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横山县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工程指导手册.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655743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横山县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工程指导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横山县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工程指导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横山县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工程指导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横山县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工程指导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横山县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工程指导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横山县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工程指导手册第一部分 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规划概述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是教师本人专业能力发展设计的一个蓝图,能够为自身专业能力发展提供引导和监控,也能为其反思提供一个参考框架。制定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是教师自我实现能力发展的重要策略。 教师专业能力总体规划框架:自我分析、环境分析、发展目标、 训练行动方案、活 动记录与评价、分析与反思、领导 小组意见。 制定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的步骤与方法:1、自我认识与评估2、分析相关材料,审视发展机会3、确定专业发展目标与行动策略4、按目标逐步执行5、调整和修正发展规划 拓展阅读:SWOT 分

2、析法:S(Strengths)表示实力。要求找出自身的能力优势、强项。W(Weaknesses)表示缺陷。要求客 观分析自身能力结构、行为习惯、工作效率等方面的不足。O(Opportunities)表示机遇。要求教师具有把握机会的预见性,及早准备。T(Threats)表示威胁。要求教师要有危机感,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制定对策。教师应用 SWOT 分析法能正确认识自身专业能力发展实际,从而合理地制定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第二部分 教师基本功必练模块、现代教育技术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初级)1.硬件操作技能: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操作,常用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操作(如常用的键盘、鼠标

3、、光驱、 U 盘、打印机、显示器等);了解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结构;会正确开关计算机;能够正确使用校内所配备的各类电教教学设备。2.软件使用技能:2熟悉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启动运行应用程序);熟练 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每分钟可输入 15 个汉字;掌握在 计算机上新建、重命名文件夹及复制、粘贴、删除、移动文件等操作;会使用 Winrar、Winzip 压缩软件进行压缩与解压处理;会使用 Word 办公软件进行文字输入并进行简单的内容、格式编排和打印;能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会在互 联网上浏览信息,搜索教育、教学资源,会在网上进行上传、下载等操作。3.信息化

4、教学素养:树立与教育信息化相适应的信息意识;能够对各类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价值判断,选择与任教学科相适应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并应用于课堂教学。4.等级要求范围:我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教师男 50 周岁(含)以下,女 45周岁(含)以下均需达到信息技术初级应用标准。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中级)除具备初级能力外,还须达到:1.硬件操作技能:知道常用硬件媒体设备种类与功能(如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每种设备适用于何种环境以及适用于传递哪一类型的信息);了解多媒体硬件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趋势。2.软件使用技能:能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 Word 等)熟练编排所任教学科的试卷;会使用 电子表格软件(如 E

5、xcel 等)进行较 高级的数据分析、 筛选及其它数学运算;熟练 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如 PowerPoint 等)制作课件,能将声音、图片、视屏、 动画等各 类素材进行整合运用。能初步运用多媒体工具对信息加工处理(如对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的信息进行加工、编辑和处理);熟练 使用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BBS)、网络寻呼工具(QQ、MSN 等)、个人博客(Blog )进行表达和交流;会安装与卸载常用的应用程序。了解 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征及预防措施。3.信息化教学素养:能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编制适合所任教学学科信息化教案及课堂实施方案;善于利用教育资源突破教

6、育教学重、难点,激 发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能够帮助学生有效3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指导学生获取信息化学习资源(如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或相关辅导材料,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4.等级要求范围:我县中小学教师 35 周岁以下教师均应达到信息技术中级应用标准。三、信息技术能力应用标准(高级)除具备初、中级能力外,还应达到:1.硬件操作技能:熟练 掌握计算机网络架设所需的各类硬件知识;能对 机房及电子备课室计算机等设备进行简单故障排除;能对 学校常用电教设备进行维护和简易故障排查;2.软件使用技能:对计 算机操作系统及网络操作系统有较深的了解(会安装、使用、备份与还原操作系统);熟

7、练 使用常用软件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如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对信息进行编辑,利用统计软件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等);熟练 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技巧;熟练 掌握 1-2 种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如 PowerPoint、Flash、几何画板等),能够 制作网络课件;为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各类资源系统软件的架设和 WEB发布提供支持等;3.信息化教学素养:认识网络教学信息的传递手段,以及教学媒体的类别和功能;能够根据不同信息化教学媒体的特点,设计实现不同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与学习模式(如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实现探究性学习、研究型学习与案例学习等学习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开展教学交流和活动。4.等

8、级要求范围:我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计算机专任教师、网管员应熟练掌握高级标准中的软、硬件操作技能,并积极配合学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三笔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 训练一、训练目的教案、板书要求设计合理,字迹清楚、工整、正确规范、字体美观大方。二、训练要求1、掌握现代汉语常用字的笔画、笔顺、基本部件和间架结构。2、掌握简化字部表中的简化字,不写繁体字、异体字和错别字。3、掌握钢笔、粉笔、毛笔“ 三笔字”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其中毛笔字要掌握楷书的几种结构类型及其规律,要能随时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4、掌握“三笔字”的用笔方法。45、写字做到正确规范、笔画清楚、熟 练有

9、力、匀称美观、行款整齐。、普通话一、训练目的1、能在课堂教学、课内师生对话交流使用普通话;2、用普通话朗读,做到口语发音清楚、准确;3、教学用语准确简明、通俗易懂、条理清楚、抑扬顿挫、富有激励性。二、训练要求语音:1、掌握汉语拼音方案,会准确认读(语文教师要会背诵)26 个字母、21个声母和 39 个韵母,掌握普通话四声的调值。2、熟练掌握现代汉语 3500 个常用字的标准读音。3、知道常见音变现象。知道轻声、儿化和 变调的主要规律,并能运用于语言实践。4、了解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准,能按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读准普通异读词。朗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掌握停顿、重音、 语

10、调等朗读的基本技巧;2、朗读要达到正确、清楚、流 畅、恰当,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会话1、能用熟练、流利、标 准的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活动。2、能在学校各种场合坚持使用普通话。、简笔画一、训练目的把教材中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或深奥、抽象的知识转换成简笔画、示意图或图表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二、训练要求1、了解简单的绘画知识,知道各种物体的基本结构,掌握透视的主要规律,物体的基本比例关系和主要特征。2、掌握人物、动物、植物(树木、花卉)简笔画的基本结构和画法。3、掌握常见教学仪器、日常用品简笔画的基本结构和画法。4、掌握常见交通工具和建筑物简笔画的基本结构和画法。5、能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

11、画出有关物体的简笔画和示意图形,要做到快,而且达到形似和神似,形象直观, 简单 明了。6、美术教师要有两幅书画作品。第三部分 教师岗位专业能力必练模块专业能力 能 力 分 解5教学设计能力课程标准的解读能力;教材分析与资源重组能力;学情分析能力;创新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创设情境能力;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师生和谐沟通能力;处理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预见与解决突发事件能力;设计课堂练习与布置作业能力;教学辅导能力。教学评价能力 学业效果评价能力;说课、评课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研、科研能力捕捉并研究教育信息能力;提出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能力;基于问题

12、的研修能力;撰写研究报告能力。单元一 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它为教学活动提供可靠的“蓝图” 。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在课前对各种教学要素,如学时及教学目标、内容、策略、方法、环境等进行 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的能力。 教学设计的要求:1、教学内容要精选。教师要深入钻研知识体系,明确每学期、每单元、每课时的教学目标,科学安排教学内容。2、学情分析要全面。教师要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态度;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操作技能;预设学生的思想障碍、理解误区;掌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知识储备。3、设计理念要先进。 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的理念;体现生活化的理念;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体现教学方式与学

13、习方式转变的理念。4、课时安排要合理。要依据学科性质和内容确定课时,以课或章节整体设计,分课时备写。5、教学目标要明确。从学科目标及学段目标出发,结合学生实际,确立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6、教学重点、难点要准确。从确立的目 标出发,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准确把握重难点。7、教具学具准备要充分。根据现有条件,恰当选用教具,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教师 要提前试做,并依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布置、检查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68、教学过程要有效。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点突出

14、以下几个方面:(1)导入设计。教师要通过适当内容或简短语言,把学生尽快有效地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2)问题设计。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适宜;要有条理性、启发性、层次性、探究性;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广度,要能恰当应对课堂生成。(3)练习设计。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练习,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要面向全体学生,保底而不封顶。(4)结课设计。结课要对所学知识及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进行归纳总结, 对课堂教学进行强化和拓展,把课堂结束的“ 句号”变成“问号” 。9、板书设计要精美。突出学科特点,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络和活动主线,做到巧妙、精 炼、合理、美 观。10

15、、作业设置要多样。各学科可依据本学科特点设计书面、口头、实践活动等特色作业,明确作业的目的性,加强作业的巩固性,把握作业的层次性,讲究作业的科学性,追求作业的趣味性。杜绝机械性、重复性的大量抄写。单元二 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包括具体落实先期制定的教学计划;能科学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于教学过程之中;能营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能控制教学过程,不会因意外的偶然因素导致教学过程的混乱;能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技术,包括 现代教育技术;能引导学习活动顺利进行;能形成和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创设情境能力专题 创设教学情境能力:创设教学情境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

16、,适合并作用于学生,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 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 习的具体学习背景、活动条件及学习环境的能力。 创设教学情境的一般程序:1、明确教学目的、研究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各维度教学目标的落实点。2、收集相关的教学情境素材。3、在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中进行筛选。4、精心设计概念支架,加工拓展教材。5、准备教学设备。6、做好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案。7、在教学中应用。即在课堂教学中按照事先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和教学程序展开教学。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专题:7 自主学习:基本特征是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总结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

17、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试。 合作学习:是指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依据一定合作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知、情感的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一般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的自然与社会中选择一些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以系列活动,使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师生和谐沟通能力专题 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是指师生之间融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最终达到一种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师生关系: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围绕认识

18、活动而开展的一种关系。在和谐师 生关系中,师生双方既有创造,更有交往,二者相互促进,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 师生有效沟通的基本策略:1、目标策略:结合学科特点、班级实际和学生现状,确定所要达到的比较个性化的目标。2、对象策略: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年龄、性别、性格、气质、 兴趣爱好等因素,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3、表达策略:用最符合学生思维方式的语言准确精炼地表达。4、反馈策略:教师一方面要做到讲听结合,倾听关注;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通过课堂测试或作业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情况。5、态度策略:课堂教学有效沟通态度策略的条件是真诚。处理生成性教学资源能力专题 生成性教学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

19、师生交互产生的情景、问题,如思维的碰撞、意见的分歧、情感的交融等。 处理生成性教学资源的策略:1、弹性预设, 创造课堂动态生成的“土壤”。教师应为预设方案设置一定的空间,给 予一定的弹性。2、营造氛围,善待 课堂动态生成的“杂音”。教师要了解“杂音” 背后的真相,因势利 导,把学生“ 脱轨”的思维引导到课堂动态生成的“轨道” 上来。3、留下空白,构建课堂动态生成的“精彩”。84、教后反思,形成课堂动态生成的“升华”。及时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的各种信息,不断进行教学反思,逐步积累并形成自己独特特色的教育智慧。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专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

20、、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 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注意的问题:1、应避免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手段和技术而忽视先进教育理念的引导。2、应避免在课件制作和网络化教学中单纯追求形象直观、动感、色彩而忽视学科内容特点的倾向。3、应避免向学生罗列过多知识点而忽视反馈的倾向。4、要科学地控制信息量,给学生留下思考和反馈的时间,不能为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预见与解决教学突发事件能力专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面对突发性教育情境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应变中的“ 变” 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变化;教学应变中的“ 应”是指教师面对课 堂教

21、学变化所采取的种种措施,是教学机智的表 现。其特点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处理的巧妙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原则:1、必须有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2、必须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树立。3、必须有利于教学中不利因素的消除。4、必须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设计课堂练习与布置作业能力专题设计课堂练习与布置作业: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巩固新授知识并形成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主要途径。新课程标准下练习与作业的设计要具有以下特点:基础性、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人文性和综合性。教学辅导能力专题教学辅导能力: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所进行的

22、有针对性的指导能力。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必要补充,对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主要的作用。9 拓展阅读:对各类学生的辅导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课堂提问,提 问要照顾到各类学生,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课前搞小测验,当即抽样, 发现典型问题,让学生思考,订正。3、课后分类测试, 对不达标者, 进行个别辅导。4、成立课外教学活动小组,好、中、差搭配,以优带中,以中促差。5、作业提倡面批面改,找出错题的错源, “对 症下药”。单元三 教学评价能力评课能力专题评课:是一种最好的教学反思,好的评课能给人以深刻的启发,特别是对执教者教育特色的把握、教学风格特点的理解、课堂的成功之处做到准确明

23、晰,也可以发现和反思课堂中的不足和缺憾,给后来者以借鉴和启示。教学反思能力专题 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决策、行为、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调整的能力。反思能力可以划分为自我反思能力、德育反思能力、教学反思能力、资源开发反思能力和生活反思能力等。 教学反思成果的主要表达方式:1、教学日志:教师把教学真实的场景转化为文字语言符号,通过聚集这些教育教学事件,使教师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相关行为。日志常用的记录形式包括备忘录、描述性记录和解释性记录。2、教后感:指的是教师以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的批判性思考。教后

24、感包括专题教后感与整体教后感、即时教后感与延迟教后感。3、教学案例:是指含有教学问题和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4、教学课例:是指对某节课的教学实际场景的全方位、多侧面叙述和描写。课例的表 现方式为“ 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及时。教学反思要有学生作业情况的反馈。要结合教学理论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做细致、理性的分析。不刻意要求篇幅,但注重教学反思的质量,避免应付式的空话、套话。 应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言之有物,记写及 时。单元四 教研、科研能力10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是指教师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现象进行分析、试验和整理, 认识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寻求

25、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的途径的能力。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事教育、教学有关的研究与创造能力。教师的研究大量是结合自己的工作与对象展开的,是教师在工作中自主性和自主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捕捉并研究教育信息能力专题 教师的信息能力:教师的信息能力:是指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创造、传递和运用能力。教师捕捉并研究教育信息的能力需要建立在敏锐的信息意识基础上,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促使信息需求和获取利用信息能力的高度结合,从而产生良好的利用信息效应。 信息能力的评价指标:信息能力 评 价 指 标捕捉信息能力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及信息安全意识;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性;能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能

26、灵活地通过各种渠道较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研究信息能力能准确、高效地解读信息;能批判地评价信息,并能将信息运用于批判性思考;能运用理论深入、系统地研究信息。处理信息能力能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和发送信息;能 较好地管理自己搜集到的和自己生成的信息;能用尽可能好的方式表达、呈现 (和存储)自己生成的新信息;能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和交流。提出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能力专题提出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能力:是教师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反省、发现、审视、分析、探索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问题的提出应从以下三个因素考虑:“问题 ”是否源于教师的课 堂教学实践;教师是否直接参与研究;是否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基于问题的研修能力专题教师基于问题的研修能力包括: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愿望;自我反思能力和批判的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终身学习的习惯;掌握基于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等。教师要在基于教学理论指导下,通过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 引领等有效途径,将基于问题的认识与解决过程变成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