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怒江水电开发引发环保与发展争议.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554020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怒江水电开发引发环保与发展争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怒江水电开发引发环保与发展争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怒江水电开发引发环保与发展争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怒江水电开发引发环保与发展争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怒江水电开发引发环保与发展争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怒江水电开发引发环保与发展争议让怒江人感到更为困惑的是,尽管这里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但又是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怒江干流水量丰沛而稳定、河道落差大,进行水电开发具有地形地质条件好、移民少等优势。但怒江河谷正是沿着怒江大断裂带发育的,高坝大库建成蓄水以后,在这种断裂活动本来就很强烈的地区,更易诱发地震。2008 年国家公务员的试卷上,“怒江建水电站的争议”成了申论的重要试题。自 2003 年起,怒江水电开发已经争论了 4 年有余,成了环保与发展争议的标志。不过,怒江地方政府不愿意继续停留在无果的争论上,贫困给他们的压力已经超过了环保的压力。2007 年 12 月 27 日,云南怒江畔。第一财

2、经日报记者参加的“江河十年行”采访团巧遇怒江州州长侯新华。侯新华表示,怒江州将坚定不移地建设“国家级水电基地”,实施“ 矿电经济强州” 战略。今年年初,针对外界对怒江水电开发的质疑,侯新华公开表示:“怒江人民有着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已经初步具备了改变家乡面貌的能力,我们拥有建设新农村的权利。”第一财经日报在怒江沿岸采访时注意到,在脱贫与环保间摇摆多年的怒江水电开发,正试图冲破种种困扰,强势前行。欠开发的贫困西南边陲的怒江大峡谷,冒着随时有滚石下坠的危险,沿着狭窄的山路一直往北走,就到了一个小山村。村头是一所小学,一所只有 6 名学生和 1 名老师的学校。孩子们都很穷,身上衣衫单薄;4 个孩子穿

3、着破旧的拖鞋,2 个孩子甚至连拖鞋都没有,赤着脚。他们喜欢站在教室的墙根处晒太阳,接受一点太阳的温暖。怒江州州委书记解毅称,全州 1170 所学校中,一个老师一个学校的就占了一半。“九五 期间,全州贫困人口有 22 万,到了十五末期贫困人口有 27.53 万,而且还在增加。”解毅称。按照国家最新的贫困线标准,怒江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 882 元的贫困人口还有 27.53 万人,低于 637 元的未解决温饱的人口还有 13.38 万人,分别占全州农业人口的 60%和 33%.全州有 12.7 万人需要易地安置,有 4.5 万特困户居住在茅草房内,占全州农户总数的 47%.全州 4 县(泸水、兰坪

4、、福贡、贡山)无一例外地戴着“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的帽子。说到贫困的原因,怒江州政府给记者提供的材料将其归纳为两点:首先是自然原因。沿着怒江前行,记者发现,由于两岸山势陡峭,当地百姓不得不在悬崖绝壁上生产和生活。“家在这边住,田地在江那边,过溜索去种地,然后又背回来。”解毅介绍说,全州粮食平均亩产才 101 公斤。更可怕的是,陡坡耕作造成了大量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据怒江州统计,目前全州 1500 米海拔以下的森林已荡然无存,1500 米到 2000 米之间的植被也破坏严重。全州水土流失面积达 3933 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面积的 26.75%.地质灾害隐患处达 600 多处,滑坡、泥石流、山

5、洪等自然灾害年年发生且愈演愈烈。据说,一位领导到怒江了解情况时,曾感叹道:“怒江人民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如果不改变发展模式,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仍然靠农耕和生态掠夺,怒江的人和自然都会越来越贫困。其次是政策原因。保护区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近 60%.“有树不能砍、有山不能动、有水不能用”,怒江人民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依靠。而投入方面也严重不足。据统计,建州 50 年间,国家对怒江的投资累积 9.7 亿元,仅够发工资,造成缺路、缺电、缺水、缺医少药,老百姓缺少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如果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至少需要 500 亿元的投资。”侯新华说。守着“金饭碗” 的痛楚让怒江

6、人感到更为困惑的是,尽管这里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但又是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这里有世界级的水资源。水资源占云南省总量的 47%,水能资源可开发装机容量达 4200 万千瓦,为全国六大水电基地之一。仅在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装机容量就可达成 2132 万千瓦。除此之外,怒江还拥有世界级的矿产资源,目前已探明的有锌、铅、锡、金、钨等 28 种矿产,294 个矿床(点),仅兰坪金顶凤凰山 3.2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蕴藏着铅锌矿 1432 万金属吨,占云南省铅锌矿总储量的 68.5%,潜在经济价值高达 1000 亿元以上,是我国目前已探明储量最大的铅锌矿床,也是世界特大铅锌矿床之一。怒江人“金饭碗”

7、上的另一颗明珠则是丰富的旅游资源。怒江州地处“三江并流”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腹地,并戴着“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两顶桂冠,自然景观奇特壮丽,生物资源多样。张何仁是云南怒江电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他认为,怒江最具比较优势的资源就是水电和矿产。“怒江需要发展,最根本的出路就是要充分开发利用这两大优势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过,由于怒江开发迟迟不能展开,云南怒江电网有限公司成立几年来的主要工作是建电网。据称,目前怒江全州已经拥有 110 千伏线路 665.7 公里,110 千伏变电站 6 座。张何仁还小试了牛刀:2006 年

8、上半年,以小水电为切入点,发展矿电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 2 万多人,实现就业 1 万多人。投资增长 161%,GDP 增长17%,地方财政收入增长 49%.怒江州政府提供的一份材料上这样表述:“为了怒江早日摆脱贫困,怒江州有过以粮为纲 的沉痛教训,也有过以林为主的有益尝试,也曾经试图通过畜牧业、旅游业求发展的探索。但都因多种原因未能取得积极成效。”这份材料还认为,怒江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保护和恢复生态的问题,还有拯救生态的问题。“开发怒江水能资源,对治理怒江流域的生态恶化,具有关键的意义。”2007 年初,怒江州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思路。据侯新华介绍,怒江州提出了“三大目标”:构建国家级水电基地、

9、国家级有色金属基地、打造“三江并流”怒江大峡谷知名旅游品牌。以水电、矿业和旅游开发为主线,扎实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怒江水电开发再次提上日程。按照云南省有关部门提出的规划,怒江中下游干流实行大规模梯级开发,规划 2015 年至 2020 年开发马吉、亚碧罗、赛格、碧江等 7 座水电站,2030 年前将其余 6 座开发完毕。届时,年发电总量可达 1029.6亿千瓦时,每年可创造价值 342.3 亿元,每年至少可增创国民生产总值 5158 亿元。怒江水电开发之争怒江急于开发水电资源其中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怒江州算了这样一笔账:13 个梯级电站的开发,总投资 896.5 亿元,如果2030 年前

10、全部建成,平均每年投入 30 多亿元,国税年收入增加 51.99 亿元,地税年收入增加 27.18 亿元。巨额投资将扩大就业。据统计,电站建设每投入 20 万元,就带来一个长期就业机会,896.5 亿元的总投资,可带来 448250 个就业机会。巨额投资还将带动地方建材、交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地方 GDP 的增长,促进财政增收。不过,尽管怒江州“十一五”规划提出了“ 矿电经济强州 ”的战略,决心开发水电,尽管云南省“十一五” 规划也提出了“ 加快建设澜沧江、金沙江、怒江三大水电基地,把云南建成以水电为主的全国优质能源基地”的目标,但在国家层面上,“开发怒江”并没有找到纲领性的依据。国家“

11、十一五” 规划只是要求,“ 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统筹做好移民安置、环境治理、防洪和船运。建设金沙江、雅砻江、澜沧江、黄河上游等水电基地和溪洛渡、向家坝等大型水电站。”2004 年,国家发改委曾向国务院报送了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不过,国务院批示,“对这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且有环保方面不同意见的大型水电工程,应慎重研究、科学决策。”怒江水电开发被搁置。但几年来,有关怒江水电开发的争论一直不断。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此前表示,怒江干流水量丰沛而稳定、河道落差大,进行水电开发具有地形地质条件好、移民少等优势。只要在开发中重视环保问题,坚持科学的开发模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是可以实现双赢

12、的。“建水电站,受益最大的确实是企业。”华电云南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世明称,怒江项目拖到现在,受损失的也是企业。据悉,近年来,华电已向怒江项目投入 2000 多万元。如果项目不能开工,所有的投资都打水漂了。在反对怒江建水电站的阵营中,站在最前排的是一个女人2007 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北京绿家园负责人汪永晨,她也是被“江河十年行”项目组组长萧远称为“对水电开发商最具杀伤力”,也是“ 最需要保护”的人。四川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中心总工程师范晓从专业的角度,认为怒江上不应该开发水电。他举例称,怒江河谷正是沿着怒江大断裂带发育的,而且成了我国最重要的地震区之一。怒江由中游向下游地震活动逐渐趋强,包括红河与怒江之间的区域,在 1458 年至 1978 年的 518 年间,有记载的 6 级以上的地震 16次。另一方面,众多水库尤其是高坝大库建成蓄水以后,在这种断裂活动本来就很强烈的地区,更易诱发地震。据了解,我国目前缺乏怒江河谷重要活动断层的基本观测数据。关于断层活动对梯级大坝的影响,以及水库蓄水后诱发地震的潜在危险,也均未在怒江水电开发规划中作出应有的评估。“无法回避的是,不少水电大坝的库区移民,不但没有脱贫致富,有些反而还更加贫困。”范晓称,水电开发商如果视公共资源为私产,通过损害公共利益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那就应该受到法律和社会公义的约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