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榆林百万亩沙棘基地建设与产业化开发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1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提要.1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21.3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3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可行性和必要性.52.1 项目建设背景52.2 项 目 建 设 的 必 要 性 、 可 行 性 、 经 济 合 理 性 和 环 境 评 价 72.3 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122.4 沙棘园区建设与产业化开发的目标.122.5 国家对沙棘规划和各级领导对沙棘产业开发的重视.14第三章 建设条件.153.1 项目区概况.153.2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73.3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安.19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
2、本情况204.1 建设单位概况.204.2 研发能力与企业财务状况21第五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225.1 市场分析.225.2 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235.3 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245.4 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24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256.1 建设任务和规模.256.2 项目规划和布局.256.3 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276.4 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286.5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292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97.1 投资估算依据.297.2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297.3 资金来源与筹措.307.4 资金使用和管理.30第八章 财务评价.318.1 销售收入和销
3、售税金及附加估算.318.2 项目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318.3 盈利能力分析.318.4 盈亏平衡分析.32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329.1 环境影响.329.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329.3 劳动安全与保护.349.4 消防.37第十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3910.1 农业产业化经营.3910.2 沙棘产业有效促进农民增收.4010.3 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市场化、组织化程度的提高.40第十一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4011.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4011.2 项目经营管理模式.4111.3 技术培训.41第十二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4112.1 可行性研究结论.4112.2
4、 项目论证结论.4212.3 问题与建议.43附 录441 附件.442 附表.4433 附图.44陕 北 ( 榆 林 ) 生 态 产 业 科 技 园榆 林 百 万 亩 沙 棘 基 地 建 设 与 产 业 化 开 发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榆林百万亩沙棘基地建设与产业化开发1.1.2 建设性质:新建并改建、扩建1.1.3 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项目建设单位: 榆林鸿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刘晓明 所有制形式: 股份制1.1.4 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本项目在陕西省靖边县现在每年开发利用 10 万亩沙棘林并加工 30
5、00吨沙棘原果的基础上,计划从 2005 年起,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和野生沙棘的种植、改良、加工、销售产业化开发。实施主区域在靖边县和榆林市境内,部分沙棘分布在晋、陕、蒙周边地区。项目规划分近、中、长期三个阶段,争取在 20052008 年的四年内,在现有 60 万亩(野生沙棘 40 万亩)面积的基础上新栽植 40 万亩,改造利用老沙棘林 60 万亩,在尤家峁水库库区按照 GAP 标准栽种 2 万亩。在 GAP 标准项目区吸纳 400 户农户进入沙棘园区,专业从事沙棘种植管理,经营沙棘产品,创建沙棘专业村。力争利用 23 年时间,打造成陕北乃至“西部沙棘第一村” 。4沙棘初加工厂设在陕西靖边县北郊
6、果露梁,面积 2 万,现具备年加工 5000 吨沙棘果汁的能力。计划在榆林经济开发区征购 100 亩土地,进行沙棘综合系列深加工开发,在西安购置沙棘医药专业研究所 0.6 万,买断沙棘“心脑活力胶囊” 、 “优生肽母子营养液”等五个主产品的国药准字号专利和专营权,研制开发“米脂婆姨”牌沙棘化妆品等五个辅产品,开发沙棘优质营养饲料。规划从 2005 年起,利用 5 年左右的时间,以陕西省靖边县和榆林市为主产区,发展到 100 万亩的沙棘种植和保护面积,形成年产 5 万吨沙棘原料的沙棘产业化开发生产规模,带动榆林市和周边地区 4 万户农户,利用沙棘种植和加工彻底脱贫致富。1.1.5 项目申报单位及
7、法人代表(或负责人)榆林鸿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刘晓明1.1.6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本项目计划总投资 2.3119 亿元,资金筹措分为三部分组成,计划企业自筹 35%,筹资额 0.81 亿元;申报国家专项资金支持 35%,计 0.81 亿元;申请银行贷款 30%,计 0.69 亿元。1.1.7 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本项目大规模上马的远景目标实现后,能够全方位带动陕北地区的沙棘产业化发展,辐射推广到整个陕北地区及宁夏、内蒙、甘肃部分地区,可以推广辐射660km 2以上,1000亩沙棘中心园区吸纳400户农户建成高标准、规范化的以沙棘专业化经营为特色的“沙棘生态村” ,20000亩GAP标准
8、化种植管理园区,推广辐射100万亩沙棘产业区。将可提高项目区和辐射区4万户农户户均收入1300元左右,人均收入300元以上,可以使15余万农民依靠沙棘产业化的开发得到经济收入。项目大规模上马后,在靖边、榆林、西安、北京“四位一体”生产营销网络中,可增加固定就业人数500余人,带动沙棘产业为主的“三产”5辅助从业人数1.2万余人得到经济收入。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2.1 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产业开发方针、政策(1) 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的规定(2)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3) 国家退耕还林种草整体规划(4)国家计委关于加强沙棘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作
9、用有关问题的报告(5) 水利部沙棘开发研究中心关于沙棘开发的规划(6) 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7)中药材 GAP 认证检查评定标准(8)李文华等十位院士关于进一步加强沙棘在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作用的专项报告1.2.2 地方政府关于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产业开发的方针、政策(1) 三北地区沙棘生态建设规划(2) 陕西省关于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3) 榆林市关于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4) 榆林市关于鼓励农业产业开发优惠政策的有关规定(5) 陕北榆林生态产业科技园总体规划1.3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3.1 综合评价:沙棘(H.Rhamnoides Linn)是具有很高应用价值的生物资源,与
10、多种乔木灌木树种相比,沙棘具有对环境适应幅度宽、改善生态环境能力和抗逆性强等特点。是荒漠防治、建立绿洲、治理水土流失的良好植物。6沙棘对高温、低温、干旱、瘠薄、盐碱、风沙等,均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这些恶劣的环境中生存,而且能够十分有效地改良土壤。沙棘又是具有显著医药保健作用和功能的经济树种。按照其生物学特性分析,榆林市及其周边地区是沙棘的良好适生区域。我国水土流失的情况严重,从总体上看,我国的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面积都在 1 亿公顷以上,此外还有许多盐渍化土地、矿山废弃地等,特别是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更为严重,种植沙棘是改善国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整治国土环境、进行生态建设,已成为西部地区乃
11、至中华民族的紧迫任务。榆林市北部风沙区和南部丘陵区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产沙区域,黄河每年输送的 16 亿吨泥沙约三分之一来自于榆林和陕北地区。在榆林市大面积发展和改良百万亩沙棘,将能够每年有效地拦蓄 1.17 亿吨泥沙流入黄河。万亩沙棘林开辟了新的种植业基地,既可以治理水土流失,又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是解决多年来国家水土保持工程中以生态环境植被建设为主,农民以经济为主,即“国家要被子,农民要票子”矛盾的有效措施。我国“三北”特别是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是使土壤地力不能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沙棘可使有限的降水量在土壤中较长时间的存留,而不致马上流失,增加了土壤的水分。根据实地监测报道:沙棘林地内外08
12、0 厘米深的土层中,林内土壤水分含量比林外高 0.14%2.81%,改善了土壤的墒情。沙棘的枯落物经分解成为良好的肥料,对土壤改良有重要作用。一般地说,710 年生的沙棘林,年产沙棘叶干重每公顷可达10003000 千克。沙棘枝叶和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重要的医疗保健价值。对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辐射伤害等的防治均有显著的作用;沙棘含有极丰富的维生素 C,维生素 E,胡萝卜素、黄酮等类物质,以维生素 C 而论,其含量较被称作维生素 C 之王的猕猴桃要高得多,沙7棘还包含有 18 种氨基酸、亚油酸、黄烷酮、肌醇等生理活性物质;沙棘油中含有的重要生理活性物质达 100 多种,能抗炎
13、生肌,对消化系统修复有良好效果;沙棘籽油在肿瘤治疗中能发挥一定作用,对阻止癌细胞形成,增强巨噬细胞吞噬癌细胞的能力,从而有效抑制癌症,有效率高达 95%;沙棘黄酮对心肌缺血、高血脂症、冠状动脉硬化疗效较好。比芦荟灵芝等植物含 SOD 更多,是目前发现的最好美容植物精华。沙棘植株是食品工业的极佳原料,也是中药材原料之一,沙棘对于人类的营养保健有重要作用。农民种植沙棘可以获得直接的收益。根据靖边沙区调查资料表明,在沙棘成熟采收期,沙棘产区农民组织民工进山采摘沙棘原果,每人每天至少可采摘50公斤,仅出售沙棘原果一项,每人每天最低可获得60元的经济收入。在靖边沙棘产区的秋季沙棘采摘期,每位农民可获得1
14、500元左右的收入。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经济分析,种植沙棘林的内部回收率(IRR)为13.5,净现值(NPV)为88.94;包含劳动力的内部回收率为53.5,净现值为1255.57。栽植沙棘在促进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上具有积极作用。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可行性和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从 2000 年开始至今,通过北京一批高层院士的倡导和有关领导的支持,提出在榆林市沙区以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化项目为主体,创建“陕北(榆林)生态产业科技园” 。其宗旨及基本思路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生态产业为基础,企业农户为载体,高新科技为先导” 。8“陕北
15、(榆林)生态产业科技园”的主要采取项目带动战略。依托分布在榆林市基层具备一定基础的农户进行生态产业开发,通过发展 “园区项目基地农户”的方式,使项目最大限度地扩展到当地涉农中、小企业和广大农户中。在企业得到发展的同时,同步带动一大批农民受益。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三农”的发展。 “陕北(榆林)生态产业科技园” 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企业强强联手、股份制联动”的模式,探索一种真正以“政府为企业服务,企业为运行主体”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将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项目开发以产业化手段融合于生态环境建设之中。走出一条将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溶入市场经济的新路子和运作模式。“基地是项目的载体,土地
16、是园区的基础” 。基地的建立是生态园区的实质性延伸。依托陕北(榆林)生态产业科技园已经运作四年的广泛影响力,按照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 “榆林百万亩沙棘基地建设与产业化开发”将以适合于陕北榆林当地发展的“沙棘栽培与产业化开发利用”项目为切入点,联络数家有实力的企业加盟,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的保障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高新技术,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通过这一生态型产业项目的开发,使沙棘项目区的农业经济结构得到根本调整,用沙棘产业化带动项目区生态、社会、经济三效协调发展。“榆林百万亩沙棘基地建设与产业化开发”规划榆林市尤家峁库区半固定和流动沙地为“陕北(榆林)生态产业科技园”的中
17、心园区,按照国家 GAP 标准和规范化,创建 2 万亩沙棘园区,大面积沙棘种植与改良则推广到有基础、有条件的榆林全市县、乡、村乃至周边地区。通过建立基地的形式将生态园区所开发的百万亩沙棘项目链接千家万户,推9广辐射到更大的地域范围。陕北(榆林)生态产业科技园沙棘中心园区开发总体思路与运作模式总体思路 运作方式与技术 陕北(榆林)生态产业园 沙棘系列产品 目标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环境评价2.2.1 沙棘在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目前国际国内已开发出的沙棘产品有药品、保健品、酒、饮料、化市场为导向产业为基础企业为载体科技为先导政府为企业服务企业为运作主体企业强强联手股份制联动园区 +项目 +基地 +农户组织培养技术大果沙棘培育超临界 CO2萃取法中草药浸泡提取法超低温果实分离法沙棘产区榆林开发区总部400户农民员工小区尤家峁库区中心区GAP标准生产区靖边沙棘主产区北部风沙产区南部丘陵产区周边辐射产区主产品心脑活力胶囊沙棘籽油口服液优生肽母子营养液金花联瑭素纯天然沙棘饮料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提升生活质量优美人居环境辅产品 “米脂婆姨”牌化妆品 沙棘油创伤喷剂 沙棘茶叶 沙棘醒酒醋 沙棘混合配方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