把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论据:道理论证归纳总结:带着感动出发,我们的人生、世界永远时晴天、 ,永远充满光明。评:文章
6、的三个分论点,由为自然感动,到为社会感动,再由自然、社会的感动上升到把感动传递给别人。这三者之间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关系,它们的顺序是不能调换的。例 3:绝妙作文22 页乐在无愧于天地 ,请概括文章的结构:递进式结构(二)以“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为结构模式。例:谈惜时中心论点: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时间。分论点 1:珍惜时间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什么)分论点 2:珍惜时间是学有所成的保障。 (为什么)分论点 3:珍惜时间应该从我做起。 (怎么做)例 2:绝妙作文217 页少打官腔 ,请列出本文的提纲:作文训练:1. 以“节俭”为话题,写一篇递进结构的议论文提纲。2
7、. 以“包容”为话题,写一篇递进式结构的议论文提纲。递进式练习参考:1. 少打官腔提纲:(1) 河南某区委书记引出问题“官腔” (第一段)(2) 腔”进行分析:官腔是巴结上司,宣扬功绩之言(第二段) ;官腔是愚弄民众(第三段) 。是什么(3) 官腔”产生的原因:官腔官叼调,究其本质,还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为什么(4) 除官腔之风:要遏制官腔之风,其关键还是要广开言路;为政者要有包容之心。怎么做总结:为人民服务才是宗旨,而不是为上司。2.节俭提纲题目:节俭是一种美德中心论点:节俭精神不可丢分论点 1:节俭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是什么)分论点 2:当今社会仍然需要节俭(分析其原因为什么)分论点
8、 3:提倡节俭,先从我们青少年做起。 (怎么做)3. 包容例文如是我愿一百多年前,法国作家雨果曾感叹:“世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宽广的是胸怀。”在古老的东方,也有一句俗语世代相传:“宰相肚里能撑船。”法兰西的浪漫和炎黄子孙的实在碰撞到一起,投射出包容的光辉。包容,超越了国家、语言、民族的界限,成为这个世界人民共同赞美向往的品德。包容是一种智慧,一种气度。英国谚语有云:“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世上没有完人。只有能够敏锐洞察人性、胸怀宽广的智者,才能以博大之心包容一切。鲍叔牙了解人才的可贵,包容了管仲的一箭之仇;蔺相如懂得合作的重要,包容了廉颇的公然挑衅;李世民牢记
9、隋亡的教训,包容了魏征的犯颜直谏包容成就了他们的辉煌,更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包容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佛经有言:“一念境转。”面对他人的过错,耿耿于怀、睚眦必报会带来沉重的心灵负累。与其让仇恨啮噬心灵,制造痛苦,不如以包容之心去获取一份泰然。勾践忍受了十年卧薪尝胆的艰辛,灭吴后下令诛尽吴国宗室。韩信未发迹时无端遭受“胯下之辱”,但封王之后却笑释前嫌,任命当初侮辱过自己的人为巡城校尉。相比之下,韩信的人格要比勾践健全得多。鲁迅先生说过,“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包容不仅是对他人的宽恕,更是送给自己的最好礼物。包容不等于放任纵容。人类社会是由各种明确或潜在的规则加以维系的,违反原则无节制的纵容最终会导致社会的畸形。包容也不等于隐忍不发。“忍”是刻意的制怒和压抑,久之难免有爆发的一天,包容则意味着襟怀坦荡、泰然自若的恬静和淡然。包容更不等于沉默忘却,对于不能容忍的事,沉默也许是另一种抗争,而忘却往往意味着背叛。真正的包容,应该如伏尔泰对其政敌所说:“虽然不赞同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包容是海纳百川,是厚德载物;包容是睿智恢弘,是宁静致远。如是我闻:康德说,只有两样事物能让我的内心深深震撼,一是我们头顶璀璨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如是我愿:当今世界,国家、种族、宗教冲突不断,“只要人人能多一份包容,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