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们现在的生活习惯已然与之前大不相同,即使到了夜晚也是活跃度非常高的,加上现在的电子产品功能居多,人们的社交仅用一部手机就能搞定,造成人们晚睡,失眠的情况。而据调查发现 90 后已然成为第一大失眠人群。1、孤独的失眠者第一批 90 后,已经开始承担越来越多责任,也开始因为各种原因而痛苦失眠。当顶着一双熊猫眼下班回到家,吃饭洗澡睡觉。躺在床上,却睡不着,睡不着,不着,还是不着。于是向左侧着睡,向右侧着睡,蒙头大睡,还是睡不着。然后开始数绵羊,一只绵羊,两只绵羊,三只绵羊还是睡不着。最后拿起了手机,想着“ 或许玩着玩着就会睡着” ,直到凌晨 3 点你终于抱着手机入眠。第二天,带着比前一天更重的黑
2、眼圈,开始了新一天的搬砖日复一日,于是,第一批 90 后看起来已经是 60 后的样子了。2、90 后成为失眠主力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范围内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存在睡眠问题。睡眠问题给人们身心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轻度失眠会使人机体免疫力和记忆力下降,头痛发晕,让人变得焦虑、容易发脾气,从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睡眠严重不足会引起血中胆固醇含量增高,增加心脏病的发生几率;此外,睡眠不足或睡眠紊乱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也会产生癌细胞的突变而增加癌症的发生概率。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本次调查报告表明,在性别分布上,男性占 64%,女性占 36%。而 18-44岁的群体后被
3、调查的人数最多,是本次事实说报告调查的主体,占比98.6%,17 岁及以下只占 1.4%。九成的睡觉前人会玩手机,刷微博、上微信、玩游戏,睡前电子产品不离手。说了晚安之后,你真的去睡觉了吗?数据显示超过六成的人作息时间混乱,睡眠时间随意,只有 3.4%的人作息正常,而四成多的人已成“晚睡拖延症” 严重患者。数据显示:在对“ 失眠” 一词进行搜索的用户年龄分布中,年龄段在 18-25岁的 90 后人群占到总人群的近四成,以压倒性“优势”战胜 70 后、80 后。80 后占 38.5%,90 后以 36.1%的比例位居次席。毫无疑问,90 后已经成为失眠的第一主力人群。同时,年龄在 1835 岁的
4、青年用户比例近 80%,即 10 个失眠人士当中即有 8 位年轻人。如果你去微博搜失眠关键词时,你会发现每天发布自己失眠动态的有上百条,其中 90%都是年轻人。而上海、广州、北京雄踞中国失眠之城榜单前三名,深圳、杭州紧随其后,南京、武汉、成都、重庆以及苏州,上述 10 城集中了全国最多的失眠人群。3、失眠、焦虑、抑郁失眠可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而抑郁症又能加重失眠的程度。失眠与抑郁症有着直接关系。有 6%的在读本科生和 4%的在读研究生表示,他们在过去的一年里“真的考虑过要自杀” ,而且他们中有一半的人从未把自己的这种想法告诉过任何人。据统计,美国大学平均每年约有 1100 名本科生自杀”此外,据
5、美国心理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在过去的一年里经历过抑郁症。触目惊心的数字揭示全美大学生正在以创记录的速度与抑郁症作斗争。在国内,每年因为失眠、抑郁、学业压力、就业压力而选择自杀的大学生在全国各大高校接连上演。如今,新一代 90 后们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同时沉浸在电子产品世界的尴尬境地,放肆身体任意挥霍,导致心理健康问题不断严重。另一方面 90 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看似正处于风华正茂青春无限的阶段,但实际上却是承担巨大压力的群体。当理想和现实一旦发生矛盾冲突时,他们便容易自我否定,自我怀疑从而形成厌世心理。从而触发如抑郁、自卑、孤僻、消极、急躁、多疑、狭隘、焦虑等心理疾病。各种悲剧事件只是 90 后心理问题的一个缩影,现实中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在不断警示我们,要关注 90 后心理健康。而 90 后本身,首先需要审视自我,重视心理健康问题,且必须面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早睡早起,爱惜自己,好的坏的,一笑而过。焦虑、失眠、抑郁,被这些折磨着的 90 后。愿我们远离失眠和抑郁,敬爱生命,过好余生,让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